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报告摘要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业化智能化建造学术会议暨安罗高速黄河大桥考察活动公路桥特大桥主跨

我国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智能化、工业化建造技术已由高速发展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诸多新技术与新工艺在工程建设中得以应用,不仅促进了桥梁建造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为工程品质的全面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全长21.655公里,控制性工程黄河特大桥长15.223公里,是黄河上最长、内陆地区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公路桥梁,也是河南省主跨最大、塔高最高、桥宽最宽、技术难度最复杂的黄河公路桥。

为共鉴我国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程建设成就,共享工程建设成果与经验,提高桥梁工程建造品质与效能水平,促进桥梁技术创新与交流,推动桥梁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由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联合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河南省公路学会联合主办,《桥梁》杂志社承办的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业化、智能化建造学术会议暨安罗高速黄河大桥考察活动定于2024年4月26-28日在郑州市召开。

会议详情通知如下:

01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

02

会议主题、议题

主题

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业化、智能化建造技术

议题

1. 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设计与创新

2. 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新材料、新结构

3. 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工业化、智能化建造技术及装备

4. 数字孪生技术在大跨径组合结构桥梁的应用

5. 大跨径桥梁耐久性长效保障技术

03

会议日程

04

报告安排

大会报告

4月27日 上午

1.《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的一些新进展》

聂建国,中国工程院院士

2.《高性能材料与结构一体化》

刘加平,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南大学教授

3.《工业化制造、组装化建造—助力高性能钢-混组合结构桥梁绿色建设》

崔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

摘要: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因具有独特技术经济优势而被广泛采用,40 余年来的发展和应用表明:受混凝土材料性能和特性、钢混界面间连接性能、建造工艺等因素制约,其自重难以降低、结构整体性能难以提升,难以适应更大跨越需求。报告介绍了:通材料-结构-建造一体化融合创新,实现了钢混组合结构向轻、强、韧和工业化建造方向的突破,使钢-混组合结构桥梁具备了千米级跨越能力和更广泛的适用性,有力推动了钢混组合结构桥梁跨越式发展。

4.《河南交投集团高速公路长大桥梁建设实践及思考》吕小武,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摘要:报告系统梳理了河南桥梁发展的总体脉络及创新点,通过构件级、桥型级、产业级等几个维度介绍河南桥梁的迭代升级过程;分桥型介绍河南高速公路代表性长大桥梁的技术路线和创新设计。结合交通强国战略、行业发展趋势,民众出行需求对长大桥梁工业化、智能化的变革趋势提出河南思考,不断推动河南桥梁向着更高质量、更优品质发展。

5.《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工业化信息化建造实践》张圣建,河南省黄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执行董事

摘要: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作为黄河上最长、内陆地区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公路桥梁,项目建设团队坚持科技创新驱动,秉承“创新示范、数智赋能、科技治安、降本增效、品质创优”的建设理念,致力桥梁工业化和信息化建造深度融合。其中创新示范介绍项目10项技术创新和4项管理创新。数智赋能介绍了智慧设计、智慧建造、智慧工地3个方面。科技治安介绍设备管理数智化、安全监控数智化、隐患排查数智化、安全教育数智化4个方面。降本增效介绍技术和管理创新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品质创优展示了实体质量、创优策划、科研攻关和成果转化。结尾部分展望了未来长大桥梁智慧高速、健康监测、30年长寿面路面探索等下一步重点攻关方向。

05

参会嘉宾

1.特邀领导及嘉宾;

3.土木类工程院校师生;

5.新闻媒体等。

06

组织机构

中国公路学会桥梁和结构工程分会

河南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河南省公路学会

支持单位

河南省交通运输厅

河南省科学技术厅

协办单位

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宝桥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山桥集团有限公司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沪宁钢机股份有限公司

柳州欧维姆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河南省黄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桥梁》杂志社

07

技术参观工程简介

安罗高速原阳至郑州段项目,全长21.655公里控制性工程黄河特大桥长15.223公里,是黄河上最长、内陆地区钢结构用量最大的公路桥梁,也是河南省主跨最大、塔高最高、桥宽最宽、技术难度最复杂的黄河公路桥。

《桥隧创新周周探》栏目曾对安罗高速黄河特大桥进行过报道,详情请点击上图

08

报名方式

扫描下方二维码查看会议通知

扫描下方二维码提交报名表

09

秘书处

《桥梁》杂志社

联系人:李天颖

稿件投递

联系人:裴小吟

联系人:黎伯阳

联系人:穆玉

喜欢请转发吧!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THE END
0.2025年集成建筑行业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一节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体系(PC) 一、PC技术体系定义 二、PC结构形式优势 三、PC结构的发展与应用 四、PC结构的种类与特点 五、PC结构工程设计分析 六、PC结构建筑发展前景 第二节 轻钢结构集成建筑体系 一、轻钢结构集成建筑含义 二、轻钢结构集成建筑特点 三、轻钢结构集成建筑形式 四、轻钢结构集成建筑结构体 jvzquC41yy}/erw0ep5SaSncp\nvHjsiEjgo1;:1LkIigwlLkct[j~Mcpi_fZrfp\j{bpp^wHc`icwVwUjo/j}rn
1.装配式建筑论文范例6篇[1]王冉. 装配式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 建材与装饰,2020(12):29-30. 装配式建筑论文范文2 【关键词】钢结构;装配式; 住宅;优化 装配式住宅诞生于20世纪初期,这种建筑设计标准定型,构件在自动化生产线上加工,现场采用螺栓、自攻螺钉等连接件和密封材料干式组装,无湿作业,施工安装便捷。近30年来在jvzquC41yy}/dj~ycvii0ls1jcuxgw486;;10qyon
2.装配式建筑论文8篇装配式住宅不仅改变了传统住宅的结构模式,而且完全替代了砖、混凝土、石材、木材,真正实现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施工,从而大大降低了施工现场的劳动强度,缩短了施工工期,这种方式已在国外得到了推广。为推广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我国的利用,本文对钢结构装配式住宅在我过的发展现状进行总结,并从我国钢结构装配jvzquC41yy}/kofdkcu/exr1jcuxgw4342?10qyon
3.施工技术通用12篇混凝土结构工程的质量,从根本上决定、影响着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但混凝土是一种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经常由于材料质量、施工工艺、地基变形、温度变化、湿度变化和结构受荷、设计结构等原因造成建筑工程局部甚至整体工程的质量问题。积极改进混凝土施工的技术措施,是减少和防止建筑工程质量问题、提高jvzquC41{y€t0zguj{/exr1jcuxgw4386:/j}rn
4.专题|海洋防腐新材料之黑科技一览海洋新材料的主要分类:海洋用钢(钢筋和各类不锈钢)、海洋用有色金属(钛、镁、铝、铜等)、防护材料(防腐、防污涂料、牺牲阳极材料)、混凝土、复合材料与功能材料等。海洋新材料的主要应用:造船、港口码头及跨海大桥、海底隧道、海洋平台、海水淡化、沿海风力发电、海洋军事等。 开发深海资源,维护主权权益, jvzq<84yyy4dq{wfcvg/q{l0ep5ej]OFCQNBPP4zkp~j|r~wcp5lgyzskmgo1;53:/63/9<155890qyon
5.我院2项科研成果喜获2020年度陕西省科学技术奖励团队研发的约束再生混凝土结构体系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陕西、广东、广西、湖北、河南、浙江等地区20余项重要工程,推动了再生混凝土结构的设计理论发展和工程应用,促进了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科技进步,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jvzquC41ek|jn7}cwcz/gmz0ep5jpot154721:6;934ivv
6.我校获2021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今日哈2021年10月11日至13日,中国钢结构大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会上公布了“2021年度中国钢结构协会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由我院金属与组合结构研究中心郭兰慧教授牵头、张素梅教授作为主要完成人共同完成的“钢板及钢板混凝土组合剪力墙结构基础理论、设计方法研究与工程应用”项目荣获科学技术奖一等奖。项目完成单位为哈尔滨工业大学jvzquC41vqjb{7mkv0kew7hp1cxuklqg146348531460:B;:4
7.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体系研究与应用研究摘要: 近些年来,可持续发展战略不断深化,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建筑行业为了对这种发展形势加以适应,对绿色建筑越来越重视,这使得绿色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建筑行业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产生了很大的推动作用。但想要对这种建筑形式进行全面jvzquC41yy}/srpcpenjpj3eqo5ujnxku1|jg€46:7;75=
8.2024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建设管理和技术创新交流会侧记中国工程院院士、暨南大学校长邢锋及团队系统性介绍了再生混凝土骨料强化技术及其在道路工程功能—结构一体化应用、工程渣土的高效泥沙分离技术及其高值化应用技术、生活垃圾焚烧底灰及其低碳制备人工骨料技术等绿色新技术。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健认为,路面再生技术应用的外部环境与过去有了很大变化,并介绍了现jvzquC41yy}/|povd0ipo8jkvuoi872463228731euovnsva6974A90jvsm
9.标准化学术大会暨第二届新型钢结构体系发展与创新论坛上作大会报告基于上述四个方面的研究内容与成果,李帼昌教授团队联合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了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高强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该标准可为高强钢管高强混凝土结构的推广应用提供设计依据,推动建筑领域的低碳发展和双碳目标建设。 此次新型钢结构体系发展与创新论坛是一个高水平的学术思想交流平台。李帼jvzquC41yy}/usw0gjv0ls1kplp1:8:31:58:3jvo
10.我院主编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8:2012)荣获“标准这些高层建筑和拱桥中钢管混凝土的设计均是依据《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CECS 28:90进行的。在该规程的指导下,钢管混凝土在我国的应用范围和应用领域不断扩大,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使我国钢管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 2012年发布实施的《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28:2012是在《钢管jvzquC41ek|jn7mkv0kew7hp1462:864325d:=8:c47:4961rcmf0qyo
11.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论文(精选8篇)总的来说,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对整个建筑工程质量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进行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技术不仅是提高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归宁一.浅析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27). 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g1;53;2<14:>4:6;`49>229?/j}rn
12.深市上市公司公告(7月14日)龙泉股份(002671)公告,公司收到与某供水有限公司签订的《某工程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采购Ⅰ标合同》,签约合同总价(含税)约4.55亿元。 凯龙高科:拟江苏省投资重结晶碳化硅DPF项目 凯龙高科(300912)7月13日晚间公告,公司拟与江苏省江都高新区管委会签订项目投资合作协议,并拟以4500万元投资设立控股子公司扬州力泰新jvzquC41uvudm762lsqb0lto0et0497529751l;6::<95A50u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