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期,我介绍了美国半挂车200年的发展史,今天介绍下欧洲半挂车市场的发展。
与美国厢式半挂为主流不同,欧洲的半挂车主流产品是侧帘车。
其实,侧帘车的技术、制造工艺和制造成本,比一般的厢式货车高出很多,而且也非一般的企业所能生产。
但多少年来,敢于尝试的部分国内企业还是依葫芦画瓢,参照欧洲的侧帘车组织生产出来;但由于不少企业一直没有完全掌握一些关键技术和工艺,加上一些国产关键配件(如帘布)品质不过硬,结果造成侧帘车可靠性不高、寿命较短、用一段时间后品相较差等,从而败坏了侧帘车的名声,侧帘车在中国市场还没有树立起良好的形象。
欧洲厢式车:材料推动车辆进步
与美国相比,欧洲厢式车的发展史稍微晚一点。
1896年戴姆勒发明了一台1.5吨时速15km/h靠机械带动的汽车,推动了欧洲挂车的发展,1920年欧洲第一台半挂车在德国诞生。
1920年德国发明的第一台半挂车
1935年Schmitz发明欧洲第一台全挂车,没错,就是现在享誉全球的施密茨。
1936年的欧洲全挂车
欧洲厢式车的发展历程相对比较简单,不过另有特色。
欧洲厢式车最典型的特点是帘布的使用,从诞生之日至今一直在使用,而且使用非常娴熟。
上世纪50年代欧洲厢式车以钢栏板+帆布为主,70年代逐渐轻量化以铝栏板+帆布为主。
1969年Edscha发明了滑动顶,更加方便货物装卸,是一项革命性的发明。进入七八十年代后栏板挂车、仓栅挂车+帆布已经成为欧洲道路运输的主流车型。
上世纪八十年代后,侧帘半挂车在欧洲发展迅速,货物的装卸和固定方式多种多样,根据固定货物的不同,侧帘车形态各异。这个阶段的侧帘布可以滑动到两侧,左右同时上货,滑动顶可以开启,装载大件货物,固定货物装置齐全,货物和整车安全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进入2000年后,侧帘车固定和装卸方式进一步丰富,诞生了侧面设计滑动立柱、挡货栏杆、内部拉环、左右挡货横杆等,与此同时,紧跟美国厢式车发展的步伐,复合材料厢式半挂车也在欧洲逐渐兴起。
欧洲半挂车几个阶段
欧洲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栏板挂车+帆布的形式开展公路物流运输,开启厢式车的发展历程,经历了几个阶段。
从欧美厢式车的发展史来看,轻量化是两者共同的特点,值得国内学习。
目前,侧帘车在中国推广缓慢,也与侧帘车存在着天然不足(劣势)——如防盗性能较差、价格比普通厢式货车高、中国用户认知度偏低等因素有关。
但随着技术的进步,用户最担心的因素——防盗性能一旦得到了解决,那么侧帘车在中国的推广前景将非常广阔。
毕竟侧帘车的天然优势是轻量化和装卸方便(侧面及顶部),这其实应该是压倒一切的因素,欧洲如此,中国也应如此,尤其是近些年来,随着国内运输行业普遍面临着节能减排和提高效率等转型升级的压力,采用侧帘车的意义显得越来越重大。
当然除了国内市场应用外,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不少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海外,将中国的侧帘车产品销往海外。
为了更好地助力专用车企业走出去,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用车分会、汉阳专用汽车研究所主办,《专用汽车》杂志社、广东富华重工制造有限公司承办,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专用车分会、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武汉)有限公司支持的“2023专用汽车出口路径行业研讨会”,以“开创多元平衡新格局”为主题,拟于2023年7月12-13日在广东省江门台山市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