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知识

总结是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的书面材料,通过它可以正确认识以往学习和工作中的优缺点,为此我们要做好回顾,写好总结。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基础心理学知识总结,欢迎阅读与收藏。

(一)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认识过程 感知觉、记忆、思维和想象

心理过程 情感过程

意志过程

心理现象

个性倾向性 需要动机兴趣信念和世界观

个性心理

个性心理特征 能力、气质和性格

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冯特的构造主义心理学、詹姆斯的机能主义心理学、华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魏特海墨等的完形心理学、佛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派、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西蒙等的认知心理学以及神经心理学的各种研究与发展。

(二)感知与注意

(一)感觉

1、什么是感觉:人脑在客观刺激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个别属性的反映。

2、感觉的种类

外部感觉五种:视觉、听觉、味觉、嗅觉和肤觉。内部感觉:机体觉、运动觉和平衡觉。

(二)知觉

1、什么是知觉:人脑在客观事物的直接作用之下对其整体属性的反映。

2、知觉的种类:

空间知觉:是指人脑对物体的空间特征的反应。它包括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运动知觉:对物体空间位移的知觉。有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诱动行觉和自主运动知觉。

错觉:指对客观事物的歪曲的知觉。

3、知觉的基本特性

(1)选择性:人在知觉过程中把知觉对象从背景中区分出来优先加以清晰地反映。

(2)整体性:

(3)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事物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认识它,并把它用词语标志出来,这种感性认识阶段的理解就叫知觉的理解性。

(4)恒常性: 在知觉的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映象仍然保持相对不变。

4、知觉的组织原则

接近性、相似性、连续性、封闭性。

(三)注意

1、注意概述

(1)什么是注意: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2)注意的特点(指向性,集中性)

(3)注意的功能(选择,整合,维持,调节)

2、注意的种类:

种类

目的性

意志努力

产生的条件或说规律

无意注意

不需要

主客观条件

有意注意

需要

目的、兴趣、组织和意志力

有意后注意

不需要

熟练和系统化

3、注意的品质

(1)注意的范围:在一瞬间内被人的意识所把握的客体的数目。

(2)注意的稳定性:人把注意力指向和集中在某一事物上的特性。

(4)注意转移:人有意识地把注意力从一事物转到另一事物上去。

(四)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1、唤起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活动

3、引导学生交替使用不同的注意形式,保持学习活动

记忆

(一)记忆及其类型

1、什么是记忆:过去的经验在人脑中反映的心理过程。

2、记忆的基本过程:由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三个环节组成。相当于认知心理学的编码、存储、提取。

3、记忆的主要类型

(1)记忆对象分类

① 形象记忆;② 逻辑记忆;③ 情绪记忆;④ 动作记忆。

(2)记忆阶段分类

① 瞬时记忆;② 短时记忆;③ 长时记忆。

4、记忆表象

(1)什么是表象:人脑中已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

(3)记忆表象的特点

① 直观形象性;② 形象概括性;③ 模糊片断性;④ 个别差异性。

(二)记忆系统

记忆容量

编码方式

影响因素

瞬时记忆

1秒以内

容量较大

物理特征编码

注意和模式识

短时记忆

1分种左右

7+-2

主要是听觉编码,还有视觉编码

觉醒状态、组块、加工深度

长时记忆

1分种以上

容量很大

以意义编码为主,(表象和语义编码)

加工深度、意识状态、

(三)遗忘

1、什么是遗忘:记忆的内容不能回忆或再认,或错误的回忆或再认。

2、遗忘的种类

① 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② 主动遗忘与被动遗忘。

3、遗忘的规律

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遗忘的进程不均匀,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四)提高记忆能力,促进知识巩固

1、良好记忆品质的特点

2、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1)明确记忆目的,增强学习的主动性。有目的才会有动力,才会有责任感和主动性。

(3)对材料进行精细加工,促进深度理解:精加工的材料组织得好,提取的线索多,利用也更容易。

(4)运用组块化策略,合理组织材料:利用组织化就记得牢,有系统。

(5)运用多重编码方式,提高加工质量。研究表明有语义编码又有形象编码的材料易记忆。

(6)注重复习方法,防止知识遗忘。

及时复习,经常复习。这是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的规律来进行复习。

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

复习方法要多样化。

思维

(一)思维及其类型

1、什么是思维:人脑对客观事物的间接的、概括的反映。

2、思维的特点(间接性、概括性)

3、思维的类型

(1)根据思维的发展水平:直觉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思维的逻辑性:分析思维、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的指向性:集中(求同)思维、发散(求异)思维

(4)根据思维的创造程度:再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二)思维的过程和基本形式

1、思维的过程

(1)分析和综合

(2)比较

(3)抽象与概括

(4)系统化与具体化

2、思维的基本形式

(1)概念: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

(2)判断

(3)推理

3、科学概念的掌握

(1)合理利用日常概念

(2)充分利用感性经验

(3)注意“变式”的使用

(4)词和感性材料的结合

(5)正确给概念下定义

(6)在实际应用中掌握概念

(7)形成正确的概念体系

(三)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的阶段

(1)提出问题

(2)明确问题

(3)提出假设

(4)检验假设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1)问题情景与问题表达方式:空间排列、空间集合、多余信息、心理概念的排列。

(2)联想与原型启发

(3)定势与功能固着: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固着是指只看到其通常的功能,而看不到其他方面的功能。

(4)个体的经验水平:

(5)个体的情绪与动机:倒U曲线图

(6)个性因素(能力、性格等)

(四)良好思维品质的培养

1、良好思维品质的特性

(1)广阔性和深刻性

(2)独立性和批判性

(3)逻辑性和严谨性

(4)灵活性和敏捷性

(5)创造性

2、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科学思维方法论的训练

(2)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3)加强言语的训练

(4)发挥定势的作用

(5)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创造性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与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能力

(4)进行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人格

技能

(一)技能及其特点

1、技能的概念:指人在活动中运用有关的知识经验,通过练习形成的稳定而复杂的,并由若干动作组成的、确保某种活动顺利进行的活动方式。

2、技能的特点

(1)技能是学习得来的,区别于本能行为

(2)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区别于知识

(3)技能是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区别于一般的随意运动

3、技能的种类

(1)操作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物质性,动作进行的外显性,动作结构的展开性。

(2)智力技能及其特点

动作对象的观念性,动作进行的内隐性,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二)操作技能的形成

1、操作技能的形成阶段

(1)操作的定向

(2)操作的模仿

(3)操作的整合

(4)操作的熟练:操作的熟练指的是动作方式对各种变化的条件具有高度的适应性,动作的执行达到了高度完善化和自动化。其特点是:动作品质、动作结构、动作控制、动作效能。

2、练习是操作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

(1)练习与技能进步的关系:技能水平随练习而提高、练习过程中的高源现象、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技能形成中的个别差异。

(三)智力技能的形成

1、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

(1)原型定向: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的阶段。其教学要求是:了解动作结构、顺序和规定、主体的主动性和独立性、示范和讲解要明确和准确、对复述的要求。

(2)原型操作:建立感性的动觉映象,它是智力技能开始形成和内化的基础。其教学要求是:把智力活动以展开的方式呈现、注意活动对象的更换、注意活动的掌握程度、注意动作与言语相结合。

(3)原型内化:能利用表征进行加工。其教学要求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注意简缩、能迁移、掌握好转化时机。

2、智力技能的培养要求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心理模拟法就是建立与人的心理功能相平衡的物质系统。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① 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②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

③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

④ 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能力

(一)能力及其类型

1、什么是能力:人完成某种活动必要的心理条件。它直接影响人活动的效率。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

(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

① 知识、技能是能力形成的基础,并推动能力的发展;② 能力制约知识、技能的掌握水平,影响知识、技能的学习进度。

(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

① 知识是认知经验的概括,技能是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心理水平的概括;② 知识、技能的掌握并不必然导致能力的发展,知识、技能的掌握只有达到熟练程度,通过广泛迁移,才能促进能力的发展。

3、能力的分类

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实际能力与潜在能力。

(二)智力及其测量

1、什么是智力:人们顺利地解决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各种认知能力的有机结合,并以抽象思维为核心。

2、智力测验

3、智力测验的质量标准

信度、效度、标准化。

(三)影响智力发展的因素

1、遗传与营养

2、早期经验

3、教育与教学

4、社会实践

5、主观努力

(四)能力的发展变化

能力的个别差异

(1)能力类型的差异

(2)能力水平的差异

(3)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能力的团体差异

(1)性别差异

(2)职业差异

(3)种族差异

动机

(一)需要与动机

1、需要

(1)什么是需要:需要是维持个体和社会生存与发展的必要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它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2)需要的种类

①生理需要和社会需要; ②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2、动机

(1)什么是动机:是指激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是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推动力量。

(2)动机产生的条件

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3)动机的功能

① 启动机能;② 维持功能;③ 导向功能。

(4)动机的分类

① 生理性动机与社会性动机;② 远景性动机和近景性动机;③ 主导动机和从属动机;④ 内部动机与外在动机。

(二)学习需要的培养

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需要

(1)从直接发生途径考虑,应尽量使学生原有的学习需要得到满足

(2)从间接转化途径考虑,应通过各种活动,满足学生的其他各种需要和要求

(三)学习动机的激发

1、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2、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1)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动机水平适中,最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2)作业越难,最佳动机水平越低;作业越容易,最佳动机水平越高

3、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1)理论基础:强化理论

(2)学习结果的反馈信息,有利于激发学习动机

(3)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学习动机

4、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1)成就结构理论:合作、竞争、个别化

(2)学习竞赛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5、正确引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成败归因理论:能力,努力,运气,任务难度

(2)归因方式对学习动机的影响

6、提供成功经验,增强自我效能

(1)自我效能理论: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

(2)影响自我效能的因素:成败经验、对他人的观察、言语劝说、情绪和生理状态。

情绪

(一)情绪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情绪: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2、情绪的分类

(1)基本的情绪分类

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心境、激情、应激。

3、情绪的性质

(1)情绪为刺激所引起

(2)情绪是主观意识经验

(3)情绪状态不容易自控

(4)情绪与动机关系密切

4、情绪与认知的关系

(1)情绪与认知的联系

① 认知是产生情绪的前提和基础;② 情绪对认知有动力作用。

(2)情绪与认知的区别

① 认知反映客观事物本身的属性,情绪则反映主体与客体之间的需求关系;②认知活动随意性强,情绪活动随意性弱;③ 情绪比认知活动有更强和鲜明的机体表现。

5、情绪的产生与表达

(1)情绪的产生

内脏器官活动的变化,脑电和皮肤电变化。

(2)情绪的表达

① 面部表情;② 身段表情与手势;③ 言语表情。

(二)压力、情绪与健康

(1)压力的性质: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殊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剌激的反应所引发的非特定性变化所形成的。

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

2、情绪的自我调节与控制。

(1)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

(3)设法丰富自己的情绪体验

(4)学会自我欣赏与自我接纳

(5)建立良好人际关系,宽以待人

(6)正确面对和处理负面情绪

人格

(一)人格的基本概念

1、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构成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特有模式,它包含了一个人区别另一个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点

独特性、稳定性、整合性、功能性。

3、人格的结构

(1)气质

①什么是气质:是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表现。

②气质类型: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③质与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神经系统有三个基本特性,强度、平衡性和灵活性。

多血质相对活泼型(强、平衡、灵活型);胆汁质相对于兴奋型(强、不平衡型);粘液质相对于安静型(强、平衡、不灵活型);弱型相对于抑郁质。

(2)性格

①什么是性格:人对现实的态度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

②性格与气质的关系

联系:两者都属于稳定的人格特征;两者相互影响,气质能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并赋予某种色彩,性格能改变气质。

区别:气质受生理影响大,性格受社会影响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出现较晚;气质无所谓好坏,性格有优劣)。

(二)人格的形成

1、生物遗传因素

2、社会文化因素

3、家庭环境因素

4、儿童早期经验

5、自然环境因素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一)心理健康

1、什么是健康与心理健康

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个体在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上完全安好的心态。

心理健康;指个人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最大潜力、以及妥善处理和适应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2、心理健康的标准

(1)心理健康的“自我实现者”标准(15条)

正视现实;接纳自我;言行坦率;热爱事业;独立独处;与环境关系和谐;欣赏日常生活;具有高峰体验;同值关心他人;人际关系深刻;待人民主平等;信守道德标准;富于幽默感;富有创造力;不随波逐流。

(2)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

① 自我意识正确;② 人际关系协调;③ 性别角色分化;④ 社会适应良好;⑤情绪积极稳定;⑥ 人格结构完整。

3、心理健康的促进

(1)促进心理健康的原则

生理与心理统一,个体与群体协调,理论与实践结合,防治与发展并重。

(2)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心理健康保健网络;增设心理健康专业机构,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二)心理咨询

1、心理咨询的实质

(1)什么是心理咨询: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与技术,借助语言等媒介,与来访者进行信息交流并建立某种人际关系,帮助来访者消除心理障碍、正确认识自我及社会,充分发挥自身潜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

(2)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的联系与区别

① 联系:都强调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所遵循的理论、方法与原则一致。② 区别: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困惑的正常人,而心理治疗的对象主要是有心理疾病的人;心理咨询所遵循的主要是发展与教育模式,而心理治疗所遵循的主要是医疗模式;心理咨询重在预防和促进,心理治疗重在补救和矫正。

(3)心理咨询与思想政治工作的联系与区别

① 联系:目的都在于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都是学校整体工作的组成部分。②区别:工作目标和范围不同;工作方法与手段不同;遵循的理论和原则不同;工作人员的专业方向不同;工作效果的评估标准不同。

2、心理咨询的原则、步骤与形式

(1)心理咨询的基本原则

① 理解支持原则;② 保密性原则;③ 耐心倾听和细致询问原则;④ 疏导抚慰和启发教育原则;⑤ 促进成长的非指导性原则;⑥ 咨询、治疗与预防相结合的原则。

(2)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① 建立关系:热情接待,讲明性质与原则,建立初步信任关系;② 了解问题:掌握求助者的意图和所存在的心理问题;③ 分析诊断;认识求助者的问题类型、性质和严重程度,以便选择帮助方法;④ 帮助指导:与求助者共商对策,以求解决问题并促进发展;⑤ 结束咨询:讨论下一步的安排,并在可能的情况下,进行追踪了解。

(3)心理咨询的主要形式

(三)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

1、性别角色

(1)青少年的性别意识的发展

(2)青少年的异性交往的教育

① 正确认识青少年的异性交往;②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原则:自然,适度;③ 青少年异性交往的方法:克服羞怯,真实坦诚,留有余地。

2、自我意识

青少年的自我意识的教育

① 全面认识自我;② 积极接纳自我;③ 努力改善自我。

3、人际关系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② 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③ 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4、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的危害

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考试成绩,形成焦虑性人格。

(2)考试焦虑的成因

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

(3)考试焦虑的矫正

自信训练,系统脱敏,放松训练。

心理学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一)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 B)

A.华生 B.马斯洛 C.霍尔 D.杜威

2.心理学属于( C)

A.自然科学 B.社会科学 C.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的科学 D.哲学

3.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是(A )

A.随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后注意 D.无意注意

4.觉察刺激之间微弱差别的能力称为( D)

A.绝对感觉阈限 B.绝对感受性 C.差别感觉阈限 D.差别感受性

5.“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描述的是(A )

A.适应现象 B.听觉适应 C.嗅觉刺激 D.味觉刺激

6.信息在短时记忆中一般只保持( B)秒钟。

A. 1~2 B. 20~40 C. 60~70 D. 70~80

7.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B )

A.前摄干扰 B.倒摄干扰 C.消退抑制 D.超限抑制

8.短时记忆容量有限,为了使其包含更多的信息,可采用的方式是(C )

A.感觉登记B.注意C.组块D.复述

9.概念的内涵指的是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外延指的是概念的范围。概念的内涵增加的同时,也就是使本质的条款更多,它的外延就(C )了。

A.大 B.多 C.小 D.增加

10.先有一个目标(目的),它与当前的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人们认识到这个差异,就要想出某种办法采取活动(手段)来减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或策略是( C)

A.爬山法 B.逆向工作法 C.手段—目的分析法 D.尝试错误法

11.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说是由美国心理学家(B )提出来的。

A.斯皮尔曼B.卡特尔 C.瑟斯顿 D.吉尔福特

12.我国古代思想家王充所说的“施用累能”是指(B )

A.学校教育对智力的影响 B.社会实践对智力的影响 C.遗传对智力的影响

D.家庭环境对智力的影响

13.个体的成就动机中含有两种成分:追求成功的倾向和( B)

A.追求利益的倾向 B.回避失败的倾向 C.回避困难的倾向 D.追求刺激的倾向

14.具有感染性的.,比较平稳而相对持久的情绪状态是( B)

A.热情 B.心境 C.激情 D.应激

15.某学生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稳定性差,缺少毅力,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

A.多血质 B.胆汁质 C.粘液质 D.抑郁制

16.信息的发送者与信息的接受者之间的信息相互作用过程是( B)

A.信息传播 B.人际沟通 C.人际吸引 D.人际关系

17.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得不到的东西是不好的,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称为( B)

A.否认 B.文饰 C.投射 D.幻想

18.某生学习成绩较差,却经常在同学面前炫耀自己的父亲是××级干部,以求得心理满足。这是采用了( B)这种心理防御方式的表现。

A.升华 B.补偿 C.退行 D.转移

19.人的发展是指人类身心的生长和(B )

A.增强 B.变化 C.成熟 D.死亡

20.去过几次小朋友的家,就能画出具体的路线图来。认知发展到哪一阶段的儿童能做到这种程度 (C )

A.感知运动阶段 B.前运算阶段 C.具体运算阶段 D.形式运算阶段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注意的功能有( ABD)

A.调节功能 B.维持功能 C.抑制功能 D.选择功能 E.启动功能

2.知觉的特性包括( ABCE)

A.整体性 B.选择性 C.恒常性 D.间接性 E.理解性

3.陈述性记忆处理陈述性知识,如( ABCD)

4.心理测验的技术指标包括量表的( .BCD )

A.难度 B.效度 C.信度 D.标准化 E.知名度

5.性向测验用以测量(AB )

A.潜在才能 B.能力倾向 C.性别倾向 D.性别态度 E.成就

6.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BCD)

A.选择功能 B.激活功能 C.指向功能 D.调节与维持功能 E.集中功能

7.情绪与情感的反映特点不同,情绪具有( ABCDE)

A.情境性 B.激动性 C.暂时性 D.表浅性 E.外显性

8.人格的本质特征有( ABCDE)

A.独特性 B.稳定性 C.综合性 D.复杂性 E.功能性

9.根据国内外的研究与实践,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可划分为三个等级( ACD)

A.一般常态心理 B.人格障碍心理 C.轻度失调心理 D.严重病态心理 E.精神病

10.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ACE )

A.横断研究法 B.封闭式研究法 C.纵向研究法 D.开放式研究法

E.群体序列研究法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的规律的科学。

2.意识——是指个人运用感觉、知觉、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对自己内在的身心状态和环境中外在的人、事、物变化的觉知 。

3.社会知觉——就是指个人在社会环境中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做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4.思维——是以人已有的知识为中介,对客观事物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

5.流体智力——指一般的学习和行为能力。

四、简答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观察法的主要优点和不足。

优点:能收集到被观察者客观、真实的第一手资料。

不足:(1)观察者处于被动地位。

(2)观察结果难于重复。

(3)观察结果的记录与分析容易受到观察者的预期和偏见的影响。

2.简述智力的个体差异。

智力的个体差异表现在两个方面:

(1)发展水平上的差异。不同的人所达到的最高水平极其不同。

(2)智力的结构差异,即组成方式上有所不同。

另外,人的智力发展有早晚差异。有人“少年早慧”,“有人“大器晚成”。

3.人格结构包含哪些成分 各个成分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人格结构包括:

(1)知——情——意系统。

(2)心理状态系统。

(3)人格动力系统。

(4)心理特征系统。

(5)自我调控系统。

关系:以上五种人格系统之间并非完全独立,相互之间会有重合,这种重合使各成分之间具有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

4.简述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

(1)有正常的智力水平。

(2)能够了解并接受自己。

(3)能与他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4)善于调节与控制情绪。

(5)有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

五、论述题(每小题13分,共26分)

1.试述马斯洛的动机理论。

答案要点:

(1)马斯洛将人的动机分为匮乏动机和成长动机。匮乏动机是……;成长动机是……。在成长动机的驱使下,人们愿意承受不确定性、紧张乃至痛苦,以使自身的潜能得以实现。

(2)马斯洛的动机理论基础是需要层次理论。

①需要的五种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依次是: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各层次的关系及作用: a.需要层次越低,力量越强大。 b.当低级需要未得到满足时,这些需要便成为支配个体的主导动机。一旦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满足,较高一层的需要便会占主导地位,支配个体的行为。

2.试述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答案要点:

一、遗忘的原因的两种解释:

(1)消退说: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以至最后消退的结果。

(2)干扰说:遗忘是由于学习和回忆时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干扰。

二、影响因素:不能回忆主要是缺少提取信息的线索。一个线索对提取的有效性主要依赖于以下因素(条件):

THE END
0.根治骨质增生绝顶秘方久之这些肌肉发生静力性损伤,进而使颈椎发生退行性改变而引起骨质增生。 也与颈椎关节长期受力不均, 使压力(应力)集中于关节内的某处造成应力过度而损伤关节。 (7)骨内静脉瘀滞及骨内高压: 以骨内静脉瘀滞为特征的骨血流动力异常及由此所致的骨内高压, 使动静脉压差缩小、营养血管的血流减少、营养障碍可引起骨小梁坏死, 骨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812;17872168:7<55a7;77@52:84tj}rn
1.暖通空调全系统知识,吐血整理!风机压缩机冷却塔水泵冷凝器答:在选择空调或风机时,常常会遇到静压、动压、全压这三个概念。根据流体力学知识,流体作用在单位面积上所垂直力称为压力。当空气沿风管内壁流动时,其压力可分为静压、动压和全压,单位是 mmHg或 kg/m2或 Pa,我国的法定单位是 Pa。 静压(Pi):由于空气分子不规则运动而撞击于管壁上产生的压力称为静压。计算时,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JEVSBFMI275>1CMZ0jvsm
2.发展经济论文模板(10篇)我国的城市人口数量在2012年超过了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日益加快,但是由于城市化不平衡现象,由于城市建设占据了大量耕地,农民不得已进入城市从事薪资很低的艰辛工作,这并不能称之为城市化,实际上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并不高。 1.5人民生活压力大 物价上涨是现在人民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前段时间燃料价格也在上涨,这也说明很jvzquC41yy}/jjthcdobq7hqo1nbq€jp15:45>3jvor
3.心衰③全身性血容量增多的情况: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慢性贫血、动静脉瘘、脚气病等常有双室容量负荷过重。不论是原发性心肌损害或心室负荷过重最终必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而导致心衰。 二、诱因心衰症状的出现或加重常可由某些因素所诱发,称为诱因。常见的有: jvzquC41yy}/z‚|{0eun1op1;fh3;?=5974ivvq
4.执业兽医网执业考试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所称的动物产品不包括 A.脂 B.胚胎 C.血液 D.皮革 E.脏器 答案:D 单选题 2.国务院兽医主管部门确定的需强制免疫的动物疫病不包括 A.猪瘟 B.口蹄疫 C.高致病性禽流感 D.炭疽 E.高致病性猪蓝耳病 答案:D 单选题 3.无规定动物疫病区的公布机关是 A.国务院兽医jvzq<84yyy4{iƒ~u{0ipo8npfg~0pn|uazw0km43::=/j}rn
5.2012临床执业医师生理笔试历年真题5.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6.动脉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外周阻力的大小 7.下列关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壁的机械牵张 B.传人神经是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 C.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使血压下降 jvzquC41rgoyww3kk{o/exr1pg}t1|mqy1:05>63:0nuou
6.李光斗跨年演讲:2024的七大经济挑战和十大财富商机文/李光斗2024年展羽毛,秀肌肉是取悦别人的经济模式,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荷尔蒙经济时代,一切都是快速的生长,为众多行业与品牌提供了时代红利,这些行业中最早一批赚钱的包括服装、摇滚音乐、酒精刺激、夜场、KTV、商业地产、大型购物中心、快捷酒店等等。 荷尔蒙经济时代是经济的黄金时代,但时代的红利也终会受限于时代,杉杉jvzquC41zwkrk~3eqo5479794:;9887954>28>;
7.影响世界的100个经典管理定律(珍藏版!)点评:西雅图位于太平洋沿岸,华盛顿湖等大大小小的水域星罗棋布,天气晴朗时可以看到美洲最高的雪山之一雷尼尔山峰,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们出于留恋西雅图的湖光山色,愿意接受较低的工资,而不到其它大学去寻找更高报酬的职位,他们为了美好的景色而牺牲更高的收入机会,被华盛顿大学的教授们戏称为“雷尼尔效应”。由此可见,美丽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5137348741:9889529a722=>723:30|mvon
8.急救技能大赛医疗急救知识800题一、A型题450题(即最佳回答题,它由一个叙述主体和五个备选答案组成,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恰当的,其余四个答案为干扰答案) 1、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的方法称为:( ) A.无菌操作 B.无菌 C.防腐 D.灭菌 E.消毒 2、下列哪一类水,电解质紊乱早期就易发生循环衰竭:( ) 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412=1487313=26;95a4829A;7794tj}rn
9.导致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范文此外,中国人民银行采取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国内投资环境良好,进一步刺激了国内市场。以上措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缓解经济增长的压力,但同时,这些措施也是造成经济过热、导致国内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之一。 2.国际市场生产成本的提高导致我国国内市场物价上涨。近几年来,国际市场上原油、粮食、铁矿石等为代表的大宗商品价格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668/j}rn
10.阳痿病因及治疗1、对性知识的缺乏;出于各种原因,很多男性朋友不能正确的面对性,产生抵触心理,认为那是一种低级下流的东西,使他们产生过重的心理压力;或由于世俗对行为的危害性过于夸大,让那些本属正常现象的性释放行为说成是道德伦丧,从而使他们背上心理包袱;这些情况都有可能引起阳痿的发生。 2、心理性阳痿的病发原因;对自己没有信心;怕不能满足妻子的性要求;或过 jvzquC41yy}/jjtfh0ipo8jwctkkjlwcpjjcw4|gpmywngkpa<:4;59947/j}r
11.2016考研西医综合研究生考试已经于27日上午11点30分正式结束,中公考研及时为各位同学整理发布2016考研西医综合及答案解析,具体内容如下,各位同学可以进行参考。预祝大家2016考研成功! 2016年考研西医综合【完整版】 A型题:1~90小题,每小题1.5分91~120小题,每小题2分共195分。在每一题给出的A,B,C,D四个选项中,请选出一项最jvzquC41yy}/mjt{cp9777hp1zozk8:277=/j}rn
12.【章节练习】2019临床助理医师《生理学》考前预习题:循环生理2. 心肌快反应细胞动作电位0期是由于哪种离子流动引起的 ( ) A.Na+内流 B.Ca2+内流 C.K+外流 D.Cl-内流 3. 心室肌细胞的生物电活动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 ) A.0期去极为Na+内流 B.复极1期为K+外流 C.复极3期为K+外流 D.4期有K+外流 jvzquC41nu~/njnzwg4dqv4ctvodnn4::8=3
13.07执业护士基础护理学模拟试题一(专业实践能力)5.压力源刺激引起的生理反应,下述哪项正确 A.血压降低 B.胃肠蠕动增加 C.肌肉张力减低 D.呼吸减慢 E.括约肌失去控制 6.有关“护理程序”概念的解释,哪项不妥 A.是指导护士工作及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B.其目标是增进或恢复服务对象的健康 C.是以系统论为理论框架 jvzq<84yyy4zwutq0eun1wjyu1713946;;;387mvon
14.医学基础知识练习题广东省人事考试网6.两侧声带之间的裂隙称为 (D) A.咽腔 B.腭腔 C.前庭裂 D.声门 7.气管软骨,具有弹性,使管腔保持开放,这种作用主要表现为 (C) A.呼吸作用 B.弹性作用 C.支架作用 D.固定作用 8.支气管、血管、淋巴管、神经出入于肺的地方称为 (B) A.纵隔 B.肺门 C.肺尖 D.肺底 jvzquC41if4iwjyw0eun1~|n1yzf€4423:02>651;:55:<0jvsm
15.成人高考《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10.收缩压和舒张压之差称为() 答案: 1.A2.B3.C4.C5.C6.A7.D8.A9.B10.C 三、X型题:在每小题给出的A、B、C、D、E五个选项中,至少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等容收缩期的特点是() A.心室容积不发生改变 B.心室内压下降速度最快 jvzq<84yyy4ywnyk0eun1lmgpiqbq8948;7/j}rn
16.2008年医学考研西医综合专业十大命题规律(一)5.心肌细胞不会发生完全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6.动脉舒张压的高低主要反映 外周阻力的大小 7.下列关于压力感受性反射的叙述,哪一项是错误的? A.感受器的适宜刺激是动脉壁的机械牵张 B.传人神经是窦神经和主动脉神经 C.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使血压下降 jvzquC41yy}/oni880ipo8sgy1934j64:9g329>1426:7;5nkwxv3@83474tj}rn
17.2019年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医学综合试题及答案26.心动周期中,心室内压大幅度升高的时期被称为( ) A.等容舒张期 B.等容收缩期 C.减慢射血期 D.快速充盈期 E.心房收缩期 27.生理情况下影响收缩压的主要变量是( ) A.心率 B.外周阻力 C.搏出量 D.血管容量 E.动脉壁弹性 28.当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传人冲动增多时,引起的反射效应是 jvzquC41jmiky7hqo1tfy|d35754493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