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住宅钢结构的设计流程及应注意的问题新闻资讯轩锐教育土木行业教育专家

稳定性是钢结构的一个突出问题。在各种类型的钢结构中,都会遇到稳定问题。对于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将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

根据稳定问题在实际设计中的特点提出了以下三项原则并具体阐明了这些原则,以更好地保证钢结构稳定设计中构件不会丧失稳定。

1.1 结构整体布置必须考虑整个体系以及组成部分的稳定性要求。

目前结构大多数是按照平面体系来设计的,如桁架和框架都是如此。保证这些平面结构不致出平面失稳,需要从结构整体布置来解决,亦即设计必要的支撑构件。这就是说,平面结构构件的出平面稳定计算必须和结构布置相一致。就如上述的1988年加拿大一停车场的屋盖结构塌落,1985年土耳其某体育场看台屋盖塌落,这两次事故都和没有设置适当的文撑而造成出平面失稳。

1.2 结构计算简图和实用计算方法所依据的简图相一致,这对框架结构的稳定计算十分重要。

目前任设计单层和多层框架结构时,经常不作框架稳定分折而是代之以框架柱的稳定计算。在采用这种方法时,计算框架柱稳定时用到的柱计算长度系数,自应通过框架整体稳定分析得出,才能使柱稳定计算等效于框架稳定计算。然而,实际框架多种多样,而设计中为了简化计算工作,需要设定一些典型条件。

1.3 设计结构的细部构造和构件的稳定计算必须相互配合,使二者有一致性。

结构计算和构造设计相符合,一直是结构设计中大家都注意的问题。对要求传递弯矩和不传递弯矩的节点连接,应分别赋与它足够的刚度和柔度,对桁架节点应尽量减少杆件偏心这些都是设计者处理构造细部时经常考虑到的。但是,当涉及稳定性能时,构造上时常有不同于强度的要求或特殊考虑。例如,简支梁就抗弯强度来说,对不动铰支座的要求仅仅是阻止位移,同时允许在平面内转动。然而在处理梁整体稳定时上述要求就不够了。支座还需能够阻止梁绕纵轴扭转,同时允许梁在水平平面内转动和梁端截面自由翘曲,以符合稳定分析所采取的边界条件。

2 钢结构住宅的设计流程

2.1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

2.2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

2.3 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

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

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通常50<λ<150,简单选择值在100附近。根据轴心受压、双向受弯或单向受弯的不同,可选择钢管或H型钢截面等。

2.4 结构分析

目前钢结构实际设计中,结构分析通常为线弹性分析,条件允许时考虑P-Δ,p-δ。

新近的一些有限元软件可以部分考虑几何非线性及钢材的弹塑性能.这为更精确的分析结构提供了条件。

2.5 构件设计

构件的设计首先是材料的选择。通常主结构使用单一钢种以便于工程管理,经济考虑,也可以选择不同强度钢材的组合截面。构件设计中,现行规范使用的是弹塑性的方法来验算截面,这和结构内力计算的弹性方法并不匹配。当前的结构软件,都提供截面验算的后处理功能。由于程序技术的进步,一些软件可以将验算时不通过的构件,从给定的截面库里选择加大一级,并自动重新分析验算,直至通过,如sap2000等。这是常说的截面优化设计功能之一。它减少了结构师的很多工作量。

2.6 节点设计

连接节点的设计是钢结构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在结构分析前,就应该对节点的形式有充分思考与确定。常常出现的一种情况是,最终设计的节点与结构分析模型中使用的形式不完全一致,这必须避免。按传力特性不同,节点分刚接,铰接和半刚接。

2.7 图纸编制

钢结构设计出图分设计图和施工详图两阶段,设计图为设计单位提供,施工详图通常由钢结构制造公司根据设计图编制,有时也会由设计单位代为编制。由于近年钢结构项目增多和设计院钢结构工程师缺乏的矛盾,有设计能力的钢结构公司参与设计图编制的情况也很普遍。

设计图及施工详图的内容表达方法及出图深度的控制,目前比较混乱,各个设计单位之间及其与钢结构公司之间

3 钢结构住宅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3.1 钢结构,有低层和多层之分。低层一般不超过3层,用于别墅;多层用于公寓。本文介绍多层公寓住宅钢结构设计中一些问题。

3.2 超过9层为高层。10~12层又称小高层。抗震规范GB50011对12层以下和12层以上的房屋提出不同要求。住宅钢结构一般不宜超过12层。

3.3 结构抗震性能与结构布置规则性有很大关系。结构布置不规则,地震时易损坏,而且除弹性设计外还要作弹塑性层间位移验算。因此应尽量使结构布置符合规则性要求。

3.4 住宅钢结构的平面布置应力求规则、对称。住宅钢结构常见的布置不规则,主要是平面不规则。如平面形状不规则,L形等,特别是支撑剪力墙偏置,明显不对称等。若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超过质心水平位移的1.2倍就属于平面不规则此时需对支撑剪力墙的配置进行调整。

目前,国内高层钢结构钢材几乎都从国外进口,工程总承包由国外承担,制造和安装则由国内廉价劳动力承包,随着我国钢产量的增加,钢结构在建筑中的应用必然会越来越广泛,也必然会产生越来越深远的影响。

THE END
0.高层建筑结构总复习ppt课件1、高层建筑结构-总结高层建筑结构设计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学习辅导学习辅导高层建筑结构-总结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其优缺点混凝土结构的概念及其优缺点多层与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其受力变形特点多层与高层建筑的定义及其受力变形特点结构体系的定义及其要素结构体系的定义及其要素说明主要的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说明主要的混凝土房屋结构体系jvzquC41yy}/tnstgpjpe7hqo1vbrnw13:=18:=950nuou
1.广州大学MOOC平台官方网站课件浏览100%,客观练习0%,主观练习0%,课内讨论0%,练习允许2次全部重做。。 课程内容不断迭代,成绩以当时的课程内容为准,一旦合格,可以申请证书。申请证书后,以结课处理,成绩不再改动 教材教参 周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jvzquC41oqud0pjw0kew7hp1rusvjq1eq{sun4364807<850oupe
2.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设计探讨摘要:受经济与社会快速发展影响,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发展迅速,不规则结构高层建筑的大量涌现便能够证明这一认知。基于此,本文简单分析了高层建筑不规则结构设计类型划分及设计要点,并围绕L型平面不规则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开展了深入探讨。 前言 在高层建筑工程设计中,结构布置不规则的情况不断增多,中央电视台、深圳发展中心、jvzquC41yy}/ekn5824og}4j{lj0496;34791:=8;39/j}rn
3.房屋建筑及结构设计(精选5篇)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繁琐、技术要求高、设计难度大,设计人员一定要首先摆正自己的心态,综合考虑实际施工需要和相关技术要点,以高度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完成设计工作,为施工的正常有序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谢春,翁家栋,邱骏伟,等.某8度区超B级高度建筑结构设计[C].2012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论坛论文集,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6:7;:10qyon
4.高层13期公开课10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高层13期公开课10 高层建筑结构概念设计(上)。听TED演讲,看国内、国际名校好课,就在网易公开课jvzquC41qrko0:;50eun1wjyxkkx1vtxkg5gtnjArkj>GQPQIPT75/rkf?PIMXLPP8S
5.现代城市住宅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多层公寓设计与构造每种类型的框架结构都有其独特的特点,例如,混凝土框架结构因其良好的耐火性能和经济性,广泛应用于多层住宅和公共建筑中;而钢框架结构因其自重轻、施工速度快等特点,适合应用于高层和超高层建筑中。 2.2 主要构件的设计 2.2.1 梁、柱的设计原则 在框架结构中,梁和柱是主要的承重构件。设计这些构件时,需要遵循以下jvzquC41dnuh0lxfp0tfv8|gkzooa=78237468ftvkimg8igvcomu86643723@;
6.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第3版[沈蒲生著]PDF版下载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3版 [沈蒲生 著]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3版 [沈蒲生 著]标准编号: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第3版 [沈蒲生 著].pdf [下载地址1] [下载地址2] 提 取 码:下载次数:3862 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发表评论 加入收藏夹 错误报告详细目录 发表评论 共有0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新闻评论(共有 0 条评论)下载jvzq<84582hpqt3eqo5cqxpu13841:5285:40qyon
7.广州某百米高层建筑无内柱大空间结构设计探析按《广东省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DBJ/T 15-92-2021)设计[4],按《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计算地震作用[10];标准层办公楼面活荷载加活动隔墙活荷载共3.5kN/m;考虑楼面附加恒荷载(不包结构自重)2kN/m2;混凝土强度等级竖向构件采用C55~C30,梁板采用C30,钢筋强度等级均采用Ⅲ级螺纹钢(HRBjvzquC41yy}/h8830ipo8ucig532;71336:1:684;8377xjv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