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题及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总结

2025年【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题及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总结,包含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题答案和解析及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总结练习。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结合国家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最新大纲及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真题汇总,有助于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作业模拟考试考前练习。

1、【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  AB  )

A、检测人员

B、作业人员

C、维修人员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四条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取得相应资格,方可从事相关工作。选项A:检测人员是法规明确要求取得资格的人员;选项B:作业人员也是法规中规定需要持证上岗的;选项C:维修人员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可能涉及特种设备,但该法条未直接将其列为必须取得相应资格的类别,因此不符合题目要求。

2、【多选题】下列属于专用手势信号的有:()。(  BD  )

A、预备

B、升臂

C、吊钩微微上升

D、翻转

【解析】专用手势信号是指用于特定起重机械操作的特殊指挥动作。选项A(预备)是通用手势信号,用于指示准备开始操作;选项B(升臂)是通用手势信号,指挥吊臂上升;选项C(吊钩微微上升)是通用手势信号,用于微调吊钩位置;选项D(翻转)是专用手势信号,专门用于指示物体翻转操作,符合专用手势信号的定义。

3、【多选题】两台起重机起吊一个物体时,司机应()。(  CD  )

A、可根据自己操纵情况选择方法

B、最慢速工作

C、严格服从指挥

D、按事前制定的方案吊装

【解析】选项A:错误,司机不能随意选择操作方法,必须遵循统一指挥和既定方案,否则容易引发安全事故。选项B:错误,起吊速度应根据实际工况和方案确定,并非一律最慢速,盲目慢速可能影响效率或稳定性。选项C:正确,司机必须严格服从指挥人员的指令,确保吊装过程协调一致。选项D:正确,司机应按事前制定的吊装方案操作,这是保障吊装安全的重要措施。

4、【多选题】事故简要经过:一个散货码头内,起重机操作人员正在船舱内抓吊石子,工人罗某从舱内走出,操作人员未注意其进入,造成抓斗撞击到罗某背部,送医院经抢救无效后死亡。事故调查:该起重机定检合格,在有效期内使用,检查没有发现存在与事故相关的设备缺陷。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未发现有违章操作行为。事故原因分析:()(  AC  )

A、缺少现场的安全管理

B、设备有缺陷

C、没有配足作业现场的灯光

D、安全装置失灵

【解析】选项A:事故发生在作业现场,操作人员未注意到工人进入危险区域,表明现场安全管理缺失,如未设置警戒区域或专人指挥。选项B:起重机定检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检查未发现设备缺陷,因此设备缺陷不是事故原因。选项C:题目未提及照明不足问题,因此灯光不足不是直接原因。选项D:起重机安全装置未提及失灵,且定检合格,故安全装置失灵不是原因。

5、【多选题】事故简要经过:一机器厂内,驾驶员陈某和李某午后准备进入20吨电磁吊驾驶室操作。在楼梯平台处发现起重机有滑移过,无法进入。于是李某爬上顶部平台进入驾驶室,打开电闸,起重机不动(不能送电),李某把通道栏杆门关好,启动后没准确停靠在驾驶室平台,过头后反向操作,将正欲登车的陈某脖子夹在立柱与驾驶室外壳间,当场死亡。事故调查:该设备起升小车运行机构定位正确,制动有效。各安全装置完整齐全,工作有效。大车制动器摩擦片单边接触制动松弛,电气联锁保护,零位保护可靠,中速(41米/分)大车制动距离约7米。事故原因分析:()(  BD  )

A、电器联锁保护失灵

B、大车制动器调整不当

C、电器零位保护故障

D、驾驶员缺乏安全意识

【解析】选项A:事故调查明确指出电气联锁保护可靠,因此A错误。选项B:大车制动器摩擦片单边接触制动松弛,表明制动器调整不当,导致制动效果异常,是事故原因之一。选项C:调查确认零位保护工作有效,因此C错误。选项D:驾驶员李某在未准确停靠平台时违规操作,且陈某在危险位置逗留,均显示缺乏安全意识,是事故主要原因。

6、【多选题】制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的目的是()。(  ABC  )

A、加强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工作

B、规范作业人员考核发证程序

C、保障特种设备安全运行

D、有利于监督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作业过程

【解析】该题考察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监督管理办法》立法目的的理解。A:该办法旨在加强对特种设备作业人员的监督管理,确保其具备相应资格和能力,这是制定办法的直接目的之一。B:办法明确了作业人员的考核、发证等程序,使其规范化、标准化,以提升管理效能。C:特种设备安全运行事关公共安全,办法通过规范人员管理,最终目的是保障设备安全,防止事故发生。D:监督作业过程虽然是管理的一部分,但并非该办法的核心立法目的,办法更侧重于人员资格和程序管理,而非具体作业过程的实时监督。

7、【多选题】十不吊规定,吊物上()时不吊。(  CD  )

A、有突起物

B、有固定物

C、站人

D、有浮动物

【解析】A:吊物上有突起物可能影响吊装稳定性或造成安全隐患,因此不吊。B:有固定物可能导致吊物不平衡或固定物脱落,属于危险状况。C:站人存在坠落风险,严重违反安全规定。D:有浮动物易在吊装过程中滑落或引发意外,不符合安全要求。

8、【多选题】吊钩根据制造方法的不同,可分为四种。不能用于起重作业的吊钩是?()。(  AB  )

A、铸造吊钩

B、焊接吊钩

C、锻造吊钩

D、板钩

【解析】铸造吊钩(A):由于铸造工艺容易产生气孔、夹渣等内部缺陷,导致吊钩的强度和韧性不足,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不能用于起重作业。焊接吊钩(B):焊接部位可能存在未焊透、裂纹等质量问题,且整体结构强度和可靠性较低,不符合起重作业的安全要求,不能使用。锻造吊钩(C):通过锻造工艺制成,金属纤维连续,组织致密,强度和韧性好,是起重作业中允许使用的吊钩类型。板钩(D):由多片钢板铆接或螺栓连接而成,结构可靠,承载能力强,也是起重作业中常用的吊钩类型。

A、金属压制接头固定

B、楔块固定

C、绳卡(绳夹)

【解析】本题考察起重机钢丝绳绳端的固定方法。图中所示为压板固定法,此外还有其他常见方式:选项A:金属压制接头固定,通过专用设备将绳端与接头压合,连接牢固可靠;选项B:楔块固定,利用楔形块在套筒内锁紧绳端,简单有效;选项C:绳卡固定,使用U形螺栓等夹紧绳端,需注意安装方向和数量。这三种均为起重机中常用的绳端固定方法。

10、【多选题】安全带的使用应(),安全带各部件不得任意拆卸。(  BCD  )

A、低挂高用

B、高挂低用

C、不宜过长

D、注意防止松动

【解析】A:低挂高用是错误的,因为这样会降低安全带的保护效果,增加坠落风险。正确做法是B:高挂低用,可以减少坠落时的冲击力,提高安全性。C:不宜过长是必要的,过长会导致坠落距离增加,影响保护作用。D:注意防止松动也很重要,确保安全带在使用中保持紧固,避免意外滑脱。

11、【多选题】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在离开无人看管的起重机之前,司机应做到:()(  BCD  )

A、被吊载荷应停留在吊装位置;

B、固定住起重机械防止发生意外移动;

C、把吊具起升到规定位置;

D、被吊载荷应下放到地面

【解析】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司机在离开无人看管的起重机前,必须确保设备安全固定,防止意外移动。选项A:被吊载荷应停留在吊装位置,这不正确,因为载荷应下放到地面以消除风险;选项B:固定住起重机械防止发生意外移动,这是必要措施,如施加制动或锚定;选项C:把吊具起升到规定位置,这不符合安全要求,吊具应处于安全位置;选项D:被吊载荷应下放到地面,这是正确做法,以避免载荷悬空造成危险。因此,正确选项是B和D。

12、【多选题】根据设备的()等情况,正确选取吊点或绑点位置,并应优先选用设备原(指定)吊点。(  ABC  )

A、结构

B、重量

C、重心位置

D、盛装介质

【解析】本题考察吊点或绑点位置的选取依据。选项A:设备的结构直接影响其受力分布和吊装稳定性,是选取吊点的重要考虑因素。选项B:设备的重量决定了吊装所需的强度和设备本身的安全性,必须准确评估。选项C:重心位置对吊装平衡至关重要,选择吊点应确保设备在吊运过程中保持稳定。选项D:盛装介质可能影响设备的总重、重心或内部压力,需纳入考量以保障吊装安全。因此,正确选取吊点需综合考虑这些方面,并优先使用设备原设计或指定的吊点。

13、【多选题】根据适用的场合不同,钢丝绳绳芯可分为:()。(  BCD  )

A、尼龙芯

B、石棉芯

C、金属芯

D、有机芯

【解析】钢丝绳绳芯按适用场合可分为不同类型:A:尼龙芯属于有机纤维芯的一种,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和弹性;B:石棉芯主要用于高温环境,具有耐高温特性;C:金属芯通常为钢丝芯,强度高、耐挤压,适用于重载或高温场合;D:有机芯一般由天然或合成纤维制成,提供良好的柔韧性,但不耐高温。因此,根据场合不同,绳芯主要分为金属芯、石棉芯和有机芯(尼龙芯属于有机芯的一种)。

14、【多选题】特种设备相关人员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特种设备事故,是指因行为人()等造成的事故。(  ABC  )

A、违章指挥

B、违章操作

C、操作失误

D、蓄意破坏

【解析】选项A:指管理人员违反安全规定进行指挥,可能引发事故。选项B:指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作业,直接导致风险。选项C:指操作人员因疏忽或错误操作造成失误,属于不安全行为。选项D:蓄意破坏是故意行为,不属于本题定义的特种设备相关人员不安全行为范畴。

15、【多选题】登高作业中,下列()没有防滑措施,不能登高。(  ABC  )

A、脚手架

B、脚手板

C、梯子

D、灯光

【解析】选项A:脚手架没有防滑措施时,容易导致作业人员滑倒或坠落,因此不能登高。选项B:脚手板如果没有防滑处理,人员在上面行走或作业时容易打滑,存在安全隐患。选项C:梯子缺乏防滑措施,如脚垫或防滑纹,可能滑动或倾斜,无法安全使用。选项D:灯光主要提供照明,与防滑无关,不影响登高作业的安全条件。

16、【多选题】起重机上采用的有()缓冲器。(  ABCD  )

A、橡胶

B、聚氨脂

C、弹簧

D、液压

【解析】A:橡胶缓冲器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吸能效果,常用于中小型起重机。B:聚氨脂缓冲器耐磨且耐冲击,适用于多种起重机工况。C:弹簧缓冲器通过弹簧变形吸收能量,结构简单,应用广泛。D:液压缓冲器利用液体阻尼耗能,缓冲平稳,适用于大型或高速起重机。

17、【多选题】起重机司机在作业现场发现(),应立即向现场安全管理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  AD  )

A、事故隐患

B、一般事故

C、较大事故

D、其他不安全因素

【解析】根据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司机在作业现场发现事故隐患(选项A)或其他不安全因素(选项D)时,应立即报告,以便及时处理,防止事故发生。而选项B和选项C属于已发生的事故,不属于隐患或不安全因素,且事故报告应遵循专门的事故报告程序。

18、【多选题】起重机经常性检查的内容有()。(  ABC  )

A、所有安全防护装置

B、制动器性能及零件的磨损情况

C、钢丝绳磨损及微端的固定情况

【解析】A:起重机经常性检查必须包括所有安全防护装置的完好性和有效性,确保其能正常工作。B:制动器是起重机关键安全部件,需检查其性能是否可靠及零件磨损是否在允许范围内。C:钢丝绳作为承重部件,需检查其磨损程度和端部固定是否牢固,防止断裂或松脱。

19、【多选题】钢丝绳磨损过快的原因有:()。(  BCD  )

A、超载使用

B、有脏物,缺润滑

C、滑轮或卷简直径过小

D、绳槽尺寸与绳径不相匹配

【解析】选项A:超载使用会导致钢丝绳承受超过其设计载荷的力,加速磨损。选项B:有脏物会加剧摩擦,缺润滑会减少钢丝绳与滑轮之间的润滑效果,导致磨损加快。选项C:滑轮或卷简直径过小会使钢丝绳弯曲半径变小,增加弯曲应力,从而加速磨损。选项D:绳槽尺寸与绳径不相匹配会导致钢丝绳在绳槽中滑动或挤压,产生异常磨损。

20、【多选题】高处作业的安全问题主要是坠落,分为()。(  BC  )

A、被吊物坠落

B、人员坠落

C、物体坠落

D、吊钩坠落

【解析】本题考察高处作业中坠落类型的安全分类。高处作业的坠落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作业人员本身的坠落,二是作业过程中物体的坠落。选项B(人员坠落)指作业人员从高处跌落,是高处作业最直接的风险;选项C(物体坠落)指工具、材料等物体从高处掉落,可能造成下方人员伤害。选项A和D(被吊物坠落、吊钩坠落)属于起重作业的特定风险,并非高处作业坠落的通用分类。

A、当心机器

B、当心手指

C、当心机械伤手

【解析】A:该标志通常用于提醒注意机器设备可能带来的危险,但不够具体。B:明确提示注意手指安全,防止夹伤或压伤,更符合安全警示的直观性。C:虽然也涉及机械伤手,但表述不如B简洁直接,且‘机械伤手’在标准安全标识中较少使用。综合比较,B选项最准确清晰地传达了防护手指的警示意图。

22、【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在检验合格有效期满前()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  B  )

A、6

B、1

C、3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的相关规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在检验合格有效期届满前1个月向特种设备检验机构提出定期检验要求。选项A(6个月)时间过早,不符合法律规定;选项C(3个月)也早于规定时间;只有选项B(1个月)符合法定要求,确保特种设备及时接受检验,保障安全运行。

23、【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违反本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规章制度,(),吊销相关人员的资格。(  B  )

A、造成后果的

B、造成事故的

C、造成不良影响的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规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检测人员和作业人员若因不履行岗位职责、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规章制度,导致发生事故的,其资格将被吊销。选项A提到造成后果的,表述较为宽泛,可能包括一般后果,但法律更侧重于事故的发生;选项C造成不良影响,范围更广且不够具体,不符合法律条文对吊销资格的明确条件。因此,正确答案是选项B,即造成事故的,才符合吊销资格的规定。

24、【单选题】《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中规定,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发生变更的,原使用单位应当在变更后()日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  B  )

A、60

B、30

C、10

D、20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起重机械使用单位发生变更时,原使用单位需在规定期限内到原登记部门办理使用登记注销手续。选项A:60天,时间过长,不符合规定要求;选项B:30天,是法规规定的正确期限,确保及时办理注销;选项C:10天,时间过短,不切实际;选项D:20天,也短于法定要求。因此,正确答案为30天。

25、【单选题】《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中规定,起重机械定期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年,不同类别的起重机械检验周期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A  )

A、2

B、3

C、5

D、10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监察规定》,起重机械的定期检验周期最长不超过2年。选项A正确,符合规定要求;选项B的3年、选项C的5年和选项D的10年均超过规定上限,因此错误。不同类别的起重机械可能根据具体安全技术规范调整,但最长周期以2年为限。

26、【单选题】《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动力驱动的起重机,其起升、变幅、运行、回转机构都应装可靠的制动装置(液压缸驱动的除外);当机构要求具有载荷支持作用时,应装设()制动器。(  B  )

A、电气常闭式

B、机械常闭式

C、电气常开式

D、机械常开式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GB/T6067.1—2010)规定,当机构要求具有载荷支持作用时,必须装设机械常闭式制动器。这是因为机械常闭式制动器在断电或故障时能自动闭合,确保载荷安全可靠地保持在原位,防止意外坠落或移动。选项A电气常闭式虽然也是常闭,但依赖电气控制,可靠性不如纯机械式;选项C和D的常开式制动器在无动力时会释放,无法满足载荷支持要求。

A、上升方向的控制电源

B、上升方向的动力电源

C、下降方向的控制电源

D、下降方向的动力电源

【解析】起升高度限位器的作用是防止吊钩或起重臂上升超过安全位置。当它动作时,需要切断上升方向的电源以防止继续上升造成事故。选项A(上升方向的控制电源)仅切断控制回路,可能无法完全停止电机,存在风险;选项C和D涉及下降方向,与上升限位无关;选项B(上升方向的动力电源)直接切断电机动力,确保立即停止上升,符合安全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B。

28、【单选题】吊索的插接方法有一进一、一进二、一进三、一进四和一进五等五种,最常用的是()接法。(  C  )

A、.一进一

B、一进二

C、一进三

D、一进五;

【解析】吊索插接方法中,一进一接法操作简单,但插接长度较长且强度较低;一进二接法插接长度较短,但牢固性一般;一进三接法插接长度适中,强度高且牢固可靠,是最常用的方法;一进四和一进五接法操作复杂,实际应用较少。因此,最常用的是选项C接法。

29、【单选题】吊装钢丝绳之间的理想夹角是()。(  B  )

A、30°~45°

B、60°~90°

C、90°~120°

【解析】吊装作业中,钢丝绳之间的夹角直接影响各分支的受力情况。根据力学原理,夹角越小,各分支受力越小,安全性越高;夹角越大,受力越大,容易导致钢丝绳过载断裂。理想夹角应控制在较小范围:选项A(30°~45°)夹角较小,受力相对较小,是安全且理想的范围;选项B(60°~90°)夹角增大,受力明显增加,安全风险较高;选项C(90°~120°)夹角过大,受力急剧增大,极易发生事故,应避免使用。

30、【单选题】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或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  C  )

A、危险作业

B、危险工况

C、高处作业

【解析】根据《高处作业分级》国家标准规定,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以上(含2米)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选项A:危险作业是一个更宽泛的概念,高处作业是其中的一种,但此处考查的是对特定高度作业的准确定义;选项B:危险工况并非标准术语;选项C:高处作业是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准确术语。

31、【单选题】多层绕卷筒为挡住钢丝绳脱出,两端必须有侧边(凸缘),其高度比最外层钢丝绳高(),d为钢丝绳直径。(  B  )

A、1.5d

B、2d

C、3d

【解析】根据起重机设计规范,多层绕卷筒的侧边(凸缘)高度应确保钢丝绳在卷绕过程中不会脱出。规范要求凸缘高度应比最外层钢丝绳高出2倍钢丝绳直径(2d),以保证足够的防护。选项A(1.5d)高度不足,可能导致钢丝绳脱出风险;选项C(3d)过高,不必要且可能增加制造成本。因此,选项B符合标准要求。

A、下降

B、上升

C、预备

D、前进

【解析】该图标显示为手臂伸直,向上伸出,食指指向天,手腕旋转。根据通用手势信号规范,此动作表示:选项A:下降,错误,因为下降信号是手臂伸展,指向下方,手指指向移动方向;选项B:上升,正确,因为手臂向上伸直,食指指向上方并旋转手腕正是上升信号的标准表示;选项C:预备,错误,预备信号通常为手臂平伸,手掌张开;选项D:前进,错误,前进信号为手臂向侧方伸直,手指指向移动方向。

33、【单选题】将原动机的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元件为:()。(  C  )

A、液压马达

B、液压缸

C、液压泵

【解析】本题考查液压传动基础知识。液压泵是动力元件,其作用是将原动机(如电动机、内燃机)的机械能转换为液体的压力能(即液压能),为系统提供动力。选项A液压马达是执行元件,它将液压能转换回机械能,驱动负载旋转;选项B液压缸也是执行元件,它将液压能转换为直线运动的机械能;选项C液压泵才是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的元件。

34、【单选题】常见起重机各机构的制动.安 全生产 模拟考试一点通.器形式是()。(  C  )

A、盘式

B、带式

C、块式

【解析】常见起重机各机构的制动器通常采用块式制动器,因为块式制动器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修容易等优点,适用于起重机的频繁启动和制动工况。选项A盘式制动器多用于汽车或高速设备;选项B带式制动器常见于小型或特定机械,但起重机中不常用。

35、【单选题】根据统计,起重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有()左右是由于起重机司机违章操作所引发的。(  A  )

A、70%

B、60%

C、50%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事故的统计数据分析,大部分事故与操作人员的违规行为有关。其中,约70%的事故是由于起重机司机违章操作直接引发的,这凸显了加强安全培训和规范操作的重要性。选项A:符合统计数据;选项B:低于实际比例;选项C:比例偏低,不符合常见统计结果。

36、【单选题】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责任制度,加强特种设备安全和节能管理,确保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安全,符合()要求。(  C  )

A、经济运行

B、高效率运行

C、节能

D、安全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相关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必须确保设备安全和节能,选项A和B侧重于经济性和效率,不符合法规直接要求;选项D是安全,但法规明确强调安全和节能两方面;选项C节能是法规中与安全并列的明确要求,因此正确答案是C。

37、【单选题】现有6张12mm*2000mm*8600mm的Q235钢板,假定此钢板的密度为7850Kg/m3,求这些钢板的质量约为()。(  B  )

A、14吨

B、10吨

C、1.6牛顿

D、1.6吨

【解析】先计算一张钢板的体积:厚度12mm=0.012m,宽度2000mm=2m,长度8600mm=8.6m,体积=0.012×2×8.6=0.2064立方米。一张钢板质量=体积×密度=0.2064×7850≈1620.24千克。6张总质量=1620.24×6≈9721.44千克≈9.72吨,四舍五入约为10吨。选项A:14吨,与计算结果差距较大;选项C:1.6牛顿,单位错误,牛顿是力的单位,且数值过小;选项D:1.6吨,接近一张钢板的质量,但题目问6张总质量。

38、【单选题】用泡沫灭火剂的灭火原理是()。(  C  )

A、冷却法

B、窒息法

C、隔离法

【解析】泡沫灭火剂的主要原理是通过覆盖燃烧物表面,隔绝空气,使燃烧因缺氧而熄灭,这属于窒息法。选项A是降低温度,选项C是隔离可燃物,均不符合泡沫灭火剂的主要作用方式。

39、【单选题】电动机是一种将()转换成机械能并输出机械转矩的动力设备。(  A  )

A、电能

B、热能

C、机械能

【解析】电动机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工作的设备。选项A:电能是电动机的输入能源,通过电磁作用转化为机械能输出;选项B:热能与电动机的主要功能无关,它通常是其他类型发动机(如内燃机)的能源形式;选项C:机械能是电动机的输出形式,而非输入能源。因此,正确答案是A。

40、【单选题】起升机构钢丝绳所吊货物离地面越近,在吊机变幅、旋转停止时货物摆动量()。(  A  )

A、增大

B、减小

【解析】起升机构钢丝绳所吊货物离地面越近时,钢丝绳的长度相对较短,其摆动时的有效摆长减小。根据单摆原理,摆动周期与摆长的平方根成正比,因此摆长减小会使摆动周期变短,摆动幅度和摆动量也随之减小。选项A:错误,因为摆长减小不会导致摆动量增大;选项B:正确,摆长减小使货物摆动量减小。

41、【单选题】起吊作业前都要进行试吊,将重物吊离地面()mm左右,进行各方检验。(  A  )

A、200

B、300

C、400

D、500

【解析】根据起重作业安全规范,试吊的目的是检查吊具、索具及起重机性能是否正常。通常试吊高度在200mm至500mm之间,但最常用和标准的要求是离地200mm左右进行检验。选项A:200mm符合一般安全规程;选项B:300mm虽然常见,但非标准首选;选项C:400mm和选项D:500mm高度较高,可能增加风险,不是推荐值。因此,A是最佳答案。

42、【单选题】起重作业中的安全电压,下列正确的选项是()项。(  D  )

A、1500V380V

B、6000V380V

C、380V220V

D、36V12V

【解析】安全电压是指不致直接使人死亡或致残的电压。根据国家标准,在潮湿、狭窄、金属容器内等危险环境下的起重作业,安全电压通常为36V;在特别潮湿、有腐蚀性气体等更危险环境下,安全电压为12V。选项A、B、C中的电压(1500V、380V、220V)均远高于安全电压范围,属于危险电压,因此错误。选项D符合安全电压标准。

43、【单选题】起重机械操作中,开车前()鸣警铃。(  B  )

A、可以

B、必须

C、应该

【解析】根据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开车前必须鸣警铃以警示周围人员确保安全,这是强制性要求,不是可选择的。选项A表示非强制性,不正确;选项C表示建议性,不符合规定;选项B表示强制性,符合安全规范。

44、【单选题】起重机滑轮组中定滑轮的作用是:()。(  B  )

A、省力

B、改变钢丝绳受力方向

C、改变吊钩速度

【解析】选项A:错误,定滑轮不能省力,只能改变力的方向。选项B:正确,定滑轮的主要作用是改变钢丝绳的受力方向。选项C:错误,定滑轮不改变吊钩的速度。

45、【单选题】根据《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该工程的项目名称、施工场所和期限、可能产生的环境噪声值以及所采取的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措施的情况。(  C  )

A、5

B、7

C、15

D、30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在城市市区范围内,建筑施工过程中使用机械设备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施工单位必须在工程开工15日以前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报。因此选项A(5日)、选项B(7日)和选项D(30日)均不符合法定时间要求,只有选项C(15日)是正确的。

46、【单选题】遇到现场火灾,地面、低空作业人员应()。(  B  )

A、缓慢撤离现场

B、迅速撤离现场

C、站在原处

【解析】在火灾现场,地面和低空作业人员面临直接危险,必须立即行动。选项A:会导致人员暴露在火势中,增加伤亡风险;选项B:符合火灾应急原则,能最大限度保障人员安全;选项C:极其危险,可能造成人员被困或吸入有毒烟雾。

47、【单选题】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械的电气设备应设置()(  A  )

A、防雨罩

B、防护栏

C、隔热装置

【解析】露天工作的起重机械电气设备需要防止雨水进入造成短路或损坏,选项A能有效阻挡雨水;选项B主要用于防止人员接触危险部位,与防雨无关;选项C用于高温环境,防止热量影响设备,不适用于露天防雨需求。

48、【单选题】齿轮联轴器出现()情况时,可不报废继续使用。(  B  )

A、裂纹

B、锈斑

C、断齿

【解析】齿轮联轴器出现裂纹(选项A)属于严重缺陷,会影响结构强度,必须报废;出现断齿(选项C)会直接影响传动功能,也必须报废;而锈斑(选项B)属于表面轻微腐蚀,若不影响齿轮的啮合性能和强度,经检查确认后可以继续使用。

49、【单选题】()构造简单,制造、安装、调整都较方便,在起重机上应用最为广泛。(  C  )

A、带式制动器

B、盘式制动器

C、块式制动器

【解析】带式制动器:结构相对复杂,制动力大但散热性较差,在起重机中应用不如块式广泛。盘式制动器:结构紧凑,散热好,但制造成本较高,多用于需要高性能制动的场合。块式制动器:构造简单,制造、安装和调整方便,制动力稳定,维护成本低,因此在起重机上应用最广泛。

50、【判断题】“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创造文明、安全的工作环境”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  √  )

【解析】该题考查对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基本要求的理解。题干所述内容强调遵守规章制度、执行操作规程、创造文明安全的工作环境,这符合社会主义职业道德中关于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基本规范要求,特别是爱岗敬业和办事公道的具体体现。因此选项A:该描述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之一,判断为正确。

51、【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  √  )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十三条,特种设备生产、经营、使用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对其生产、经营、使用的特种设备安全负责。这明确了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的安全责任主体地位,因此选项A正确。

52、【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报告。()(  ×  )

【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四十一条规定: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和单位有关负责人报告。本题表述为“应当立即向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报告”,虽然未提及“单位有关负责人”,但向安全管理人员报告是法定义务之一,且题目未否定向其他人员报告,因此该表述是正确的。

53、【判断题】以承载结构件的下翼缘作为起重小车轨道,厚度降至翼缘厚度设计值的10%时),如不能修复,应报废。(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等相关标准,起重机的承载结构件(如主梁)的下翼缘作为起重小车轨道时,其磨损或腐蚀会直接影响结构强度和安全性。当厚度降至原设计值的10%时,意味着结构承载能力已严重不足,存在安全隐患,且通常无法通过修复来恢复原有性能,因此必须报废。选项A正确反映了这一规定,而选项B错误。

54、【判断题】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吊装工应经过起重作业指挥信号的培训,理解并熟练使用起重作业指挥信号。(  √  )

【解析】根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的规定,吊装工必须经过起重作业指挥信号的培训,并且能够理解和熟练运用这些信号,以确保起重作业的安全。因此,选项A:该描述符合标准要求,是正确的。

55、【判断题】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指挥人员'安全 生 产 模拟考试一 点通'可以代替吊装工指挥起重机械和载荷的移动,并且可以由多人负责。(  ×  )

【解析】依据GB/T6067.1—2010《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第1部分:总则》规定,起重作业中指挥人员必须由专人负责,不能随意替代吊装工,也不允许多人同时指挥,以避免混乱和误操作。选项A的表述与标准不符,因此错误。选项B正确反映了标准要求。

56、【判断题】力使物体转动,只跟力的大小有关,跟力臂无关。(  ×  )

【解析】选项A:错误。力使物体转动的效果不仅与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臂(力的作用线到转动轴的垂直距离)有关。根据力矩公式 M = F × L,其中 M 是力矩,F 是力的大小,L 是力臂,力矩同时取决于力和力臂两个因素。因此,该说法忽略了力臂的作用,是不正确的。

57、【判断题】卷筒出现裂纹或筒壁磨损达原壁厚的20%(对塔式起重机是10%)时,应报废。(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卷筒出现裂纹或筒壁磨损达到一定厚度时应报废。对于一般起重机,筒壁磨损达到原壁厚的20%应报废;而对于塔式起重机,由于其工作特性和安全要求更高,报废标准更为严格,规定为磨损达到原壁厚的10%即应报废。题目描述与规程一致,因此选项A:正确。

58、【判断题】发现有人触电,某些原因不能切断电源,在保证救护人员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应采取妥当办法使触电者迅速脱离带电体。(  √  )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安全用电和急救原则,当无法切断电源时,救护人员应在确保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使用绝缘工具或干燥不导电的材料(如木棍、橡胶制品等)使触电者脱离带电体,避免直接接触,防止连锁触电事故。

59、【判断题】司机操作中发现故障,只要小心操作,交班时交清即可。(  ×  )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司机在操作中发现故障时,不能仅靠小心操作并简单交班,而应立即采取安全措施,如停车检查、报告维修或记录故障,以确保行车安全和设备正常运转;选项B:正确,因为问题陈述忽略了及时处理和报告故障的重要性,可能引发安全隐患,因此该说法不正确。

60、【判断题】吊钩不需设置防脱钩装置。(  ×  )

【解析】选项A:错误。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吊钩必须设置防脱钩装置,以防止吊物在起吊过程中意外脱落,确保作业安全。

61、【判断题】吊钩的钩柄不得有塑性变形,否则应报废。(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吊钩作为重要承重部件,其钩柄若发生塑性变形,表明材料已超过弹性极限,承载能力显著下降,存在断裂风险,必须报废处理。因此选项A:该描述符合安全标准要求。

62、【判断题】吊钩钩口部位和弯曲部位发生永久变形时,修复后可以使用。(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吊钩的钩口部位和弯曲部位是受力关键区域,如果发生永久变形,即使修复也无法恢复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安全系数,存在断裂风险,因此必须报废,不得使用。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63、【判断题】局部外层钢丝绳伸长呈“笼”形状时,只要断丝数没超标即可安全使用。(  ×  )

【解析】选项A:错误。当钢丝绳出现局部外层钢丝绳伸长呈笼形状时,属于钢丝绳的变形缺陷,这种变形会导致钢丝绳结构破坏、受力不均和承载能力下降,即使断丝数未超标,也存在安全隐患,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更换,不能继续安全使用。

64、【判断题】当卸扣的横销损坏或遗失后,可使用与弯环材质相同的材料再加工一只。(  ×  )

【解析】根据起重作业安全规范,卸扣的横销是经过专门设计和制造的关键承重部件,其强度、尺寸和材质都有严格要求。如果横销损坏或遗失,不允许随意使用其他材料自行加工替代,因为非标准加工无法保证其力学性能和安全性,可能导致严重事故。因此选项A的表述是错误的。

65、【判断题】当实际起重量在100%---110%额定起重量"安全 生产模 拟考试一点通"之间时,起重量限制器应起作用。(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起重量限制器应在实际起重量达到额定起重量的90%时发出报警信号,在超过额定起重量但不超过110%时应自动切断起升动力源。因此,当实际起重量在100%至110%额定起重量之间时,起重量限制器应起作用,该说法正确。

66、【判断题】所谓登高作业是指2米以上的作业,可不必系安全带。(  ×  )

【解析】根据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标准,登高作业通常指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及以上的高处进行的作业,这类作业存在坠落风险,必须按规定采取安全措施,包括系挂安全带。因此,题目中“可不必系安全带”的说法是错误的。选项A:该选项表述错误,不符合安全规定。选项B:该选项正确,指出了题目的错误。

67、【判断题】抓斗起重机的额定重量包括抓斗自重在内。()(  √  )

【解析】抓斗起重机是一种带有抓取装置的起重设备,其额定起重量是指起重机在正常工作条件下允许吊起的最大总重量。这个总重量包括被吊物品的重量以及抓斗本身的重量。因此,抓斗自重是计算在额定重量之内的。选项A:正确,因为额定重量确实包含抓斗自重;选项B:错误,因为它忽略了抓斗自重的计入。

68、【判断题】接触器是一种自动电器,通过它能用较小的控制功率控制较大功率的照明电路。(  ×  )

【解析】选项A:接触器确实是一种自动电器,但主要用于控制电动机等大功率负载的电路,而不是照明电路。照明电路通常使用继电器或开关控制,接触器更适用于频繁操作和远程控制的工业场合。因此,该说法错误。

69、【判断题】高压电线路下面,可以搭设较矮的临时建筑物,但不得堆放易燃材料。()(  ×  )

【解析】选项A:错误。根据《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安全规定,高压电线路下方严禁搭建任何临时建筑物或构筑物,无论高度如何,也不得堆放易燃材料或其他物品,以防发生触电、火灾等安全事故。

70、【判断题】电动葫芦起升机构是采用电动机与制动器组成一体的锥形转子制动电动机。(  √  )

【解析】电动葫芦的起升机构通常采用锥形转子制动电动机,这种电动机将电动机和制动器集成为一体,利用锥形转子的轴向位移实现快速制动,因此选项A的描述是正确的。

71、【判断题】相同直径的钢丝绳,其许用拉力是一样的。(  ×  )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钢丝绳的许用拉力不仅与直径有关,还受到材料强度、结构类型、安全系数和使用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相同直径的钢丝绳可能因这些因素不同而具有不同的许用拉力。

72、【判断题】缓冲器是减速装置,用以保证起重机能较平稳地停车而不致产生猛烈的冲击。(  ×  )

【解析】缓冲器是起重机的安全防护装置,其作用是在起重机运行到轨道末端或与同一轨道上其他起重机相遇时,通过吸收碰撞能量来减缓冲击,确保平稳停车,防止产生猛烈冲击。因此,该描述是正确的。

73、【判断题】若多轮滑车仅用其中部分滑轮时,滑车的起重量应相应的降低,降低值按照滑轮数比例确定,其重物重心仍应通过滑车中心线。(  √  )

【解析】选项A:正确。根据起重作业规范,多轮滑车在使用部分滑轮时,其起重量确实需要按滑轮数比例降低,以确保安全;同时,重物重心必须通过滑车中心线,以防止偏载和倾覆风险。题干描述符合这一原则。

74、【判断题】起升机构、安全 生产模拟 考试一点通、和开闭机构合并时称为双索抓斗。(  ×  )

【解析】起升机构和开闭机构合并时,实际上指的是单绳抓斗,它通过一套起升机构完成抓斗的开闭和升降动作。而双索抓斗具有独立的起升绳和闭合绳,分别由起升机构和开闭机构控制。因此该描述错误,选项B正确。

75、【判断题】起升机构应采用常闭式制动器。(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的规定,起升机构必须安装常闭式制动器。这是因为常闭式制动器在动力(如电力或液压力)消失时,能依靠弹簧力等自动上闸制动,从而有效防止吊重物意外坠落,确保作业安全。选项A:符合安全规程要求,是正确的。选项B:与安全规程相悖,是错误的。

76、【判断题】起升机构的卷筒直径越小对钢丝绳的损坏就越大。(  √  )

【解析】选项A:正确,因为卷筒直径越小,钢丝绳在卷绕时的弯曲半径就越小,导致钢丝绳受到的弯曲应力增大,从而加速钢丝绳的疲劳和损坏。

77、【判断题】起重机作业时,吊物不准长时间停留在空中,吊物未卸去司机不得离开司机室。(  √  )

【解析】根据起重机安全操作规程,起重机作业时,吊物不允许长时间悬停在空中,以防止因设备故障或意外情况导致吊物坠落,引发安全事故。同时,为确保操作安全,司机在吊物未卸去前不得离开司机室,以便随时控制设备。因此选项A的表述是正确的。

78、【判断题】起重机具使用正确性检查包括规格、型号和布置以及使用方法是否正确。(  √  )

【解析】该题考察对起重机具使用正确性检查内容的理解。题目中提到的检查内容包括规格、型号、布置以及使用方法,这些都是确保起重机具安全、正确使用的重要环节,因此该描述是正确的。选项A:符合起重机具安全检查的标准要求。

79、【判断题】起重机司机的职责只管开好车,可以不管维护保养。(  ×  )

【解析】选项A:错误。起重机司机不仅需要负责操作起重机,还需按照安全操作规程参与设备的日常检查与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良好状态,这是保障安全生产的重要职责。

80、【判断题】起重机械上所有电气设备外壳、金属导线管、金属支架及金属线槽均根据配电网情况进行可靠接地(保护接地或者保护接零)。(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技术规范,为确保操作人员和设备安全,起重机械上的电气设备外壳、金属导线管、金属支架及金属线槽必须可靠接地或接零,以防止触电事故。选项A:符合安全规范要求,是正确的。选项B:与安全规定相悖,是错误的。

81、【判断题】起重机载荷试验,动载试验应在1.1倍额定载荷下进行,起重机各机构应工作正常。(  √  )

【解析】根据起重机载荷试验的相关安全规范,动载试验的载荷应为额定载荷的1.1倍,试验过程中要求起重机各机构工作正常,无异常现象。因此选项A:描述符合标准规定,是正确的。选项B:与标准不符,是错误的。

82、【判断题】超负荷限制器是在起重机超负荷时起保护作用。(  √  )

【解析】选项A:正确。超负荷限制器是起重机的一种安全装置,其功能是当起重机负载超过额定值时自动切断动力或发出警报,以防止设备损坏或事故发生,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83、【判断题】造成人体致命的电流为50毫安。(  √  )

【解析】根据电气安全知识,通常认为通过人体的工频电流在30毫安以上就可能致命,而50毫安是公认的致命电流阈值,因此选项A:该描述正确。

84、【判断题】采用滚杠法拖运设备时,其拖拉力的大小与拖排下放置的滚杠数量和下走道的铺设宽度有一定的关系。(  √  )

【解析】选项A:正确。滚杠法拖运设备时,拖拉力的大小与滚杠数量成反比,滚杠越多,拖拉力越小;同时,下走道的铺设宽度会影响滚杠的滚动阻力和稳定性,从而影响拖拉力,因此二者确实存在一定关系。

85、【判断题】钢丝绳的捻距就是任一个钢丝绳股缠绕一周的轴向距离。(  √  )

【解析】选项A:钢丝绳的捻距是指钢丝绳中任一股缠绕一周沿轴线方向的距离,这是捻距的标准定义,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86、【判断题】麻绳主要用于捆绑物体和吊装500kg以下的较轻物件。(  √  )

【解析】麻绳的强度和耐磨性较差,通常用于捆绑、牵引或临时固定物体,其安全承载能力有限,一般不适用于重物吊装。题目中描述麻绳用于吊装500kg以下的较轻物件是符合实际情况的,因此选项A:正确。

87、【判断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  )

【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第三条规定:特种设备安全工作应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节能环保、综合治理的原则。题目中遗漏了“节能环保”这一原则,因此表述不完整。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88、【判断题】()任何人发出的停止信号,起重机械司机均应服从。(  √  )

【解析】根据《起重机械安全规程》规定,起重机械作业时,任何人发出的紧急停止信号,司机都必须立即执行,以确保安全。因此选项A正确。

89、【判断题】()危险源辩识应结合实际情况,考虑过去、现在、将来三种时态和’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 点 通’正常、异常、紧急三种状态。(  √  )

【解析】该题考察危险源辨识的时态和状态考虑。危险源辨识应全面覆盖不同时间维度和运行条件,其中三种时态包括过去(已发生事件)、现在(当前状况)、将来(潜在风险);三种状态包括正常(常规操作)、异常(非计划情况)、紧急(事故状态)。题目描述符合危险源辨识的基本原则,因此选项A:判断正确。

90、【判断题】()可燃物只包括固体和气体。(  ×  )

【解析】可燃物不仅包括固体和气体,还包括液体,例如汽油、酒精等液体燃料。选项A错误,因为它错误地限制了可燃物的范围。

91、【判断题】()在多人指挥的情况下,必须指挥清晰方能起吊。(  ×  )

【解析】根据起重作业安全规范,多人指挥容易导致指令冲突或混淆,从而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在多人指挥的情况下,必须确保指挥清晰、统一,通常应指定专人负责指挥,以确保起吊操作的安全进行。选项A正确,因为它强调了指挥清晰的重要性;选项B错误,因为它忽视了安全规范中对指挥统一性的要求。

92、【判断题】()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1米或1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  )

【解析】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T 3608-2008)国家标准,高处作业是指在距坠落高度基准面2米或2米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题目中描述的1米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因此选项A错误,选项B正确。

93、【判断题】()当设备处于静止状态时,就不会有机械伤害的危险。(  ×  )

【解析】选项A:错误,因为即使设备处于静止状态,也可能存在潜在危险,例如设备因惯性、残余能量或意外启动而导致伤害;选项B:正确,符合安全常识,静止设备仍可能通过尖锐边缘、高温表面或坠落部件等造成机械伤害。

94、【判断题】()油管按材料可分为硬管和软管,根据系统流量的大小和所连接两元件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来选用。(  ×  )

【解析】该题目考察油管的分类和选用原则。油管按材料可分为硬管(如钢管)和软管(如橡胶管),选用时需考虑系统流量大小以及连接元件之间是否有相对运动。题目描述符合液压传动系统的基本知识,因此判断为正确。

95、【判断题】()物体离地越高,其势能就越大,一旦坠落,其转化的动能也越大,因此造成的危害也越严重。(  √  )

【解析】选项A:物体重力势能的公式为Ep=mgh,其中m为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高度。当高度h增加时,重力势能Ep确实增大;物体坠落时,势能转化为动能,根据机械能守恒,动能Ek=Ep=mgh,因此高度越高,转化后的动能越大,坠落时造成的危害也越严重。该说法正确。

96、【判断题】()电气设备和线路由于绝缘层老化,会导致绝缘层过热损坏,从而导致火灾和爆炸。(  √  )

【解析】选项A:电气设备和线路的绝缘层老化会导致绝缘性能下降,可能引起局部过热或短路,从而产生高温并引燃周围可燃物,最终导致火灾或爆炸,因此该说法正确。

97、【判断题】()调整主弹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合适的制动力矩。(  √  )

【解析】调整主弹簧的作用是调节制动器在制动时产生的力矩大小,使其符合设备的安全和性能要求,因此该说法是正确的。

98、【判断题】()起重机械作业时,如遇电气线路故障时,必须切断电源。(  √  )

【解析】选项A:起重机械作业时,如遇电气线路故障,必须切断电源以确保人员和设备安全,防止触电或设备损坏,符合安全操作规程,因此该说法正确。

99、【判断题】()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按起重机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来划分的。(  √  )

【解析】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是根据其利用等级和载荷状态两个主要参数来划分的,这符合国家标准GB/T 3811-2008《起重机设计规范》中的规定。利用等级反映了起重机在使用寿命期内总的工作循环次数,而载荷状态则表示起重机承受载荷的轻重程度。通过这两个指标的组合,可以确定起重机的工作级别,从而指导其设计、选型和使用。因此,选项A是正确的。

100、【判断题】()采用“兜”的方法吊运高处设备或构件是安全操作行为。(  ×  )

【解析】选项A:错误。在吊运高处设备或构件时,采用'兜'的方法通常是指使用吊索直接缠绕或兜住物体,这可能导致物体在吊运过程中滑动、倾斜或脱落,存在严重安全隐患,不符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的做法是使用专用吊具或采取可靠的捆绑方式,确保吊运平稳和安全。

支持全国各地区精准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试题,支持安全资格证,特种作业操作证,职业技能鉴定等工种题库练习。

THE END
0.以承载结构件的下翼缘作为起重小车轨道,厚度降至翼缘厚度设计值的10该博客提供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报名参考答案及试题解析,涵盖多选题、单选题、判断题等多种题型,内容涉及起重机械安全技术档案、事故原因分析、操作规范、法规要求等,助力考生顺利通过考试。 题库来源:安全生产模拟考试一点通公众号小程序 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考试报名参考答案及起重机司机(限桥式起重机)jvzquC41dnuh0lxfp0tfv8fs{otlu}py1cxuklqg1fkucrqu13966>6743
1.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修订主要内容学习(讲稿)1.0.2本规范适用于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160km/h、普通货车设计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120km/h(转8A货车设计行车速度小于或等于80km/h)客货共线标准轨距的新建或改建Ⅰ、Ⅱ级铁路桥涵的设计。 本规范适应跨度: 混凝土梁跨度小于或等于96m; 钢梁跨度小于或等于168m,钢板梁跨度小于或等于40m。 jvzq<84yyy4vpsx0eqs0|~nzkp~jcx}k1|omkjt142782@8222612Ad363636<3jvor
2.重庆市《建筑施工悬挑脚手架安全技术标准》DBJ50T426荷载组合的效应设计值;dV——剪力设计值;w——风荷载标准值;kw——基本风压值;0σ——正应力设计值;τ——剪应力设计值;——按焊缝有效截面计算,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应力;f?——按焊缝有效截面计算,沿焊缝长度方向的剪应力;fv——荷载标准组合作用下脚手架结构或构配件的最大变形值。m a x2 . 2 . 2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6129398691::32;92a372:>88339/uqyon
3.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直接考虑对结构稳定性和强度性能有显著影响的初始几何缺陷、残余应力、材料非线性、节点连接刚度等因素,以整个结构体系为对象进行二阶非线性分析的设计方法。 2.1.5 屈曲 buckling 结构、构件或板件达到受力临界状态时在其刚度较弱方向产生另一种较大变形的状态。 2.1.6 板件屈曲后强度 post-buckling strengtjvzquC41yy}/uxzlkct{j~3ep1TptvFpfT{mg|4PqtsDqwygpv4buy}AkfC569
4.钢结构设计及施工建议9篇(全文)当前我国建筑范围日益扩大,建筑物受到地质灾害的影响逐步增加,虽然国家对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强制性的抗震规范,但是受到侥幸意识和麻痹思想的影响,出现建筑结构设计中对抗震性能的模式。这种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会导致建筑结构设计难于重视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甚至在实际的建筑结构设计中存在设计人员不熟悉、不了解抗震规范的问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9jm}3{B60jvsm
5.钢结构施工冬季方案(通用23篇)钢结构施工冬季方案 篇1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为,轻钢雨篷位于,其施工面积为㎡,由于该工程土建部分已结束,脚手架已拆除完毕,外墙保温级外墙乳胶漆需重新切开并恢复,脚手架需重新搭建,所以为提高施工工程质量,保证工程的顺利进行,特制定轻钢雨篷施工方案如下。 jvzquC41yy}/fr~khctxgw3eqo5gcw|gp1nvqmtpihgoijs1366249<20jznn
6.《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1.0.1 为了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坚持墙材革新、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合理选用结构方案和砌体材料,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下列砌体结构设计,特殊条件下或有特殊要求的应按专门规定进行设计: jvzquC41yy}/njshcpmmkjs0eqs0io}s197
7.《钢结构》期末考试/试题库(含答案)4.结构工程中使用钢材的塑性指标,目前最主要用()表示。 A .流幅 B. 冲击韧性 C .可焊性 D. 伸长率5.产生焊接残余应力的主要因素之一是(C )A. 钢材的塑性太低B. 钢材的弹性模量太大C .焊接时热量分布不均匀 D. 焊缝的厚度太小6.在构件发生断裂破坏前,有明显先兆的情况是( B )的典型特征。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k85<=ghf<:gl5;97l58>79f5852l=669<:gjf2:d4ivvq
8.天大18春《钢结构设计原理》在线作业一二满分福建离线6.承重结构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 A.抗拉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王性能 C.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7.吊车梁的受拉下翼缘在下列不同板边的加工情况下,疲劳强度最高的是() A.两侧边为轧制边 jvzquC41dnuh0|npc0ipo7hp1u5cnxla39lf:ok5;2714ndj0nuou
9.钢结构设计试卷一附答案(A)将永久荷载的标准值乘以永久荷载分项系数(B)将可变荷载的标准值乘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C)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均不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D)将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的标准值均乘以各自的分项系数4.钢结构焊接节点设计中,应尽可能选用 A 的焊接位置。 (A)俯焊(B)仰焊(C)立焊(D)任意5.在缀条稳定验算式中,系数是jvzquC41yy}/5?5fqey/pny1fqi07>>734>167mvon
10.钢结构设计原理答案(全文)【 C 】 A增加腹板厚度以满足宽厚比要求 B设置纵向加劲肋 C任凭腹板局部失稳 D设置纵向加劲肋、横向加劲肋和短加劲肋 26.焊接组合梁翼缘的局部稳定保证通常是 【 A 】 A验算宽厚比(增加翼缘厚度) B设置横向加劲肋 C设置纵向加劲肋 D设置短加劲肋 27.焊接组合梁翼缘和腹板(工字形截面)的连接焊缝承受的是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jxzh{gwxort0jvsm
11.GB6067.5GB 6067.5-2014 3.2 金属结构 以承载结构件的下翼缘作为起重小车轨道,厚度降至翼缘厚度设计值的 10% 时,如不能修复,应 报废。 3.3 材料 起重机承载结构构件的钢材选择应符合 GB/T 3811 2008 中 5.3 的规定。 3.4 通道与平台 3.4.1 室外工作的起主机,通道l~平台 l二应采取防积水措施。 3.4.2 通道与平台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21672:493592395832633<;0u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