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过于久远,车门把手的起源我们无从考察。不过早期从马车演变过来的汽车,起初并没有车门,而随着车速越来越快(真的不是为了防盗),道路条件却没有跟上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乘客被甩出汽车的事故频发,因此车门便诞生了。
后期版本的T型车,由于有了封闭式车厢,使其终于拥有了完整的四个车门、四个把手以及车锁。除此之外,在造型设计上,也从也从原先袖珍的造型,变的更加修长,更符合人手的造型。
作为汽车的鼻祖,奔驰在门把手的设计上,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1954年梅赛德斯奔驰300SL,世界上第一辆欧翼式车门震惊世人,梦幻般的开启方式至今依然是那些处于金字塔尖车型的终极开启方式。除此之外,隐藏式的门把手同样惊世骇俗,完全溶于车身的流线型设计,闪露寒芒的金属材质,一直影响至今。
要论哪家汽车品牌最不喜欢“把手”这一物件,则非捷豹莫属了。在其品牌历史中,我们不乏看到根本没有门把手的车型。时至今日,捷豹最新车型F-TYPE同样采用隐藏式门把手,而排挡杆这一设计也逐渐被旋钮或拨片所替代。
● 现在:百花齐放
横拉式把手:这种类型的手把具有结构简单、开启力直接作用于锁机构的特点.传力件多为金属压铸材料,强度较好。静拉力可达到1000N。上掀式门把手:这种类型的手把外观好。与车身曲面匹配良好,基本不会凸出车身,风阻更小,但开启力经连杆或拉绳传递,结构较复杂,由于受力件多为塑料材质薄壁结构,所以强度稍差,静拉力强度为600N。
早期上掀式门把手多见于价格低廉的家用车型。一方面车门较轻,所以把手不需要设计的过于粗壮。另一方面,由于造型简单,因此成本也更容易控制。此外,由于这种设计与车身弧度匹配更好,风阻系数也更低。
● 未来:隐藏式+无钥匙进入
从现阶段来看,无钥匙进入成为主流的趋势已经势不可挡。门把手在车身所占的比重也将逐渐降低。比如特斯拉,他的车门就是结合了隐藏式和无钥匙进入的优点,当车主靠近车门,门把手会自动弹出,并向地面投射灯光照亮地面,关上车门后门把手又会自动收回。这一设计的优点除了够炫、便捷以及降低风阻外,由于把手多数时间都影藏在车门内部,因此无论下雨、落灰都不会污染门把手,开启车门自然也可以避免弄脏手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