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定义:一切能够帮助产品进行推广、促进用户使用、提高用户认知的手段都是运营。2. 核心目的:让产品活得更好更久。所谓“更好”就是通过推广教育活动等一系列手段让产品的各项数据获得提升;所谓“更久”是通过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研究让产品的功能不断完善易用性不断提升,从而获得更长的产品生命周期。3. 核心任务:1)流量建设:通过各种推广、扩散、营销、活动,提升网站的流量指标,我们通常所说的PV、UV、注册转化、SEO都在这个环节。2)用户维系:持续有效的推动用户的活跃与留存,并且从中发现有价值甚至高价值的用户。4. 分类:内容运营 用户运营 活动运营1)内容运营:内容运营是指通过创造、编辑、组织、呈现网站内容,从而提高互联网产品的内容价值,制造出对用户的黏着、活跃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的运营内容
1.网站内容流转流程图:
呈现方式:优先考虑渠道是否覆盖推送对象。推送内容的时效性。
漏斗模型:
1. 如何进行活动策划?首先是做活动的理由:
1. 用户运营的工作内容用户运营是指,以网站或产品的用户的活跃、留存、付费为目标,依据用户需求,制定运营方案甚至是运营机制。用户运营的核心是开源、节流(减少流失)、维持(促进活跃及提高留存)、刺激(转化付费)。
1. 跳出数据看数据读懂数据的关键是读懂数据背后的人如何读懂数据背后的人?1、 抛弃预设立场2、 深挖用户行为与系统事件3、 尝试换位思考4、 整合关键数据1)造成数据变化的原因究竟是什么?2)有什么办法可以改善或者促进数据的变化?3)获得经验,下次有类似情况的时候,应该进行何种处置与预案。Eg:某品牌电商最近的成交量下降,运营人员需要看哪些数据?1)页面流量变化+各渠道入口流量变化2)登录用户的浏览行为,使用购物车但未购买的用户数、商品类型3)支付订单页面的蹦失率4)其他:竞品平台同类商品价格,竞品平台同节点流量变化等,网站最近的异常监控报告等等。2. 内容运营核心数据1) 内容的展示数据:点击次数,蹦失率,停留时长等2) 内容的转化数据:内容中付费链接的点击次数、付费成功次数,内容页面广告的点击次数、广告的停留时间、二次转化成功率等等3) 内容的粘性数据:RFM模型4) 内容的扩散数据:3.活动运营核心数据Eg:某网站开展了一个分享邀请的活动。活动主旨是让老用户带来新用户,可以通过社会化渠道、邮件、复制链接进行分享,新用户通过各个渠道的邀请链接进入活动注册页面完成注册,并进入网站,补填用户资料并完成一次登录,即认为有效,完成有效邀请的老用户和完成注册受邀请新用户,均可以获赠一件小礼品。对于这样的活动,有几个点的数据是关键点,比如:1)分享渠道的质量——用来判断下次活动主推哪些分享渠道2)受邀请用户的注册成功率——用来进行发奖和判断活动质量3)进行分享的老用户的参与度——用来进行用户分级,判断活动质量那么核心数据就会包括:1)各个分享渠道的分享次数、分享链接的点击次数、各渠道注册-成功的转化率2)总的注册-成功转化率、用户注册的蹦失节点、用户注册完成后引导过程的蹦失节点。3)参与活动的老用户的总数、分享渠道按照使用次数的分布、对于使用了2个或2个以上分享渠道的老用户的日常行为表现(如,活动前后一个月的行为表现)等等。
Eg:某电商网站开展母婴用品折扣活动,希望带来日常销量2倍的活动时间内的销量增长。对于这样的活动,也有几个关键数据:1)广告投放渠道的质量——用于判断目标用户的媒体触点,未来类似活动的主要投放渠道的筛选凭证。2)单品销量的增长情况——用于判断目标用户对于什么样的产品更感兴趣3)总体销量目标的完成度——用于判断活动是否达到预期4)各关键节点的转化率——活动页面商品的点击次数-进入页面的流量、浏览-加入购物车/下单的转化率、购物车-付费的成功率、支付成功率那么核心数据就会包括:1)分渠道的广告展示统计——展示次数、点击次数、landingpage蹦失率2)用户兴趣点分布——页面商品点击次数、单品浏览量、下单量、使用购物车的用户数和商品进入购物车的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