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证研》南方资本中心 芷露/作者 南江 映蔚/风控
另一方面,2024年10月,优机股份的员工持股平台减持,次年1月肖家煌退出员工持股平台。而官宣显示,肖家煌2019年从一家国有控股企业离职,其任职信披或现疑云。此外,董事赵桂斌或自国企退休未满三年即入职优机股份。
一、前次募投项目延期一年后完工,此次再融资募投项目产能信披或现“两个版本”
募投项目的经济效益系再融资关注的重点之一。而优机股份此次发行可转债,拟募资七千万元新增阀门年产量2.5万台,称达产后预计新增营业收入2亿元。然而环评报告披露,该募投项目的新增产能或现“不同版本”。
1.1 2025年度发行可转债总数量120万张,于2025年9月9月在北交所挂牌转让
1.2 此次可转债拟投入0.7亿元用于阀门技改项目,募集书披露该项目新增阀门2.5万台
阀门技改项目总投资为7,060.15万元,拟在四川省广汉市建设阀门智能柔性生产线,并对现有的生产配套设施进行技术改造。此外,该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5万件油气类阀门生产能力,预计新增营业收入20,323.49万元。
对此,优机股份表示阀门技改项目收益测算过程,主要依据子公司四川精控阀门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精控阀门”)历史经营数据、本项目实际建设内容及成本、在手订单及未来发展规划等因素综合确定。其中,达产后项目的营业收入系依据达产后的产品产量及平均单价来确定。
阀门技改项目建成后年产2.5万台中小口径阀门,而优机股份预测的中小口径阀门产品的平均单价为0.81万元/台。由此推算出,阀门技改项目满产后新增营业收入20,323.49万元。
然而,关于此次再融资募投项目的新增产能,或现信披疑云。
1.3 环评显示阀门技改项目新增阀门产能不足1万台,或不足较募集书披露产能的一半
不难发现,阀门技改项目环评对应的项目与募集说明书提到的阀门技改项目的总投资、实施主体以及投资备案号一致,即阀门技改环评或阀门技改项目的环评报告。
需要指出的是,据阀门技改项目环评,阀门技改项目扩建并不改变原有产品方案,而系新增阀门产品8,150台。其中包括球阀产量3,880台、旋塞阀产量2,020台、平板闸阀970台、止回阀1,280台。
换言之,在总投资额一致的情形下,阀门技改项目环评披露的新增阀门产品产能或不足优机股份募集说明书的一半。以此环评报告披露的新增产能测算达产后的营业收入或可“窥见一二”。
1.4 前次募投项目延期一年后才完工,投产期第一年新增收入仅达预期的75.48%
而航空零部件项目延期一年后于2023年7月完工。该项目在投产后,尚需经过一个产能爬坡阶段才能达到满产状态。根据募投项目规划进度,2024年为投产期第一年。因此2024年优机股份航空零部件项目预期新增收入5,016万元,新增净利润916.86万元。
与此同时,优机股份披露,由于航空零部件项目机器设备具有一定通用性,所以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不单独核算效益,优机股份将剔除其他机械零部件加工业务后的航空零部件业务收入、净利润作为衡量募投项目效益的依据。
航空零部件项目实施前即2021年,优机股份剔除其他机械零部件加工业务后的航空零部件业务的营业收入为3,228.14万元。而航空零部件项目实施后即2024年,优机股份剔除其他机械零部件加工业务后航空零部件业务的营业收入为7,014.11万元,较2021年增加3,785.97万元,达到预期收入的75.48%。
综上,优机股份拟募资七千万元投入“阀门技改项目”,称将新增阀门产品2.5万台预计新增收入超2亿元。但“阀门技改项目”环评报告却披露,“阀门技改项目”新增阀门产品不足1万台,倘若以此环评报告披露的新增产能测算达产后的营业收入或可“窥见一二”。而前次募投项目完工后投产期第一年即2024年的新增营业收入达到预期的75.48%。基于上述情形,优机股份此番再融资募投项目的信披,值得关注。
二、员工持股平台减持背后或现原国企人员,赵桂斌自国企退休未满三年即入职优机股份
研究发现,优机股份原核心技术人员肖家煌在入职优机股份时,官宣显示,彼时肖家煌或尚未从国企离职。而这背后,2024年10月,优机股份的员工持股平台减持期间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63.05%,次年1月肖家煌退出员工持股平台。
2.1 赵桂斌2024年出任优机股份董事,其曾在客户中航工业旗下企业任职
据优机股份2024年年度报告,赵桂斌于1997年1月至2003年8月,曾任四川凌峰航空液压机械有限公司(曾用名四川航空液压机械厂,以下简称“四川凌峰”)总经理;2003年8月至2008年12月,任成都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董事长,兼任四川成发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发科技”))董事长;2009年1月至2018年9月,任中国航空汽车系统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董事长、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曾用名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副总经济师;2010年4月至2013年2月,任中航重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2012年6月至2022年6月任耐世特汽车系统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耐世特”)首席执行官;2022年6月退休。
公开信息显示,2012-2022年,耐世特的最终控股方系中航工业。且耐世特2025年半年报显示,耐世特的最终控股方仍系中航工业。
即2018年9月前,赵桂斌曾在中航工业处任职,2022年6月自中航工业旗下企业耐世特退休。2024年1月,赵桂斌出任优机股份董事。
2.2 近几年来优机股份航空领域业务收入持续增长,2024年收入“倍增”2025年上半年增速超45%
此外,据优机股份公开信息,2017-2024年,优机股份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收入分别为10.97万元、34.17万元、402.96万元、1,078.02万元、3,024.96万元、3,221.31万元、3,648.53万元、9,162.19万元。2018-2024年,优机股份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11.55%、1,079.33%、167.53%、180.6%、6.49%、13.26%、151.12%。
2025年1-6月,优机股份航空零部件精密加工服务收入为5,064.08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7.51%。
而中航工业主要从事航空机载产品的科研生产,是航空助力器、作动筒、蓄压器等飞控系统及液压系统部件的专业化生产制造企业,属于国内特大型央企。优机股份系自2018年起与中航工业合作。2019-2021年,中航工业系优机股份前五大客户。2022-2024年,优机股份营业收入增量客户包括中航工业。
据《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离职或者退休后三年内,不得在与原任职企业有业务关系的私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中介机构担任职务、投资入股。
基于上述背景,赵桂斌自中航工业体系退休不足三年即出任优机股份董事。
2.3 2024年10月员工持股平台减持期间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63.05%,次年1月肖家煌退出员工持股平台
据公开信息,优机股份于2022年6月上市。
据优机股份公告,2024年8月,优机股份发布公告称优机投资、优机创新拟以大宗交易及集中竞价的方式分别减持不高于232,000股、不高于312,000股优机股份股票。2024年12月,优机股份发布公告称减持时间区间届满。
2.4 称肖家煌2008年入职,“官宣”却显示肖家煌期间曾任职于国企四川天奥至2019年
履历显示,肖家煌于2003年至2007年任四川省机械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006年起任省机械厅及省经委职称评委,1997年起任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2005年起四川大学客座教授。自2008年起任优机股份技术总监。
然而,“官宣”披露,直至2019年以前,肖家煌或仍在四川省机械研究院关联企业任职。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四川省天奥机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四川天奥”)成立于2003年,至少自2014年以来一直由四川省机械研究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机集团”)控股。而川机集团2020年以前曾用名四川省机械研究院。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2月,四川天奥的董事、监事、经理等人员发生变更。变更前,肖家煌曾系四川天奥董事、监事、经理等人员之一。
研究发现,肖家煌在四川天奥任职时,四川天奥系国有企业。
据市场监督管理局及四川产业振兴基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产业基金”)公开信息,川机集团始建于1957年,2001年由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2020年由全民所有制企业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2021年12月底整体脱钩划转给四川产业基金,2022年纳入四川产业基金。
而据四川日机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现已更名为中密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密控股”)各期年报,2018-2024年,中密控股的控股股东四川川机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川机投资”)一直由川机集团全资持有,属于国有控股企业。
而前述提到,四川天奥至少自2014年以来一直由川机集团控股。即肖家煌在四川天奥任职时,四川天奥属于国有控股企业。
据现行有效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第二十五条,未经履行出资人职责的机构同意,国有独资企业、国有独资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其他企业兼职。未经股东会、股东大会同意,国有资本控股公司、国有资本参股公司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在经营同类业务的其他企业兼职。
由上可知,2024年10月,优机股份的员工持股平台减持期间收盘价涨幅偏离值累计达到63.05%,次年1月肖家煌退出员工持股平台。而官宣显示,肖家煌2019年才从国有控股企业四川天奥,关于肖家煌是否曾同时在优机股份与国企任职,或该打上问号。此外,赵桂斌自中航工业体系退休不足三年即出任优机股份董事的情形,或同样值得关注。
三、超五成研发人员系大专及以下学历,核心技术人员从老东家离职未满一年即为优机股份贡献核心技术专利
研发创新能力是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因素。优机股份称研发创新系机械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然而,截至2024年末,超五成研发人员系大专及以下学历。此外,优机股份的核心技术人员从老东家离职未满一年,即现身优机股份的专利发明人名单。
3.1 优机股份从事机械零部件业务,首发申报称技术和工艺的持续研发创新系核心竞争力
技术和工艺的持续研发创新是机械零部件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适应行业技术的迭代和客户需求的快速变化,优机股份必须根据市场发展掌握研发方向,持续不断推进新产品和新技术研发,实现研发成果的快速转化。
3.2 截至2024年末,优机股份超五成研发人员专科及以下学历
据优机股份年报,2024年末,优机股份的研发人员数量为153人。其中,专科及以下人数为83人。
经测算,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数占研发人员总数的比例为54.25%。
问题尚未结束。
3.3 2016年7月吴水深现身两项核心技术专利的发明人名单,彼时吴水深从原单位离职未满一年
值得注意的是,工程矿山设备零部件设计与加工技术对应的专利包括专利号为ZL201620749495.2的实用新型专利“齿圈类零件淬火压床夹具结构”。而液压系统零部件设计与制造技术对应的专利包括专利号为ZL201620750290.6的实用新型专利“锁紧油缸自动定心均载结构”。
即2016年7月,吴水深参与了优机股份两项核心技术对应专利的发明。
但研究发现,彼时,吴水深从原单位离职未满一年。
而吴水深现身于优机股份2016年7月申请的专利发明人名单,即吴水深从成工机械离职未满一年即为优机股份“贡献”两项核心技术专利。
而据2020年修订且现行有效的《专利法》第六条,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为职务发明创造。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利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而《专利法》前一次修订系在2008年,2008年修订的《专利法》同样包含前述规定内容。
据2023年修订且现行有效的《专利法实施细则》,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所完成的职务发明创造,是指(一)在本职工作中作出的发明创造;(二)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之外的任务所作出的发明创造;(三)退休、调离原单位后或者劳动、人事关系终止后1年内作出的,与其在原单位承担的本职工作或者原单位分配的任务有关的发明创造。
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包括临时工作单位;专利法第六条所称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是指本单位的资金、设备、零部件、原材料或者不对外公开的技术信息和资料等。
此外,《专利法实施细则》的前一次修订发生在2010年。而2010年修订的《专利法实施细则》同样包含前述规定内容。
需要留意的是,2021-2024年,工程和矿山机械及液压系统零部件合计创收超2亿元。
3.4 2021-2024年,上述两项核心技术所应用的业务贡献收入均合计超2亿元
2021-2024年,优机股份工程和矿山机械零部件的收入分别为0.97亿元、1.08亿元、1.24亿元、1.21亿元。同期,优机股份液压系统零部件的收入分别为1.13亿元、1.28亿元、1.06亿元、1.09亿元。经测算,2021-2024年,优机股份工程和矿山机械零部件、液压系统零部件的收入合计分别为2.1亿元、2.36亿元、2.3亿元、2.3亿元。
也就是说,2021-2024年,优机股份工程和矿山机械零部件业务、液压系统零部件业务均合计贡献逾2亿元的收入。而吴水深从原单位离职未满一年,即为优机股份“贡献”上述两项核心技术专利。
四、收现比持续不足1,账龄为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持续经营能力是拟上市企业的基本要求。研究发现,2023-2024年,优机股份业绩增速放缓,同时销售毛利率低于同行均值。而2025年上半年,优机股份业绩的增速均超18%。此外,优机股份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逐年上升,且高于同行均值。
4.1 上市后2023-2024年营收及净利润增速放缓,2025年上半年增速均超18%
据公开信息,优机股份于2022年6月上市。
经测算,2022-2024年,优机股份的营业收入分别同比增长14.85%、10.14%、8.45%,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54.02%、17.72%、4.41%。而2025年1-6月,优机股份的营收及归母净利润,分别较上一年同期增长18.66%、36.52%。
不难发现,优机股份于2022年上市后,2023-2024年期间,优机股份营业收入、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增速持续下滑,2025年上半年增速则均超18%。
另一方面,优机股份收现比持续小于1,销售毛利率亦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4.2 收现比持续五年小于1,且近三年的销售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
据优机股份审计报告及各期年报,2019-2024年,优机股份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分别为6.2亿元、5.53亿元、6.01亿元、8.02亿元、7.66亿元、8.88亿元。经测算,同期,优机股份的收现比分别为1.02、0.98、0.85、0.99、0.86、0.92。
即自2020年起,优机股份的收现比持续小于1。
而据可转债发行问询回复,2022-2024年,优机股份销售毛利率分别为23.12%、27.3%、26.93%。
且优机股份的同行业可比公司包括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纽威股份”)、安徽应流机电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应流股份”)、山东联诚精密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联诚精密”)、东莞怡合达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怡合达”)。
2022-2024年,纽威股份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0.51%、31.4%、38.1%;应流股份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6.72%、36.17%、34.24%;联诚精密销售毛利率分别为15.93%、15.45%、12.23%;怡合达销售毛利率分别为39.08%、37.95%、35.26%。同期,前述同行业可比公司销售毛利率平均数分别为30.56%、30.24%、30.08%。
即2022-2024年,优机股份销售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此外,近年来,优机股份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
4.3 2023-2024年末应收账款占比上升,且高于同行平均水平
不难发现,2022-2024年末,优机股份的应收账款及占营业收入的比例持续上升。
而据同行业可比公司年报,2022-2024年末,纽威股份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4.42%、38.37%、37.97%;应流股份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2.2%、40.42%、43.08%;联诚精密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22%、20.51%、26.03%;怡合达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32.26%、28.24%、30.67%。
经测算,2022-2024年末,优机股份同行业可比公司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平均值分别为34.78%、31.89%、34.44%。
即2023-2024年末,优机股份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于同行业平均水平。
4.4可转债发行问询回复披露,账龄为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同行均值
而进一步研究发现,优机股份超应收账款账龄主要在1年以内。
值得注意的是,优机股份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也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据可转债发行问询回复,优机股份对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为3%。而同行业可比公司中,纽威股份、应流股份、联诚精密、怡合达对账龄1 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分别为3%、5%、5%、5%。
经测算,优机股份同行业可比公司对账龄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平均值为4.5%。
即优机股份对1年以内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的比例低于同行平均水平。
可见,上市后,优机股份2023-2024年业绩增速下滑,到了2025年上半年则同比增速超18%。除此之外,优机股份收现比持续五年小于1,且近三年的销售毛利率低于同行业可比公司均值。进一步研究发现,优机股份的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比例高于同行均值,且账龄为1年以内的应收账款坏账准备计提比例低于3家可比公司,也低于同行平均。
五、结语
此外,2024年10月,优机股份的员工持股平台减持,次年1月肖家煌退出员工持股平台。而官宣显示,肖家煌2019年从国有控股企业四川天奥,其任职信披或现疑云。值得注意的是,回溯董事赵桂斌履历,其或自国企退休未满三年即入职优机股份。上市后,优机股份收现比持续小于、销售毛利率低于同行均值、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逐年上升的情况,同样值得关注。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