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类平台需本人同意后方可转载!
包头市八十年代老照片
已更新(内包括五十年代等图文链接,可点击打开),结合看效果更佳!未来会有百年照片图文。
编辑不易,君若喜欢打个赏!
新建的电信综合大楼同上
“草原英雄小姐妹”的姐姐
龙梅
(左一)是包头市
人大副主任。如今她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小家庭,丈夫是军医,儿女学习努力。(
玉荣
时任内蒙古残疾人协会副会长)
包头市磁性材料厂
近7年来已开发352种新产品。该厂原是一家濒临倒闭的小厂,从1983年开始抓新产品开发,成为“小型巨人企业”,并被电子工业部列为重点企业之一。
包头市教育学院
副教授
李杰吾
(左一)、
章之华
(右一)等,研制成功的低倍聚光自动跟踪太阳能电源(图右)已列入国家级高科技“火炬计划”。这是我国在太阳能电源研究中取得的新突破。
包头钢铁稀土公司
炼铁厂党委书记
巴图
(中)是从工人中成长起来的企业领导干部。他任党委书记10多年来,经常下车间参加劳动,被工人们称为“贴心书记”。
全国少数民族优秀企业家、
包头市棉纺总厂
厂长
李桐悦
大胆改革,精减200多名非生产人员充实到生产第一线,并提高一线工人工资,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5年来全厂总产值翻一番,利润翻四番,被评为全国二级企业。
23岁的
包头棉纺织总厂
青年挡车工
常金凤
(右)是17岁时进厂当工人的。她刻苦钻研技术,连年超额完成任务,1990年又以超产3833公斤的成绩提前3个月进入1991年。她从1987年起连续3年被评为包头市“年龄最小的劳动模范”,并荣获1990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十四大代表、
包头棉纺厂
的女档车工
金丽华
在即将赴京参加十四大前,仍然在精心工作,站好最后一班岗。金丽华做档车工近20年,每年均两个月完成任务,多次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
包头拖拉机厂
是从只有20几个人的小厂逐渐发展起来的拥有1700名职工的大企业。时年产拖拉机两万台。
在世界银行贷款资助蒙古国经济复兴的招标中,
包头北方重型汽车
有限责任公司击败世界上一些著名厂家一举中标,价值480万美元的17台40吨级自卸汽车经二连口岸出口蒙古国。载重汽车的出口在世界上引起较大震动,这标志着中国重型汽车工业将走向世界。
北方——奔驰重型载重汽车制造公司
投资10亿元引进德国先进技术,已累计销售250多辆。该公司已成为当时国内现代化重型汽车制造三大基地之一,为改变我国汽车工业“缺重”的局面做出了贡献。
杨慎和摄
我国第一座由农牧民集资兴建的游泳馆——
银河游泳馆
在包头市建成。这座由包头市郊区
新城乡
农民自筹自建的游泳馆,占地31160平方米,建筑面积18095平方米,总投资达2600万元。新城乡是包头市副食品生产基地,近年来已发展起2000多家乡村企业,1993年总产值达3.3亿元,人均收入1800多元,是内蒙古首批产值超亿元的乡镇之一。
包头市公安局研制成功三级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在国内率先实现对市区人口的计算机管理,填补了我国人口研究缺乏机械变动和人口死亡原因的空白。
徐义根摄
1992年投产的包头市
苏蒙特亚麻纺织合营有限公司
是当时国内最大的中俄合营企业,1994年该公司完成产值4700多万元,利润1600多万元,所产提花布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