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产品线同时发力,伯特利:线控制动与轻量化产品带动营收创新高制动器底盘助力器汽车

(报告出品方/分析师:东亚前海证券 倪华)

1.扎实稳健、厚积薄发

1.1.深耕制动领域 18 年,产品线逐步拓展

深耕汽车制动领域,正向自主开发能力行业领先。芜湖伯特利汽车安全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伯特利”)成立于 2004 年,总部设于安徽芜湖。

公司深耕汽车制动领域 18 年,产品正向自主开发能力行业领先。

公司发展历程中始终坚持产品创新、技术升级路线,产品线围绕汽车制动系统循序拓展,从传统的机械制动产品拓展至 EPB、ABS、ESC,到现在的线控制动产品 WCBS 已发展至第二代。

2007 年公司研发出首个 EPB 样件,2008 年综合驻车制动卡钳和真空助力器/主缸产品实现批量生产,2012 年 EPB 产品批量投产,2014 年铝制转向节批量投产,2016 年 ESC 产品批量投产,2022 年 3 月公司 ADAS 产品也已实现量产。

2021 年伯特利成为国内首家发布并量产 ONE-BOX 集成式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企业,行业内竞争力进一步提升。

产品线多样丰富,产品覆盖各大头部主机厂。

2022 年 5 月,伯特利完成对浙江万达汽车方向机有限公司的股权收购。收购后伯特利主要产品分为机械制动产品、机械转向产品和智能电控产品三大类。

机械制动产品主要包括盘式制动器、液压卡钳、轻量化零部件、真空助力器;机械转向产品主要包括转向管柱、转向器等;智能电控产品主要包括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线控制动系统(WCBS)、电动尾门开闭系统(PLG)、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电动转向管柱(EPS)等。

公司产品覆盖各大头部主机厂,国内客户主要包括吉利、奇瑞、长安、上汽、北汽等主机厂,国际及合资客户包括通用、上汽通用、沃尔沃、东风日产等主机厂。同时也覆盖了蔚小理、赛力斯、广汽埃安、东风岚图等新能源车企,随各大新能源客户主力车型产销进一步放量,公司相关业务预期发展前景可观。

锚定全球化布局,坚持专业化与就近供货原则。

截至 2022 年 6 月底,公司在全球共建有 10 个制造基地和 5 个研发中心。

公司生产布局上采取就近供货的原则,目前境内的制造基地主要分布在安徽芜湖、山东威海、河北唐山、四川遂宁、浙江宁波,同时在美国、墨西哥等国家也布局了海外研发和生产基地。

在生产流程管理上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模式(TPS),持续在原材料采购、存货管理、物流运输及供货等方面加强管理,缩短生产周期,提高供货效率。

1.2.管理团队经验丰富,股权结构稳定

整体股权结构稳定,奇瑞目前持股比例仍较高。

伯特利公司于 2004 年 设立时,持股 80%的控股股东为芜湖鑫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该公司是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持股 87.5%的孙公司。后经多次股权转让,截至 2022 年中报,奇瑞科技仍旧持股 16.25%。

奇瑞汽车作为曾经的控股方,到现在除实控人外的最大股东,其不但为公司贡献了较大营收(2022 年上半年关联方收入 7.38 亿元,占比 34.9%),同时也给伯特利新品投产提供了很好的导入平台。

管理团队行业经验丰富,行业老兵新就任总经理。

公司实控人袁永彬先生为业内知名制动系统专家,拥有美国密州理工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学位,2015 年至今一直担任伯特利董事长。

2022年 1 月,公司聘任具备丰富制动系统销售及项目管理经验的颜士富先生为总经理。他曾于 2001年 7 月至 2006 年 6 月任职天合汽车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客户经理,2006 年 7 月至 2013年 1 月,历任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客户经理、区域高级经理、区域总监,2013 年 1 月至 2021 年 11 月,任博世汽车部件苏州有限公司副总裁,负责销售及项目管理。

2022年 5 月 30 日,公司审议通过了对颜士富总经理的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以 27.89 元/股价格授予 41.6 万股,合计金额约 1160 万元。该份额分 5 批次逐步解除限售,第一个限售期为 5 年后可解禁 15%,最后一次为 108 个月后解禁 50%。审议通过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体现了公司对管理人员的激励,同时较长的限售期也稳定了投资者信心。

1.3.财务状况稳健,股权激励计划赋能发展

近年公司经营状况良好,财务数据稳健。

营收方面,除 2020 年受行业整体影响小幅下滑外,其余年份均保持增长态势。2021 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4.8%,2022 年上半年实现了同比上升 37.15%的高增长。

利润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 2019 年、2020 年、2021 年分别同比上涨 69.2%、14.9%、9.3%。2022 年上半年实现归母净利润 2.8 亿元,同比增长 16.43%。

费用率方面,管理费占比相对稳定。

销售费率自 2020 年开始下降显著,主要源于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将运输费、包装费计入营业成本影响所致。财务费用自 2019 年开始均维持正收益状态,公司利息收入高于利息费用。同时,公司近年来大力推进新品研发,客户订单不断,研发费用以及占比持续攀升,助力后续营业收入的进一步提升。

资金流方面,在公司新增项目较多的情况下未呈现显著承压的状况,处于相对稳健状态。2021年末公司货币资金总额为20.8亿元,同比增长44.5%;2022 年上半年公司货币资金为 22.8 亿元,同比增长 65.7%。

公司良好的财务费用率和丰厚的货币资金量,保证公司整体流动性风险较小。随着新增产 线相继投产,现存订单逐步消化,预计公司整体资金流会有快速增长。

出台股权激励计划,进一步推动公司发展。

根据员工持股计划管理办法显示,本次员工持股计划参与人数不超过 81 人,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不参与本次员工持股计划。

员工持股计划股票来源为公司专用证券账户回购的伯特利 A 股股票,股票总数 1,064,985 股,占目前公司总股本比例 0.26%,对应股份回购均价为 15.15 元/股。通过实施员工持股计划,充分调动员工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提升公司员工凝聚力。

2.智能底盘核心部件供应商,国产线控制动的先行者

2.1.汽车制动系统,安全件中的安全件

汽车制动系统是指对汽车的车轮和其他部分施加相应的力,从而使汽车进行强制制动的一系列专门装置。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液压制动为例)是:利用与车身、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趋势。

制动系统一般分为行车制动与驻车制动两类,其中驻车制动一般称作手刹。

制动系统在安全方面有三大作用:

(1)让汽车在行驶时强制停下(即行车制动);

(2)在各种道路条件下稳定停车(即驻车制动);

(3)让汽车在下坡时保持稳定。

在行业发展方面,按经营模式的不同,汽车制动系统市场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向汽车主机厂商供应配套产品的整车厂配套市场,另一个是向汽车主机厂或汽车配件经销商提供维修配件的售后服务市场。

在整车厂配套市场,我国汽车制动系统行业已经形成一个多层级供应商体系。

第一层是产品研发能力较强的、直接为主机厂提供产品的总成系统、模块供应商,第二层是服务于一级供应商,为其提供零配件的供应商,第三层是按照工艺流程分工,提供标准件的供应商。

公司的制动类产品分为传统机械制动产品和电控制动产品两大类。机械制动产品包括盘式制动器、轻量化制动器和真空助力器等,电控制动产品主要有电子驻车系统(EPB)、制动防抱死系统(ABS)、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C)以及新一代线控制动产品(WCBS)。

2.2.1.盘式制动器,收入稳定、增速放缓

盘式制动器是指利用压力使钳体活塞推动制动衬块夹紧旋转的制动盘而产生制动作用的摩擦式制动器,也称盘式制动器总成。

公司的盘式制动器有前盘式、后盘式、盘中鼓和鼓式,其中前盘式制动器分为双缸和单缸两种形式。

2013 年到 2019 年,盘式制动器业务的毛利率稳定在 16%以上。2013 年到 2015 年,该业务收入从 3.51 亿元增长到 11.90 亿元,2015 年到 2019 年,该业务收入稳定在 11 亿元以上,业务收入趋于稳定。

在客户方面,该业务的客户众多,公司与长安、凯瑞、吉利、比亚迪、北汽福田、北汽银 翔、宇通客车等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该业务拥有良好的客户群体和稳定的收入。

公司计划 2022 年下半年投产的“年产 5 万吨铸铁汽车配件及 1 万吨铸铝汽车配件加工项目”引进先进的生产配套设施生产盘式制动器产品所需的转向节、卡钳、支架等铸件原材料,取代部分外部供应商,有助于提高产品毛利率水平。

2.2.2.轻量化零部件开始发力

2015 年 5 月 19 日,国务院正式印发《中国制造 2025》,该报告强调汽车轻量化重点工作领域包含推广应用铝合金、镁合金以及非金属复合材料等整车轻量化材料和车身轻量化、底盘轻量化、动力系统以及核心部件的轻量化设计。

在 2021 年 2 月,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GB19578-2021),该国标旨在持续推动传统燃油汽车节能降耗,同时服务和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确保实现新能源汽车发展目标,最终达到乘用车新车平均燃料消耗量水平在 2025 年下降至 4.0L/100km,对应二氧化碳排放约为 95g/km 的国家总体节能目标。

面对严格的排放标准,设计优化已经无法满足要求,因此轻量化成为主要的减排方式之一。严格的环保政策会促使市场重视轻量化零部件,由于铝合金的金属性能优越,加工工艺成熟,是短期内最有可能大规模使用的轻质材料。

因此,未来的市场环境有利于轻量化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新能源汽车受困于行驶里程焦虑以及电池成本原因,对车身重量更敏感,对轻量化更加依赖。

公司轻量化零部件业务发展迅速,收入占比不断提高。

轻量化零部件是指在保证汽车的强度和安全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汽车的整备质量,从而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减少燃料消耗,降低排气污染。

公司的轻量化零部件主要集中在铸铝件工艺,共有 8 种产品,涉及到的零部件有转向节、控制臂和副车架等。在 2020 年,公司年报也把轻量化零部件归入到机械制动产品业务中。

2014年,业务的毛利率为-12.63%,2015 年到 2019 年,毛利率保持在 30%以上。

2014年到 2019 年,该业务一直保持增长趋势,从 0.198 亿元增长到 7.378 亿元,营业收入占比逐渐提高。

2022年上半年,轻量化产品实现营收 4.86 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为 23.76%,同比增长 19.16%。

以转向节为例,与传统的铸铁产品相比,铸铝转向节可以减重约 40%~50%,目前主要适用于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随着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铸铝转向节等轻量化产品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2019年初,公司首次成为通用汽车铸铝转向节一级供应商,向其直供铸铝转向节机加工 件,当年轻量化产品实现销售收入 7.38 亿元,同比增长 27.42%,其中成品件占比显著提升到 80.47%,有效拉高了产品毛利率水平。

目前,公司该业务板块客户主要是上汽通用、沃尔沃、福特汽车、吉利和奇瑞等公司。

公司的出口业务以轻量化产品为主。

2021 年海外收入 5.64 亿元,约占总收入 16.5%,出口主要销往北美市场。

2018 年以来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公司销往美国的轻量化制动零部件自 2018 年 9 月 24 日起加征关税税率为 10%,2019 年 5 月 10 日起加征关税税率进一步提高至 25%。

为降低关税影响,大幅降低运输成本就近向墨西哥通用、墨西哥大众、美国通用等主机厂供货,公司投资 3.5 亿元在墨西哥 Coahuila 州 Saltillo 市开设新的生产基地,购置切边机、铸造机、熔化炉、X 光机、光谱仪、热处理、卧式加工中心、热缩机、三坐标等主要设备,新建 14 铝转向节铸造生产线、34 条铝转向节机加工生产线,年产 400 万件铸铝转向节。

该产线正在调试中,预计 2022 年底做好生产准备,2023 年将投产使用,有助进一步推动轻量化业务营收创新高。

2.3.智能电控业务发展迅速,国产替代市场空间巨大

公司线控业务营收扩大,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据公司 2021 年年报,线控产品营收为 12.75 亿元,同比增加 65.43%,营收占比为 36.51%。近五年线控业务收入占比呈明显上升趋势,毛利率 20%以上。

2.3.1.深耕 EPB 系统,产品矩阵丰富,收入占比持续提升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渗透率及市场规模逐步攀升。

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俗称电子手刹)具有安全性高、操作简便、节省车内空间等特 点,将逐步取代传统机械驻车制动器。

据测算 2020 年全球 EPB 渗透率达 65%,市场规模达到 78.9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达到 640 亿元,中国市场规模将达到 230 亿元左右。

公司 2021 年市占率为 8.31%,为本土厂商之首。

2021 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新车前装标配搭载 EPB 上险量为 1594.04 万辆,前装搭载率为 78.15%。采埃孚、大陆集团与 ADVICS 位列市场份额前三,市占率分别为 28.70%、28.15%、9.52%,伯特利以搭载 132.42 万辆,8.31%市占率位列本土供应商之首。

公司深耕 EPB 领域多年,产品矩阵丰富。

自 2012 年首个 EPB 项目量产,公司不断完善 EPB 产品系列,先后开发独立式 EPB、集成式 EPBi、WCBS 备份 EPB、ELGS-EPB 等产品。

针对新能源车,公司开发双控 D-EPB 产品,为其提供高性价比解决方案;针对微型电动车,公司开发前置 EPB 产品,有效解决其布置空间不足问题。

2022 年针对新能源车型,在原有 SmartEPB 基础上,开发新一代双控电子驻车制动系统(D-EPB)提高可靠性并有效降低成本,目前已用于多款新能源车型。

公司 EPB 研发能力行业领先,为业绩提供支撑。2022 上半年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在研项目 59 项,新增量产项目 13 项,新增项目 34 项。

2021 年新增定点项目 160 项,新增电子驻车制动系统(EPB)项目 83 项,按汽车行业开发量产进度,将于此后陆续形成收入,对公司业绩形成有力支撑。

虽然伯特利公司 EPB 产品份额与采埃孚、大陆等国际品牌竞争对手仍有较大差距,但是随着其主要面对的自主品牌车型主机厂的持续放量,我们认为公司的 EPB 市场份额有望继续提升。

叠加 EPB 产品的渗透率升高、新能源车型的销量上涨、国际大厂芯片短缺等因素,我们对公司 EPB 产品营收持续看好。

2.3.2.国内首家量产 ONE-BOX 线控制动系统产品的企业,有望形成新增长点

线控制动优势显著,行车制动从机械时代迈向线控时代。

线控制动系统(即:Brake-By-Wire),是用精确的电子传感器和电子执行元件代替传统的机械系统(或部分替代),主要由制动踏板模块、车轮及制动执行机构、传感器和电控单元等所组成。

相比于传统机械制动其优点为:制动响应时间短,提高制动性能的同时,可优化 ABS 和 ESP 功能;结构简单,系统装配、测试快捷;采用模块化结构,减少机械制动部件,更利于车厢布置,提升了被动安全性;增加汽车堵车辅助制动和起步辅助功能。

纯电动车由于缺少发动机,使得传统刹车助力泵急需替代,因此天然对线控制动产生依赖,同时线控制动通过动能回收可有助延长新能源车续航里程,因此线控制动在新能源车型中已经发展成为趋势。

从技术上看,EHB 是当前主流,EMB 是未来方向。

目前线控制动主要有 EHB(Electric Hydraulic Brake,液压式线控制动)和 EMB(Electric Mechanical Brake,机械式线控制动)两种技术路线。

EHB 在传统液压制动系统的基础上,通过电机驱动液压泵实现制动,当前市场代表产品为博世的 iBooster、大陆的 MKC1、采埃孚的 IBC 等产品。

根据集成度的高低,EHB 又可以分为 ONE-BOX 和 TWO-BOX 两种技术方案,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 ABS/ESC 系统是否和电子助力器集成在一起。EMB 则用电子机械系统取代所有液压装置,直接将电机集成在制动钳上,相比于 EHB 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但由于技术难度较大,目前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

当前 TWO-BOX 占比较高,ONE-BOX 是未来主流趋势。

按照结构集成程度划分,EHB 可分为 TWO-BOX 方案和 ONE-BOX 方案。TWO-BOX 方案集成程度相对较低,价格较高,但本身可以满足自动驾驶冗余的要求,2022 年 1-5 月我国市场份额占比 62.8%,是目前主流。

ONE-BOX 方案集成度高,空间占用较小,成本低,能量回收效率高,但此方案复杂程度高,需增加RBU 以满足冗余要求,目前市场占比逐渐提升,是未来市场主流趋势。

新能源行业快速发展,“线控执行”为核心技术攻关工程。

由于在新能源车中,线控制动系统以电子助力替代真空助力,从而解决新能源车缺乏稳定真空源的问题,此外线控制动系统可实现能量回收,提升续航里程,此外线控制动有助于 L3 以及更高级别自动驾驶的实现。

因此新能源车智能化程度提升使得线控制动系统由“选配”逐步变为“标配”。随着我国新能源汽 车销量及渗透率的提升,线控制动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期。预计 2025 年全球线控制动市场将达到 432 亿元,渗透率达 23%。

从竞争格局上看,线控制动市场由外资主导,国产替代空间巨大。

当前线控市场主要由博世、大陆、采埃孚天合所垄断,与之相比我国供应商起步较晚,目前市场份额较低。但由于国内线控市场规模增长迅速,国内供应商具有性价比高、反应迅速等优势,加之疫情反复,对于海外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风险加大,线控制动行业国产替代将迎来更多机遇。

公司于 2021 年 6 月实现首个线控制动系统(WCBS)的量产,打破国外技术垄断,与传统方案相比优势明显。

公司于 2013 年开始研发,2019 年 正式发布 WCBS,2021 年实现量产,成为国内首家量产 ONE-BOX 线控制 动的企业,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一体式线控制动系统(WCBS)集成了 TCS(牵引力控制系统)、ESC、ABS、EPB 等传统制动功能,此外 WCBS 还可集成第三方控制软件,如胎压监测、EBD(电子制动力分配)、AEB(自动刹车辅助系统)、AVH(自动驻车系统)等功能。

与其他方案相比,伯特利 WCBS 属于集成双控 EPB 的 ONE-BOX 方案,无需新增 ECU 控制器,降低了采购成本,提升了制动系统安全性,且可适用于 L2+自动驾驶要求。

公司 WCBS 产能扩张迅速,WCBS2.0 产品研发顺利推进。

公司预计 2022 年新增两条 WCBS 生产线,预计 2022 年底 WCBS 总产能达到 100 万套/年。下一代线控制动系统 WCBS2.0 研发顺利推进,预计 WCBS2.0 将更好满足 L4 及以上自动驾驶要求,目前已收到多个定点项目,预计 2024 年上半年实现量产。

线控制动以其响应快、重量轻,尤其是其利用动能回收可以显著提高续航里程的特点,对新能源车型已是大势所趋。随着车辆智能化的普及,智能驾驶级别的提升,线控制动的渗透率有望大幅上涨。伯特利 ONE-BOX 方案将带动收入快速上扬。

2.3.3.入局自动驾驶,ADAS 业务进展顺利

ADAS 市场空间大,目前多为外企主导。

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ADAS)是利用安装在车上的传感器,在汽车行驶过程中通过感应周围环境,收集数据,进行物体的辨识、侦测与追踪,预 先让驾驶者察觉到潜在的危险,从而增加汽车驾驶的舒适性与安全性。

2020年中国乘用车 ADAS 新车装配率为 26.4%,预计 2022 年我国市场规模将达 到 1131 亿元。

2021年市场中前四大供应商分别为博世、电装、大陆、采埃孚,其市场份额占比分别为 27.53%、15.40%、14.46%、12.63%。

公司 ADAS 业务进展顺利,项目已开始批量交付。

公司自 2019 年四季度开始研发基于前视摄像系统的 ADAS 技术,A 轮样机于 2020 年 8 月实现装车测试,ADAS 产线已于 2022 年上半年投产,首批项目已进行交付,预计下半年将有 9 个项目陆续量产,当前公司在建年产 20 万套车载环境智能感知系统产线,在研项目 13 项。

2.4.收购万达转向业务,协同布局线控底盘控制系统

收购万达转向,助力底盘技术研发。

2022 年 5 月,伯特利完成对万达公司的股权收购,以 45%的持股比例成为万达公司的实控人,也于 6 月正式实现并表。该笔交易伯特利取得成本为 200,793,144 元,取得的可辨认净 资产公允价值份额为 217,089,745 元,因此产生商誉-16,296,601 元。万达公司 2022 年收入 7090.5 万元,净利润-152.3 万元。

公司主营业务从汽车制动系统和汽车智能驾驶系统领域拓展了汽车转向系统业务领域,转向产品主要包括转向管柱、转向器、EPS 和中间轴等。

公司现有的线控制动产品经验有助与万达的转向产品结合,进一步实现线控转向,线控制动与线控转向是高阶自动驾驶的必然选择。线控底盘行业市场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2021 年 3 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指出要加快研发智能(网联)汽车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智能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

华经产业研究院预测到 2026 年,国内线控底盘行业市场规模能达到 574.6 亿元。因此,公司收购万达转向业务,可以帮助其抓住线控底盘市场发展的机遇。

3.多业务板块产能扩张,营收有望持续创新高

3.1.产品产线持续扩张,新项目布局加速

市场需求旺盛,公司持续加快产能建设。公司各产线产品订单量充足,市场需求旺盛。

2022 年中报显示,公司已与国内 3 家知名主机厂联合进行线控制动产能建设,开展深度业务合作,现已完成相关协议文件签署。公司另与多家主机厂正进行可行性合作商讨。

2021 年年报显示,2021 年公司新增定点项目 160 项,涉及 90 款新车型,按照客户规划量纲预测:当年新定点项目在整个生命周期内总计贡献收入超 110 亿元人民币,年平均贡献收 入近 25 亿元人民币,其中包含新能源汽车项目 63 项,新能源车型 40 款。

2022 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新增盘式制动器项目 87 项,轻量化产品 18 项,EPB 产品 34 项,ESC 产品 3 项,WCBS 产品 19 项,其余品类若干。结合外部旺盛需求与自身国际化业务布局,公司持续加快产能建设。多个核心产品项目将于 2022 年度、2023 年度投产使用,产能及销量预期将大幅提升。

多条产线同时扩张,未来产能提升空间巨大。

公司在境内外有多处在建项目,建成后将大幅提升产能供给,为后续收入提升打下坚实基础。截至 2022 年 6 月中报披露,公司在建重大项目总预算金额已达 13.78 亿元,涉及 EPB、ADAS、WCBS、轻量化部件等核心产品。

2021 年公司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总额为 9.02 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国内与海外产能扩展,目前可转债募集资金使用状况良好。

未来国内自主品牌车企的发展,加之国产零部件技术实力不断增强,将为国内研发及生产能力较强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带来进口替代的良好机遇。

3.2.技术实力行业领先,推进新产品研发及量产交付

技术实力行业领先,“进口替代”前景可观。自成立以来,伯特利始终以“自主创新”作为公司的核心理念。公司核心零配件全部自主生产,在机械制动产品和电控制动系统产品具备自主正向开发能力,同时建立了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

截至2022年 6 月,公司在国内外累计获得 530 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 95 项。公司是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多个省市级研发机构。

2015年,公司技术中心被认定为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同年 3 月,所属试验检测中心获中国合格评定委员会认证。

2021年,公司技术人员共 541 名,占比高达 28.3%。近年国际形势复杂叠加疫情反复,海外零部件供应链不确定性加大,国产零部件企业将获更多适配机会。

依托强大技术实力,公司零部件业务进口替代将迎得更多市场机遇,市场前景可观。

新产品研发及量产交付稳步推进,以创新引领发展。

2022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同步开发制动系统新产品。新一代双控电子驻车制动系统(D-EPB)、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已陆续量产交付,下一代线控制动系统(WCBS2.0)、DP-EPS、R-EPS 转向系统和线控转向系统等产品研发工作正有序开展。

2022年 2 月,威海伯特利汽车底盘轻量化项目开工,主要满足汽车副车架、空心控制臂等轻量化产品生产。新产品的持续研发及量产交付,带动整体业务契合行业发展趋势,为公司打造未来的新增长点。

4.盈利预测

核心假设:

1)机械制动类业务

销售收入:公司盘式制动器收入稳定,轻量化产品随墨西哥新建产线以及威海工厂产能扩张,预计 2022/2023/2024 年机械制动类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速为 14.81%/11.27%/11.76%。

毛利率:随着轻量化产品占比提升,关税及运费的节省,预计 2022/2023/2024 年毛利率分别为 23.52%/24.04/24.52%。

2)智能电控类业务

销售收入:公司 EPB 与线控制动产品新项目定点颇多,ADAS 也已开始量产供货,预计 2022/2023/2024 年智能电控类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速为 63.44%/61.33%/49.33%。

毛利率:考虑公司 ABS/ESC 产品为抢占市场份额开展降价,同时新项目供货后会有一定幅度年降压力,预计 2022/2023/2024 年毛利率分别为 23.86%/24.32%/24.08%。

3)转向类业务

销售收入:转向业务为公司 2022 年 6 月开始并表业务,预计 2022/2023/2024 年转向类产品销售收入分别为 4.95 亿元/9.19 亿元/10.11 亿 元。

毛利率:转向产品毛利率偏低,公司实控后随着电控部分自制,预计 2022/2023/2024 年毛利率分别为 10.85%/20.00%/20.00%。

由于公司近年新项目增多以及新增产能投资,我们认为利润增速会晚于收入增长,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营业收入分别为 49.85/69.58/90.23 亿 元,增速分别为 42.74%/39.58%/29.68%。归母净利润 6.18/9.32/12.11 亿元,分别对应增速 22.55%/50.78%/29.89%。

对应 2022-2024 年的 EPS 分别为 1.51/2.27/2.95 元。基于 2022 年 10 月 12 日收盘价 86.83 元,对应的 PE 分别为 57.62/38.21/29.42 倍。

5.风险提示

宏观环境超预期波动:国际政治环境动荡与新冠疫情导致经济不确定性增加,可能会导致公司经营承压;

原材料成本大幅上行以及供应链受阻:原材料涨价、芯片短缺、劳动力成本上升、价格下探等风险可能会导致公司经营压力增加;

国际贸易及汇率波动:公司有一定比例出口业务,并在境外设立工厂,如果汇率出现较大幅度的波动或者是出现贸易摩擦等情况,会对公司的海外业务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如有侵权,请私信删除,谢谢!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最便宜的自动驾驶零部件核心股汽车耐世特德尔福智能驾驶转向系统作为汽车最重要的执行部件之一,目前逐渐完成了从“机械”到“电子助力”的升级。展望未来,在智能驾驶时代将更为侧重开发软件层面的高级功能,包括:车道保持、主动转向提示、自动泊车、车道偏离预警、自动避让等,实现从“助力”向“智能”升级的过程,行业的额技术壁垒也将进一步提高。2021年有望成为线控转向和L3级jvzquC41f{428<3eqo5bt}neng5H2A=4GTH17:>:GVU/j}rn
1.机械式转向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其中齿轮齿条转向结构也是常见的一部分它结构简单、控制灵敏度高、转向操纵轻便。 此外对于动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基础上增设一套依靠发动机输出动力的转向助力装置像液压系统中的液压增压泵、液压缸、活塞等。日常保养动力转向系统时要定期检查贮液缺罐里动力转向液液面高度热态时液面须在 HOT 和 COLD 标识之间冷态时须在 ADD 和 CLOD 标识之间不符合要求就要加注 DEXRON2 jvzquC41dcolg7uecwzp0lto0et0;=96;452:>964:4ivvq
2.汽车转向系统各部分结构作用图解(一)图汽车知识汽车转向系统各部分结构作用图解(一) 三.机械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 齿轮齿条式转向器分两端输出式和中间(或单端)输出式两种。 1.转向横拉杆 2.防尘套 3.球头座 4.转向齿条 5.转向器壳体 6.调整螺塞 7.压紧弹簧 8.锁紧螺母 9.压块 10.万向节 11.转向齿轮轴 12.向心球轴承 13.滚针轴承jvzquC41yy}/rlfwvq4dqv3ep1zfclm1se€t1992;1745<84a34ivvq
3.乘用车智能转向研究:智能化加速,2023开启批量上车转向系统作为底盘的核心部分,发展至今,经历了机械转向系统、液压助力转向系统(H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冗余转向系统(RSS)、线控转向系统(SBW)等多个阶段,逐步实现从机械件到电动化再到智能化的转变,转向系统操作性能逐步提升,集成度、电动化、智能化水平持续提高。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渗透率的逐步提升,转向系统将jvzquC41yy}/fxsiejkek7hqo1gsvrhng1=29:7976?25>787::44
4.汽车机械转向器组成?1、机械转向系统由齿轮齿条转向结构和液压系统两部分组成,现代中高级轿车和重型汽车普遍采用动力转向系统,不仅改善汽车操纵轻便性,还提高了汽车行驶安全性。动力转向系统的养护主要是定期检查储液缺罐内动力转向液的液面高度。 2、机械式转向系统由转向盘、转向轴、万向节、转向器、转向摇臂、转向直拉杆、转向横拉杆、转向节臂、转向节 jvzquC41dcolg7uecwzp0lto0et06;6436593<6340nuou
5.学习笔记7车辆转向系统方向盘映射本文介绍了汽车转向系统的种类,包括机械转向系统和动力转向系统,详细阐述了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动力转向系统中,特别讨论了转向助力的原理和类型,如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动助力转向。新型转向系统如电控液压助力转向、电动液压助力转向和线控转向(Steer By Wire)系统也进行了介绍,这些技术在现代汽车中起到关键作用,旨在提高驾驶舒jvzquC41dnuh0lxfp0tfv8vsa5?15;5;81gsvrhng1jfvjnnu1733:>2:59
6.汽车转向系统工作原理及类型?汽车频道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是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液压助力装置。该系统通过液压泵产生压力,将液压油输送到转向助力缸,助力缸根据驾驶员转动方向盘的方向和力度提供相应的助力,减轻驾驶员的操作负担。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助力效果明显,技术成熟,但存在能耗较高、液压系统容易泄漏等问题。 jvzquC41cwzp0qjzwp4dqv4424;.3:2291834:=9796/j}rn
7.转向系统的标准规范有哪些?|标准统计与分析转向系统:包含方向管、车把等组件的机械系统,将人力传递至舵机或推进器,实现交通工具的航向控制。 以上解释基于部分标准,可能仅适用于部分标准,更多信息,请参阅以下全部标准。 在国际标准分类中,转向系统涉及到的分类有:卡车和挂车、工业车辆等。 转向系统涉及到的各类标准数据如下(标准数量,基本排除已被替代的标准,下jvzquC41yy}/cwyrgfob0lto1uzbpmftf1ipp}jpvauclnhvaevy1:68764ivvq
8.转向捷太格特机械系統(厦門)有限公司(JMSXM)捷太格特机械系统(厦门)有限公司(简称:JMSXM)成立于2010年12月,现厂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海沧区东孚镇。主要生产汽车用中间轴(连接轴、转向节、万向节、延长轴等产品)。2017年,JMSXM以“确立贯彻品质第一的做法和强化收益素质,深入寻找和市场相衡的原价,现地现物确认、追求真因。”为经营方针,为厦门市的发展尽着jvzquC41yy}/l}jmv0ipo7hp1chpw}zu1d{tkwjuu1iikwf1zkgngw46384ivvq
9.汽车系统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结构技术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电液助力转向系统、以及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等都是通过在机械转向系统的原有基础上增加不同种类动力能源来实现转向,因此无论车辆使用的哪种转向系统,其最基本的机械结构依然可归于机械转向系统。下面通过三个方面浅析转向系统设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 jvzquC41yy}/gn|qtnj/exr0ep5rt|4ke8873@9a40nuou
10.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乘用车液压转向系统行业产业运行态势及投资行业应用场景与发展历程乘用车液压转向系统作为传统燃油车时代的核心技术之一,其应用场景与发展历程深刻映射着全球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轨迹。从技术路径演变看,液压转向系统最早可追溯至上世纪50年代,美国克莱斯勒率先在Imperial车型搭载液压助力转向装置,标志着机械转向系统向液压助力的跨越式进步。这一技术突破有效解决了大型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6:962>9840nuou
11.汽车动力转向系统(SW模型)3D模型图纸下载Solidworks素材汽车动力转向系统(SW模型)3D模型的文件格式为stp/step,文件打开参考Solidworks软件,此图纸模型关键词:转向,模型,动力,系统,汽车,下载jvzq<84yyy4c|o}y0eun1z435;960qyon
12.伯特利2023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公司主营业务涵盖了汽车制动系统、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汽车转向系统业务领域,现公司具备机械制动系统产品、机械转向系统产品和智能电控系统产品的自主正向开发能力。 截至报告期末,公司在国内外现行有效专利共计391项,其中发明专利84项;公司申请的“应用于机动车的电子驻车制动系统及其辅助起jvzq<84{wctdj~fpi071lzpc0eun0ls142852<791e<68<;;7:6/uqyon
13.详解液压助力转向和电子助力转向的区别养护知识方向助力系统的不同,极大地影响着车辆的驾驶感受。对于女生或家庭用户而言,小编建议还是购买转向轻巧的采用电动助力系统的车型;对于追求极致路面反馈的用户,机械液压助力是你唯一的选择;对于既要舒适又要驾驶乐趣的朋友,电子液压助力系统能为你提供轻便的转向及较好的路面反馈,方向盘手感更佳。jvzquC41pg}t0:;:::4dqv4c1462585:4:538?695agmn7mvon
14.汽车可变转向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汽车技术系统通过改变助力液流量对转向机构液压缸内的油液压力进行调节,进而改变助力力度。相比使用电子泵的电子液压助力系统,Servotronic转向系统有着更高的可靠性,并且传承了机械液压助力系统较高负载能力和可靠性较高等优势,尤其适合那些对转向系统的负载能力要求较高并且需要精准操控性的车型。搭载伺服式液压助力转向系统的车型不jvzquC41yy}/c~yq/vktvrsi0pku1wjyu1yiq€23356837mvon
15.北京理工大学机械与车辆学院开展了特种车辆多体系统耦合机制研究、智能化重载商用车辆转向优化控制以及底盘一体化综合控制方法研究,开发了特种车辆转向控制算法与控制器。 图5重载特种车辆转向系统控制 2.3.车辆自动脱困控制研究 开展了爆胎、碰撞等极限工况下车辆自动脱困研究,剖析了极限工况下车辆运动力学特性,发展了基于多项式理论的车辆自动脱困轨迹jvzquC41og4ck}3gfw4dp8oiu|5knphz31€e{ƒxm|{pt38npfg~/j}r
16.车身功能传动系统车身空调系统转向系统厂家浙江东禾机电制造有限公司专注于车身功能传动系统,车身空调系统和转向系统研发与销售.我们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质量的汽车零部件和解决方案.我们拥有强大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团队,以确保产品的可靠性和性能.如有合作意向,欢迎来电洽谈:0576-86821193.jvzquC41yy}/zqzk0eun0ls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