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学校力推“项目制教学”却暴痛点:流于形式,如何破解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

项目制学习(PBL)作为教育创新的代名词,近年来风靡国际教育圈。国际化学校更是将其作为招生宣传的核心卖点之一,彰显学校特色与优势。“项目制学习”经过几年的实践,这个新潮的概念落地之后暴露出不少痛点。尤其师资方面暴露诸多困境。

01 “项目制教学”理念超级棒却到处都是坑?

某国际学校带学生去当地城中村调研,涉及拆迁和旧街区改造问题。个人如何选择?社会是否公平?城市如何发展?......这一项主题调研覆盖历史、地理、政治等多个学科知识,能激发学生多方面的深入思考。调研项目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以辩论的形式展示研究成果,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也有一个反面案例。“学生分组参与一个项目,主题无论是太难还是太简单,学生都感到无聊,项目结束,用PPT做项目成果展示。最后,通常是项目组里一两名学生把PPT做完,这个项目就算糊弄完了。”某国际学校老师回忆过去实践PBL教学时不禁感叹:踩过的坑不少。

项目式教学法PBL(Project Based Learning)具体来说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基于真实情景的学习,强调学生在解决真实性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态度和技能。通常包括项目或任务、学生团队、教师指导和评估这几个关键要素。

深圳某知名国际学校PBL项目负责人王和(化名)分析,PBL的核心目标:

一是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学会运用工具。“我们现在很多学习是在学工具本身,但没有学如何运用工具。比如,数学。很多学生认为数学没用,但真正遇到学科问题时,离了数学不行。”

三是面对真实世界,现在学生把头埋在书本里,两耳不闻窗外事。他们的学习往往是架空的。

最后一点是回归自我。学生在项目分组时,可以意识到自己在团队中可以扮演什么角色,擅长什么,这是一个自我发现和探索的过程。

项目制教学是对传统教学的颠覆,吸引了很多有理想、敢创新的教师争相奔赴。但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不少教师陷入项目制教学的困境。

02 教师参与PBL教学面临哪些挑战?

王和指出,对教师而言,PBL面临动力不足和执行困难的问题。

依靠PBL升学的道路是不明确的,这是动力不足的核心因素。无论是国内普通高中升学体系还是国际升学体系,课程压力已经把学生时间占满。另外,从评价上,PBL项目没有和学生的升学挂钩。相比于学科教学是有明确教学成果的,可以通过考试分数体现,项目式教学的成果就很难量化。导致家长不关心、学生无所谓,最后导致学校和老师受影响,变得不上心。

第二个动力不足是这种创新教学对于学生和老师的要求太高。这是一个高度个性化的教学,需要老师对学生有充分了解,才能激发学生参与。但当老师面对一个班几十个学生时,很难做到关注每一个学生,这就导致老师“带不动”学生,久而久之,教师的动力也会受影响。另外,PBL教学对教师队伍的稳定性、生源质量、课程设计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从执行层面看,项目制教学的项目如何制定很考验教师能力。需要指向学生的学术能力,教师要让日常生活场景变得学术化,同时老师要有充足的时间进行备课和讨论。如果学校每年都在重复一个PBL项目,学生会觉得很无趣。项目制学习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评价。该项工作如果不浮于表面,那么需要老师对每个学生都能深入了解,知道他过去的情况,然后根据学生的表现记录其变化。这就意味着,老师要增加与学生的相处时间。

03 项目制教学的师资困境如何破解?

一个PBL项目如果顺利进行,需要老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王和认为,首先需要老师对本学科要有深入的认识。比如按照国内的课程标准,浮力章节在初中物理中是重要的核心概念。只有深入了解每一个学科知识点,才能在设计PBL项目时,把学科知识游刃有余地融合进去。

另外,老师还要有跨学科能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往往不是那么直观或单一地和某一个学科知识挂钩,往往包含方方面面。如果没有跨学科知识,就很难设计一个丰富的PBL项目。

比如,如何将古代历史和物理相结合?当时正在学习力学,经过老师的“头脑风暴”,最后找到一个点:能量的使用效率、信息的传递效率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这样的跨学科联系能力是老师要具备的。

THE END
0.微项目教学国外研究现状项目与项目教学的标准研究.doc微项目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项目与项目教学的标准研究.doc微项目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项目与项目教学的标准研究 【摘要】项目教学在国际上已得到广泛的传播和应用。在设计教学项目时,应注意考虑项目的六大标准:真实性、学术性、应用性、探究性、成年性和可评价性。开展项目教学时,应注意参照五项标准:核心性、驱动性、建构性jvzquC41yy}/vjtfqey/exr1r/;14=:::3;/j}rn
1.项目式学习研究综述(精选5篇)另外教育部“中国移动科研基金”项目、X多媒体移动教学网络系统(CALUMET)、移动教育试点―CETA网站的建设等项目也为微学习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指导作用。Y 3.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微学习研究在国外兴起最早。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发起的“微格教学”就是最早的基于技术的微学习。微型学习这一概念最早于2004年由Theo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7644820qyon
2.不只提高成绩,国外真实案例讲述项目式学习的成果案例一:3年的跟踪研究表明项目式教学在应用和概念上表现优异 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在三年的时间里,两所所学校分别采用项目式教学和传统教学方式教授数学课程.在全国考试中取得了最高的分的项目式教学学生是传统学生的三倍之多.项目式教学学校的学生同样能够回答使用公式的程序性问题,但他们在应用和概念问题方面表现优异jvzquC41yy}/5?5fqe4dp8ftvkimg8;;776:8?d;54952B640jznn
3.【研究前沿】李正,梁思燕,焦磊:国外工程教育项目式课程体系的形成基于此,本研究借助泰勒课程理论与组织变革理论搭建的分析框架如图1所示,在确定项目式课程体系“是什么”的基础上解析其背后的生成逻辑。 图1 理论分析框架 三、项目式课程体系的构成要素及其核心特征 国外高水平工程教育组织围绕项目式课程体系的创设,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予以突破创新,沉淀jvzquC41ilk0mlwv0kew7hp1ktgq86253549==0jvs
4.国外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模式研究述评摘要:首先对基于项目式学习(PjBL)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其所具有的特征;随后对PjBL项目的选择方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了项目团队的组建方式,归纳了较为适宜的团队规模,阐述了绩效评估的实施主体及其评估方法;最后指出PjBL实施过程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并对未来研究方向作了展望。jvzq<84smu4ds~3gfw4dp8mvon5hfsl{et0496616532:9262720qyo
5.小学英语项目化作业设计的实践研究|北京师范大学中小学外语教学教师可以借鉴项目化学习的理念设计项目化作业,使项目化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堂之外的学习和生活中。“小学英语项目式作业是指在学生完成一个阶段的学习任务后,教师依据一定的学习目标而设计的自主完成项目,学生在一段时间内调动已有的知识、能力、品质对项目进行持续探索,并呈现项目成果,它是课堂教学的补充与拓展”(刘彬,jvzquC41hnzt0ksw0gjv0ls1pqjf1:;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