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成本提质增效——钢混组合梁高效建造方案梁桥bridgecn混凝土钢梁桁架

在常规跨径(20-90m)桥梁中,钢混组合梁桥已在世界各地广泛应用。而目前,在我国公路常规跨径桥梁中,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梁占据绝对数量的优势,而钢混组合梁桥或钢结构桥梁应用较少,主要原因是钢材较贵,而我国劳动力费用较低,钢结构或钢混组合结构造价高、养护费用高。近几年,在国家和交通运输部门的政策引导下,钢结构或钢混组合结构在公路常规跨径桥梁中,得到了提倡和推广,钢混组合梁桥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鼓励“新”应用

2016年开始,交通运输部为推进公路建设转型升级,提升公路桥梁品质,发挥钢结构桥梁性能优势,发布了《关于推进公路钢结构桥梁建设的指导意见》,并启动公路钢结构桥梁试点工程建设。同时,《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公路钢混组合梁设计与施工规范》《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等一批行业标准的修订与实施,对钢结构桥梁的应用也起到了技术支撑的作用。

推广钢结构桥梁应用,提升钢结构桥梁品质和耐久性,需要推动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制造、装配化施工,突破惯性思维,关注全寿命周期成本,鼓励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装备应用,防止无序和一般水平重复建设。结合钢结构桥梁试点工程建设情况及各地应用情况,为更好地指导各地推广钢结构桥梁,2019年交通运输部公路局组织有关单位共同编写了《公路常规跨径钢结构桥梁建造技术指南》,内容涵盖钢结构桥梁设计、加工制造及施工等建造全过程,以期通过建造理念的提升和高性能钢、无模化施工等关键技术和新型材料的应用,推动钢结构桥梁发展,促进公路建设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在这个《指南》里也提到,近年我国钢结构桥梁在公路建设项目中已得到广泛使用,很多设计院也在编制钢结构通用图,虽各自为政,风格、理念存在差别,但为钢结构桥梁积累了大量的技术成果。高校、科研、设计、制造、安装、管养等单位也在鼓励加强钢结构专业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各地在积极开展《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等相关标准规范和知识技能的专项培训,提高了钢结构从业人员的技术素质和专业水平。

安装方法的选择

钢混组合梁结构发挥了混凝土材料的抗压性能和钢材的抗拉性能,回避了钢桥面铺装的疲劳问题,但因其结构自重较大,限制了其在特大跨径桥梁中的应用,但在常规跨径桥梁中优势明显。

在钢混组合梁桥中,又分为工字组合梁、箱形组合梁、桁架组合梁、波形钢腹板组合梁。工字组合梁适用于20~100m跨径桥梁,自重较轻,便于运输及安装;箱形组合梁适用于35~100m跨径桥梁,具备较大的抗扭刚度,尤其适合建造小跨径的曲线梁桥;桁架组合梁则适用于50~150m跨径桥梁,抗弯刚度较大,尤其适合刚度要求较高的结构。下承式桁架梁桥面以下建筑高度较小,在满足净空要求下,可降低纵坡。在纵坡一定情况下,可提供较大的桥下净空,桁架结构可化整为零,当运输及安装条件受限时,适合采用;波形钢腹板组合梁适用于30~150m跨径桥梁,解决混凝土腹板开裂问题,提高预应力钢束效率和桥梁的跨越能力。

施工方法应根据工程结构特点及地形、地貌、水文、气象等环境条件和合同要求,结合施工单位的工程经验和技术水平合理选择。施工方法的选择要有针对性,解决钢桥安装施工的难点、重点问题。钢结构桥梁施工方法一般由设计单位在施工图中进行明确,并与结构设计分析模型相一致。施工阶段应根据详细调查、现场大临布置和施组总体要求予以确定,并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如果选择的施工方法与施工图不一致,应经设计方复核,避免出现结构内力与设计不符的问题。

常见的施工方法见表1。

目前常用的30米、40米、50米钢混组合梁的设计及安装施工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场内组装,在预制厂将钢梁和桥面板组装成钢混组合梁,然后再整体吊装到桥位上;另一种是桥上组装,先将钢结构(通常是槽形或工字形梁)安装在桥位上,再安装桥面板,钢构件和混凝土之间用湿接缝连接。

两种组装方式的运用

以贵州的一座高速公路桥为例,桥梁地处山区丘陵地貌中,桥长约1300米,双向4车道,采用了双工字形钢梁加小纵梁、叠合混凝土桥面板的方式建造,梁高1.7米。采用半幅钢梁整体架设、桥上组装桥面板。

整个施工步骤的第一步是预制板和钢梁的制造,预制板在工地预制场中预制,存放6个月。同步进行钢结构的制造,在工厂加工零件,匹配组装。受公路运输的限制,不能直接运输50米整梁,单片分3段运到现场。第二步拼装钢梁,在桥头的组拼场将小节段组成50米长的双主梁的一个整体。第三步是工字形梁的安装:用特制加宽的架桥机吊装,前端放到桥墩临时支点上,后端利用吊篮在距离桥墩2米左右进行接头连接作业,将钢梁连成整体。第四步分批安装桥面板浇筑湿接缝,等混凝土强度达到受力要求后,架桥机前移进行下一孔作业。安装垫条、预制板、钢筋、堵头模板、焊渣清理、湿接缝浇筑等工艺较多、工作量大。加之桥面板中的钢筋交叉,钢筋切割、混凝土板的掉角、磕碰、开裂等情况较多,组装精度也较难控制。

另外一座桥在河北,双向4车道,跨径50米,采用了3片钢箱梁叠合混凝土桥面板的方式建造,梁在横向分成三片,每片叠合梁长度50m,最大吊重 265t。钢结构构件在工厂内加工,运到工地先进行钢、混组装,然后整体吊装。

施工过程分为四步,第一步和第二步与前一案例基本相同,不再赘述。第三步是钢梁与预制板的组装。从厂内分小节段运输至现场后,在工地组装场的台座上拼装成整片钢梁,再组装桥面板,浇筑湿接缝混凝土,形成50米长、265t重的钢混组合梁。第四步安装组合梁,用300t运梁车运输,用320t-50m双导梁架桥机架设。架设完成后再浇筑湿接缝,实施体系转换。

场内组装与桥上组装的效果对比

对比场内组装和桥上组装这两种组装方式,在质量方面,由于桥上的施工条件较差,桥上安装精度偏低,钢筋连接和接缝的连接质量都比较低;场内组装便于实施工厂化的组装,工装比较齐备、精度高。

在安全方面,桥上组装用到的吊装次数较多,由于桥面板多,高空作业多,受气候影响大,会发生常见的磕碰,对钢梁和架桥机的振动较大,桥上人员较多;而场内组装,组装作业标准化,大件运输和吊装少,风险也少,但起吊重量较大,所用提运架设备均较大,桥上人员较少。

环保方面,两种方式基本上无较大差异。但桥上组装清理难度较大,不容易集中处理废弃物。

工效方面,桥上组装一孔需要5~6天时间,架桥机的使用效率较低,受安装影响,后台的组装无法实现大规模工厂化的制造和组装;而场内组装方式因为组装成整体再吊装,所以吊装速度快,基本上一天可以吊装一孔,容易形成配套的工厂化生产,以及等步距的流水作业,施工效率是桥上组装的3倍以上。场内组装方式后期还有浇筑湿接缝的工作,计算工效应稍有折减。

施工成本,桥上拼装因为架梁工效低、工作面大,导致配套的组装场、架桥机小而且多,形成小而散的局面,整个施工效率较低。而且,在桥上安装一片工字梁,还需要承受临时荷载,以及板的重量,所以用钢量较大;场内组装则相反,无须考虑临时荷载,用钢量相对比较小,且因在胎架上组装,整体匹配性好,组装场、架桥机效率高。

两种组装方式的量化对比见表2,表中数字仅表示量上的对比。

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先组装、再上桥的大构件吊装的场内组装优于在桥上散件拼装的桥上组装。场内组装采用工厂生产标准件、工地现场场内组装成钢混构件、架桥机快速架设的流程,在质量、安全等方面,包括造价控制方面更优,缺点是提运架设备较大,需要特制。

特别说明,运输吊装设备的运用是钢混组合梁高效建造的关键。结构设计中大件运输和吊装尽量采用通用设备,尽可能利用目前40米、50米的T梁设备及组织模式,自然过渡到钢混组合梁的架设模式,这样有利于钢混组合梁的推广。由于建造的整体效率取决于接缝的效率,希望研究用于桥上拼接的机械连接、UHPC等快速连接方式,提高安装的工效。

本文刊载 / 《桥隧产业》杂志

2021年 4月刊 总第44期

作者 / 张志新

作者单位 /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编辑 / 裴小吟

美编 / 赵雯

责编 / 裴小吟

审校 / 李天颖 裴小吟 廖玲

杂志征订

订阅杂志

获取资料名录

联系人:李天颖

联系人:黎伯阳

稿件投递

联系人:裴小吟

喜欢请转发吧!

原创稿件,转载请标明出处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综合练习14试题及答案.pdf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综合练习一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4分,共20分) 1、施工方法对组合梁的影响正确的有 (A)。 A、施工时钢梁下不设临时支撑,分两个阶段考虑,施工阶段荷载由钢梁单 独承受 B、施工时设置临时支撑的梁,分一个阶段考虑,需要进行施工阶段的验算 C、施工阶段时不设置临时支撑的梁,使用阶段采用塑性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6649475661497362654<60ujzn
1.天津大学报告以典型钢-混凝土组合梁桥为研究对象,并基于车桥耦合振动精细化分析,研究车辆荷载对其重要钢构件和混凝土桥面板的动力冲击效应及其对这些部位疲劳损伤累积的影响,为我国桥梁疲劳设计规范中相关参数的取值提出建议。研究成果可为我国《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中疲劳计算参数的修订提供重要的理论依据和科学支撑,对我国今后jvzquC41yy}/nƒovw0io1rshq1739:4333;10qyo
2.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设计与理论研究【摘要】:本文结合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钢-轻骨料混凝土组合梁的理论与试验研究”(20050531),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 1、从理论上探讨轻骨料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方法,明确了配合比的设计过程。通过室内试验的方法,对轻骨料混凝土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3:9.495;2;84;:3jvo
3.钢结构基本原理27.轻钢结构主要包括钢-混凝土组合梁和钢管混凝土柱等。() 28.焊接结构选用焊条的原则是,计算焊缝金属强度宜与母材强度相等( ) 29.实腹式轴心受压构件临界力低于理想轴心受压构件临界力的主要原因有初弯曲和残余应力,其中初弯曲对轴心受压构件临界力的影响最大。() 30.梁受压翼缘自由长度越长,其稳定承载力越高。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lc79873:?/j}rn
4.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概况我国对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从五十年代才开始开展组合梁的研究和应用,至今除了钢与混凝土组合梁已纳入《钢结构设计规范》(GBJ 17-88)外,其余的组合结构和构件还停留在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具有代表性的三部行业标准是:(1)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jvzquC41yy}/lrfpujk:;7hqo1rvp€jp1lofixzujgpj1lf4239249833382:A;4:76237xjvor
5.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9张志刚预应力混凝土槽形梁产生裂缝的原因浅析[J];铁道建筑;1998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前30条 1聂建国;陶慕轩;吴丽丽;聂鑫;李法雄;雷飞龙;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研究新进展[J];土木工程学报;2012年06期 2高光彬;华正阳;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的技术特点与应用[J];公路;2017年01期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ZNIL7234672:;0jvs
6.从“叫好”到“叫座”——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现状与应用统计此外,为了降低大跨径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自重,研发了钢-UHPC矮肋桥面板组合桥梁结构,在降低自重的同时确保桥面刚度。此新结构相比传统组合梁可减小30%~40%的自重,而桥面板+铺装的综合单价仅为传统钢桥面系的一半。 基于UHPC的大跨径箱梁桥新结构。针对大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自重过大、主跨过度下挠和梁体开裂等难题,笔者团队提出了jvzq<84yyy4deyf0eqs/ew4ukvk0exsvgpz09:;;0jznn
7.2021年度进展23:桥梁钢结构腐蚀姚舜[17]运用ABAQUS建模,对钢-混凝土组合梁在腐蚀和疲劳耦合作用下性能退化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在不同程度氯离子腐蚀以及在不同程度氯离子腐蚀的基础上加入车辆疲劳荷载,对钢-混凝土组合梁进行剩余承载力计算分析。同时运用时变可靠度理论,对钢-混凝土组合梁的进行可靠度指标的计算,结合最低目标可靠指标对其进行寿命预jvzq<84yyy4fexwt0qxh0ls1fjZKFJTJCPM0hqou1lotj~~kpippp44249.2;2391799:>:0jznn
8.钢FRP混凝土组合梁桥构件的受力性能与设计方法研究【摘要】: 钢-FRP-混凝土组合梁桥是近些年出现的一种新型桥梁结构形式。该结构主要由钢主梁、FRP空心板、混凝土层及相应的界面连接件组成。钢-FRP-混凝土组合梁桥顺桥向的主要受力构件为钢-FRP-混凝土组合梁,横桥向的主要受力构件为FRP-混凝土组合板。在钢 jvzquC41efse0lsmk0ipo7hp1Cxuklqg1EJNF6624:<.396854>2293jv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