经济观察报中国重汽:国企改革助燃动能焕新

当前,绿色环保成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新能源也已成为商用车领域的新潮流。凭借能满足不同场景下用户多样化需求的能力,中国重汽发布的新能源轻卡在现场就获得了820辆的集中认购。十天之前,在河南郑州,中国重汽新能源轻卡更是一次性签下了1700辆的市场大单。

这是近年来中国重汽销量和市场占有率飙升的一个缩影。

中国重汽的前身是济南汽车制造总厂,始建于1930年,是中国重型汽车工业的摇篮。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它一直稳居行业龙头地位。进入21世纪,中国重汽一度发展缓慢,被对手赶超,销量位居国内第三。但从2018年开始,中国重汽换帅重组、换挡加速。

仅5年时间,中国重汽便将重卡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16.5%提升到2023年的26%,从行业第三跃升为第一,重新夺回了市场的龙头地位。

市场份额的提升是中国重汽在这5年中机制革新的结果,是科技创新的回报,更是动能焕新的表现。这一切源于2018年中国重汽推行的相互叠加、交织在一起的两场改革。

两场改革

2018年初,中国重汽总部所在地山东获批成为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为全国经济转型承担起先行探索的重任。一时间,在政府引导下,当地传统产业纷纷参与到动能焕新的改革中来。

真正让中国重汽这个老牌国企挂上科技创新的高速档、驶入动能焕新的快车道的,是同年9月的一次换帅和重组。

上任后,有着20年掌舵国企经验的谭旭光如同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机师,四处排查这个老牌国企在换挡提速过程中出现的杂音、潜在的隐患和深藏的积弊。

很快,谭旭光做出了诊断:发展生态不良、人浮于事、论资排辈、干部老化,“大锅饭”严重;科技投入少、生产智能化水平低、产品市场竞争力弱……许多沉疴痼疾都是20年前遗留下来的,本应在上一轮国企改革中去除。

当时,全国正掀起第二轮国企改革热潮。在调研数月后,谭旭光也启动了中国重汽的国企改革,实现彻底的市场化转型。

时代赋予国企机制革新、动能焕新两大使命。中国重汽的改革也围绕着两个焦点展开:一是“人”,通过导入市场化激励机制、竞争机制,激发人的创业激情;一是“产品”,通过大量科研投入、科技创新,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前,中国重汽在科技研发上一直有“不舍得花钱”、更不敢“烧钱”的守旧思维。谭旭光发现,中国重汽“研发人员年平均收入14.2万元,销售人员年平均收入14.4万元”,远低于同行,“这是目前影响中国重汽集团干部、技术人员及营销团队积极性的主要问题”。

谭旭光早年做过10年技术员,深知科技对企业的价值。在改革中,谭旭光首先大比例增加了研发投入。

根据来自企业的统计,中国重汽研发投入占比从2018年的2%翻番到4.3%,5年研发投入150亿元,是前15年的总和。研发人员从2018年的1102人,增长到3936人,增长近3倍。其中,硕士生从790人增长到2760人,博士从9人增长到83人。

在谭旭光看来,引才很重要,但管理人才、让人才在岗位上创造价值更重要。加大研发投入的同时,国企改革也拉开了收入差距。中国重汽历史上首次大规模实施股权激励,覆盖核心技术骨干140人,占全体激励对象的72%。科技人员的考核收入差距拉大到20倍以上,彻底打破平均主义,激发出人的创新潜能。

科研投入是为了开发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去开拓市场。可此前,中国重汽存在着技术与市场割裂的通病——销售人员指责技术人员闭门造车,研发的产品与市场需求脱节;技术人员则埋怨市场人员不懂技术,没法给客户传达设计理念。

为了精准捕捉用户需求,对市场商机快速做出反应,中国重汽重构技术与市场两大体系,共同成立了应用工程开发中心。这直接打通了两个部门的关节——研发人员有了销售职责,开始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不断调研、改进和创新产品功能配置;销售人员掌握了技术,成了精通产品的工程师,更全面地向客户推销。

经过加大科研投入、改善激励机制、重构研发体系,中国重汽不断涌现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产品、新功能、新配置,成为市场上攻城拔寨的利器。

中国重汽济南商用车有限公司总装现场负责人称,公司可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研发,实现私人定制。其中一款以煤炭、砂石料运输为主的新款重卡从市场调研到产品下线,仅用了不到三个月时间。目前,中国重汽生产上百个品种的卡车,覆盖十几个行业。仅牵引车就细分出8大行业、23个场景。

两种趋势的颠覆

在AI时代,传统工业正面临智能化、数字化的变革;在新旧能源交替的时代,新型能源也逐渐成为市场的主流。两大趋势交汇之下,汽车产业正面临着一场颠覆性变局。中国重汽的“黄河”重卡就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1960年,中国重汽以全手工的方式制造出中国第一辆载货8吨的卡车“黄河牌JN150”,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重型汽车的历史。

新一代“黄河”主要针对高端干线物流牵引车市场。中国重汽的科研人员自主研发、设计出流线型外形,再进行52轮优化改进后,经国内外四大权威机构认证,“黄河”重卡风阻系数在全球量产重卡中达到最低。

风阻系数直接影响车辆的油耗。据国外研究机构调研,卡车在时速88公里时约一半的马力、油耗要用来克服风阻。根据中国重汽的测试结果,按照干线物流运输平均车速85km/h、年行驶里程30万公里、油耗降低10%计算,每车全年可节省5万元至6万元。用户购置卡车是为了投资赚钱,这成为吸引用户的重要砝码。

产品体现了企业的战略。中国重汽通过重塑新“黄河”等,还实现了从自卸车向牵引车的产业重心调整。在房地产、基建火爆的时代,运送渣土、工程材料等为主的自卸车,成为市场追捧的热点。这一时期,中国重汽自卸车产量占比达20%以上。

但谭旭光预判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的时代即将结束,随着内循环时代的到来,大宗物资和消费品将成为物流运输的主体。中国重汽提前调整产品结构——转向运输大宗物资的牵引车和消费品的载货车,以此重塑新“黄河”、主攻“汕德卡”。

根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中国重汽在自身的销量结构中,牵引车从原来的10%增长到24.1%,自卸车从20%下降到14.3%。

在新旧能源交替的当下,重卡产业也面临着从传统柴油向天然气、氢能等新能源的转换。这也成为中国重汽动能焕新的主攻方向。

由于每升天然气比柴油价格低3元,天然气重卡每行驶1千米可多节省出1元收益。按照每辆重卡15万千米/年的行车里程计算,车主就能多省出15万元。

因此,近年来天然气重卡迎来市场大爆发。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2023年天然气重卡的销量达15.2万辆,同比增长307%。中国大马力天然气重卡市场占比,由2022年的17%增长至2023年47%。

中国重汽在潍柴的支持下,短时间内就推出了全新一代天然气重卡。中国重汽品牌与市场管理部营销策划执行副经理易培称,这得益于山东重工与中国重汽重组后内部协同效应的充分释放。改革中,中国重汽前端技术与后端市场团队在协同作战;在整个集团层面,处于产业上游的潍柴与下游的中国重汽的技术团队也在优势互补、联合研发,抢抓市场机遇。

2022年11月,潍柴天然气发动机本体热效率(指不依靠余热回收装置,将燃油燃烧的能量转化成发动机有效输出功的比例)突破54.16%,创下了全球行业纪录,也让天然气发动机热效率首次超越柴油机。

潍柴这一技术优势也助力中国重汽快速研发新品,并在终端形成市场竞争力。根据统计,中国重汽在天然气重卡市场火爆的2023年,抢下了30.3%的市场份额。

新旧产能的更迭

众所周知,生产工具在生产力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培育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有智能化、现代化的产能与之相匹配。

然而,谭旭光上任中国重汽董事长后,对现状却感到大失所望。

中国重汽卡车公司工艺工程部副部长于长奉回忆,以前的工厂建于20世纪70年代,因位于济南水源地无法获批新地、扩建产线。而现有产能小、用工多、技术落后、环保时常不达标,长期制约着企业发展。

2020年,山东重工在济南莱芜区投资兴建百万整车整机绿色智造产业城项目,其中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标志着对中国重汽卡车公司的全面升级。

智能网联(新能源)重卡项目涵盖车架生产、车身冲压、焊装、涂装、整车装配等,生产工艺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于长奉称,新工厂从原来3万平方米扩建到10.8万平方米;建设了国内首条智能柔性化生产线,可实现柴油、天然气、氢能重卡同在一条产线上制造;冲压线由以前每分钟5冲次提升到15冲次,用工由上百人降为38人;焊装车间实现100%自动焊接,由原来280人缩减到26人;数字化技术应用让生产精度达到了中高端乘用车的水平,大幅提升产品质量。

面对建成的新工厂,谭旭光说,中国重汽的工艺装备全部实现“鸟枪换炮”,从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制造,跃升为行业首家世界级无人工厂,超前储备了未来发展的动能。

在国企改革与动能焕新中,数字化、信息化不仅体现在制造环节,整个集团都以数字化、信息化方式贯穿了起来。

中国重汽数据管理工程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前集团层面没有办公自动化(OA)系统,各子公司各有系统、互不联通,一个个信息孤岛严重拉低了运营节奏。

比如,整个集团约有三千多种表单,每一个都必须层层填报审批。常因一个主管出差,业务就要延迟半个月。在信息化改革后,中国重汽一年内取消了80%的表单,线上限时审批,大幅提升了运营效率。

在市场领域,以前客户下单后对于生产进度毫不知情。如今,重卡从设计、排产、匹配资源、下线到发运,交货进度一目了然。市场信息汇总也从每月一次变为每天一次,以便企业根据市场行情快速反应。

国企改革与动能焕新是相互交织、相互助力的并行改革。中国重汽在国企改革中推崇“一天当两天半用”的企业文化,而信息化在制造、管理、运营上提升了效率,也助力着这一轮国企改革的达效。

技术与市场的共赢

此次大会共评选出科技进步奖17项、技术发明奖1项、持续改进奖28项等,奖金总额高达4360万元。谭旭光再次强调:“只要是研发人员想干的,我们就立即办。只要是研发人员敢要的,我们就坚决给。只要是研发人员干成的,我们就大胆奖。”

国企改革、动能焕新这五年,中国重汽累计研发投入150亿元,超过重组前15年的总和,建立起国内外行业一流的协同设计、虚拟仿真、汽车电子与智能网联等5大核心能力。

大笔科研投入也给中国重汽带来了产品与技术上的回报。新一代“黄河”商用车风阻系数全球最低。高端品牌“汕德卡”五年累计销售26.3万辆,是重组前的12倍。全新一代豪沃MAX在2022年推向市场后累计销售2.76万辆。五年中,中国重汽累计获得专利2919项,占总专利数的65%。

无论是国企改革还是动能焕新,检验成败的标准唯有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中国重汽重卡市场占有率从2018年的16.5%提升到2023年的26%,从原来中国第三跃升至中国第一;2023年出口销量突破13万辆,较五年前增长2.6倍,单一品牌全球出口销量最大。

五年的时间,国企改革与动能焕新推动着中国重汽换挡提速。但面对行业的剧变,谭旭光仍保持着深刻的危机意识。他告诫研发人员:“在AI和新能源时代,我们必须审慎评价自己的研发能力。我们与世界一流标杆企业仍然存在着‘断层’的技术差距,‘三新业务’发展与企业的行业地位极不匹配。全球科技竞争的战火容不得我们有一分一秒的懈怠。”

2024年,济南市再次启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改革。市委书记刘强号召,发展新质生产力,也是全市干部队伍必须做好的一道必答题。

发展新质生产力也与中国重汽未来改革的方向相一致。谭旭光称,中国重汽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迅速落地商用车领域的人工智能研究中心,面向120个全业务场景,率先研究AI大模型在智能驾驶、人机对话、生成式设计、预测性诊断等领域的应用,搭建起AI新科技工程体系,为中国重汽的“汕德卡”“黄河”车装上“云大脑”。中国重汽要扛起中国商用车行业龙头的重担,将科技发展的主动权、将企业发展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按照计划,未来五年中国重汽研发投入要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投入强度从3%迈向5%,其中30%以上要用于前沿基础研究、人工智能应用研究,用智能新科技再造一个新重汽。

THE END
0.新能源商用车赛道强者环伺重卡新浪财经新能源商用车赛道强者环伺 三一集团在新能源重卡板块的布局再进一步。 近日,三一集团发布公告称,旗下子公司湖南行必达网联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一重卡”)宣布完成近10亿元的A轮融资,将用于加快新一代新能源重卡的研发与投放,以期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53136691fud/rr{cp}ujA>;93<10|mvon
1.品牌与产品中国重汽主要研发、生产、销售各种载重汽车、特种汽车、专用车及发动机、变速箱、车桥等总成和汽车零部件,拥有黄河、汕德卡、豪沃等全系列商用汽车品牌,是我国重卡行业驱动形式和功率覆盖最全的重卡企业之一。中国重汽秉承“客户满意是我们的宗旨”核心价值观,以“打造世界一流的全系列商用车集团”为企业愿景,加快自主创新jvzquC41yy}/ewmve0ipo7hp1uooq}wwm1vq{lu1kpjfz7mvon
2.重卡商用车招聘网2025年重卡商用车招聘信息猎聘2025年重卡商用车招聘信息,海量高薪猎头职位等你来选,了解重卡商用车岗位要求、薪资待遇等真实招聘信息,找高薪职位,上猎聘!jvzquC41o0rjgynp0eun1ƒu|mudy:j;u1
3.国内首款合资重卡东沃酷腾你了解吗?酷腾牵引车国内首款合资重卡 东沃酷腾你了解吗? 【卡车之家 原创】我们国家的商用车发展之路,已经度过了66个年头,在我国卡车行业发展的历史的长河里,有些车型流传至今成为经典,有些品牌因为各式各样的因素最终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 前段时间,小编为各位卡友介绍了几款颇具代表性的“已经消失”中外合作卡车,分别是重汽日野、jvzq<84yyy4489hjg0ipo8sgyu5349;2;1784@=60jznn
4.一季度重卡大单PK,谁是最大赢家?车家号发现车生活重卡作为商用车领域单价最高的生产资料,历来是行业关注的重点。最新数据显示,今年3月我国重卡大约销售10.6万辆,环比大涨77%;2024年一季度重卡大约累计销售26.3万辆,同比增长近1成。尽管今年一季度的重卡增幅不高,要知道这是在目前经济大环境仍不景气的背景下取得的,实属不易。 jvzquC41ejkkkjmcq0gvvxmqog4dqv3ep1oohx4372683A5
5.重新定义中国高端重卡!东风商用车HiTruck高端车家族发布通过精准洞察用户需求,东风商用车智能重卡已规模化投放超1100台,商业化安全运营里程超过1.5亿公里,覆盖全国高速公路场景,实现智驾领域行业领先。此外,高端车家族拥有五大专属服务承诺,并尊享智能网联服务,实现“人、车、路、货”信息共管,帮助客户达成100%车辆完好率。除此之外,东风商用车还为东风天龙GX客户提供专项金融jvzquC41yy}/eqnpcvxvet3qti5og€x142852B435a733;930jznn
6.上半年商用车销量增8.6%重卡产销增幅超20%经济日报-中国商用汽车网7月10日讯 今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0年6月汽车产销数据。数据显示,2020年6月汽车产销延续了回暖势头,当月产销量环比和同比保持增长,其中商用车同比增速更为明显。6月,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32.5万辆和230.0万辆,环比增长6.3%和4.8%,同比增长22.5%和11.6%。 jvzq<84o0ek/ew4se1me1;5422=03<4v42812@65a5;42?;;30yivvq
7.众多商用车企业积极布局甲醇重卡有望成为市场新风口对此,有不少物流从业者表示,在市场端,甲醇重卡虽然已得到用户认可,但由于相关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完善,使得甲醇燃料加注并不方便,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甲醇重卡的推广运营。另外,商用车应用场景复杂,用户对车辆购置、后期使用成本也非常敏感;未来甲醇燃料的价格和供应能否维持稳定,同样是用户最为关心的问题。 jvzq<84yyy4dpjzvqpkxu7hqo1yicwl{qpmdc{4424:02<4281jfvjnna463698285<45><0jvsm
8.吉利商用车集团总裁范现军:2030年重卡销量过10万台本次大会全程启用云端视频直播的形式。吉利商用车集团总裁、汉马科技集团董事长范现军,汉马科技集团总经理郑志强,汉马科技集团常务副总经理上官云飞,汉马科技集团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丁哲等及集团、各营销系统领导,与来自全国的经销商、服务商、供应商代表相聚云端,共话新商用汽车时代。 jvzq<84yyy4kllpd0et04973/2>02<4ea3922:56::=/j}r
9.9月商用车:重卡轻卡微卡轻客销量同比增长汽车原标题:9月商用车一枝独秀 重卡、轻卡、微卡、轻客销量同比增长 9月,汽车产销量分别完成220.9万辆和227.1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6.2%和5.2%,1-9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814.9万辆和1837.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11.4%和10.3%,产销量降幅比1-8月分别收窄0.7个百分点。 jvzq<84cwvu/rntrng4dqv3ep1t21;53;1713?4e3266/<6624;797mvon
10.宇通发布首个商用车电动专属平台携手宁德时代布局重卡领域为了进一步开拓干线物流市场,发布会现场,宇通重卡与宁德时代签订了为期五年的长期战略合作,双方将聚焦和深耕重卡干线换电市场,实现“车电联合打造品牌”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双方还将在商用车换电领域共享资源,联合进行新材料、新体系、新技术创新开发应用,共同打造商用车电池技术标准,携手推动商用车电动化进程。jvzq<84jgpgo0yjqrnk/exr0ep5o4872455189;1e5;28<=/62:57@780jznn
11.[陕西新闻联播]我省出台《推进全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陕西新闻联播]我省出台《推进全省商用车(重卡)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2025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商用车(重卡)产业集群 相关视频 00:01:13 [陕西新闻联播]大美陕西新画卷 丝路绵延 辉煌三秦 00:00:27 [陕西新闻联播]联播简讯 延安黄龙:今年首次栽植的4万余株芍药迎来盛花期 00:00:27 [陕西新闻联播]联播jvzq<84o0cvq0lhvx0ipo8{kfgu0fnyckn544A66d6>2;?<672gcgj38g90kwigz0yivvq
12.【口碑】东风商用车天龙KL重卡430马力6X4危险品牵引车(国六)(DFH东风商用车 天龙KL重卡 430马力 6X4危险品牵引车(国六)(DFH4250D4)综合评分1.7颗星。——详细了解东风商用车 天龙KL重卡 430马力 6X4危险品牵引车(国六)(DFH4250D4)怎么样、优缺点、如何、好不好等口碑信息尽在卡车之家。jvzquC41rtuewly0586djn3eqo5n5?91;3859hh3amuvdnn0jvsm
13.[天下财经]火爆的商用车重卡企业满负荷生产销量超预期[天下财经]火爆的商用车 重卡企业满负荷生产 销量超预期相关推荐 [正点财经]撞船事故后8个月未修 美航母用巨幅海报遮挡破洞 [共同关注]探索神秘太空 “大国重器”推出新发现·国家天文台 中国天眼FAST 发现脉冲星数量达1152颗 [法治在线]法治封面 1.4亿奖励金被套取 互联网“大厂”如何反腐? [东方时空]时空jvzquC41vx4de}{0eqs0x8{41XOEGBOD[q\23`qQPUObiVplS4624;80jvsm
14.中国重汽:10月出口重卡破万辆,重型商用车出口同比增长54%财经网汽车讯 ,11月1日,据证券时报网报道,“国内首家单月出口重卡突破10000辆”发车活动在济南举行。山东省委常委、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发出中国重汽10月第一万辆出口重卡“出发”指令。今年前十月,面对我国重卡行业断崖式下滑,中国重汽重卡市占率提升4%,首次跃居行业首位。其中,重型商用车出口7.6万辆,同比增长54%,占行jvzquC41uf~x0rvknw4dqv4ujcxf1bX2{OY1zV[|Pph{VV0jvsm
15.商用车24新款欧曼星辉580马力燃气牵引车“欧曼燃气重卡专享服务商用车24新款欧曼星辉580马力燃气牵引车“欧曼燃气重卡 专享服务省心省气” 一、节气承诺:百公里省气一公斤,—年多赚10000元 二、五年超长质保:超级动力链,5年超长质保【仅限超级动力链产品(福康发动机+ZF变速箱) 机、箱、桥福康燃气车5C件、飞轮壳】 jvzquC41o0pqsnc0eun1yfigu5eqwlvck5jpmjzAkj>8:72:3614/ktqoettlBdklo`vjg
16.天润工业2024年半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2024年上半年,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00.5万辆和206.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和4.9%。货车产销分别完成176.4万辆和182.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4%和4.4%。其中,重卡累计销量50.45万辆,同比增长3%。 2024年上半年,经济和消费的复苏力度依然较弱,导致作为生产资料的重卡市场需求缺乏动力,新基建项目开工情况不及预期,加之房地产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52A741e<739::488/uqyon
17.如何应对新能源商用车新蓝海?吉利商用车携手汉马科技率先出招在商用车行业,纯电轻卡早就不是一个新鲜的物种,2017年特斯拉semi初次亮相,就引起了网络众多卡车爱好者和科技爱好者的热议,结结实实的出了一会圈。可惜过去了四年,semi逐渐“雷声小,雨点更小”,尚未实现任何客户交付。就在海外纯电重卡发展停滞不前之时,中国新能源商用车的主力军吉利商用车已经整合全球优质设计研发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822?773;=55=;795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