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夜幕,“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迎接黎明

20世纪80年代,当《变形金刚》系列电影在银幕上热映时,许多人对于人形机器人的第一印象便由此而来。然而,鲜为人知的是,全球第一个全尺寸人形智能机器人其实比这部电影还要早诞生十几年。

1967年,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加藤实验室里,一项名为WABOT的项目悄然启动。五年后,当名为WABOT-1的机器人走出实验室时,虽然它行走缓慢,步伐仅有10公分左右,但这一技术的出现仍然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

自此,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迭代期,并经历了从缓慢静态行走到连续动态行走,再到高动态运动的几个阶段。每一个阶段的进步都标志着技术的突破与创新。

如今,随着相关技术的日益成熟,全球多家行业巨头和创业公司纷纷入局,开始推动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整个产业已然进入了商业应用的初级阶段。其中,亚马逊投资的敏捷机器人、优必选Walker机器人等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而未来,特斯拉的擎天柱以及OpenAI投资的1X Technologies的人形机器人产品也有望加入这一行列。

2023年被业界誉为生成式AI的爆发之年,同时也是“人形机器人觉醒之年”。ChatGPT等生成式AI与人形机器人行业的结合,开启了具身智能(Embodied Intelligence)的新时代。这意味着人形机器人将结合AGI的具身智能,展现出前所未有的智能水平,甚至可能带来下一个iPhone时刻的颠覆性创新。

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马斯克语出惊人:“未来机器人的数量可能将在某个时刻超过人类数量。”他坚信,机器人将大大提高全球的生产效率,而这一趋势已经日益明显。

从科幻到现实,从实验室走向市场,人形机器人正在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变革。它们不仅将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更有可能在某些方面超越人类的能力。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形机器人将成为未来智能新时代的重要力量,引领我们迈向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新世界。

坚定入局,摸着石头过河

人形机器人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全球竞争的焦点,其巨大潜力和价值此前就已吸引多家企业关注。一些先行企业如日本本田、软银、美国波士顿动力等在人形机器人领域进行了多年研发布局。近几年,科技巨头如特斯拉、亚马逊、三星等也纷纷涉足人形机器人领域。

Walker S与优必选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一起敲锣

研发人形机器人是周剑从小就有的梦想,他在看了《变形金刚》后,就一直幻想着未来有一天身边会充斥着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周剑很早就意识到,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够进入家庭,将给很多人的生活带来巨大的改变。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在日本的展会上看到了各种各样的人形机器人,而当时中国还没有一家企业做这件很酷的代表未来的事情,于是周剑下定决心研发人形机器人,他觉得高科技的产品,日本能做,中国也能做。

但真正在2008年进入行业后,周剑却发现和他最初的设想很不一样,最大的难关在于“没有经验可以遵循”,仅是在伺服驱动器里的齿轮研发上就遇到了很多挑战:要么外形配合度上有问题,要么噪音太大,或者测试一下就直接烧掉了。

在困难面前,周剑带领下的团队从未放弃。经过不断尝试,优必选最终成功研发出了适合人形机器人的伺服驱动器,同样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包括伺服驱动器究竟要做成什么样,内部齿轮如何构成,是否需要电压过载保护等。在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上,优必选没有回避,也没有采取购买他人技术的捷径,而是脚踏实地把短板填满再上路。最初5年在核心技术上的深入探索和积累,为公司的成长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

随着时间的推移,优必选逐渐在人形机器人领域崭露头角。2014年,优必选的第一款小型人形机器人Alpha成功开发并生产,产品不仅在技术上领先,而且在市场上也获得了很好的反响。这一切都离不开周剑的坚持和团队的共同努力。

周剑认为,如果想要推动一个行业的发展,就要尽全力去做,不要畏惧艰难险阻。他坚信,总有一天人形机器人会因为市场需求和技术突破而得到广泛应用。

带着这样的信念,2015年,周剑决定研发投入大型人形机器人,起初在公司内部遭遇了反对的声音。大型人形机器人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的复杂技术,在早期商业化程度不高的阶段,想要打造一台大型人形机器人,就意味着企业将面临巨大的研发投入,有人担心这个决定将把公司拖进泥泞的沼泽。但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坚持要研发技术更为前沿的大型人形机器人,无论公司发生了任何情况,什么都可以停,唯独大型人形机器人绝对不能停。

在周剑看来,如果一旦确定这个就是刚需,想要去推动这个行业,就要尽全力去做,不要畏惧中间的艰难险阻,哪怕现在的技术无法实现,也要往前走,不要管技术,不要管成本,不要管价格,总归有一天会柳暗花明。

背水一战,熬到“破晓时刻”

但在行业发展的早期阶段,人形机器人的技术研发突破和商业化探索之路,实际上是一条遍布荆棘,且少有人走的路,要找到正确的方向并从中杀出一条“血路”,考验的不仅仅是胆识、勇气及毅力,还要忍耐漫长的黑暗和孤寂。优必选作为中国最早进入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企业之一,在踏入市场的初期,由于前面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也没有成功的案例可以模仿,只能依靠自己的摸索。然而,正是不断试错的经历,让他们在一路跌跌撞撞之后,终于找到了人形机器人在多个领域的真实需求。

为了推动技术的落地,优必选过去几年聚焦于特定的垂直场景,通过实践和反馈,不断推动技术的进步。这种策略也得到了其他机器人创业公司的认可和借鉴。

在商业化的道路上,优必选意识到B端市场是人形机器人能更快实现大规模应用的市场。因此,2019年,公司决定调整业务方向,从To C转向To B。虽然此后疫情的爆发给业务带来了不小的冲击,但面对困境,周剑带领公司进行了一系列战略调整和升级,成立了多个事业部和子公司,以应对行业的不确定性和客户需求的不断变化。

经过多年的努力,优必选目前已经成功开拓了人工智能教育、智慧物流、智慧康养、商用服务及消费级机器人等业务版块。不仅在行业发展早期找到人形机器人商业化路径,还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全球拥有900多家企业客户,并已售出超76万台机器人。

据招股书显示,优必选的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0年至2023年上半年间,优必选营收分别为7.4亿元、8.17亿元、10.08亿元、2.61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6.7%,已成为中国第一大智能教育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供货商。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核心业务之一的教育业务的营收在优必选总体营收中的比重正逐渐下降,在 2020 年至 2023 年上半年,优必选教育智能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营收,占总营收比分别为 82.7%、56.5%、51.2% 及 29%。与之对应的是,优必选在其他领域的商业化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2020年-2023 年上半年,优必选物流智能机器人营收占比分别为 1.7%、23.3%、26.1%、29.4。其他行业定制机器人营收占比分别为 5.2%、11%、8.2%、8.5%。这意味着优必选的多元化战略已初见成效。

股东代表与优必选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周剑合影

未来可期,人形机器人产业化提速

随着Gen-2、Pika1.0、Gemini等多模态模型的快速涌现,全球大模型多模态化趋势日益显著,有望带动AIGC应用加速落地。而人形机器人可以赋予通用人工智能“物理载体”,从而打破虚拟和现实之间的边界,通过构建领域知识图谱,提升类ChatGPT模型的生成质量,并实现行业赋能。

此前,谷歌大模型PaLM-E驱动的机器人可以执行长跨度任务、执行规划任务、在给定图像的情况下讲述笑话等,Gemini有望应用于完善机器人任务层的实践当中,推动人形机器人等细分产业加速商用。

高盛曾在2022年发布报告,预测到2035年,在蓝海市场情景下,人形机器人市场能够达到1540亿美元的规模,接近2022年全球电动汽车市场以及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的三分之一。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表示,当前以人形机器人和通用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蓬勃发展,正成为全球科技创新的制高点,未来产业的新赛道和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而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规模已居全球的首位,基础核心技术持续取得突破,人工智能进入了全球的第一梯队,为人形机器人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人形机器人进入产业化落地阶段,优必选聚焦于人形机器人的三大应用场景,包括工业制造、商用服务和家庭陪伴。优必选认为,智能制造将成为人形机器人首个大规模应用的领域,商用服务场景是人形机器人最快应用的市场,而家庭落地场景则是人形机器人最具潜力的应用市场。

目前,优必选还在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以及高端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企业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3C电子、智慧物流等工业场景的应用。这是优必选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应用之路的又一次创新和探索。

而在商用服务场景中,优必选正在逐步推进大型人形机器人的应用,首批人形机器人Walker X已落地沙特NEOM新未来城,成为第一代大型人形机器人市民,提供智能化服务。

优必选Walker X入驻沙特NEOM新未来城

对于人形机器人在家庭场景的应用落地,周剑认为将会分成两步走。第一步是陪伴功能的应用落地,他举例:“例如我喜欢看足球比赛,但我家人对足球不是很感兴趣,但有一台人形机器人能理解我喜欢梅西还是C罗,可以理解我在做什么事情并且陪我一起看,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愿意接受这个产品。”在陪伴应用落地之后,第二步才是服务功能的落地,现在机器人已经具备理解并分解复杂任务最终规划执行的能力,一旦运动能力有所突破,就会进入这个阶段。

对于人形机器人创业,周剑曾表示,创业者不应片面考虑当下技术实现的可能性,更应当关注市场需求。“人类对人形机器人的需求是真实而广泛的,无论要花十年还是三十年,靠我们的积累和努力终究能够实现,现在看来人形机器人走入家庭只是时间问题。”

总的来看,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人形机器人已经从科幻梦想走进现实生活。从日本早稻田大学的WABOT项目,到全球首个全尺寸人形智能机器人的诞生,再到如今进入商业应用的初级阶段,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历程见证了无数创新与突破。

站在今天,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产业的发展方向将更加明确,作为一种创新型生产工具和智能化服务终端,人形机器人将重塑多个产业格局,促进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通过与人形机器人的交互和合作,人工智能系统将更加完善和智能,推动整个产业的进步。

THE END
0.“稚晖君”一口气发布5款人形机器人,今年出货300台;地平线组建50去年8 月,科技圈知名 KOL「稚晖君」彭志辉创立的智元机器人发布旗下首款人形机器人「远征 AI」引起业内关注。时隔一年,「稚晖君」的第二代人形机器人来了。8 月 18 日上午 10 时,智元机器人举办「智元远征 商用启航」2024 年度新品发布会,远征 A2 机器人以主持人身份亮相。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3887216=23>74;a725;8:26720|mvon
1.重庆发布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人形机器人加速重庆发布首批具身智能机器人“揭榜挂帅”项目榜单人形机器人加速发展 特斯拉宣布分批次为中国客户更新软件推出城市道路 打造软件名城,深圳助推鸿蒙原生应用腾飞 人工智能医疗器械标准立项脑机接口迎来新时代 【财经精选】 1、金融监管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25日联合召开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推进会,会议强调,坚决消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699;657xjvor
2.第一批人形机器人,已经开始倒闭了硅谷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K-Scale Labs因融资失败倒闭,折射出行业面临技术瓶颈、成本过高与供应链断裂三重挑战,量产元年遭遇生死考验,但人形设计仍是通用劳动力的最优解。 1. 明星公司倒闭揭示行业困境 融资断流:K-Scale Labs烧光400万美元种子资金后关闭,100多台1.5万美元/台的订单被迫退款,反映资本对未盈利项目收紧jvzquC41yy}/j~}kw0ipo8vwkeqctrjh15:637mvon
3.拓展应用场景,人形机器人加速商业化中安新闻中安新闻客户端埃夫特公司是芜湖机器人产业龙头企业,2023年工业机器人销量突破12000台,今年销量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预计将增长20%左右。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软件研发部负责人李浩来介绍,今年埃夫特孵化成立了启智机器人公司,正在向人形机器人和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发力,深耕具身智能领域。 jvzquC41cro/cyu0cpnvkwjyu0ipo8hqpvkov8=283<627mvon
4.中国人形机器人的突围之路中国科创力量全景快讯全景快讯冰火两重天,在一定程度上呈现了全球人形服务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真实状态。一方面,关于“机器人行业遇冷”和“人形机器人未来难达到人类要求”的观点甚嚣尘上;也有部分知名人形机器人公司停止研发或者出售旗下机器人资产。另一方面,从BAT等互联网公司到美的、海尔等家电企业再到碧桂园等传统地产商,各行业龙头纷纷抢滩布局消jvzquC41yy}/r>|0pgz0m~fkzwt04972235u49722367a;88:9>90qyo
5.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 格隆汇11月12日|今日,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将分批投入产业一线应用。2025年初至今,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累计订单金额已突破8亿元。jvzquC41el4tkwf0eqs/ew4ctvodnnx1xkkx1>6375872@61356f7jj992812;ugso
6.创投狂人孙正义的又一超级独角兽项目倒闭Figure AI受追捧,人形机器人成“风口” “人形机器人已成AI领域的下个‘关键领域’。”媒体报道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称,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和其他大型科技公司正竞相投资人形机器人初创企业Figure AI,积极探索将“人形机器人”作为AI技术落地的新机遇。据报道,当前,Figure AI正进行一轮约为 6.75 亿美元的融资。贝jvzquC41yy}/i~wqpik/exr1r1937;;0jvsm
7.产业动态观察11期——企业动态11月8日消息,小米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北京优必选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北京京城机电产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企业,共同投资3亿元,在北京成立了一家名为“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新兴科技企业。 该公司的法定代表人为熊友军,注册资本为3亿元人民币,经营范围涵盖了工业机器人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jvzquC41yy}/gny/ejooc7hqo1sq1j792;>40qyon
8.人形机器人行业正经历“务实转向”据了解,自2023年以来,人形机器人赛道在资本与媒体的双重推动下迅速升温。近期,宇树科技推出售价3.99万元的Unitree R1,松延动力发布万元级产品,多家企业接连发布新品、融资消息。 然而,在热闹的声量之下,一个现实问题逐渐暴露:客户能否真正拿到可靠、可用的机器人? jvzq<84yyy4dd7hqo0io1rsfgz5tjx|1|l5dx8hx35;44@>834<7
9.半两财经8支首批赛队入驻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开启备战7月5日,国家速滑馆人形机器人实训基地首场训练赛举行。随着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临近,8支首批赛队已入驻该基地,全力备战赛事。 该实训基地是赛事重要部分,在多方支持下打造,集训练、测试等功能于一体,由“熊猫眼”核心区等三部分组成,实现赛训衔接。 jvzquC41enuvf7ygpekov7hqo1jfxnqqrgx0pn|u14=43::;
10.回顾历史盘点全球机器人领域近十年的十件大事儿2018年10月4日,协作机器人先驱之一美国机器人企业Rethink Robotics宣布倒闭。 Rethink Robotics成立于2008年,由MIT教授Rodney Brooks创立,Rodney也是扫地机器人企业iRobot的联合创始人之一。Rethink Robotics在早期便提出Cobot(协作机器人)的概念,并分别在2011年、2015年先后推出了两款协作机器人Baxter和Sawyer。 jvzquC41yy}/txgqv/iikwf0eqs0pn|u14635:7133598=9:0jznn
11.拟12月29日港交所上市港交所机器人优必选目前,优必选正在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以及高端智能装备解决方案企业探索人形机器人在新能源汽车、3C电子、智慧物流等工业场景的应用。2023年,优必选专门研发了用于工业领域的人形机器人Walker S。 目前,优必选已与多家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合作,分三个阶段规划人形机器人在制造业场景中的应用。第一阶段(2023年-2024年)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9=:4>8a86g9dBk722713ky4k0nuou
12.华为、特斯拉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产业化浪潮逐渐到来人形机器人持续迎来大事件,产业化浪潮逐渐临近! 根据财联社《科创板日报》的报道,华为联合中国移动、乐聚机器人开展5.5G网络场景下的机器人应用,华为已经加速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布局。 除了华为,拥有深厚研究积淀的央企也在持续加码人形机器人。中国兵装集团自动化研究所有限公司不仅与四川长虹共同研制首款人形机器人,还在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9<227;:;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