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月产销数据分析

一、2015年汽车走势评述 1、7月市场走势回顾       今年1季度的批发增速达12%,2季度开始持续下行,至6月的同比增速-1%,7月进一步下行到-6%,似乎近几个月下行压力持续加剧。但从车市零售看:在1季度零售增速18%,快速下行到6月-1%增速后,7月零售稳在同比-1%增速,体现4月以来的车市增速持续下滑的严峻态势已经初步企稳。今年股市的6-7月顶部剧烈波动对车市消费带来一定影响,好在政府力挽狂澜扭转乾坤,减少了股市中小散户的损失,也令车市有了较好企稳的基础,实现了7月的零售增速与6月持平。由于今年车市零售增速剧烈下滑并6月负增长,且在电商对渠道售前售后冲击下,品牌经销商经营艰难、心态不稳,厂家需要维护渠道稳定。因此车企在7月大幅降低给经销商配车,形成7月国内批发低于零售7万台的罕见的年中大幅降渠道库存现象,压低了7月批发增速。       近期车市零售低迷下的厂家促销增大很猛,加之厂家年款新车伴随价格下探和配置提升,价格诱惑力体现。而7月股市企稳后的消费购买力也逐步恢复,而7月下旬的天气不特别热且雨水较大,因此7月下旬的车市零售稍有恢复。7月的车市商务业务类需求相对同期仍是偏弱,这也是经济下行导致政府税收和企业利润下滑幅度远快于居民收入增速下降幅度,因而影响合资品牌的商务和换购需求,自主品牌依托SUV优势实现7月增速12%,份额也达到35%,高于同期份额5%。日系依托SUV新品和动力升级实现7月批发增速24%的较好表现。 A.7月市场零售走势

7月狭义乘用车国内零售较弱,同比增速达到-1%,环比-7%。其中增长最强的是SUV,同比增长39%左右,其主要原因也是A0级SUV的新品贡献体现的较充分,形成新的市场热点。而轿车市场的增速为-14%,这也是7月总体市场需求受阻转弱的体现,对主力厂家带来严重的增长困扰。 B.7月车市零售月初较弱

6月车市销量相对低迷,7月初的车市零售也是严重低迷,第一周的零售同比负增长10%,随后的负增长逐步减弱,最后一周出现正增长。

从进度走势看,15年7月的前两周的下滑较大,而最后一周的增长也不足,处于大幅减压状态。体现了股市的影响较大。 C.7月车市批发增速放缓

7月厂家销量增速达到-1%,与零售都出现同比的负增长,这是多种因素的组合影响。主要是经济因素和股市因素的组合,7月的月末压库现象较弱。由于需求严重疲软,降库存的压力大,压库能力也是下降。 D.7月车市批发前低后高

15年7月的狭义乘用车厂家的出货速度相对较异常,第1-3周的销量相对偏弱,最后一周的销量拉升较强,车市7月末的假期的异常走势也是少有的。 E.车市季节角度狭义乘用车增长较高

如果根据春节的季节规律,把15年1-2月理解为春节期间,15年的3-5月零售增速是10%,属于近期增速较低的。6-7月的-1%的增速是不可想象的低增速。后面4季度增速一般不低于5%,因此15年走势是有春节因素的促进的,全年的零售应该不会太差

历年没有今年的上半年下滑如此之迅速,随后的车市将进入6-7月的谷底期。7月走平是很好的现象,这也是6月提早调整的结果。 F.7月新品推出       15年7月新品没有推出,市场处于淡季调整期。 G.轿车两厢需求低迷

前几年轿车市场的两厢车型占比持续下降,14年达到17.7%,15下降到14.6%,其中的7月两厢车销售比例下降到14.6%,远低于同期的18%。这样的两厢持续下降趋势趋势体现了入门级小车的车身式样多样化趋势。小型MPV类微客的载客需求发展较快,小型SUV也是快速崛起,这都对两厢轿车的影响也是较大的。15年7月的两厢需求也有合资两厢车的价格调整因素,英朗三厢降价,两厢价格稳定,销量下滑巨大。

14年的两厢车受到大城市增长的促进,年轻人对两箱车的认同增长,部分厂家考虑对两厢车单独品类,实现独立发展,这进一步促进两厢车的走强。但近期的小SUV新品推出多,小车市场的竞争逐步激化,A0级两厢轿车表现较好,而微轿的结构性占比下降影响更大。A级两厢也受到SUV的分流影响较大,导致A级两厢份额严重下降。 H.7月狭义乘用车排量平均1.79升

15年7月的狭义乘用车平均排量是1.79升,相对14年7月的1.79升基本持平。今年7月排量走稳的主要原因是小型SUV销量占比偏大,合资品牌轿车走势低迷,影响排量结构。

15年7月的小排量萎缩局面进一步加剧。其中1.2升级以下车型的份额明显下降,但1.5升和2升及增压车型是同比增长较大,这也体现A级车和SUV市场火爆。同时1.5升的车型排量销量增长较快,也是合资的老款车型逐步推动1.6升转1.5升的转变。自主小排量车相对受市场萎缩冲击下滑的现状。7月的电动车销量达到0.4%,市场份额也是有数字概念了。 I.7月新能源车销量增长较猛

7月的新能源车销量10753台,其中插电混合动力达到6058台,纯电动车达到4685台,出现6-7月的新能源车增速逆转。纯电动乘用车中全部是轿车产品,前期的MPV\SUV逐步萎缩。7月的纯电动车中的A00级车占比达40%,A0级成为纯电动乘用车的绝对主力。       插电混动主要是以A级车为主,比亚迪秦和荣威550是绝对的主力。而以宝马5系为代表的合资品牌的高端插电混动车型表现也是很好的。本月的唐加入混动,SUV的混动化也是趋势。 J.7月新能源车主力车型销量增长较猛

7月新能源车销售增长较猛,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销量1.07万台,同比增速达到1.3倍,环比下降13%。其中插电混合动力持续爆发式增长,销量达到6068台,比亚迪仍是一枝独秀,而比亚迪唐的推出也给比亚迪的新增长动力。       15年1-7月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6万台,基本相当于14年的5.8万台的年销量。其中电动车销售纯电动车的销售主要是低速电动车的崛起,随着QQ、众泰EV等的销量处于领军水平,电动车的市场进一步活跃,这也体现了低速电动车的市场潜力巨大。 K.产品促销多样化

15年1季度促销相对稳健,4月开始的车市走弱带来促销的快速增加,6-7月的降价促销组合使车市的价格下降还是较大的。增速负增长下的促销急剧增大,15年的竞争进一步激烈。

今年7月的主力车型促销力度增加较大,其中的中等销量水平的车型的促销的增加较多。同比14年7月同比增大促销的主要是日系的车型。       而环比促销增大的车型主要是自主车型,在前期低促销后需要加大促销增量。

相对于14年7月的主力车型指导价调整幅度较大,调低的较多,尤其是部分老车型通过大幅降价的概念增量,大幅降价后的促销缩水较多,形成组合性的拉量效果。       7月指导价格调整的自主品牌是奔腾B70、合资品牌是霸道。本月的缤致、汉兰达和英朗的降价力度较大。自主品牌的全球鹰GX7也是降价到达万元级别。

L.7月狭义乘用车中高端走势不强       今年7月的车市增长受到SUV主力车型拉动,且A级增长较好,但轿车的零售均出现同比负增长,与经济环境有关联。MPV的增长动力也有减弱。

7月的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较强主要是A0级SUV车的同比增长带来的增量。而B级和C级SUV的增长也有改善的趋势。 M.15年7月主力自主品牌车企表现较强

15年7月的前10位主力车企的销量贡献度达到57%,弱于15年的1-7月的主力车企表现。15年7月的前5位增量主力车企的增量异常突出,其中自主品牌的主力车企在7月的销量排名较好,长安汽车和江淮的表现都很不错。        从7月的增量贡献度看,一汽丰田和东夲、广本的表现超强。而减量的主要是合资品牌的强势车企。这也是合资品牌的产品结构不合理的市场销量损失。 N.主力车车型的表现

7月的车市销量批发增量很低,主力车型的销量贡献度也较小,7月前10名主力车型的销量占比18%,销量贡献度大于年度贡献。15年的前10名主力车型中仅有宏光、宝骏730和哈佛H2是自主品牌。       7月的车市主要强势车型增量贡献增量基本都是新车。15年7月的减量车型主要是前期强势车型的调整,合资品牌丢量表现的较突出。 O.企业走势相对分化

15年7月的主力厂家表现与14年反差巨大,上海通用、一汽大众、长安福特、神龙等前期表现较好的企业出现弱化趋势。而丰田、本田出现异常的高增长现象,自主车企普遍表现较强。

15年的合资主力厂家走势压力较大,主力车企面临负增长,而长安、吉利的销量增速高增长。15年江淮、长安汽车和吉利汽车的走势较好,这体现了自主逐步恢复活力。

15年7月的主力厂家零售相对分化,南北大众的零售表现不强,北京现代、东风起亚、神龙的增速放缓。而吉利和一丰、广本的增速较好。

15年的厂家走势分化,南北大众和上海通用依旧是领军。丰田已经逐步焕发活力,韩系和法系面临调整。自主品牌的民营企业出现全面提升,长城、吉利、比亚迪都是表现较好。 P.7月自主厂家厂家销量较好

7月各车系零售同比销量增速差距较大,日系7月同比去年7月增速达到17%属较强,而自主厂家同比增速10%较快。德系和韩系相对表现偏保守。       7月的批发增速差距也较大,自主品牌的增速在高增速区间,日系7月的批发增速24%较好。1-7月的欧美主力车系同比零增长,只有自主品牌较突出。

由于14年初的自主品牌出现起步低迷的现象。15年自主品牌表现超强。日系的4-7月走势较强,成为突出表现的唯一车系,这也是日系的产品根基较深,SUV新品市场认可度高的结果。 Q.厂家库存大幅下降、渠道库存压力缓解

历年3-7月都是库存高增长的局面,今年的增长也是有必要的。14年12月到15年2月的厂家和经销商库存双降,急需3-7月的补库,因此15年的7月补库实际潜力巨大,但7月的厂家库存积 累很大,渠道库存反而增长较小,说明市场不好对经销商信心打击较大。

从库存指数看,今年7月末的厂家库存达到1.03个月的销量,今年的厂家库存深度高于历年7月的正常水平。经销商库存升到1.95个月水平,较前两年的1.9左右相对偏高。由于市场巨变 的低迷,7月的厂商库存合计是2.99个月,属于总体库存较高的水平。

7月的厂家库存增加3万台,其中的合资品牌增下降2万台,自主成为增库存的主力,国企和民企共增4万台,现代和大众的厂家库存压缩较好。       7月的经销商库存减少7万台,其中自主国企是增厂家库存降经销商库存,也是很好的事情,大众和宝马、本田等也是降经销商库存。 2、8月市场展望       8月虽然是大月,但有双休日11天,因此环比工作日少3天,同比少一天,也带来一定的增长压力。6-7月的股市骤跌,股市不稳、车市不兴,因此形成车市的负增长。随着国家强力措施稳定股市,8月的股市对车市影响基本消除,车市增长更多依托经济基本面支撑。7月制造业PMI 均处谷底,且出口表现较弱,体现今年经济复苏仍是曲折过程。近期政策更为强调稳增长,年初稳投资的地方项目审批多但前期启动较慢,下半年强投资会加速见效,也会间接推动乘用车需求改善。       5-7月是降库存稳渠道的痛苦期,8月处于车市剧烈调整后企稳回升期。随着第二批节能环保车目录公布,加之秋季零售逐月回升,8月零售有望继续企稳回升。由于经销商库存高企而8月批发仍是负增长,但降幅有所减少。 3、股市对车市的影响基本消除       6-7月车市的严重下滑主要还是经济走弱和股市等的组合影响。今年居民家庭财富的调整主要是向股票等资产的配置增大,前期的股市暴增期推动居民财富加速进入股市获取超额利润,随着近期的股市下跌,居民财富的投资调整趋于稳健。由于股市投资占小康家庭财富比例远小于欧美国家,房产、存款等仍是家庭财富主要配置,股市涨跌带来的小康家庭总体财富的变化不大。而此次的财富受损主要是加杠杆的中产阶级的损失较大,但占比极小。今年4-6月的车市零售增速剧烈下降已经有投资抑制私车消费的现象,虽然股市震荡和未来收入预期变化影响日常开支,但普通居民家庭财富仍是有较好的流动性。由于投资风险大,正常的购车消费回归消费的合理地位,车市前期被抑制的正常消费已经逐步回暖。 4、汽车出口需要强力支持       我们的汽车出口占产量的比重持续走低,14年的中国2400万的产量仅有92万的出口,出口仅占产量的4%左右,这与我们工业品的世界工厂地位不符。近期国际车企的世界产能布局并不把中国看为世界汽车工厂,布局偏向东南亚和北美等,中国整车的竞争力在世界偏弱。       近几年的出口量持续下降是有诸多因素的,首先是汇率因素,新兴和资源依赖型国家,受国际油价、原材料价格下跌等因素影响,当地经济走弱,货币贬值,对我们出口极其不利。其次是贸易限制措施频发加大出口难度,前期俄罗斯、巴西等就针对中国车搞小动作。第三是受地缘政局动荡影响,我们的出口优劣势剧烈波动。       随着今年车市进入低增长,国内市场的容量增长相对有限,而汽车出口的巨大潜力完全没有发挥。我们整车企业和国家应该认清整车出口的战略意义,实现有效的政策保障,在国外给车企更多的理解和支持。针对汇率等政策问题,也需要有效的汇率补贴机制。如何化解行业下行压力,出口改善应该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之一。 5、车企应将电商融入4S体系       年轻一代消费者的选择购物的电商化趋势势不可挡,随着网络电商的超高速发展,汽车电商也是成为值得关注的热点。从车企增量看,多渠道和多网点是销售增量的最快捷有效措施,想更多4S店的建立需要地域条件支撑,而网络电商渠道的建设高效快捷,电商渠道可能是增量的速效方式。       汽车相对其他消费品不同,现有汽车4S店销售模式的物流和资金流成本效率最高。大型电商平台是独立的信息平台体系,其流量优势不可替代。但电商平台主要是市场宣传和集客功能的体现,与完整销售职能差距较大。电商渠道无法实现低成本的独立物流模式,购车全程体验的满意度也无法保障。       在互联网+潮流全面冲击零售业的情况下,厂商应考虑如何稳定实体授权4S经销店队伍。电商目前功能主要是实现线上消费信息导流到经销商销售端,成为经销商销售流程的重要前端环节。 6、乘用车柴油化并非主流趋势       近期乘用车柴油化的趋势又被炒作,但我们认为乘用车柴油化并非主流趋势。目前发展柴油乘用车并非为消费者降低使用成本为核心目标,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平均油耗的达标,乘用车柴油化降油耗也是合理措施。但可能容易被忽略的是,04年时国家制定的的乘用车油耗限值政策受限于当时条件,当时没有建立乘用车柴油的油耗独立标准,这是政策修订完善过程中的暂时局限,未来政策必然要单独制定乘用车的柴油车油耗标准,企业的钻柴油与汽油同油耗标准的空子只能是短期的机会。目前测算在2017年前的企业平均油耗压力很小,不需要柴油助力。而18年后仅靠柴油车也无法达标,加之柴油车油耗标准不知何时建立,油耗政策必然迫使企业强化新能源车的发展。总体看乘用车盲目的柴油化是有很大问题的,为这样的柴油乘用车无标准而钻空子的企业的未来技术线路风险巨大,主力车企应该慎重搞柴油化,坚定信念推动新能源车普及。 7、厂商要做好过冬的准备       今年6-7月的车市负增长,随着股市企稳,车市的增速似乎有回升的趋势。我们预计4季度的春节前车市将有所回暖,但明年的车市依旧有较大的压力。从IMF、亚行等预测的明年经济前景看都不是很乐观,有持续下行的压力。16年乘用车预测应更稳健。做好1年以上的过冬准备,稳健经营,减少扩张冲动,确保流动性。       今年下半年车市也将面临细分市场新的增长动力不足的问题, 13年的A级SUV暴增和A0级MPV增长是车市增量重大推动,14年的A0级SUV也是4季度的重要增量。而近期的车市细分市场新增量点仍不突出,B级SUV难堪大任。       增速放缓后的竞争激化,带来渠道销售利润的总体缩水,加之售后利润也严重分流,渠道4S店的运营稳定性也有危险。车企需要挖掘低增长下的结构性市场机会,自主品牌也需要稳固优势市场,提升车型效率,向上突破仍需谨慎。车企需要降低厂商库存,稳定渠道队伍,控制渠道扩张的冲动。适应互联网+的影响,形成更有效的OTO的融合,探索更好的业态,确保经销商盈利。 8、整车企业经济运行态势分化 A、整车行业总体状态

由于国家统计局的行业经济运行的总体数据发布要晚一个多月,因此我们本月只能进行隔月的月度跟踪汽车整车总体运行状态。国家统计局统计的14年的主营业务收入3.4万亿元,增长12%,而成本增长11%,生产运营处于较好水平。但15年的1-6月的收入增长2%,成本增长4%,利润下降8%,总体看汽车整车行业的利润表现下滑较大,其中的合资品牌表现很差。 B、合资整车企业运营分析

合资整车企业14年的表现很突出,销售收入增长13%,利润增长20%,但相对于13年销售利润增长明显放缓。15年的合资企业的成本增长4%,收入增长1%,暂时性利润大幅下滑13%。而财务费用和管理费用也是增长较大。但营业费用大幅减少也是不正常的,下半年的营业费用估计大幅增长。 C、内资整车企业总体运行状态

14年的内资整车行业的销售收入达到15709亿元,同比增长11%。而14年的内资企业利润表现也明显改善,利润1527亿元,较13年增幅20%。       15年1-7月内资企业的收入和成本均零增长,利润同比下滑2%。由于内资企业的财务费用较低,股市估计挣不少钱。 二、2015年汽车工业走势       1、国家统计局:2015年汽车生产增速微放缓

2015年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6.0%,1-7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

分行业看,7月份,41个大类行业中有37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其中,汽车制造业下降0.5%。分产品看,7月份,565种产品中有268种产品同比增长。

其中,汽车156.2万辆,下降11.2%;轿车70.8万辆,下降26.3%; 2、2015年汽车投资消费增速放缓

2015年1-7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88469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2%,增速比1-6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116639亿元,同比增长9%,增速比1-6月份回落0.3个百分点。1-7月汽车行业投资增长11.3%,放缓较大。 3、2015年汽车增速微放缓

图表 1汽车05-2015年表现对比分析  单位  万台,%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14年汽车总计销量2350万台,累计增速7%;15年1-7月汽车总计销量1335万台,同比增长0%,7月增速较年度增速增速相对偏低,这主要是乘用车的较差,而商用车表现有所改善。15年1-7月的乘用车增速达到3%,增速稍弱于预期。 4、行业销量状态

图表 4汽车13-15年表现对比分析  单位  万台,%       15年7月国产汽车销量-7%相对偏弱,其中的乘用车较弱,客车表现较平稳,但卡车系列相对较弱,这是经济环境下滑的影响。 5、2015年汽车二手车销量平稳增长

图表 2汽车05-2015年二手车表现对比分析  单位  万台,%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数据,2015年至交易量460.90 万辆,相比上年同期增长5.79% ,交易额2698.0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上涨 0.57% 。基本型乘用车272.29 万辆,同比增长 7.66%,交易额 1589.22亿元。客车60.49万辆,同比下降5.24%,交易额270.33亿元。载货车53.85万辆,同比下降 0.52%,交易额228.36 亿元。越野车22.84万辆,同比增长37.07 %,交易额 351.84亿元。 6、国内狭义乘用车销量走势

图表 3狭义乘用车06-2015年表现对比分析  单位  万台,%       根据全国乘联会数据,2014年累计国内狭义乘用车综合零售销量1775万台,增速为14%。15年车市零售开局走强有春节支撑,1-7月零售798万台,同比增13%。7月的中国狭义乘用车综合零售销量149万台,增速为5%。15年7月的狭义乘用车仍是多功能车高增长,轿车低迷。

7、中国汽车进出口走势进口车反差较大

根据全国海关统计,2015年上半年的中国汽车累计进口44万台,累计增速-24%。总体看今年的进出口累计增速走势均有下滑,进口增速下滑到-24%,出口下降到-12%。今年进口车的波动远大于出口市场,今年的进口受伤就很严重。 8、汽车整车进口月度走势

11年进口受到日本地震影响,出现2季度大幅跳水的走势,随后12年的进口创出新高是低基数的高增长预期和进口压库冲量的强弩之末。在12年9月开始的日系进口车出现剧烈的调整,因此13年的9月就出现增速暴增的局面,一直延续暴增局面到14年7月。14年3季度后的进口处于高位回落趋势,15年进口出现高基数的低迷,15年2季度的进口受到国内经济疲软而进一步下行低迷。 9、今年逐月出口车销量增速乏力

四、汽车集团和企业走势 1、主要汽车集团本月销量与同期的增长分析

图表 6主要汽车集团2015年本月销量同比14年同期增长分析       7月的汽车大集团也是表现分化,且自主中小集团相对超强。由于14年7月的轻卡暴跌带来的自主偏弱,在基数走低后的独立车企今年7月相对较强,广汽、江淮、吉利等是表现很好的。       大集团普遍走势很差,长安走势增速也是负增长。大集团表现走弱,这也是大集团合资强的结构性增长分化的结果。 2、主要汽车集团15年销量与同期的增长分析

15年1-7月的大集团走势分化严重,一汽和东风严重的负增长,而长安和广汽表现较好。中小集团中只有华晨表现稍差。一汽和东风等大集团因为商用车的比重较大,经济下滑影响卡车表现,因此表现稍差可以理解。 3、汽车企业批发销量走势

图表 8汽车企业月度销售走势对比       近期汽车主力企业的优势依旧相对明显,7月的上通五菱仍处于领军地位,上海通用、上海大众、一汽大众都是快速下降。长安的走势回落,北京现代等诸多乘用车企业销量都是小幅下滑。       本月从集团角度看的前10车企中六大集团占据10席,车企分化明显,上汽三家,长安、东风、一汽各两家,北汽仅有一家,长城暂时退出。上汽三家都是主力企业;东风的东风日产和东风汽车两家,一汽有大众和丰田,长安主力是长安福特和长安汽车,北汽本月有北京现代。本月独立车企长城退出前10,内资企业仅有东风汽车、长安汽车进入前10。 4、狭义乘用车企业产销走势

15年7月的厂家产销竞争, 仍是较激烈的,走势差异性大,主力厂家全面回调。三强的主力厂家的一汽大众和上海通用的产量调整较大;日系的生产增量较强,形成强力增产增库存的现象。

厂家表现分化,15年南北大众和通用三强中都强力降低批发,降低经销商的库存压力,因此7月批发走势下降。日系冲刺很猛表现突出。长安冲刺较猛,长安福特表现较强,长安系总体超常规增长。 5、轻型卡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图表 9轻卡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15年7月的轻卡主力厂家分化较明显,大部分厂家出现同比剧烈下滑的特征。福田、金杯等同比增长。而江铃长城等较好的企业的销量出现下滑较大。 6、中重型卡车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图表 10中重卡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由于15年政府审批效率下降,项目审批而不开工的较多,上半年的中重卡属于休眠期,目前经济也极度不景气,各家3-7月销售的表现均很差。 7、轻型客车企业销售走势

图表 11轻客企业产销分类走势       14年的轻客是好日子, 15年春节前的1-2月轻客走势较弱,近期受到政策补贴等的干扰,主力企业表现分化,宇通等走势较好。轻客传统主力企业表现较差。 8、大中型客车企业销售走势

由于新能源补贴和客运需求的促进,15年6月的大客的市场表现较强,7月延续走强态势,宇通和金龙等主力企业走势很好。 五、狭义乘用车总体分析       由于乘用车的范畴较广,而微客的性质更接近商用车,因此我们强调狭义乘用车,也就是轿车+MPV+SUV。为方便称呼,在此下部分简称狭义乘用车为乘用车。 1、近年狭义乘用车零售走势

图表 13中国狭义乘用车月度零售走势特征       15年7月零售达到124万台,较2014年7月下降1万台,创出近期的增量新低,且7月的环比下降11万台,这样的6-7月与历史重叠的现象是历年没有的。 2、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分车型国内零售表现

图表 15狭义乘用车各级别分车型表现       此表用体现的是每一个细分类别占上一层级总零售量的比重,与包含出口和库存变化的批发增长有所差异。15年7月的市场体现SUV走强趋势特征明显,轿车市场的地位处于江河日下的状态,轿车中的中高级别走势较好,低端受到分流影响较大。多功能车市场超强增长,其中近年MPV是中低端需求也有下降,A0级MPV表现逐步走弱,逐步推移到A级MPV。但本月的B级以上MPV车型表现较好,中低端有所调整。       SUV则是A级火爆,随后延伸到A0级,成为高端向下延伸的特征。7月的锐界增量带来B级SUV市场的超强火爆新动向,C级SUV也表现超强。 3、狭义乘用车各国别在细分市场零售表现

15年自主品牌在SUV市场获得巨大的份额增长,从39%上升到52%,而德系的SUV从15%下降到10%,这也是巨大的反差。而自主品牌在轿车市场的份额从22%下降到20%。但7月的日系和美系轿车表现较好。 4、狭义乘用车各车系历年批发表现

13年的自主增速21%,稍快于合资企业的增速2个百分点,14年年自主增速11%,低于于合资增速3个百分点,15年1-7月的形势翻转,自主高于合资增速26个百分点。14年的1-7月的自主增速落后合资较多,这也是15年初的自主品牌增速高的较好基础,自主因此表现突出。 4、狭义乘用车各车系促销走势

图表 16乘用车各车系促销走势       此价格是针对各自车型厂家指导价的变化特征,由于厂家指导价前期多年不变,因此前期价格促销变化体现的较明显。近期的降价和价格下探现象较明显,但促销仍能体现趋势。       此表测算的促销价格是上市3个月后的主销车型的促销幅度跟踪。今年4-7月价格促销出现大幅上升,相对14年4-7月的促销加大力度更大。而14年7月后的促销增长不大,今年3月的降价带来4-7月竞品促销明显增大,尤其是7月的促销增长超强。15年的各车系价格促销走势稍有差异,自主品牌促销平稳,美系降价提升表现。而欧系、德系的促销增大很猛。 5、狭义乘用车各级别促销走势

7月的各级别促销出现一些变化,高端C的价格促销增大较大。A级车的促销增加较多。 6、狭义乘用车各类别促销走势

从各车型类别的促销走势看,在14年3-12月总体促销幅度逐步增大。15年的1-2月的收缩力度幅度较小,随后4-7月轿车促销增大较多。MPV大类车型的促销增长较平稳。SUV的促销力度2-4月加大,5月因新款降价稍有走稳,6-7月的SUV促销迅速加大。 7、核心企业促销跟踪

这是根据各企业的主力车型的促销比例组合测算的企业汇总,没有加权销量权重,仅为内部分析参照。       7月的大部分车系都是环比促销小幅增长,其中德系和欧系,美系的促销增加较猛,日系等降价效果也是相对不错,而自主品牌和韩系的促销相对稳定。

8、各跨国集团的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表现

图表 17跨国集团中国狭义乘用车市场历年表现       15年7月的车市受到大众和通用的同比下滑而其他车系表现较强。近期日系份额明显回升,本田和丰田等份额表现较强,福特表现一般。自主上升走势也减弱。 六、经济型车市场走势 1、A00级轿车市场表现

图表 25微型轿车主力品牌2014-15年走势       15年的微轿车型销量下滑较大,7月主力车型除了奔奔外全面同比大幅下滑40%左右,市场压力较大。奔奔在4-5月出现持续的环比增长,这也是微轿中少有的强势增量车型,但7月也出现调整。北斗星和奥拓、F0都是同比下滑剧烈。微轿的市场需求严重萎缩导致厂家的投入也是偏少的。       近期的纯电动微轿走强,众泰和吉利的电动车表现较好,成为微轿的新发展趋势。 2、A0级轿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图表 27小型轿车主力品牌2015年走势       7月小型车的主力车型偏重于中高端,且以美系和韩系的车型为主,自主仍是极度偏弱。近期日系威驰、飞度等表现较强。波罗市场表现逐步改善,尤其是波罗降价后的零售表现较好。赛欧处于产品调整期,市场表现暂时较弱。近期的宝马迷你mini的销量也有增长。       小型轿车的主力车型7月环比走强有波罗、雅力士等是增长的,体现了小型车仍是合资品牌的增量重点关注,对销量提升很有促进。但自主品牌的小型轿车进一步弱化,消费升级对自主小车不利。 3、A0级MPV销量走势

狭义乘用车的小型多功能车市场前期风声水起,近期变化剧烈。A0级车的MPV近两年发展较快,尤其是微客厂家的MPV类车型快速增长。五菱宏光和欧诺都是发动机前置形成两厢型车身,在损失一定载货空间同时获得安全性和舒适性的大幅提升。五菱宏光近期销量相对下降,产能和产品调整也是五菱的新增量举措。欧诺等也是表现稍弱。 4、 A0级SUV销量走势

小型SUV总体较强,近期已经成为最大的车市亮点。自主的表现超强,瑞风S3、哈佛H2等表现很好。随着夏季的到来,补库需求满足后的自主小SUV逐步进入快速回落期,同比增速也将明显放缓。而合资小型SUV的增长相对稳定,XRV、缤致已经是SUV主力。 5、经济型车厂家销量走势

7月的小型车自主厂家走势较弱,但合资主力厂家表现逐步改善,日系走强。五菱、长安等近两个月自主表现偏弱。合资企业的北京现代、广州本田等销量持续增长。东风悦达起亚也有新品的增量机会,本田和福特等小车走强,小车市场的合资品牌仍是有较好机会,自主的节前增量面临消费升级和夏季双重考验。 七、A级乘用车市场走势 1、紧凑型轿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图表 29紧凑型车主力品牌走势       7月的A级车主力车型销量走势总体不好,车型差异化,大众的车型调整力度较大。7月的日系表现超强,卡罗拉和轩逸的产品优势明显,加之强力的增量意愿,日系A级车成为7月的亮点,而韩系等调整力度较大。 2、紧凑型MP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图表 30紧凑型MP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相对于A0级低价大空间的MPV市场走强,MPV市场的A级合资车型优势荡然无存。7月的自主品牌仍是A级MPV的主力,宝骏730 保持细分市场的第一,而且相对合资表现要好一些。合资高端纯家用MPV市场表现较低迷,市场认可均不太好,逸致、途安等车型在7月表现仍很差。 3、紧凑型SU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图表 31紧凑型SUV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紧凑型SUV 市场呈现群雄纷战的复杂局面,7月的主力车型的途观和翼虎等零售表现超强。自主出现分化,哈佛H6的年初强势增长,但节后回落不大,7月稍有异常下滑。奇瑞的SUV表现超强,瑞虎和瑞虎5表现很好。瑞虎成为SUV的自主主力系列,而长安的CS35和CS75也是很强的,自主的三强厂家格局基本建立。随后的比亚迪和众泰的A级SUV表现也是较强的。       合资品牌SUV的季节性表现较强,途观、翼虎、CRV等的环比稍有增长。 4、自主品牌紧凑型狭义乘用车主力厂家市场走势

图表 32自主品牌主力厂家紧凑型狭义乘用车市场走势       民营企业在国内A级狭义乘用车的领军地位出现变化,国企的长安成为新领军,长城、吉利、比亚迪的销量表现弱化。主力厂家中长安是轿车和SUV均衡较强的。奇瑞和广汽乘用车的7月批发下降也较大。 5、合资品牌主力厂家紧凑型狭义乘用车市场走势

图表 33合资品牌主力厂家紧凑型狭义乘用车市场走势       A 级车是合资企业超强的主力细分市场,主力厂家在此堆积较大销量。南北大众15年开门红,但总体看合资A级车增长严重乏力。上海大众的A级车的超强组合很厉害,南北大众15年走势仍是合资品牌中最强的,但近几个月的下滑幅度也是最大的。通用开始调整,新组合效果逐步提升销量。现实看南北大众和通用的A级车销量分化,日系的A级车开始走强的趋势,一汽丰田尤为突出。韩系有明显走弱趋势。 八、B 级乘用车市场走势 1、B级轿车市场走势

图表 35轿车B级车市场14-15年走势       中高级车主力车型同比增长的较多,下滑的主要是帕萨特、迈腾、奥迪A4。主力车型竞争变化快,前期的帕萨特和迈腾的主导地位逐步变为帕萨特的一枝独秀,日韩系的中高级车也有恢复的趋势,凯美瑞和名图的表现较强,近期的雅阁和天籁的表现较好。       豪华B级车的地位总体提升,宝马3系表现较强,奥迪A4的增长压力较大,豪车的走势呈现相互追赶的局面。 2、B级MPV\SUV 市场走势

图表 36 B级MPV\SUV 市场14-15年走势       7月B级SUV市场走势较强,而MPV车型均表现一般。奥迪Q5销量超强,随后是奔驰GLK也增长较强,汉兰达已经调整到位并强力反弹,锐界的上市迅速成为第一,也带来B级SUV的更充分的竞争。新胜达的压力较大。       随着合资的B级SUV混战,自主的B级SUV 面临较大的调整压力。 3、B级狭义乘用车厂家走势

14年B级车形成一拖四的厂家竞争格局,一汽大众领军,上海大众、上海通用、北京现代和广州丰田跟进的局面。15年则成为群雄混战的,其他的合资品牌B级车难以形成类似一汽大众的B级车组合。 九、C级和豪华乘用车市场走势 1、乘用车内部走势特征

15年7月的豪华车走势仍较强,份额达到6.9%的近期高点。虽然15年自主较强,7月的豪华品牌相对前几个月走强,自主处于淡季走弱。合资主力车型15年相对14年的普遍走弱。 2、豪华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图表 37  豪华车走势       奔驰、奥迪、宝马等豪车三巨头在中国竞争激烈,豪车三强将中国市场的增量成为最重要的目标。轿车市场的奥迪的先发优势受到宝马和奔驰的追赶,宝马5系的7月冲刺较强。奔驰的轿车增速很快,也是成为表现更强。与此同时其他二线国产豪车也是逐步走强,沃尔沃、英菲尼迪等都逐步增量。 3、豪华车主力车型市场走势

豪华SUV是争夺焦点,7月的豪车SUV表现相对较强。奔驰GLK的增长势头较强劲,而奥迪Q5回落较大。A级豪华SUV表现偏弱,近期的宝马X1走势弱于奥迪Q3,奥迪的suv优势较明显,随着奔驰GLA推出,豪车的国产化竞争更为充分。奔驰GLK的销量也是持续走强,而沃尔沃XC60和英菲尼迪QX50也进入国产低价竞争序列,豪华B级SUV等的竞争加剧。而消费者对豪车的B级车型的需求逐步增大。       从豪华品牌的零售走势看市场现对稳定较快增长,豪车并没有所说的很差的局面。奥迪目前优势还较大,但新品资源使用较多,宝马稍强,奔驰等还有后发的潜力。沃尔沃和英菲尼迪等国产销量带来增量较好,凯迪拉克的表现也是很不错的。而保时捷和凌志的走势较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世纪经贸大厦A座23层,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THE END
0.汽车车型分类,了解汽车ABCD级,认识中大型SUV将车型平台按照大小和定位,分成A级(包括A0、A00,小型轿车)、B级(中档轿车)、C级(高档轿车)、D级(豪华轿车)六个级别,等级划分主要依据轴距、排量、重量等参数,字母顺序越靠后,该级别车的轴距越长、排量和重量越大,轿车的豪华程度也不断提高。但随着车型的增加以及价格、款式、配置选择越来越多样化,A级、B级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712>2285;14;:5;93a376;:62596/uqyon
1.suv分abc级别吗?suv不分abc级别,是按照车辆的尺寸来进行区分,分别为小型SUV、紧凑型SUV、中大型suv、全尺寸SUV、SUV车型越大,价格也就越高,同时越野能力也越强,选择使用的话要看具体用途。SUV是指运动型多用途汽车,不同于可在崎岖地面使用的ORV越野车,SUV全称是sportutilityvehicle或suburbanutilityvehicle,即城郊多用途汽车,是一种jvzquC415i4djrsc0eun1jzvq1sjr8:9;8=50qyon
2.2023年全年二手车市场深度分析二手车交易2023年12月,各级别轿车的整体销量来看,A级轿车依旧是最热销的车型,占比为49.1%,环比增长了0.4%,其次是B级轿车占23.2%,环比增长0.7%。C级轿车占8%、环比增长了0.2%。D级轿车占2.4%,环比增长了0.1%。A0级轿车占12.9%,环比下降了0.7%。A00级轿车占4.5%,下降了0.6%。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RVJUJ[Y273>R8O90jvsm
3.一台15万元级别的国产轿车,可以“用力”到什么程度?|内饰|suv|底盘|吉利星瑞全系搭载一台2.0T发动机,最大功率140kW(190Ps),峰值扭矩300Nm,这样的动力输出即使放在一台真正的B级轿车上都是足够的,更不用说放在一台A+级的轿车上。 一天的试驾项目中,分为场地试驾和道路试驾两部分。 有意思的是,此次场地试驾并不是简单的直线加速、蛇形绕桩等项目,而是设计了一条蝴蝶型的赛道让大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MJH:4[I274=:TX60jvsm
4.购车知识:如何区分a级车、b级车、c级车、d级车?看第二个懂SUV也可以像轿车一样,根据尺寸大小和对应的轿车平台分为不同的级别。同样,这种分类也不是严格的划分,而是业内的常规方法。一般来说,SUV可以分为:小型SUV(A0级)、紧凑型SUV(A级)、中型SUV(B级)、中大型SUV(C级)、全尺寸SUV(D级)。 ——— 小型SUV(A0级) 车长一般在3850-4350mm之间,轴距小于2670 mm,小型S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983<4593952<;0jvsm
5.a级车b级车c级车区别suv车友交流各位大神本人是小白一直从七月份纠结到现在不知道买什么车,个人想买辆小型的SUV,但有许多人说,买小型SUV不如买轿车,说SUV油耗比较车高,性能和配置跟轿车区别不大。但轿车我觉得视线不好,感觉有些压抑想买辆三大件稳定,油耗高一丢丢都不要紧,最主要后期维修花费别太高,空间不要太小!12W左右,女士开,麻烦各位大神jvzquC41yy}/fxsiejkek7hqo1zbi8zie1749A;4:3
6.别克品牌的轿车该如何选择?英朗凯越君威君越威朗正如官网展示的,轿车的分布图如下: 按照具体的车型进行分类的话,其实共6款车型,共25个配置可以供我们选择。 其中凯越定位紧凑型A-车,英朗&阅朗定位紧凑型A级车,威朗定位紧凑型A+级车,君威定位中型B级车,君越定位中型B+级车,级别越来越高,价格也越来越高。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6O;1DQH276=KEL>0jvsm
7.联手华为推百万豪车,“傲界”会是江淮翻身的答案吗?|suv|江淮汽车|mpv首先,从文字中我们能够看到,江淮汽车的全新DE纯电平台涵盖了B级轿车、C级轿车、A+级SUV以及B级SUV等多种车型,以满足国内市场对经济型和改善型车辆的需求。 最初,DI平台专注于A级车型,覆盖了从A0到A+的细分市场。然而,之前的MIS皓学架构纯电平台并未在市场上引起太大波澜。更早之前,MUSE共创智电架构曾同时拥有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KUOYCXL;274=B;?T0jvsm
8.5.38万元的SUV很多人买那10多万的呢?还不如上B级车?有人认为,小型SUV是鸡肋,原因在于小型SUV的公路性能无法与轿车相比长途驾驶会很难受。而如果是越野或者载物,又不如紧凑型SUV一般,适应更多用车环境。因此,被人抛弃看似是迟早的事情。 但事实上,即使在小型SUV凋零的2019年至今,同样也有不少小型SUV先后上市。其中包括大众探影、标致2008、全新创酷、宝骏RS-3、奔腾T33、东南DX5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31283586:19757>834a?75>=89:?/uqyon
9.ModelS(C级轿车)Model3(B级轿车)ModelX(C2020年大众细分级销量占比A级轿车(31%)>A级SUV(25%)>B级轿车(10%)>A0 级轿车(9%)>B 级 SUV(8%),销量合计占比 83%; 2020 年丰田细分级别分销量 占比 A 级轿车(17%)>A 级 SUV(15%)>A0 级轿车(11%)>B 级 SUV(10%)>B 级轿车(9%),销量合计占比 60%。 jvzquC41zwkrk~3eqo55:?;24394687273<52<=
10.同价格下,紧凑型SUV和B级轿车哪个隔音好?同价位下,轿车的舒适性还是高于SUV的。再说B级还是比紧凑级高一个级别 2015-06-17 18:32 回复 板凳 fxf00999 YARiS L 致炫 0 轿车的舒适性高于SUV 2015-06-17 20:13 回复 地板 fbcc0 汉兰达 0 没有绝对,看各厂家的设计问题。 2015-06-22 19:17 回复 打开jvzquC41en{c0v3cwvuiqvj0eqs/ew4ddu5uj{jcf/i.5:78/686298;:/7/j}rn
11.ab级别车有什么区别?ab级别车的区别有:1、属于车型不同:a级属于微型轿车和小型轿车;b级属于中档轿车。2、排量不同:a级排量是小于1升或1到3升;b级排量是1.6到2.4升。3、轴距不同:a级轴距在2到2.3米之间;b级轴距在2.45至2.6米之间。汽车级别按照车身尺寸和类型分为:微型车、小型车、紧凑jvzquC41cwzp0lmkpc4dqv4okr569<6820nuou
12.部分合资品牌价格体系崩塌,多款B级轿车被逼至15万元以下记者走访车市的过程中发现,宝来、卡罗拉等合资A级畅销轿车产品,终端优惠已经超过2.5万元,部分产品起售价跌破10万元;雅阁、迈腾等畅销B级轿车,优惠幅度也达到3万元级;探岳、昂科威等中型SUV产品优惠幅度超过3.5万元。和上述头部品牌相比,部分二线合资品牌优惠幅度更大,部分产品终端售价已低于同级别自主品牌产品。 jvzquC41yy}/iƒxvx0ipo8f1f39bfkj3f4ge6o7;ch?e;9k3g9?e2@i9
13.a级轿车是什么意思汽车知识问答a+级轿车实际是a级车的一种,但相对于普通a级轿车,a+级别的车辆的轴距和尺寸比普通a级轿车要大一些,但是还是达不到b级车的标准。a+级轿车有:帝豪GL、秦Pro、名爵6、凌派、朗逸、明锐、领克03。按照德国汽车分级标准:a00是微型乘用车,a0是小型乘用车,a级是紧凑型乘用车,b级是中型乘用车,c型是中大型乘用车,jvzquC41c0~dc{3eqo4dp8|gpfg06@:790nuou
14.重新定义A+级市场标准,丰田强化在华TNGA与新能源产品结构总结来看,丰田此次推出的两款产品重新定义了A+级轿车标准:轴距更大、动力更好、操控更优、更具性价比。 02TNGA的增量效应 据了解,丰田旗下车型,TNGA产品销量占比已经达到80%以上。2017年至今,丰田汽车引入基于TNGA打造的首款车型凯美瑞,3年时间先后完成了B级轿车、SUV以及A+级轿车TNGA产品布局。目前,丰田在华TNGAjvzq<84cwvu/5wjyu0io1zhzy181494334:06@82:34ivvq
15.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太平洋汽车】为您整理最新的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相关热门资讯、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图片和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视频内容,太平洋汽车专题关注汽车行业热点,解决汽车用户痛点,聚焦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专业内容,尽在太平洋汽车。jvzquC41yy}/rlfwvq4dqv3ep1€u1ƒy694:327mvon
16.途观车系揭秘,老司机一文讲透,途观到底是B级车吗?买车必看,避免被坑咱们常说的A、B、C级车,最早是针对轿车的划分:A级车(紧凑型)轴距一般在2550-2700mm,比如大众朗逸;B级车(中型车)轴距2700-2900mm,比如丰田凯美瑞;C级车(中大型车)则在2900mm以上。而SUV的分级通常叫“紧凑型、中型、中大型”,对应的轴距范围和轿车大致重合,简单理解就是“中型SUV≈B级轿车”。 jvzquC41yy}/ynwect4dqv4e58>1;l5e;g9dcA578d8ed9;d0jznn
17.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哪个好自20世纪90 年代以来,汽车行业经历了巨大变革并改变了消费者偏好。其中,B级轿车和紧凑型SUV是最受欢迎的车型。本文将B级轿车与紧凑型SUV进行对比,从综合性能、外观设计、内饰设计、安全性能、空间容量、保养维护等六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以帮助消费者更准确地选择合适的车型。 jvzquC41dcolg7uecwzp0lto0et05B7537587>:360nuou
18.养车费用差多少售价相近B级车/SUV对比购车手册[导读]购车价格和养车费用是消费者挑选车型的重要考虑因素。在售价相近的情况下,究竟是购买轿车还是SUV,这个问题困扰了不少消费者。不同级别车型售价相近时,购车需求和后期养车费用就成了决定因素。下面带来四款20万元左右的热销中级车和SUV车型进行对比,看看他们的后期养车费用相差多少。 购车价格和养车费用是消费者挑选jvzquC41pg}t0:;:::4dqv4c146248633;52;=;27agmn7mvon
19.SUV真的比轿车空间大吗?5条回答:很多人觉得SUV比轿车更宽敞,我一开始也是这么认为的。一次家庭聚会时,小舅子说要送侄子一份礼物,还特别跟我说这礼物很大,连他的荣威RX5后备箱都是硬塞进去的,我的天籁肯定放不下。他的SUV看起来确实很庞大,车身又高又宽,后备箱空间似乎也很充足,相jvzquC41ycv/|xq0eqs/ew4cum5ya<63266767mvon
20.各有特色,看点十足!一汽大众2022年新产品规划抢先看有媒体透露,主流B级SUV,将采用全新的高辨识度外观设计,看上去非常硬派,其呈现出来的视觉效果与路虎星脉颇有几分相像。与此同时,主流B级SUV还将采用充满科技感的内饰座舱,带来领先同级的视觉享受。 新能源汽车篇: 1.中大型纯电轿车 亮相时间:最早2022年底 jvzquC41yy}/{rqqpitfy|3eqo5og€x1ujux1ri1557677mvon
21.手握三条8的广汽传祺这把Showhand硬怼奔驰纵观自主品牌的创业之初,一般都是从价格亲民的轿车或者SUV开始做起,然后逐渐丰富自己的产品矩阵,一步一步的占领市场,其中SUV的级别在起步时不会超过紧凑级,轿车的级别在起步时也不会去触碰B级轿车这根红线。 如今,一些自主品牌在销量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国内汽车市场站稳了脚跟,也就有了底气向更高级别的轿车或SUjvzquC41yy}/frfpmgpj0lto1;7djn46279:0qyon
22.SUV的ABC级别在尺寸上有何区别SUV 不像轿车那样严格用 A、B、C 级别划分,而是按尺寸区分。 小型 SUV 轴距通常在 2600mm 左右,车长约 4200mm,空间小、动力jvzquC41yy}/rlfwvq4dqv3ep1gtm8<7::750qyon
23.车型级别到底怎么分?原来我们都被大众带跑偏了?|轿车|微型车|中型而亚洲龙、君越这样的车型,其实就是美国的全尺寸轿车(Full-Size Car)与标准的中型车(Mid-Size Car)是两个级别。 定位中大型的金牛座,也是Full-Size Car 我们也有更细的地方,比如针对SUV的分类。欧洲、美国就分大、小两个级别,英国分类相对较细致,也不过是分成了大中小三个级别。而我们一一对应着轿车分级,类似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DGSC3?Q274=94^5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