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实践对策研究
江苏省高邮市三垛镇司徒小学 孙冬梅
摘 要:在教学中,课后作业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在小学阶段教学是养成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时期,对之后的学习和成长都会产生影响。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老师们需要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合理的布置,小学数学作为学习中的重点学科,应该发挥好课后作业的价值,本文重点探讨在“双减”政策下,小学数学的课后作业设计的对策研究。
关键词:双减;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策略
随着教育体制的不断改革,“双减”政策所做出的要求是减轻学生的作业负担,这对教师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后作业是对课堂教学的延伸,目的是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让学生对课堂上所学的东西有更深层次的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整体能力,但是要如何利用这一方法让学生既能减负,又能拔高,这需要教师做出的努力。
一、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现状
(一)态度
学校在这方面的监督不够全面,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窄化了作业的目的,认为作业的目的就是巩固知识,从而忽略了其他学生的需求,不同的学生看待课后作业的态度都有所差异,有的学生会主动积极完成,而有的学生需要多次催促,其中不乏是因为对作业内容没有兴趣。在仔细观察后,会发现不想写作业的对象往往是那些成绩不理想、数学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学生,会觉得这些作业就是一种负担,加上在小学阶段数学都是一些基础性的知识,学生也并没有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做作业的时候没有时间观念、答题不规范、做题潦草等都会造成学习的阻碍。
(二)作业设计
教师布置数学的课后作业几乎都是书面作业,不是课后练习题就是练习册,作业形式较为单一,学生做多了都会知道今天该做哪一套作业。同时影响的还有作业量忽高忽低的问题,这就导致学生的完成时间不确定,作业量最多的时间容易出现在放假前、考试前等,各科的作业往往会集中到这一时段,学生对时间的管理意识差,进而会导致各科知识点掌握不佳,失去对学习的兴趣,学科之间也处于割裂状态。
(三)观念
家庭在小学生的成长中是必不可少的教育环节,家长的角色也至关重要,在了解到很多家长会在学生作业少的时候额外布置作业,在作业多的时候会根据学生作业的正确率来布置作业,如果做得不好,会增加作业量[1];同时,还会利用课外时间给学生报辅导班,家长或多或少的介入给小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作业负担。在教学中不难发现,教师都肯定了错题的价值,甚至有的学校会每学期固定发几本错题集供学生记录,但是在如何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整理错题方面很难辅导。
二、提升小学数学课后作业的设计
在小学的课后作业设计中,不仅要将课程知识点进行巩固,还需要将作业的形式做到多样性、层次性、科学性、差异性,不能忘记在学习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性的原则,在小学的作业中重点是通过练习来牢固记忆知识点,在进行设计作业时需要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搭建知识网络,让学生在作业的时候与别人多加交流,培养出具有单独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一)学校方面
树立管理意识,学校在整个教育中处于领头羊的地位,学校所发挥的作用会影响到教师对教育的积极性,所以,学校应该认识到课后作业对学生的重要性,重视课后作业,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2]。学校内部可以设置数学的课题小组,小组的任务是将课堂变得趣味性,将课后作业多元化发展,通过不断创新,设计与时俱进的作业内容,间接强化教师的管理意识。
组织相关活动,定期举办设计比赛,教师可以将自己的学科设计作业上交参赛,对于获奖的设计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补偿。在幼儿园、小学出现的大部分延时课服务能够很大程度上帮助一部分家长管理不了孩子做作业的苦恼,虽然教师不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辅导,但是能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开展课后服务的时候,作业之余可以设定一些课程目标,包括作业的规范书写、课程的预习、错题树立等等,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培养学习习惯。
学校应该根据教师需求,在教学中引入电子作业管理,开发管理小程序,将人工智能用到作业管理中来,让作业管理也能够与时俱进,这一方面能够减轻教师课后作业的批改量,提高批改效率,也能发现学生的弱点,让教师更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强化对教师信息化手段运用的培训,针对于小学的计算类习题,可以以学校的角度向家长推荐软件“爱作业”“小猿口算”等,方便家长监督,也能帮助教师做好统计工作,进而提高小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效率。搭建教学平台,将教师的创意设计录入进去,每年度对教师进行考核创建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
(二)教师方面
“双减”的背景下,教师要始终站在“立德树人”的角度来教学。教学中,要清楚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一切的教学手段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树立正确的作业观,正视课后作业的价值,从实际出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在教学中,不再单一停留在巩固学生的知识方面,转向很少有人在意的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作业时间的管理、做作业的方法等方面,教师在布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应减少机械重复的作业,将作业设计成少但精,避免过度依赖教辅材料布置[3]。布置数学作业可以多加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参与,比如学习多边形的面积计算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课后找一找身边有哪些形状是三角形、梯形等图形,怎样利用已学图形的面积计算方式算出梯形?等等都可以发问,让学生在课后进行思考,这样能够实现学以致用的目标;除此之外,在设计时,可以针对小学生的好奇心强这一特点,综合知识联系实际进行探索,在学到重量的时候,为了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到它们的差距,可以拿鸡蛋和水果做对比,让学生能够从生活中认识并用到生活中去,同时,在适当的作业中引导学生通过团队合作的模式去完成作业,将学习成绩不同的学生设置成不同的分组,交给他们不同的练习题目。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的时候要相应了解学生的数学基础和学习习惯,以及与家长多加沟通,了解学生课后的情况,为设计作业提供参考,了解完后给学生划分区间,同时在作业后面增加一页让给学生写下做完后的难易程度,哪些学生的基础牢固可以适当的进行一定的难度训练、增加课后探究实践题的,哪些学生的基础一般般,增加基础探究题,哪些是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的增加训练题目,按此划分,减少学生一些没必要的练习步骤,同时根据作业量的难度估计时长,控制学生写作业的时间,纠正他们的作业拖拉问题,在限定的时间内让学生做完。教师在批改学生的作业时可以给学生写上评语,增加鼓励性话语,让学生对这个过程充满期待。学生出现的错题,教师在讲解之前让学生做好标记,引导学生进行错题分析,教学生整理错题的方法,在错题集边上预留一列写错题原因和涉及的知识点,在课之后的作业中增加相似的题目来巩固知识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应该反思自己的教学,积极参与进相关的培训、比赛中,意在提高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要向有经验的教师和优秀教师学习,从多种途径获取教学资源。
(三)家长方面
由于在实际教学中,部分家长的知识水平有限,相关数据表明,学生家长的学历越高,对学生课后作业参与的效果越好,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所接触的电子产品增多,认知和思维也较之前的人活跃,所以家长要想与学生多加交流,应该与他们成为朋友,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从而进行良性互动,解决学生的问题。在学生作业的时候可以给学生创造一定的学习环境,适当的陪伴学生作业[4]。小学生的自律性较低,在作业的时候,家长可以放下手机进行阅读陪伴在孩子身边,必要时给予指导,帮助他们规划好作业时间,如果作业时间充裕,家长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参与,带领学生玩数字游戏,比如计算二十四点,通过随机抽取四张牌的方式让学生计算得出24,增加学生对加减乘除运算的运用。
同时,家长应该及时和教师之间交流,配合好学校做好学生的教育,在前几年,网课成为学生学习的常态的时候,家长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相对于教师而言多得多,所以,如何与教师交流形成正向反馈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每天的学习结束或是一周学习结束的时候,家长可以与教师及时交流,将学生在家的表现与老师反馈,同时,家长也需要参与到学校、班级中的活动中来,更加全面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增进双方间的感情,也能让教师更加全面了解,以此来形成教育合力。
(四)学生方面
由于小学生的自主性较差,他们的学习过程需要教师家长沟通引导,所以面首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时间观念,到点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可以让学生设置一个时间安排表来记录时间,在每天的学习结束后家长可以督促学生完善,今天写作业花费了多久,有哪些方面造成了作业时间延长/缩短等等[5]。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对不同题目的理解程度用不同的符号进行标记,以便后续学习过程中进行反思,督促学生对错题记录管理,错题本中不需要按照规范的抄写,可以画出会写下自己对题目的认识,不同年级的学生记录的程度不同,高年级学生可以将重点知识和延伸知识记录下来,低年级学生可以直接以画图的形式记录。
由于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课上所灌输的知识十分有限,所以学生需要利用课堂之外的时间将标记的题目进行反思,同时,在做题翻阅书本的时候,可以将用到的页码标记起来,帮助熟悉知识点,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总结
在当前教育体制不断改革和“双减”的背景下,课后作业作为课堂的延伸,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关系到学生学习习惯、能力的培养,教师需要通过学生的完成情况针对性调整教学,让教学更具合理科学,所以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应该追求质量,根据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数学学科的特性来设计作业,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作业反馈的时效性,将小学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设计实践作业等等,提高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谭满娜.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误区及解决策略[J].辽宁教育,2022(01):21-24.
[2]邱吉成.小学数学课后作业设计的“三个变”研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1(17):44-45.
[3]赵艳丽.“双减”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后服务与作业设计实践研究[J].求知导刊,2023(01):2-4.
[4]禄蕾.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18).
[5]孔宪凤.新课标视角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探究[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