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20文币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1、(4)剪力墙墙肢截面宜简单、规则,内外墙应对直拉通。(5)剪力墙的门窗洞口宜上下对齐、成列布置,以形成明显的墙肢和连梁,不宜采用错洞墙。洞口设置应避免墙肢刚度相差悬殊。墙肢截面长度与厚度之比不宜小于3。(6)当建筑使用功能要求有底层大空间时,可采用底层大空间剪力墙结构(即框支剪力墙),但必须保证一定数量的落地剪力墙。(7)落地剪力墙的间距lw应符合以下条件:非抗震设计时:lw3B,lw36m (B为楼面宽度)抗震设计时:lw2B,lw24m (8度抗震设防)lw2.5B,lw30m (6、7度抗震设防)(8)框支剪力墙结构中框支梁上方的一层墙体不宜在边端设门洞,且不得在中柱上方设门洞。落地剪力
2、墙尽量少开门窗洞,若必须开洞时宜布置在墙体的中部。8.3.2 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开洞剪力墙由墙肢和连梁两种构件组成。开洞剪力墙由墙肢和连梁两种构件组成。1.剪力墙的类型剪力墙的类型:整截面剪力墙整截面剪力墙 整体小开口剪力墙整体小开口剪力墙 双肢及多肢剪力墙双肢及多肢剪力墙 壁式框架壁式框架图8-24 剪力墙的类型1)整截面剪力墙)整截面剪力墙 变形 轴力分布(N)弯矩分布(M)(弯曲变形)(a)(b)(c)(d)图8-25 整截面剪力墙内力分析图8-26 整体小开口墙剪力墙及联肢剪力墙内力分析 变形 墙肢M分布 (整体小开口墙)(联肢墙)(弯曲变形)(a)(b)(c)(
3、d)2)整体小开口剪力墙及联肢剪力墙 3)壁式框架图8-27壁式框架内力分析 变形 弯矩分布(M)(剪切变形)(a)(b)(c)4)框支剪力墙结构 图8-28 框支剪力墙与落地剪力墙协同工作结构体系及弯矩、剪力图 框支剪力墙与落地剪力墙 底层框架 底层剪力墙 底层框架 底层 剪力墙协同工作结构体系 M分布 V分布2、剪力墙结构构件的受力特点1)墙肢 在整截面剪力墙中,墙肢处于受压、受弯和受剪状态,而开洞剪力墙的墙肢可能处于受压、受弯和受剪状态,也可能处于受拉、受弯和受剪状态,后者出现的机会很少。在墙肢中,其弯矩和剪力均在基底部位达最大值,因此基底截面是剪力墙设计的控制截面。2)连梁 剪力墙结构
4、中的连梁承受弯矩、剪力、轴力的共同作用,属于受弯构件。沿房屋高度方向内力最大的连梁并不在底层,应选择内力最大的连梁进行配筋计算。连梁由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纵向受力钢筋(上、下配筋),由斜截面承载力计算箍筋用量。由于在剪力墙结构中连梁的跨高比都较小,因而连梁容易出现斜裂缝,也容易出现剪切破坏。连梁通常采用对称配筋。8.3.3 8.3.3 剪力墙结构的构造剪力墙结构的构造1 1、材料、材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20。墙中的分布钢筋和箍筋一般采用墙中的分布钢筋和箍筋一般采用HPB300级钢筋,其他钢级钢筋,其他钢筋可用筋可用HRB335级钢
5、筋。级钢筋。2 2、剪力墙的最小厚度、剪力墙的最小厚度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混凝土剪力墙的厚度不应小于140mm,且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楼层高度的楼层高度的1/25,以保证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混凝土,以保证墙体的刚度和稳定性以及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的浇筑质量。3.3.墙肢配筋要求墙肢配筋要求1)1)端部钢筋端部钢筋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按规定设置边缘构件。剪力墙两端和洞口两侧应按规定设置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边缘构件分为约束边缘构件和构造边缘构件非抗震设计时应设构造边缘构件。非抗震设计时应设构造边缘构件。非抗震设计剪力墙端部应按构造配置不少于非抗震设计剪力墙端部应
6、按构造配置不少于4 4根根12mm12mm的纵向钢筋,沿纵向钢筋应配置不少于直径的纵向钢筋,沿纵向钢筋应配置不少于直径6mm6mm、间、间距为距为250mm250mm的拉筋。纵向钢筋宜采用的拉筋。纵向钢筋宜采用HRB335HRB335或或HRB400HRB400。2 2)墙身分布钢筋)墙身分布钢筋剪力墙墙身分布钢筋分为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剪力墙墙身分布钢筋分为水平分布钢筋和竖向分布钢筋,其筋,其作用是:作用是:使剪力墙有一定的延性,破坏前有明显的位移和使剪力墙有一定的延性,破坏前有明显的位移和预告,防止突然脆性破坏;预告,防止突然脆性破坏;当混凝土受剪破坏后,钢筋仍有足够抗剪能力,当混凝土
7、受剪破坏后,钢筋仍有足够抗剪能力,剪力墙不会突然倒塌;剪力墙不会突然倒塌;减少和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减少和防止产生温度裂缝;当因施工拆模或其它原因使剪力墙产生裂缝时,当因施工拆模或其它原因使剪力墙产生裂缝时,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继续发展。能有效地控制裂缝继续发展。剪力墙分布钢筋的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方式有单排及多排配筋:配筋方式有单排及多排配筋:截面厚度(截面厚度(mm)bw400双排配筋;双排配筋;400 bw;700三排配筋;三排配筋;bw 700四排配筋;各排分布钢筋之间四排配筋;各排分布钢筋之间应采用拉筋连接,拉筋应与外皮钢筋钩牢。拉结钢筋间应采用拉筋连接,拉筋应与外皮钢筋钩牢。拉结钢筋间距
8、不应大于距不应大于600mm,直径不应小于,直径不应小于6mm。在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应适当在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应适当加密。加密。剪力墙的分布钢筋:剪力墙的分布钢筋: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0.20%0.20%,间距不应,间距不应大于大于300mm300mm。对房屋顶层、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对房屋顶层、长矩形平面房屋的楼梯间和电梯间、端部山墙、纵墙的端开间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梯间、端部山墙、纵墙的端开间剪力墙分布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率不应小0.25%0.25%,间距不应大于,间距不应大于200mm200mm。剪力墙分布钢筋
9、的直径不应小于剪力墙分布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8mm8mm,且不宜大于,且不宜大于墙肢截面厚度的墙肢截面厚度的1/101/10。为施工方便,竖向钢筋为施工方便,竖向钢筋宜在内侧,水平钢筋宜在外宜在内侧,水平钢筋宜在外侧,并且多采用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同直径、同间距。侧,并且多采用水平与竖向分布钢筋同直径、同间距。剪力墙分布筋(双层)剪力墙分布筋(双层)图图8-298-29 剪力墻水平分布钢筋的连接构造剪力墻水平分布钢筋的连接构造剪力墻水平分布钢筋在墙体端部配筋连接构造剪力墻水平分布钢筋在墙体端部配筋连接构造剪力墻水平分布钢筋在墙体端部配筋连接构造剪力墻水平分布钢筋在墙体端部配筋连接构造3 3)连梁的
10、配筋构造)连梁的配筋构造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伸入墙内的长度不应小于,且不应小于应小于,且不应小于600mm;600mm;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沿连梁全长的箍筋直径不应小于于6mm6mm,间距不应大于,间距不应大于150mm150mm;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人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人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置间距不大于150mm150mm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箍筋直径相同;连梁的配筋构造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
11、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的直径不应小于lOmmlOmm,间,间距不应大于距不应大于200mm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对跨高比不大于2.5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筋(腰筋腰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30.3。4 4)剪力墙墙面和连梁开洞时构造要求)剪力墙墙面和连梁开洞时构造要求当剪力墙墙面开洞较小时,除了将切断的当剪力墙墙面开洞较小时,除了将切断的分布钢筋集中在洞口
12、边缘补足外,还要有所加强,分布钢筋集中在洞口边缘补足外,还要有所加强,以抵抗洞口应力集中。连梁是剪力墙中的薄弱部以抵抗洞口应力集中。连梁是剪力墙中的薄弱部位,应重视连梁中开洞后加强措施。位,应重视连梁中开洞后加强措施。剪力墙剪力墙墙面开墙面开有非连续小洞有非连续小洞口(其各边长口(其各边长度小于度小于800mm800mm)的配筋构造的配筋构造图8-30 洞口补强配筋示意(a)剪力墙洞口补强;(b)连梁洞口补强8.3.4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剪力墙结构的抗震构造措施1、混凝土最低强度等级 剪力墙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带有筒体和短肢剪力墙的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2
13、、剪力墙的最小厚度 按一、二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剪力墙,厚度不应小于160mm,且不应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16;当为无端柱或翼墙的一字形剪力墙时,其底部加强部位厚度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2;其他部位尚不应小于层高的1/15,且不应小于180mm。3、剪力墙边缘构件 抗震规范规定,在抗震剪力墙墙肢两端和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1)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 1)约束边缘构件的设置部位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2)约束边缘构件的构造约束边缘构件的形式可以是暗柱(矩形端)、端柱和翼墙,见图8-31。图
14、8-31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a)暗柱;(b)有翼墙;(c)有端柱;(d)转角墙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方向的长度lc和配箍特征值 V应符合表8-11的要求,箍筋的配筋范围如图8-31中的阴影面积所示。约束边缘构件纵筋的配筋范围不应小于图8-31中的阴影面积,一、二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在其范围内的纵筋截面面积,分别不应小于图中阴影面积的1.2%和1.0%,并分别不应小于6根直径16mm和6根直径14mm的钢筋;纵筋宜采用HRB335或HRB400级钢筋。(2)构造边缘构件的设置(a)(b)(c)(d)bw300bwbW且400hwbc300300图8-32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范围(a)暗柱;(b)(
15、c)翼柱;(d)端柱4、剪力墙的配筋构造(1)墙肢端部纵筋的构造要求 在墙肢水平截面两端集中配置直径较大的纵筋,用于抵抗压(拉)弯作用。端部竖筋应位于由箍筋或水平分布钢筋和拉筋约束的边缘构件(暗柱)内。(2)剪力墙中的分布钢筋 分布钢筋的布置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厚度大于140mm时,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布钢筋应双排布置;当剪力墙厚度大于400mm,但不大于700mm时,宜采用三排配筋;当厚度大于700mm时,宜采用四排配筋。各排分布钢筋网之间应采用拉筋连系。分布钢筋的配筋构造 抗震剪力墙中竖向和水平方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均不应小于0.25%(一三级)和0.20%(四级);最大间距不应大于300mm
16、,直径不应小于8mm,但直径不宜大于墙厚的1/10。拉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600mm;在底部加强部位,约束边缘构件以外的拉筋间距应适当加密。图8-33 剪力墙端部水平分布钢筋的锚固(a)无翼墙时的锚固;(b)无翼墙时的搭接;(c)有翼墙时的锚固(a)(b)(c)15d15dlllaE(仅用于底部加强区)15d15d分布钢筋的锚固 图8-34 剪力墙转角处外侧水平分布钢筋的配筋构造(a)外侧水平分布钢筋连续通过转角;(b)外侧水平分布钢筋设搭接接头 在转角墙部位,沿剪力墙外侧的水平分布钢筋应沿外墙边在翼墙内连续通过转弯(图8-34a)。当需要在纵横墙转角处设置搭接接头时,沿外墙的水
17、平分布钢筋应在墙端外角处弯入翼墙,并与翼墙外侧水平分布钢筋搭接,搭接长度应不应小于1.2laE(图8-34b)。分布钢筋的连接构造 剪力墙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长度llE不应小于1.2laE。同排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以及上、下相邻水平分布钢筋的搭接接头之间沿水平方向的净间距不宜小于500mm。(3)连梁的配筋构造 剪力墙连梁顶面、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两端应伸入墙内,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且均不应小于600mm。位于墙端部洞口的连梁顶面、底面纵筋伸入墙端部长度不满足laE时,应伸至墙端部后分别向上下弯折15d,且弯前长度不应小于0.4laE。连梁应沿全长配置箍筋,抗震设计时箍筋的构造应按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采用。在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的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跨内的箍筋直径相同。墙体水平分布钢筋应作为连梁的腰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连梁截面高度大于70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腰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4)剪力墙洞口的补强措施 在剪力墙的洞口周边,应将洞口处被截断的分布钢筋的配筋量分别集中配置在洞口的上、下和左、右两边,该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2mm,自洞口伸入墙内的长度应不小于laE。结束!结束!谢谢大家!谢谢大家!
侵权投诉QQ:3464097650 资料上传QQ:3464097650
【声明】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卖给(下载)用户,本站只是网络空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原创文档下载所得归上传人所有,如您发现上传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请立刻联系我们并提供证据,我们将在3个工作日内予以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