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力争年人形机器人核心产业规模达亿元

人形机器人是国家新型工业化战略明确的未来产业新赛道新领域。为前瞻布局和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抢占未来竞争制高点,加快催生形成新质生产力,浙江近日印发了《浙江省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力争到2027年,浙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培育省级及以上高能级创新载体5家、企业研发机构30家,实施重大科技项目30项;培育链主企业5家,制造业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0家;建设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2个,打造示范应用场景50个;全省整机年产量达到2万台,核心产业规模达到200亿元,关联产业规模达到500亿元等多项细化目标。

通过整零协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

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基础版整机在产业中占据主导地位。《方案》强调,要以整机制造为引领,推动整零布局协同化。

打造杭甬整机引领区。发挥杭州、宁波在科创、区位、人才等方面的优势,培育壮大整机企业,打造人形机器人整机引领区。支持杭州搭建“公版”通用整机平台,满足在不同场景下个性化功能的二次开发,重点发展通用人形机器人;面向健康养老、商业服务和特定场景应用需求,发展服务人形机器人和特种人形机器人。支持宁波聚焦制造领域,重点发展工业人形机器人。鼓励各地结合实际,引育人形机器人整机企业。发挥整机引领区作用,通过整零协同促进产业链上下游高效衔接,带动产业布局协同化发展。

布局培育零部件协同区。支持各地结合产业特色优势,前瞻布局人形机器人新赛道,培育发展配套产业。例如,发挥杭州、宁波专精特新企业集聚优势,提升执行控制部件、新型传感器、电子皮肤、先进材料等关键部件供给水平;支持温州、绍兴、丽水依托电机和轴承产业优势,发展人形机器人专用电机、机电执行器、轴承等零部件。

建设智能系统赋能区。支持杭州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感知等智能系统,突破具身智能技术,赋能人形机器人智能化水平提升。鼓励大模型企业开发适配人形机器人的通用多模态大模型,加速“大脑”训练,强化语音交互、逻辑推理、任务规划等能力。鼓励人形机器人企业开发运动控制、平衡协调等专用模型,熟化“小脑”能力。聚焦视觉、听觉、触觉,搭建多模态感知系统,提升多传感融合处理水平。推动类脑智能等前沿技术与机器人融合创新。优化布局智能算力,构建云边端智算云中心,探索“机器人即服务”的灵活部署模式。

围绕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

人形机器人属于交叉类学科,需要AI大模型、算法、传感器、控制系统等技术综合支撑。《方案》要求,要以企业创新为主导,推动技术攻关体系化。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将人形机器人列入省重大科技专项,梳理攻关清单,编制项目指南和专题实施方案,强化人形机器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创新,围绕整机、关键部组件及智能系统组织核心技术攻关。推进产学研深度合作,支持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围绕人形机器人“大脑、小脑、机器肢”等关键共性技术开展联合攻关。支持企业和研发机构积极承担国家“人形机器人”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专项。

加速技术成果产业化。支持建设人形机器人产业链中试平台、中试公共服务机构,提升工程开发、样品试制、数据模拟、工艺改进等能力,加速科技成果工程化、产品化和产业化。加强产业链协同创新,推进人形机器人整机、减速器和控制器、传感器和编码器、伺服系统等核心产品的研发攻关及产业化,在产业链协同创新项目中给予支持。在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新材料、首版次软件推广应用等政策中,加强人形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等创新产品的支持力度。

强化产业创新能力建设。鼓励各地加强与省内外优势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引进落地或共建人形机器人高能级研发机构,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布局建设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支持整机和关键零部件企业高水平建设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企业研究院等企业科技创新载体。组建省人形机器人产业技术联盟,构建产业创新生态,促进有组织的技术攻关和有导向的市场应用。

发挥资源优势谋划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

推进新型工业化,集群化发展是重要路径。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强调,要以强链补链为核心,推动产业培育集群化。

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引。发挥浙江省关键零部件配套优势,引进国内外人形机器人整机头部企业及人才团队。跟踪掌握人形机器人产业化和规模化应用进程,围绕长三角人形机器人产业协同发展,提前规划生产基地,积极引进整机生产项目。依托高新区、未来产业先导区等重大平台,通过链主企业带动、先进技术成果转化落地、招投联动等方式,精准招引产业链强链补链项目、专精特新企业和高端人才

培育壮大企业群体。瞄准高校院所和重点人才团队,加强技术成果转化对接服务,通过技术成熟度和产业化成熟度评估,挖掘培育早期项目,超前开展企业孵化。围绕一体化关节、精密减速器、伺服系统、灵巧手等关键部件及大模型、运动控制、多模态感知等智能系统,梯次培育科技型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强高成长预期整机企业的培育支持力度,打造具有生态主导力和全球竞争力的人形机器人“链主”企业。

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发挥杭州、宁波等地科创资源优势和整机企业带动作用,谋划建设人形机器人未来产业先导区,打造创新策源地、成果转化试验地、产业发展集聚地,辐射带动全省人形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鼓励各地结合产业基础和区位优势,依托孵化器、科技园、专业园区培育建设人形机器人专精特新产业园,打造项目承载地、协同配套生产基地和场景应用示范地。通过先导区攻坚任务“揭榜挂帅”方式支持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技术成果产业化和场景示范应用等项目建设。

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围绕人形机器人技术性能、安全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引育机器人检测认证机构,开发高效检测设备。搭建人形机器人训练数据中心和训练场,建设动作库、物体知识库和数据采集平台,提供训练服务。建设人形机器人产业公共服务平台,集聚专业化服务机构,促进资源高效对接。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场景应用多元化

人形机器人市场正展现出巨大的潜在需求。《方案》还指出,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场景应用多元化。

“人形机器人+制造”场景创新应用。聚焦汽车、家电、纺织服装等领域,围绕上下料、焊接、装配、搬运、分拣、质检等工序环节,建设示范场景,提升人形机器人工具操作与任务执行能力。加强人形机器人与设备、人员、环境及多机器人的协作交互能力,提升柔性化定制化作业能力,深化典型制造场景的系统集成,分级分类打造示范产线、示范车间、示范工厂。把人形机器人应用场景建设纳入未来工厂评价内容,鼓励各地在生产方式转型、智能制造等项目中予以政策支持。

“人形机器人+服务”场景创新应用。拓展人形机器人在服务领域的应用场景,推动在迎宾接待、养老陪护、家庭服务、商超导购等多元化服务场景中的应用,依托商业中心、服务中心、交通枢纽等公共场所建设示范场景,鼓励在未来社区、示范街区建设中探索应用人形机器人。面向危险恶劣作业场景需求,强化复杂环境下本体控制、精确感知、精准操作等能力,发展消防、巡检、救援等特种人形机器人,提升特种作业效率与安全性。

实施“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工程。面向制造、商贸、建筑、医疗、养老、应急、家政等领域,建立人形机器人场景需求清单和供给清单,开展“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打造标志性场景和服务。建设“人形机器人+”体验中心,增强用户体验感和接受度。通过合作创新、首购订购等定制模式,发展面向用户特定需求的定制化产品和服务,享受“互联网+”政府采购政策创新应用推广模式,通过短期租赁、共享服务、智能云服务等方式,加强应用推广。

受对其机器人的乐观情绪提振 过去一周小鹏汽车累涨26.41%

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亮相光谷 7万多元起售

同比增长22%!浙江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营收4944亿元

小鹏人形机器人一日内两次“自证清白”,被迫剪开了机器人的腿

特斯拉计划年内取消奥斯汀Robotaxi安全员

中国人工智能团队加速壮大更趋多元

安谋科技发布“周易”X3 NPU IP,打造端侧AI计算效率新标杆

2小时前

从无形IP到AI万象,安谋科技Arm China“周易”X3 NPU 发布!

2小时前

再获国际权威认可!佰维Mini SSD荣获Embedded World 2025 “Best-in-Show”大奖

3小时前

禾赛激光雷达累计交付超200万台,下个季度交付量将超 60 万台

4小时前

中芯国际发布25Q3财报 销售收入为23.82亿美元

5小时前

美光科技将在韩国大举招聘 争抢HBM人才

47分钟前

安谋科技发布“周易”X3 NPU IP,打造端侧AI计算效率新标杆

2小时前

从无形IP到AI万象,安谋科技Arm China“周易”X3 NPU 发布!

THE END
0.“稚晖君”一口气发布5款人形机器人,今年出货300台;地平线组建50去年8 月,科技圈知名 KOL「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发布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 AI」引起业内关注。时隔一年,「稚晖君」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来了。8 月 18 日上午 10 时,智元机器人举办「智元远征 商用启航」2024 年度新品发布会,远征 A2 机器人以主持人身份亮相。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887216=23>74;a725;8:26720|mvon
1.重庆发布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人形机器人加速重庆发布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人形机器人加速发展 特斯拉宣布分批次为中国客户更新软件推出城市道路 打造软件名城,深圳助推鸿蒙原生应用腾飞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立项脑机接口迎来新时代 【财经精选】 1、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25日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会议强调,坚决消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699;657xjvor
2.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倒闭了硅谷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K-Scale Labs因融资失败倒闭,折射出行业面临技术瓶颈、成本过高与供应链断裂三重挑战,量产元年遭遇生死考验,但人形设计仍是通用劳动力的最优解。 1. 明星公司倒闭揭示行业困境 融资断流:K-Scale Labs烧光400万美元种子资金后关闭,100多台1.5万美元/台的订单被迫退款,反映资本对未盈利项目收紧jvzquC41yy}/j~}kw0ipo8vwkeqctrjh15:637mvon
3.拓展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中安新闻中安新闻客户端埃夫特公司是芜湖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2023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12000台,今年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将增长20%左右。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软件研发部负责人李浩来介绍,今年埃夫特孵化成立了启智机器人公司,正在向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发力,深耕具身智能领域。 jvzquC41cro/cyu0cpnvkwjyu0ipo8hqpvkov8=283<627mvon
4.中国人形机器人的突围之路中国科创力量全景快讯全景快讯冰火两重天,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全球人形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真实状态。一方面,关于“机器人行业遇冷”和“人形机器人未来难达到人类要求”的观点甚嚣尘上;也有部分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停止研发或者出售旗下机器人资产。另一方面,从BAT等互联网公司到美的、海尔等家电企业再到碧桂园等传统地产商,各行业龙头纷纷抢滩布局消jvzquC41yy}/r>|0pgz0m~fkzwt04972235u49722367a;88:9>90qyo
5.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 格隆汇11月12日|今日,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将分批投入产业一线应用。2025年初至今,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累计订单金额已突破8亿元。jvzquC41el4tkwf0eqs/ew4ctvodnnx1xkkx1>6375872@61356f7jj992812;ugso
6.创投狂人孙正义的又一超级独角兽项目倒闭Figure AI受追捧,人形机器人成“风口” “人形机器人已成AI领域的下个‘关键领域’。”媒体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正竞相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积极探索将“人形机器人”作为AI技术落地的新机遇。据报道,当前,Figure AI正进行一轮约为 6.75 亿美元的融资。贝jvzquC41yy}/i~wqpik/exr1r1937;;0jvsm
7.产业动态观察11期——企业动态11月8日消息,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投资3亿元,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新兴科技企业。 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熊友军,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了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jvzquC41yy}/gny/ejooc7hqo1sq1j792;>40qyon
8.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经历“务实转向”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在资本与媒体的双重推动下迅速升温。近期,宇树科技推出售价3.99万元的Unitree R1,松延动力发布万元级产品,多家企业接连发布新品、融资消息。 然而,在热闹的声量之下,一个现实问题逐渐暴露:客户能否真正拿到可靠、可用的机器人? jvzq<84yyy4dd7hqo0io1rsfgz5tjx|1|l5dx8hx35;44@>834<7
9.半两财经8支首批赛队入驻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开启备战7月5日,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首场训练赛举行。随着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临近,8支首批赛队已入驻该基地,全力备战赛事。 该实训基地是赛事重要部分,在多方支持下打造,集训练、测试等功能于一体,由“熊猫眼”核心区等三部分组成,实现赛训衔接。 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pn|u14=43::;
10.回顾历史盘点全球机器人领域近十年的十件大事儿2018年10月4日,协作机器人先驱之一美国机器人企业Rethink Robotics宣布倒闭。 Rethink Robotics成立于2008年,由MIT教授Rodney Brooks创立,Rodney也是扫地机器人企业iRobot的联合创始人之一。Rethink Robotics在早期便提出Cobot(协作机器人)的概念,并分别在2011年、2015年先后推出了两款协作机器人Baxter和Sawyer。 jvzquC41yy}/txgqv/iikwf0eqs0pn|u14635:7133598=9:0jznn
11.拟12月29日港交所上市港交所机器人优必选目前,优必选正在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以及高端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企业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3C电子、智慧物流等工业场景的应用。2023年,优必选专门研发了用于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 目前,优必选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合作,分三个阶段规划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中的应用。第一阶段(2023年-2024年)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4>8a86g9dBk722713ky4k0nuou
12.华为、特斯拉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产业化浪潮逐渐到来人形机器人持续迎来大事件,产业化浪潮逐渐临近! 根据财联社《科创板日报》的报道,华为联合中国移动、乐聚机器人开展5.5G网络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华为已经加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除了华为,拥有深厚研究积淀的央企也在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中国兵装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不仅与四川长虹共同研制首款人形机器人,还在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9<227;:;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