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教育新闻网

Provincial dynamics

兰州理工大学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扎根西北 服务国家和区域建设丨我们的教育故事

教育关乎千家万户,关乎每个人的发展

营造全社会关心教育支持教育的浓厚氛围

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甘肃省教育厅特推出专栏

“我们的教育故事”

用一段段文字、一张张照片、

一帧帧视频讲述您

成长路上的喜悦收获

教书育人的坚守感悟

家庭教育的幸福瞬间

支持教育的情怀担当

......

......

“心有大我 至诚报国”是已故著名地球物理学家黄大年的精神写照。近年来,广大高校教师传承黄大年精神,踔厉奋发,把爱国之情化作报国之行。在甘肃,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朱彦鹏领衔的“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今天我们了解这支团队的故事。

这支团队组建于1996年,26年来,团队所在土木工程学科薪火相传、砥砺奋进,谱写了无悔的华丽篇章。先后成为了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和甘肃省创新研究群体。

团队荣誉牌

近年来,团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西北,面向行业,服务全国。在朱彦鹏教授的带领下,以“西北恶劣环境下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获批和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入选为契机,牢固树立标杆意识,始终保持进取精神,抓好人才队伍建设,紧跟国家发展战略,积极调动每位教师以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扎实的作风,投身到各自的教学科研工作之中,为我国西北地区土木工程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朱彦鹏在实验室检查学生科研项目

团队负责人朱彦鹏教授于2018年至2021年获得“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甘肃省领军人才第一层次优秀人才”“甘肃省先进工作者”等荣誉;团队成员杜永峰教授主导的“西部院校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通识教育及课外创新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成果于2018年获“甘肃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团队成员王秀丽教授负责的“钢结构课程群教学团队”于2020年获批成为省级教学团队。

团队指导工程实践

团队完成的“边坡滑坡泥石流防治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和“边坡工程灾害防控技术创新及应用”项目分别于2019年和2018年获甘肃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大跨度空间结构全过程建造与安全性评估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于2019年获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带可替换剪切耗能连接的防屈曲偏心支撑钢框架抗震性能研究”于201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在团队成员共同努力下,2018年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中心通过教育部验收,2019年通过教育部评估,成绩良好;2018年土木工程减震隔震技术研发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获批建设;2020年甘肃省土木工程先进材料工程中心获批建设;2021年“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中央专项资金“兰州理工大学一流教学科研实验平台建设”项目土木工程基础设施减灾性能教学科研平台立项建设。

团队杜永峰教授指导博士生做实验

团队在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近5年,团队培养博士授予学位人数80余人;硕士授予学位人数600余人;本科授予学位人数4000余人。其中已有数人获得高级职称,成为企业技术负责人和骨干。团队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学术交流2000余人次,10余人在国外学习交流一年以上,与国内清华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院校,国外美国马里兰大学、加拿大卡尔顿大学、日本东京工业大学等形成了稳定的学术交流关系。

团队发起成立资助和奖励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领域青年人才的公益性学术基金“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新技术新人才基金”,资助和奖励学生为主的“甘肃路桥助学金”“九七建工奖助学金”等。通过这些基金,用实际行动向学生表达师者关爱之心。

朱彦鹏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

团队编写《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指南》,出版《土木工程试验》等指导教材,将特色研究成果融入《支挡结构设计》及《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等教材中;采用网络教学手段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等6门课程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土木工程导论》等课程的线上微课;《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获批成为国家级线下一流课程;率先在兰州理工大学建设了《土木工程导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特种结构》等三门专业思政课,其中《土木工程导论》《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已完成教材修改和微课录制。

团队指导研究生线上答辩

团队在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团队抓住了西北黄土地区和山区工程建设的特点及问题,继续在湿陷性黄土工程、柔性支挡结构承载力及动静力稳定性分析、滑坡防治技术适用性等方面展开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突破与研究成果,主要服务于西北地区基坑与边坡工程支护、兰州地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轻轨、高填方机场、推山造地、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技术研究及咨询等领域。

团队结合甘肃地区高烈度、广范围、重震害的问题,继续在振动控制技术、基础隔震结构等方面展开研究,解决了橡胶支座隔震结构在寒冷地区是否有效等关键性问题,针对西北独特的气候环境,考虑了温度变化、施工建造过程对隔震结构的影响。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多个医院、学校、贮液结构等重点工程中,给生命线工程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朱彦鹏给学生指导锚索的设计

团队针对西北地区高寒、大风、大温差等气候特点,结合大跨度空间结构形式复杂、施工场地狭小、建设工期短的挑战,继续开展大跨度空间结构的设计、施工、长期服役性能、安全评价等关键技术研究,解决了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难题。研究成果已服务于兰州奥体中心等多个地标性建筑中。

团队根据西北干旱、大温差、盐腐蚀、冻融等多因素耦合严酷环境条件,系统研究了混凝土材料与结构退化规律、耐久性损伤机制和寿命预测,在西北五省建立了多个典型环境现场暴露点,形成了西北地区混凝土耐久性数据库,开发了混凝土多因素耐久性实验方法、加载装置及测试技术,被150多个研究机构引用。

团队立足西部,扎根西部,针对区域特色,目前已形成了湿陷性黄土工程和地质灾害防治、边坡防治新技术创新团队、土木工程结构抗震与减震控制和结构静动力测试、大跨空间结构与钢结构健康监测、土木工程材料等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研究团队5个。

团队开展学术活动

团队在推进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建设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

团队针对兰州地铁1号线工程,开展了“兰州市地铁车站基坑围护选型及基坑地下水处理措施”“兰州特殊红砂岩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研究”和“兰州特殊红砂岩分类方法及施工对策研究”等课题,成功攻克了兰州特殊红砂岩地层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施工技术世界级难题。

团队率先在甘肃省的8度、9度等高烈度区建造了一批隔震工程(西北师范大学田家炳教育书院、甘肃省疾病控制中心、黄羊川国际会议中心、兰州市墙材革新节能办公室示范住宅楼、西北师范大学文科综合实验楼及甘肃中医药大学建筑群隔震等重要隔震工程等),在建筑结构隔震领域的技术业绩得到了国内外专家的广泛认可。

朱彦鹏查看导入地震波后房屋的受损情况

团队开展了“复合夹芯墙板配比优化及性能提升技术研究项目”的研究,优化了泡沫混凝土配合比,完成了砂浆面板最优配合比和加工工艺的改进,减少了复合夹芯墙板病害,提高其使用寿命,推广复合夹心墙板在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研究。研究成果符合国家材料轻质高强要求,同时符合建筑绿色环保要求。

团队主持的“大跨度空间结构健康检测与安全性评估”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省内多个重点工程中,为项目设计和施工方案的优化以及结构长期服役的安全性提供了依据;“泥石流防灾减灾工程新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直接用于省内多地的泥石流治理中,为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

团队合影

未来,团队将继续砥砺前行、保持昂扬的斗志,以黄大年同志为榜样,在教书育人道路上弘扬“三牛精神”,不畏艰难、勇于担当、甘于奉献,蓄势扬帆再起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朱彦鹏简介:

朱彦鹏,兰州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西部土木工程防灾减灾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甘肃省土木工程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负责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教学名师、甘肃省优秀共产党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岩土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施工技术与装备委员会常务委员、非饱和土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学会深基坑支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黄土委员会常务委员。主要从事土木工程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等100余项科研课题,发表各类学术论文380余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著有《柔性支挡结构静动力稳定性分析》《高填方工程地基变形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等专著5部,主编《工程事故分析与处理》《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特种结构》等教材14部,其中《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和《特种结构》分别为国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获甘肃省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

THE END
0.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教案.docx《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教案设计授课教师:课题混凝土结构的一般概念计划学时1学时基本要 求熟悉混凝土的一般概念内容重 点 1、 熟悉混凝土结构的类型; 2、 掌握钢筋和混凝土能共同工作的主要原因: 3、 熟悉混凝土结构的优缺点。内容难 点钢筋和混凝土这两种性质不同的材料能够组合在一起共同工作 的原因。课后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316:3@4:27=23<59626529:0ujzn
1.《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20230819104609.pdf《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pdf,。 1 基本情况 本设计XXXXXXXXX,进行设计计算。重庆三元玩具厂房采用钢筋混凝土内框架 承重,外墙为370mm砖砌承重。采用单向板肋梁楼盖。 楼面做法:20mm厚水泥砂浆面层,钢筋混凝土现浇板,15mm厚石灰砂浆抹灰。 荷载:永久荷载,包过梁、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51693B4:32624<6252663;70ujzn
2.混凝土结构设计教程(精选5篇)1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课程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作为土木工程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非常重要但又较难掌握的课程,对于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在掌握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设计计算的基本理论和构造知识的基础上才能顺利地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和从事钢筋混凝土建筑物结构设计相关的工作。该课程涉及理论知识广泛,概念、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89:90qyon
3.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完整版.pdf计,设计状况属持久状况,设计状况系数ψ取。采用外墙及内柱承重,柱网布置如图 1 计,设计状况属持久状况,设计状况系数ψ取。采用外墙及内柱承重,柱网布置如图 1 所示,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肋形结构。 所示,楼盖采用钢筋混凝土现浇整体式肋形结构。 图1 副厂房楼盖结构柱网布置图 图1 副厂房楼盖结构柱jvzquC41okv/dxtm33>/exr1jvsm1;5431625:4923816;6242642>60ujzn
4.某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多层工业厂房课程设计(说明书+CAD图纸+横道本文详细描述了一项针对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工业厂房的施工组织课程设计,包括工程概况、资源供应、施工段划分、进度计划、平面布置和技术措施等内容。 施工组织课程设计 设计说明书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主体工程 (A图,3段流水,1次支模1次浇注,板、次梁模板计算) jvzquC41dnuh0lxfp0tfv8yn|i|‚q|{n5bt}neng5eg}fknu525?6843?4
5.混凝土结构原理湖北理工学院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混凝土构件设计基本原理,使学生能够熟悉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类型、构造,掌握混凝土结构原理的思维方式,学会以土木工程学科视角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为继续学习后续课程、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从事与混凝土结构相关的工作和学习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jvzquC41pg~u0zgvcthz7hqo1ipw{xg1jhqw9=323615:5913<:2@857
6.韦俊本科生课程 · 工程制图基础 · 画法几何及工程制图 · 建筑制图 · 画法几何及土建制图(一) · 画法几何及土建制图(二) · 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 · 混凝土与砌体结构设计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A(一) · 混凝土结构课程设计A(二) · 土木工程概论A jvzquC41ek|jn7zuvu4ff~3ep1oohx432;6049:40jz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