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提高道路运输效率的重要手段,
在一些发达国家物流运输行业当中,
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中国现代物流发展也越来越青睐这一模式。
那么到底什么是甩挂运输?
它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制约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今天小驿带您一探究竟。
甩挂运输是指汽车列车按预定的计划,在各装卸作业点甩下并挂上指定的挂车,继续运行的一种组织方式。
挂车的定义与分类
挂车的总重量由它自身承受的称为全挂车,通常全挂车也简称挂车。特点:本身无动力,独立承载,依靠其他车辆牵引行驶的车辆。全挂车或半挂车并无自带的动力装置,它们与牵引汽车组成的汽车列车属于汽车范畴。
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当车辆均匀受载时)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或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联结装置的挂车。即挂车的总重量一部分由牵引车承受的。特点:本身无动力,与主车共同承载,依靠主车牵引行驶的车辆。
甩挂所需车辆
甩挂运输常见的挂车类型有:带有可拆卸围栏的仓栏式半挂车;载货箱体与底座不可分离的厢式挂车;可运输集装箱的骨架式挂车以及运输液体货物的罐式挂车还有一些特种挂车等。
甩挂作业方式
由于挂车结构不同,甩挂作业时采用的方式也不同。对于运输集装箱的骨架挂车来说有2种甩挂作业方式,一种是甩箱又甩挂,另一种是甩箱不甩挂。
通常来说,牵引车拖带“集装箱+骨架挂车”运输到作业点后,如果只进行装箱或卸货任务,则采用甩箱又甩挂的作业方式,即牵引车将骨架挂车和集装箱一起甩下;
但当牵引车将“集装箱+骨架挂车”运到码头或铁路站场后,如果货物装载采用吊装的方式,则甩挂作业方式为甩箱不甩挂,此时将集装箱单独装载上其他运输工具;
如果货物装载采用滚装方式,则甩挂作业方式为甩箱又甩挂,此时将“集装箱+骨架挂车”看作一个整体,一起装载上其他运输工具。
由于厢式挂车的装载容器与挂车是不可分离的整体,因此其甩挂作业方式为甩箱又甩挂。
在多式联运过程中滚装运输的方式十分常见,在这种作业方式下,车辆可以不用卸货直接登上驳船或铁路货运车辆继续下一阶段的运输。
因此如果采用滚装运输的方式则牵引车拖带“集装箱+骨架挂车”到达铁路站场/港口时与厢式挂车相同,可直接将“集装箱+骨架挂车”运输至铁路驮背运输车或滚装驳船上,采用甩箱又甩挂的甩挂作业方式。
甩挂运输应用场景
甩挂运输具有集约化程度高、运输效率高、碳排放优势等诸多特点,因此被用于很多运输场景中。如今甩挂运输的应用场景不仅有公路干线运输,还有港口/站场内部、港口码头间以及多式联运等多种应用场景。
01
公路干线甩挂运输
01
线型甩挂
线型甩挂主要有一线两点、一线多点甩挂。
一线两点甩挂运输是指A、B间有双向货物运输需求,牵引车在作业点A挂上重挂前往作业点B将重挂甩下,再挂上B处需要运往A的重挂继续运输,如此在A、B两点间往复进行甩挂运输。
一线多点甩挂运输是指多个作业点间存在运输需求,牵引车从作业点1挂上两个重挂前往作业点2,在作业点2甩下其中一个重挂后继续前往作业点3,在作业点3甩下重挂并挂上作业点3需要运输的货物重复上述流程最终返回作业点1,甩挂作业方式为甩箱又甩挂。
02
循环式甩挂
循环式甩挂运输通常是派牵引车从甩挂中心出发一次前往沿途作业点,在每个作业点都甩下挂车并挂上该作业点已装箱完毕的挂车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牵引车路径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整个过程中的甩挂作业方式为甩箱又甩挂。
牵引车从甩挂中心挂上挂车前往客户点1,在客户点1卸下挂车,并挂上客户点1需要运往客户点2的挂车继续运输;
在客户点2甩下挂车后挂上客户点2需要运往客户点3的挂车,以此类推,最终回到甩挂中心。
由此可见,理想状况下,牵引车在每个作业点间的行驶状态都是拖带重挂,但是这需要各作业点之间有连续的货物运输需求。
03
轴辐式甩挂
轴辐式甩挂运输形成了多条甩挂运输线路汇集于一点的甩挂运输网络,其中心点通常为货运中心,负责存储甩挂运输装备并为货物拼箱作业提供场所。
货运中心派出牵引车前往每个客户点取送货,并且当客户点的挂车数不足时货运中心也可调度牵引车将空挂车运往需要空挂的客户点,牵引车在每条孤立的线路上往复执行甩挂运输任务,以上过程的甩挂作业方式都为甩箱又甩挂。
04
运输网络式甩挂
网络式甩挂运输是上述多种甩挂运输组织方式的综合,前几类甩挂运输过程中牵引车有固定的行驶路径,但网络型甩挂运输由于每次运输任务不同牵引车的运输路径会随任务变化而改变,牵引车的运输路径不是一致的。
并且网络型甩挂运输中货物运输需求的流向是多方位的,甩挂中心到客户点以及各客户点之间都有不同的运输需求。且这种甩挂运输组织方式下牵引车调度会更加复杂。
02
码头内部甩挂运输
01
码头/铁路站场内吊装货物甩挂运输
码头/站场内进行吊装作业的货物通常采用“集装箱+骨架挂车”进行运输。以码头内吊装货物甩挂运输为例。其中岸桥作业区是进行集装箱装船卸船作业的区域;重箱堆场主要存放待装船和卸下的集装箱;拼箱作业区内主要进行到港和出港集装箱的拼箱作业。
船舶靠岸后需要在岸桥作业区进行进口箱的卸船作业和出口箱的装船作业,调度牵引车加空挂前往进口箱卸货区等待集装箱卸船,将卸下的货物固定在挂车上,接着牵引车拖带重挂前往重箱堆场放置集装箱;在重箱堆场挂上重挂的牵引车将集装箱送往出口箱装货区待岸桥作业完毕后,牵引车加空挂可继续前往进口箱卸货区、返回重箱堆场、或前往拼箱作业区进行下一项运输任务。以上过程采用的甩挂作业方式为甩箱不甩挂。
02
码头/铁路站场内滚装货物甩挂运输
码头/站场内进行滚装作业的货物既可以采用“集装箱+骨架挂车”,也可以采用厢式挂车进行运输。以码头滚装货物甩挂运输为例。其中滚装滚卸区主要进行货物装卸;堆场用于存放待运输的货物或不需要进行拆分的整车货物;拼箱作业区主要用于进行零担货物的拆箱和装箱作业。
船舶到达泊位后,首先进行卸船作业,调度牵引车前往船舱,挂上需要卸船的挂车后从舱内驶出,前往堆场或拼箱作业区,将挂甩下后继续进行下一项运输任务;待所有卸船作业完成后进行装船作业,调度牵引车前往拼箱作业区或堆场挂上需要上船的挂车,随后前往滚装滚卸区驶进舱内。
除了装船和卸船作业以外,当拼箱作业区内正在作业的挂车达到区域容纳数量上限后,船上卸下的待拆箱挂车需要运至堆场暂时存放,拼箱作业区中完成拼箱等待装船的货物也需要先运至堆场存放。
03
港口码头间甩挂运输
除了站场内部的甩挂运输,还有港口相邻码头间的甩挂运输。两个相邻码头间进行的甩挂运输是指集装箱互拖作业,其组织方式为:A (B)码头卸下的重箱货物需要运输到B(A)码头装船转运,牵引车将重箱从A (B)码头运至B(A)码头甩下后,牵引车有可能空驶或拖挂B(A)码头重箱返回。
由于牵引车将集装箱运至堆场后通常无法立即装船,因此对于非滚装货而言,到达的集装箱要先存放在重箱堆场,待装船时再调度码头内部牵引车将重挂运送到指定位置;而同一个码头内的牵引车调度则属于站场内部甩挂运输范围;
无论是滚装货物还是非滚装货物,这个过程中的甩挂作业方式都为甩箱又甩挂。
甩挂运输影响因素
甩挂运输除了需要有合理的应用场景之外,其运输效率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政策制度制约
甩挂运输的发展曾经受到管理制度的严重制约。如半挂车牌证管理问题、半挂车车辆检测问题、海关监管问题、通行费问题、半挂车保险问题等。
组织化程度还不够
公路货运的现状,甩挂运输暂时无法得到充足而稳定的货源保证;牵引车和挂车之间的配合会出现各种间歇,增加管理成本,影响整体效率;另外,目前的组织化程度容易引发压低运费、超载超限等恶性竞争现象。
货运场站功能不全
甩挂运输对道路货运站场的数量、布局和服务功能都有较高的要求,而现有货运站场情况难以满足甩挂车的需要。
信息化水平不足
目前,货运行业的信息化水平还相对较低。物流企业没有完善的信息系统,信息化水平较低,难以满足对甩挂运输车辆动态调度和管理,组织货物配载的要求。
车辆配备不完善
在技术上,甩挂运输需要标准化的车辆配备,确保不同的牵引车和挂车之间能够自由组合。在数量上,需要牵引车和挂车配比要达到1:3左右,从而实现“一拖”配“多挂”的运力优化。
小驿有话说
从参与行业标准化建设,到建立公共挂车池、打造超级挂车,再到打造产业互联网平台等多项举措,东方驿站作为甩挂运输的积极倡导者,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推广甩挂运输这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力求与各方协同打造一个高效、绿色、安全的物流运输体系,以此来促进行业降本增效、助力国家多式联运发展。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