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想因选错汽车自动变速箱而后悔,阅读本篇内容肯定会有帮助发动机离合器变速器飞轮

哪种自动变速箱最好?相信在选车阶段有太多人纠结过这个问题,然而一概而论哪种最好其实是不科学的。

比如某些超跑使用的8AT变速箱可以称之为「最好」,传动效率高达98%超越所有机型,手动模式可以连续降四个前进挡,配合先进的电控系统有几乎超越赛车的稳定性与操控感受,但是这台机器可不是普通中高端汽车能够使用的。那么又能说AT就一定是最佳选项吗?解析问题显然不能这么武断,下面就从基础的AMT开始分析吧。

01机械自动·争议最大

AMT·automated manual transmission,释义为「电控机械自动变速箱」。这种机器是被吐槽最多的机型,原因在于换挡时的顿挫感非常明显,而且不论低中高速换挡都能感受到冲击;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一定差,因其有两点绝对优势。不过在解析优点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为什么换挡会顿挫,以及顿挫是否伤车。

基础知识:

各类自动变速箱除无级变速器以外,所有机型都才用“齿轮组”区分不同前进挡(速比);不同挡位是有不同的齿轮啮合,实现为发动机和汽车增扭变速。换挡时必须分离使用中的齿轮,再重新结合其他齿轮;在分离结合瞬间肯定要切断发动机的动力输入,否则齿轮高速运转势必在结合瞬间碰撞(出现打齿),钢制齿轮会因为这种状态而异常磨损,这是要切断动力的原因。

换挡的操作是需要时间的,而换挡时又会松开油门踏板;此时ECU失去节气门(油门)信号,发动机就会开始快速的转速回落。如果换挡速度慢在转速下降程度大,换挡前假设为2000rpm的转速,换挡后可能只有1200rpm。

发动机转速越低输出的马力越小,说白了就是转速低则马力小-「匹配的车速低」;然而换挡前的滑行车速已经不低,结合前进挡的瞬间输出动力可实现的车速低于滑行车速,结果肯定是会进行减速;或者理解为限速,因为主动输出的动力虽然不能实现高车速,但是“能量”已经超过了滑行的惯性作用力。所以在踏油门踏板加速之前就会短暂的减速,这就是所谓的顿挫感了。

所有汽车换挡出现顿挫的原因99%都是因为“换挡前后-转速差值”,AMT机械自动变速箱只是因换挡速度过慢,所以感受会比较突出。

优点1:所谓机械自动指电控系统配合电动机与电磁阀,以“电脑”配合机械机构控制“MT手动变速箱”换挡。MT-manual·T箱体就是最原始的手动换挡机器,A·auto就是自动操作的概念,所以AMT其实就是用一套外加设备替代司机操作,这是最合理但也最原始简单的自动化换挡概念。

由于基础结构就是普通的MT机器,增加的设备成本也很低;所以这种机器的最大优势就是「便宜」,可以让代步汽车的价格低至3万级,让大型客货车也能够用上操作简单便利的自动挡。

曾经的比亚迪F0、宝骏310、长安奔奔等微型轿车就是最好的印证,如果没有AMT哪有三万块的自动挡汽车。

同时中重型客货车也有很多AMT选型,比如混合动力与纯电动的公共汽车,品牌参考安凯、大通、比亚迪等,这些车辆非减速器直驱就肯定会用AMT。在货车领域有福田,解放,东风,陕汽,重汽等等品牌的自动挡货车,在高成本的AT无法使用之前,能切换手动和自动模式的机械自动变速箱其实最佳选项。

优点2:由于AMT变速箱的基础结构和MT相同,那么维修养护的成本当然也会非常低,可以说是所有自动变速箱中最低的选项,而且使用寿命也是非常非常长的。这就是重型车辆会选择ATM的核心因素,同时为价格定位≤5万级的汽车装备,这是不是也正符合用户的刚需呢?

选择低价汽车是因为预算有限,选择这些汽车就不能接受过高的用车成本;所以AMT其实是大有可为的,所以只要能接受其顿挫感,其他方面并不令人失望。

(首次驾驶AMT汽车确实难以适应·明显的顿挫几乎达到晕车的程度,但不用几天即可适应)

02「AT&DCT」对决

AT·automatic transmission,释义为自动变速箱。DCT·double clutch transmission,释义为双离合变速箱。其实这两种机型也都是基于MT手动机型衍生的产物,区别为AT不再使用「离合器」作为传动结构;而是改用【液力变矩器】作为传动单元,前者是通过发动机飞轮与离合器的结合与分离实现动力传输,在换挡时必须分离。

然而液力变矩器虽然起到分离结合作用,但是在分离时变速箱油的阻力是可以一定程度限制转速下降的;而且通过油液传动虽然存在较大的动力损耗,不过没有刚性的结合冲击,换挡时的感受是要平顺一些的。至于齿轮组其实只是结构的不同,基础原理并没有本质的差异。

重点:AT变速箱普遍被认定为“传动损耗大”,因为变速箱油作为迫力油的传动过程中,其自身的运动与细微程度的压缩是会损耗能量的。但是这种理解是片面的,因为变矩器中有【单向锁止离合器】;绝大多数优秀机型会在车速超过10km/h后,将变矩器涡轮与泵轮推动到刚性结合状态,此时与离合器传动没有区别。

所以优秀的AT变速箱的传动损耗才能低至2%~5%的理想范围内,MT其实有很多机器都超过15%。不过也并不是所有AT都能达到高水平,比如很多≤15级的代步汽车,其装备的爱信、邦奇、东安、盛瑞、派沃泰的6/8AT就比较一般;因为单向离合器介入不积极,技术水平整体不高,所以传动损耗就会比较大了。

这些机器的优点仅仅为耐用性比其他自动变速箱高(质量同样稳定为前提),其次则是换挡体验会比AMT平顺,但还真不见得会比优秀的DCT平顺。至于优秀的AT则可以参考通用9AT&纵置10AT,采埃孚8AT,奔驰7/9AT等等。

【AMT×2=干式双离合】-能够理解这种说法吗?其实再简单不过:AMT·MT两种机型都只有一组干摩擦式离合器,集成于发动机飞轮罩里;由发动机带动其运转,再通过动力输入轴将转矩(扭矩)输入到变速箱,最终达到车轮。

顿挫的原因是换挡速度慢导致转速下降程度大,那么增加一组离合器和输入轴,将前进挡一分为二各自布局在轴上;分离某个前进挡的时候,另一组离合器做好预备结合的准备,分离瞬间同步做结合动作是不是会缩短换挡时间?答案显然是肯定的,所以双离合变速箱在顿挫控制方面理论上非常好,但是干式机型真的不行。

问题:AMT/MT的换挡操作都会比较迟滞,TCU控制单元与驾驶员都不会频繁地去换挡,也不会高频率的半联动;然而升级为双离合后的换挡积极性就会非常高,而且是两组执行离合器同时半联动,这种联动转动是飞轮打磨离合器片,结果是必然产生磨损的。

而摩擦的过程中又会产生热能,温度的快速升高会降低离合器片的摩擦系数;于是打滑(打磨)就会更加严重,干式双离合器可以在几万甚至几千公里的阶段内磨损报废,使用过程中还有可能因为高温出现动力切断保护,也就是让汽车抛锚,所以这种机器是不应该选择的。

【湿式双离合】没有问题,因为离合器会通过变速箱油的流动进行润滑和温控;其实这种结构就等于是“准液力变矩器”了,区别无非是没有泵轮导轮的概念,运行状态是AT变速箱单向离合器锁止的刚性传动标准。

所以湿式机型的耐用性也很高,而且取消前段的液力传动,其全车速区间的动力损耗都会很低。说白了就是能够提升车辆的加速能力,那么只要装备同排量发动机的同款汽车,性能表现明显超过AT则值得选择了。

至于平顺表现也只是低速换挡偶尔会出现顿挫,不过优秀的机型也能够做到很平顺。国产汽车的双离合以比亚迪7DCT和混动六档湿式为代表,长城长安吉利三大品牌的双离合挺不错;差一些的选项主要以格特拉克7挡湿式为主,比如奇瑞长丰与奔驰宝马的低端车会使用。

大众奥迪两大品牌的DSG系列双离合比较差,DQ200干式七档不用考虑,DQ380顿挫比较明显,DQ381以及纵置机型相对好一些,不过作为双离合的推广者其实水平还是很一般。

03CVT·争议同样大

耐用性差低温保护滑行顿挫这三点是无级变速器的核心缺点。耐用性差是因为换挡结构比较特殊,其他机型都用齿轮组啮合传动,而这种机器是以【滚动摩擦】为基础,利用两组锥形轮夹住一条钢带,以锥轮夹角的变化改变钢带的传动比(前进挡)。

由于换挡的过程中不用两者分离再结合,所以也就不用切断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状态当然是加速升档的平顺表现是普遍非常不错的,这也是CVT唯一的优点。可以也因为两者不能分离,在滑行时就会产生是“发动机制动”的拖拽感,这是一种顿感的感受;车速降至30km/h左右时,拖拽制动消失又会出现一次闯动,这是第二次顿挫。

重点:任何物体的摩擦都会产生磨损,滚动摩擦较弱、滑动摩擦很强;这点可以参考汽车的轮胎,正常使用几年的轮胎会被磨的变薄,急刹车时会在路面上磨出黑色的痕迹,其实这就是磨损掉的橡胶。

CVT的带轮钢带在正常用车过程中会磨损,磨损程度加大会降低摩擦系数,后期大马力加速时就有可能出现滑动摩擦。所以这种机器的使用寿命很短,有些低等级机型用五六万公里就会有问题,普通机器超过10万公里虽然还可以开,但是因打滑丢转会在传动过程中导致动力损耗加大,以相同车速巡航驾驶的发动机转速会大幅升高,此时油耗不可控的,等待的只是更换总成或大修。

综上所述:CVT变速箱只有加速平顺的优点,不过制造成本其实也是很低的;所以5/8万区间的汽车也还可以使用,但适合的一定是家用代步(行驶里程很少)的用户。

超过8万级的汽车则以AT和湿式双离合为理想选项,综合同级车的实际性能表现选择即可;AMT机械自动变速箱适合轻型客车,这是中高端车型中为数不多还适合家用的。至于商用车型是否应该选择AMT,其实决定因素只是购车预算罢了,关于自动变速箱的话题就聊到这里了。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自动挡变速箱的工作原理是什么自动挡变速箱主要是通过液力变矩器与齿轮传动系统协同工作,实现自动换挡。发动机动力经液力变矩器以液力形式传递给变速箱,随后齿轮传动系统发挥作用。在这一过程中,多个部件紧密配合,像行星齿轮传动机构、换挡执行元件等。不同类型的自动挡变速箱,如液压、机械无级等,虽具体方式有别,但都是基于此来根据路况自动变速变jvzquC41yy}/rlfwvq4dqv3ep1pyym469:706@=326670qyon
1.自动变速箱范文12篇(全文)[2]石允国.汽车变速器的现状与前景[J].机械研究与应用,2007. [3]T.Hiramatsu,T.Akagi and H.Yoneda,SAE Paper 850460. 自动变速箱 第2篇 1.每月更新原创或高质量伪原创文章30篇,更新产品/案例2篇,保持网站的活力,保证百度等搜索引擎蜘蛛的正常光顾和收录。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p4wg9c{z0jvsm
2.汽车变速器之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手自一体变速器,无级CVT,MT,AT的特点和区别CVT技术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新技术之一,这里就CVT的原理做深入浅出介绍,让大家了解究竟CVT技术与现在大量使用的手动变速器和自动变速器有什么不同。 现在市场上销售的汽车,装备的变速箱主要有手动变速器(MT)、自动变速器(AT)、无级变速器(CVT)。 1、MT:手动变速器(MT:Manual Transmission)采jvzquC41yy}/5?5fqey/pny1fqi04;;8299597mvon
3.拆装实习报告(通用7篇)⒈掌握汽车发动机,车轮和汽车变速箱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理论知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矗 ⒉掌握汽车总成、各零部件及其相互间的连接关系、拆装方法和步骤及注意事项; ⒊学习正确使用拆装设备、工具的方法; ⒋了解安全操作常识,熟悉零部件拆装后的正确放置,以及正确装配汽车部件的方法,并且培养良好的工作和生产习惯jvzquC41okv/t~nygp4dqv4iqpmxgw4dcqmbq8;883980qyon
4.汽车MT、AT、AMT、CVT、DSG变速器构造及原理详解比自动挡车型省油。山路驾驶可用“挡刹”控制车辆速度。 缺点:操作繁琐,频繁操作踩离合的脚会累,尤其是市区堵车时候很痛苦。油离踏板配合不当会常明显顿挫,乘坐不舒服,也对发动机磨损较大。操作不当容易熄火。 原理: 手动变速器(英语:Manual Transmission;简称:MT),亦称手排变速器,香港称为棍波,是汽车变速器中最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9666:98;0nuou
5.一汽解放重卡用AMT自动变速器介绍零部件(1)直线位移传感器:用于监测副箱高低档位。(2)输出轴转速传感器:采集输出轴转速信号,用于监测车速。(3)油温传感器:用于监测变速器工作油温。(4)中间轴转速传感器:采集中间轴转速信号,用于监测输入轴转速。(5)气压传感器:检测驱动离合器执行机构储气筒的压力,用于监测自动变速器气源压力。传感器和TCU采用防磕碰设计,增加jvzquC41cwzp0tign4dqv3ep1i04974/29.3A4338<9:A3ujvsm
6.重卡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车友交流懂车帝提供重卡自动变速箱工作原理的车友交流详细内容,懂车帝是一个汽车资讯平台,懂车更懂你。我们提供最新汽车报价,汽车图片,汽车价格大全,行情、评测、导购等内容,看车选车买车就上懂车帝。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zie175;?<:6;
7.产能达55万福田与采埃孚开拓商用车自动变速箱市场“在中国车市,越来越多的重型商用车辆配备了自动变速箱系统,这已经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汽车市场,这也包括商用车业务。”采埃孚首席执行官沃夫瀚宁·施艾德在4月18日采埃孚商用车变速箱中国发布暨采埃孚与福田合资工厂投产下线仪式上做上述表态。 jvzquC41hktbplj0gcyuoxsg{0ipo8f1427:2=7333632<9958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