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跃学表示,随着智能网联及智能定位技术不断进步,集装箱智能网联装备日益成熟,带有智能装置的数智集装箱生产制造正成为集装箱产业发展的新趋势。智能化的集装箱加速了海关智能化监管进程,并将彻底改变海关对集装箱及物流监管模式和手段。进出境罐式集装箱智能监管模式、冷藏集装箱预装检查(PTI)方式等应用场景的创新研究不断深化,智慧海关建设加快了物流监管智慧化时代到来。
“罐箱作为液体货物专业化运输工具,罐箱铁路货运前景广阔。”董建民认为,一是近年来铁路货运需求发生显著变化。随着我国支柱产业升级转型、清洁能源替代加速推进,依托专业化供应链的高价值货物运输需求持续增长。二是铁路危险货物运输潜力巨大。目前铁路危险货物运输量仅占全国危险货物运输总量的7%,且试运行周期长、依赖罐车专用线、建设与运维成本高,铁路正在逐步探索危险货物罐箱运输。未来,应聚焦培育罐箱多式联运运营主体、液体货物运输标准规范衔接,充分发挥罐箱运输快速、准时、可靠和安全优势,助力铁路液态货物运输发展。
郝攀峰认为,全球供应链格局正加快向区域化、短链化、多元化转变。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产业链供应链合作带动贸易规模持续扩大,中间品物流需求较终端产品更为复杂,物流业迎来嵌入制造业供应链体系的重要机遇期。国际物流通道建设方向未来将从三方面重点推进:一是持续巩固和扩大物流通道建设成果;二是物流企业依托物流通道伴随中国产业走出去;三是加强物流通道、物流枢纽与产业空间布局的统筹规划。
《报告》编制组主要成员、中国集装箱行业协会弘景智库副主任罗先立在解读《报告》时表示,我国罐箱行业发展环境持续向好。2024年,我国罐箱产量约4万台,占全球95%,已成为全球罐箱生产领域的绝对主导者。2024年我国主要罐箱运营企业罐箱总运量为60.6万TEU,同比增长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