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物理与供应链管理

根据我国国家标准在GB/T18345—2006《物流术语》中的表述,物流(Logistics):“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管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这一表述包含了物流活动内容及功能的两个方面。

对物流管理的表述是:“为达到既定的目标,对物流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从对物流定义分析,可以认为目前所言的物流即是现代物流概念,它不是简单的实物流动,而是供应链上的实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及业务流和商流的有机结合。

如果考虑信息技术在现代物流中的作用,可以这样对现代物流进行定义: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等实物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将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服务。

物流作为“第三利润源泉”,依附于服务对象来发展。它解决的是经济活动中如何提高“实物流动效率”的问题,这里“实物流动效率”是指依据供应链管理理念(见4.4小节)通过一系列物流管理与操作,实现以最小的实物存量、最大限度地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和消费者需求,具体到企业就是从销售、生产到采购整个过程的实物流动系统的优化管理。

2.物流的性质

物流具有生产性、社会性和服务性三种性质。

3.分类

宏观物流是指社会再生产总体的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综观性和全局性。宏观物流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物流总体构成,物流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等。微观物流是指消费者、生产者所从事的具体物流活动,其主要特点是具体性和局部性。微观物流的研究内容贴近企业经营管理实际,包括生产物流、供应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及废弃物物流等。简单地说,在大空间范畴内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宏观性,属于宏观物流;在小空间范畴发生的物流活动,往往带有微观性,属于微观物流。

4.标准化

1)含义

物流标准化是指以物流作为一个大系统,制定并实施“系统内部设施、机械装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制定并实施“包装、装卸、运输、配送”等各类作业标准、管理标准及作为现代物流突出特征的物流信息标准,并形成全国及国际接轨的标准体系,推动物流业的发展。

物流标准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含义:①从物流系统整体出发,制定其各子系统的设施、设备、专用工具等的技术标准,以及业务工作标准;②研究各子系统技术标准和业务工作标准的配合性,按配合性要求,统一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③研究物流系统与相关其他系统的配合性,谋求物流大系统的标准统一。

以上三个方面是分别从不同的物流层次上考虑将物流实现标准化。要实现物流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的沟通和交流,在物流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建立通用的标准,首先要在物流系统内建立物流系统自身的标准,而整个物流系统的标准又必然包括物流各个子系统的标准。因此,物流要实现最终的标准化必然要实现以上三个方面的标准化。

2)意义

物流标准化是物流发展基础

(1)物流标准化是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条件。

(2)物流标准化是物流服务的质量保证,物流标准化可以规范物流企业将工厂生产的合格产品保质保量并及时地送到用户手中。

(3)物流标准化是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的有效措施。

1. 电子商务物流体系的建立模式

①电子商务与普通商务活动共用一套物流系统;②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和互联网内容提供商(ICP)自己建立物流系统或利用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③第三方建立物流服务体系。

2.电子商务中物流方案的重点考虑因素

①电子商务消费者的地区分布 ②配送细节 ③电子商务物流方案 ④物流成本与库存控制

3.国内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1)自营物流模式

2)第三方物流模式(3PL)

第三方物流是指独立于买卖双方之外的专业化物流公司,以签订合同的形成承包部分或全部物流配送服务工作。例如“四通一达”、顺丰等

3)第四方(4PL)物流模式

第四方物流是指一个供应链集成商,它对公司内部和具有互补性的服务供应商所拥有的不同资源、能力和技术进行整合和管理,提供一整套供应链解决方案。第四方物流公司应物流公司的要求为其提供物流系统的分析和诊断,或提供物流系统优化和设计方案等。其关键在于为顾客提供最佳的增值服务,即迅速、高效、低成本和个性化服务等。借助第四方物流对整个供应链及物流系统进行整合规划,供应链供应商进行资源整合,信息及网络优势,可大大减少对物流设施的资本投入,降低资金占用,减少投资风险。

4)联盟物流模式

物流联盟模式是一种介于自营和外包之间的物流模式,指多个物流企业通过建立一定的契约达成合作共识,进而构建企业间资源共享、风险共担、共同合作的合作伙伴关系。

菜鸟物流就是一种联盟式的物流模式,开放共享的物流信息平台,整合分析数据,建立一个协同供应链,收集整合信息,用互通的数据、虚拟仓储、云计算,已达到缩短物流半径、缩减成本,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

4.跨境电子商务下的物流模式

1)邮政包裹 2)跨境专线物流模式 3)快递物流模式 4)海外(边境)仓模式

物流系统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物流功能单元构成,以完成物流服务为目的的有机集合体,是由所需输送的物料和包括有关设备、输送工具、仓储设备、人员以及通信联系等若干相互制约的动态要素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作为物流系统的“输入”就是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信息管理等环节的劳务、设备、材料、资源等,一般来讲物流系统的输入是指物流成本,而物流系统的输出是由企业效益、竞争优势以及客户服务三部分组成。

物流的基本职能是指物流活动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以及通过对物流活动最佳的有效组合,形成物流的总体功能,以达到物流的最终经济目的。物流的基本职分别是运输、储存、配送、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与上述职能物流信息管理等七大职能,这些职能主要在运输、仓储、装卸搬运、配送和物流信息管理等物流活动中集中体现。

物流的基本职能可以分为三类,即物流主体职能(运输、储存、配送)、物流辅助职能(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管理职能。

运输是物体借助运力在空间上产生的位置移动。我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对运输的定义是:“用设备和工具,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的物流活动”。

1. 运输的作用及意义

运输是物流的中心环节之一,可以说是物流最重要的一个功能

2. 运输方式及特点

铁路,公路,水路,航空,管道,多种方式联运

1.作用和意义

在物流系统中,将通过仓库实现的“储存”职能简称为仓储。仓储是“对物品进行保存及对其数量、质量进行管理控制的活动”。它是物流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在物流系统中起着缓冲、调节和平衡的作用。仓储和运输长期以来被看作为物流活动的两大支柱

2.机能

储存,调节供需,调节货物运输能力,流通加工

1. 仓储的作用和意义

装卸搬运是指在同一地域范围内进行的,以改变物料的存放状态和空间位置为主要目的的活动。一般来说,在强调物料存放状态的改变时,使用“装卸”一词;在强调物料空间位置的改变时,使用“搬运”这个词。装卸搬运与运输、储存不同,运输是解决物料空间距离的,储存是解决时间距离的,而装卸搬运没有改变物料的时间或空间价值,因而往往引不起人们的重视。可是一旦忽略了装卸搬运,生产和流通领域轻则发生混乱,重则造成生产活动停顿。

2.装卸搬运作业的分类

分类的方法有多种,可按作业场所、操作特点等进行分类。

1)按作业场所分类(1)铁路装卸,指在铁路车站进行的装卸搬运活动。除装卸火车车厢货物外,还包括汽车的装卸、堆码、拆取、分拣、配货、中转等作业。(2)港口装卸,指在港口进行的各种装卸活动。如装船、卸船作业、搬运作业等。(3)场库装卸,指在仓库、堆场、物流中心等处的装卸搬运活动。另外,如空运机场、企业内部以及人不能进入的场所,均属此类。

2)按操作特点分类(1)堆码取拆作业,包括在车厢内、船舱内、仓库内的码垛和拆垛作业。(2)分拣配货作业,指按品类、到站、去向、货主等不同特征进行分拣货物作业。(3)挪动移位作业,即单纯地改变货物的支承状态的作业(例如,从汽车上将货物卸到站台上等)和显著(距离稍远)改变空间位置的作业。

以上作业又可分为手工操作、半自动操作和全自动操作。

3.装卸搬运作业的方法

可按作业方式、作业对象、作业手段、设备作业原理等进行分类。

1)按作业方式分(1)吊装吊卸法(垂直装卸法)主要是使用各种起重机械来改变货物的铅垂方向的位置为主要特征的方法,这种方法历史最悠久、应用面最广。(2)滚装滚卸法(水平装卸法),是以改变货物的水平方向的位置为主要特征的方法。如各种轮式、履带式车辆通过站台、渡板开上开下装卸货物,用叉车、平移机来装卸集装箱、托盘等。

2)按作业对象分

(1)单件作业法,是人力作业阶段的主导方法。目前对长大笨重的货物,或集装会增加危险的货物等,仍采取这种传统的单件作业法。(2)集装作业法,指先将货物集零为整,再进行装卸搬运的方法。有集装箱作业法、托盘作业法、货捆作业法、滑板作业法、网装作业法及挂车作业法等。(3)散装作业法,指对煤炭、矿石、粮食、化肥等块、粒、粉状物资,采用重力法(通过筒仓、溜槽、隧道等方法)、倾翻法(铁路的翻车机)、机械法(抓、舀等)、气力输送(用风机在管道内形成气流,应用动能、压差来输送)等方法进行装卸。

另外,按装卸设备作业原理分,有间歇作业法(如起重机等)和连续作业法(如连续输送机等);按作业手段和组织水平分有人工作业法、机械作业法、综合机械化作业法。

1.作用

配送是指按用户的订货要求,在物流中心进行分货、配货工作,并将配好的货物送交收货人的过程。

由生产地至配送中心之间的商品空间转移,称为“运输”,而从分配中心到用户之间的商品空间转移则称为“配送”

2.配送中心概念

配送中心就是从事货物配备(集货、加工、分货、拣选、配货)和组织对用户送货,以高水平实现销售和供应服务的现代流通设施。配送中心是基于物流合理化和发展市场两个需要而发展的,是以组织配送式销售和供应,执行实物配送为主要功能的流通型物流结点。它很好地解决用户多样化需求和厂商大批量专业化生产的矛盾,因此,逐渐成为现代化物流的标志。配送中心是一种新兴的经营管理形态,它具有满足多样少量的市场需求及降低流通成本的作用,但是,由于建造企业的背景不同,其配送中心的功能、构成和运营方式就有很大区别,因此,孔配送中心规划时应充分注意配送中心的类别及其特点。

3.分类

1)按配送中心的设立者分类

(1)制造商配送中心是以制造商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2)批发商型配送中心是由批发商或代理商所成立的配送中心

(3)零售商型配送中心是由零售商向上整合所成立的配送中心

(4)专业物流配送中心是以第三方物流企业(包括传统的仓储企业和运输企业)为主体的配送中心

2)按服务范围分类

(1)城市配送中心是以城市范围为配送范围的配送中心

(2)区域配送中心是以较强的辐射能力和库存准备

3)按配送中心的功能分类

(1)储存型配送中心,其有很强的储存功能

(2)流通型配送中心,包括通过型或转运型配送中心,基本上没有长期储存的功能,仅以暂存或随进随出的方式进行配货和送货的配送中心。

(3)加工型配送中心,以流通加工为主要业务的配送中心

4)按配送货物的属性分类

可以分为食品配送中心、日用品配送中心、医药品配送中心、化妆品配送中心、家电品配送中心、电子产品配送中心、书籍产品配送中心、服饰产品配送中心、汽车零件配送中心以及生鲜处理中心等

4.功能

配送中心是重视商品流通的全方位功能,同时具有商品储存、流通行销、分拣配送、流通加工及信息提供的功能。

5.作业流程

进货,搬运,储存,盘点,订单处理,拣货,补货,出货,配送作业

1.定义

物流活动进行中必要的信息称为物流信息。所谓信息是指能够反映事物内涵的知识、资料、信息、情报、图像、数据、文件、语言、声音等

2.职能

如果把一个企业的物流活动看作是一个系统的话,那么这个系统中就包括两个子系统:一个是作业子系统,包括上述运输、储存、装卸搬运、配送、包装、流通加工等具体的作业功能;另一个则是信息子系统。信息子系统是作业子系统的神经系统。

3.作用

物流系统中的相互衔接是通过信息予以沟通的,而且基本资源的调度也是通过信息的传递来实现的。

4.物流信息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是物流企业针对环境带来的挑战而做出的基于信息技术的解决方案,它是物流企业按照现代管理思想、理念,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所开发的信息系统。该系统充分利用数据、信息、知识等资源,实施物流业务、控制物流业务、支持物流决策、实现物流信息共享,以提高物流企业业务的效率、决策的科学性,其最终目的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自动标识与数据采集技术

2.条形码技术

3.射频标识

4.机器视觉技术

2.控管技术及应用

这里所提出的供应链管理框架包括三个相互紧密联系的要素的结合:供应链的结构、供应链的业务流程、供应链管理的组成要素。供应链的结构是由供应链成员及成员之间的联系所组成的网络;业务流程是指为客户产生价值输出的活动;管理组成要素是那些使业务流程跨越整个供应链上得到集成和管理的变量。

1.供应链失调与牛鞭效应

2.供应链协调的主要障碍(激励障碍,信息传递障碍)

平台的产品体系架构:一个完整的基于供应链管理平台的产品体系结构应该包括以下五个组成部分:供应链管理应用平台,供应链管理业务标准,供应链管理系统功能,供应链管理操作工具和供应链管理信息增值。

THE END
0.挂车操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挂车操作的正确方法涵盖多个环节。驾驶前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刹车、灯光、轮胎、连接装置等部件,确保无异常。起步时缓慢加油,留意连接是否稳固;行驶中保持稳定车速与安全车距,提前预判路况;转向提前减速并加大角度;制动时熟悉气压制动系统,避免急刹。停车选平坦坚实地面,拉手刹,长时间停车放置警示标志。总之,规范操作每一步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5<46;5979B:0jvsm
1.挂车操作的正确方法是什么挂车操作的正确方法涵盖多个环节。驾驶前要全面检查车辆的刹车、灯光、轮胎、连接装置等部件,确保无异常。起步时缓慢加油,留意连接是否稳固;行驶中保持稳定车速与安全车距,提前预判路况;转向提前减速并加大角度;制动时熟悉气压制动系统,避免急刹。停车选平坦坚实地面,拉手刹,长时间停车放置警示标志。总之,规范操作每一步jvzquC41yy}/rlfwvq4dqv3ep1pyym46;5906B8589?60qyon
2.正确的挂车方法是什么正确的挂车方法涵盖多个方面,从起步、行驶到倒车、分离与组合等都有特定操作。挂车起步用一档,松离合要稳;行驶时转弯要大上大回,超车后留意时机回道,不同路况合理操作;倒车有特定技巧,如半挂车向右平行停车,需按步骤操作;分离与重新组合也有规范流程。掌握这些正确方法,能让挂车操作更顺畅、安全,减少事故风险。 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8<46;8976:90jvsm
3.铁路运输安全事故案例6篇(全文)3807次23时50分到达咸阳北站进5道,进行挂车作业。值班员编制的调车计划为:5西顶岔外-21,5东出,6+20西出岔外+21连结,代车开车。向信号员、调车长下达了调车计划。调车长向担任连结员及机车司机传达了调车作业计划,随即开始作业。当作业到5西岔外-21时,担当前方瞭望的连结员中途下车,中断瞭望和信号显示,致使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8gm7t2{k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