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smart 中国第六座旗舰中心在深圳正式开业。
深圳旗舰中心,是 smart 品牌「百城计划」网络建设中重要一环。官方预计到今年年底,销售渠道将覆盖全国超 110 座城市,开设超过 200 家门店。
随着智能电动竞争的加剧,smart 还能否坚定自己「精悍小车」的品牌印象?纯电 MINI、EX30 等豪华纯电小车的入局,又会不会对 smart 产生更直接的冲击?
smart 不需要品牌教育
易寒认为这是相对于新造车,smart 最大的优势之一。
「我不需要教育大家 smart 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 ,他认为 smart 过去接近三十年的全球市场积累,让纯电精灵家族可以跳过这个阶段,着重于向用户解释「1 号、3 号、5 号是一台什么车」。
他同时表示,从他们团队的调研结果看,品牌知名度方面 smart 要比很多新实力品牌表现更好。
基于这样的思考,他同时认为 smart 不需要迎合流量时代的特性:人设。
「首先我形象不好,不是一个偶像型的领导」,易寒认为他更愿意带着团队,将 smart 的传播做得更有人情感、更符合用户沟通的调性。
但另一方面,他同时强调 smart 品牌的独立性,这与两家母公司是求同存异的。
「我觉得比很多传统豪华品牌做电动汽车,我们都要放得开」,易寒表示 smart 做车的独立性、销售模式的创新,跟吉利和戴姆勒相比,都可以说是「重新来过」。
这一点本质上来自于 smart 独特的灵魂。
易寒透露了一个信息:很多 smart 精灵 1 号和 3 号的用户,其实也是家庭用户,而这也是新实力品牌很难做到的。
他认为新势力,甚至传统品牌的前面几款纯电车,都是中大型 SUV。这种思路可以快速撬动改善型需求的消费者,全面性没有问题,甚至往往更好。
但还是回到他的一句话:smart 不需要品牌教育。
smart 品牌认同,或者说过去几十年里引领的一种趋势,是精品化小车需求,易寒认为这种需求跟家庭没有冲突,「他可能是没有这么大的家庭,甚至是一个两口之家(用车)」。
而在这种需求引领的细分市场内,smart 始终相信自己有机会。
比如一线城市,易寒表示 smart 的单一产品体量,在一线城市丝毫不亚于中大型纯电轿车,或者 SUV 的销量。
而伴随着城市精品小车市场的培养,他认为精灵 5 号这样「最大的 smart」,也有它的意义。但 smart 认为的「全面性」,可能跟传统品牌单一的「越做越大」不太一样。
即将在 8 月 28 号,澳大利亚布里斯班首发的精灵 5 号,是一款主打「探索」属性的纯电 SUV,可以选装越野套件,概念车甚至装上了 AT 胎。
用车环境的全面,而不是用车人数的全面,是 smart 满足潜客需求很有意思的方式。
「这个车在多元生活扩展上,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潮流」 ,易寒认为 smart 始终追求可玩性和延展性。
两座纯电 smart 要来了
于是话题顺延到产品向。
易寒表示 smart 会坚定一年一款新车的战略,「这个是坚持不会动摇的」。
这意味着明年我们会迎来全新的精灵家族车型。易寒也很明确透露,接下来两年内要推出的新车,「造型已经确定了,前期的产品定义也已经明确了」。
但他同时强调,smart 是一个国际品牌,需要考虑不同国家、不同地域消费者不同的具体需求,「我们会看欧洲、东南亚,包括美洲用户对产品的需求」。
比如 smart 风靡全球的两门两座造型,自从 2020 年之后汽油版本就再也没有更新。
最新有消息传出,smart 将推出两门两座车型的纯电平台版本,也就是「真纯电」,而非老款的优点通用平台,传闻称该车型会被命名为「精灵2号」。
上周的专访中,易寒承认了有这款车型的存在,但没有透露名字:
「smart 最经典的两门两座小车,也是很多朋友呼声最高的产品,其实我们都有规划」。
另一方面,易寒还表示继精灵 5 号之后推出的两款新车,都要应对全球三大市场(中国、欧洲、美洲)的安全法规,以及市场准入法规。
这意味着接下来的 smart,会将纯电产品全面铺向海外,而这也是易寒口中 smart 品牌的天然优势。
油车时代,或者说纯戴姆勒时代的 smart,销售网络最高触及全球 46 个国家或地区,而 2024 年纯电的 smart 即将完成第 29 个国家的覆盖。
「预计到 2025 年,我们(纯电 smart)就会赶上并且超过,油车时代 smart 在全球的销售布局」 ,易寒认为市场触点和产品差异化,是相互促进的。
具体到不同地区,smart 会在中国市场采用独立品牌门店,而欧洲、澳大利亚,或者新加坡等地的市场,则会在奔驰门店内使用「店中店」的方式布局。
「很多友商跟我聊起来都羡慕,我们出海相对更快」 ,易寒这样总结。
(完)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