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做好全区车辆装备的精细化管理与高效能运用,全面提升核心战斗力,切实做到以装备建设的“精细化”支撑队伍打赢能力的“现代化”。8月14日至17日大兴安岭地区消防救援支队组织开展全区车辆操作营区考核。全区7个消防大队、8个消防站参与考核。
此次考核旨在推进各单位将车辆装备的精细化管理、高效能运用置于支撑战斗力生成的核心位置常抓不懈。考核利用营区场地及训练塔,围绕举高车配合举升操作、抢险救援车车辆牵引及重物举升等科目对举高车举升是否熟练、工作斗与操作台通信是否畅通、工作斗内人员是否会操作、抢险救援车车载照明是否正常举升及使用、抢险救援车前牵引是否正常牵引车辆及后吊臂是否正常起吊重物六方面进行考核。通过考核使各单位了解到自身车辆操作的不足和差距,为下一步车辆装备操作训练指明了方向。
为进一步做好全区车辆装备操作训练工作,支队副职分管战训领导提出三点要求:一是精研深测,以实战标准夯实车辆性能认知之基。要深度熟悉了解每台车辆的动力、载重、极限工况等核心性能参数,做到“一口清”“问不倒”;要精确掌握车辆及随车器材的使用范围、操作规范和特殊环境下的限制条件;要建立并严格执行定期车辆拉动测试制度,模拟实战环境进行全流程测试,及时开展装备可靠性“大体检”,确保车辆时刻处于最佳战备状态。二是协同增效,以无缝协作淬炼人装合一操作硬功。各单位要依据任务需求和装备特点,明确指挥员、驾驶员、操作员、安全员等各岗位职责分工和指挥口令传递流程,确保各司其职、步调一致。要重点强化驾驶员与操作员的专项协同训练,熟练掌握在车辆移动、展开、作业等各个环节的配合技巧。要将安全防护作为协同操作不可逾越的红线和铁律,严格按照安全规程执行,确保每一次操作安全、高效。三是严规细护,以专业维保构筑装备长效运行质效。各单位必须建立并刚性执行周期性车辆维护保养计划,聘请具备资质的专业机构或厂家技术人员进行全面检测、调整、换件和保养,坚决杜绝任何形式的无资质人员擅自对车辆核心系统进行维修保养,严防“小问题”酿成“大事故”。同时,第一时间开展科学维修,做到小故障不过夜、大故障不拖延,切实保障装备完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