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的建筑减震设计要点——基于《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的项目设计分析

一、项目概况拟建项目位于云南省昭通市,为多层小学综合楼,地上6层,底层三面设置挡土墙,临空一面设置单跨连廊与教学楼相接,主要层高为3.75m、4.55米、3.9米,建筑主要檐口高23.9米。一层建筑功能为开敞式停车库,二~六层为门厅、公共展示厅、教室、办公室等。项目地震设防烈度7度0.1g,第三组。根据地勘报告,根据等效剪切波速判定,场地类别为II类,设防地震场地特征周期为0.65s。经与地震部门查询,拟建项目位于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需要采取减隔震措施,并按照要求进行设计。

二、设计目标及主要参数取值根据“技术规程”1.0.3条规定,本项目为“第一类抗震设防目标”,设计要求概括为“中震弹性、大震可修、罕震不倒”。相比以往的结构计算,主要区别在于要求结构承载力从小震弹性提高到中震弹性,提出了位移限值要求,确保在中震(设防地震)作用下,结构能满足正常使用要求,具体主要参数、要求如下:1、采用中震参与荷载组合计算,对应的材料性能采用强度标准值,钢筋强度考虑1.25的超强系数。构件正截面及斜截面承载力验算公式为:

2、地震影响系数αmax从小震的0.08变为中震的0.23;3、框架梁、柱、框支柱对应于抗震等级的弯矩增大系数、剪力增大系数不同于《抗规》,有单独规定;4、设防地震作用下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e]=1/400;5、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θp]=1/100;6、罕遇地震作用下减震器耗能占比应≥25%;7、消能部件提供的附加阻尼比不宜大于25%;根据以上参数,按照厂家提供的减震器数据,拟采用粘滞阻尼器,考虑到结构层数较多,减震器提供的附加阻尼按3%考虑。主体结构抗震等级按照小震取值,7度0.1g、乙类建筑为二级,周期折减系数取0.75。以结构单元左为例,经计算分析,中震及小震作用下主要结果对比如下:

对比以上指标不难发现,结构在满足中震计算指标要求的情况下,小震计算结果远小于规范要求,说明相比未按规程执行的结构,其抗震性能有明显提升。另一方面,由于地震作用的增大,为满足规范对位移、截面验算等指标的要求,柱截面最大为800x800,两个山墙端部最大梁截面尺寸为350x1400,混凝土强度C40,主要框架梁纵筋配筋率约1.8%~2.2%、柱纵筋配筋率约2.3~2.8%,一方面经济性差,另一方面节点处钢筋太密,施工中也难以保证浇筑质量。三、结构方案优化由上文可知,本项目为中震计算结果控制,由于结构层数为6层,高度达到框架结构的适用临界线,采用减震方案,虽然能满足规范要求,但是经济性、施工性都不理想。可以尝试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改进:1、调整结构体系。在不改变减震方案的前提下,结构形式改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在合适的周边设置一定量剪力墙,控制底层框架部分分配倾覆弯矩比例占总倾覆弯矩的10%~50%,结构周期折减系数0.85。根据“规程”要求,中震下弹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提高为1/500,大震(罕遇地震)作用下弹塑性层间位移角限值提高为1/200。虽然要求有所提高,但由于剪力墙抗侧刚度比框架大的多,可以有效减小梁柱截面尺寸。仍以“结构单元左”为例,改为框-剪体系后,主要计算结果如下:

2、调整采用隔震方案。由于一层是车库,正好可以利用一层的开敞空间作为隔震层,而不需另外增设,上部仍然采用框架结构体系。由于平面、立面比较规则,可以按照降低一度进行方案估算,地震影响系数αmax按0.12取值,周期折减系数按0.75取值,其余参数不变。同样以“结构单元左”为例,框架柱截面尺寸600x600,梁截面最大尺寸250x1000,就能满足变形要求。中震下主体减、隔震方案结构含钢量对比如下:

四、结论综上,由于“条例”和“技术规程”的要求,“二区八类”的建筑在设防标准上有了较大提高,尤其是地震计算从小震提高到中震,使得地震作用提高大约2.8倍。因此当主体结构层数大于三层时,应优先采用隔震方案以期获得较小的构件尺寸和较好的经济性。当由于客观原因必须采用减震方案时,在结构体系上应优先选用侧向刚度较大的框架-剪力墙、剪力墙结构体系,以减小构件尺寸。

THE END
0.T/CECS5472018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T/CECS 547-2018 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抗震加固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及消能减震产品检测。 状态:现行jvzq<84yyy4du{ju0eun1mjvckr05@76934ivvq
1.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豆瓣)本书对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律法规,实行以预防为主的防震减灾方针具有积极促进作用,适用于上海市新建建筑工程和既有建筑抗震加固工程采用消能减震、消能减震技术的结构设计、施工。 作者简介· ····· 上海市建筑建材业市场管理总站是受上海市城乡建设和管理委员会、上海市建筑业管理办公室、上海市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7952:571
2.DBJ53T1252021建筑消能减震应用技术规程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和云南省的有关建筑工程防震减灾的法规,实行以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后,地震安全性得到进一步提高,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避免人员伤亡,减少社会影响和经济损失,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云南省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新建建筑结构的消能减震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及jvzquC41z{ipu}3eqo5btlmkxgy04:7596
3.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介绍【摘要】: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是建筑抗震加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介绍了《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CECS 547-2018)的编制背景、指导思想、编制过程,并对规范的主要设计内容和技术要点进行了详细阐述,包括规程的适用范围、不同后续使用年限三水准地震动参数、加 jvzquC41yy}/ewpk0eun0ls1Ctzjeuj1ELLEVxycn/MDMc72426729:0jvs
4.T/CECS5472018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pdf免费下载1.0.1为规范消能减震加固技术在现有建筑中的应用,贯彻执行国家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O.2本规程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8度、9度地区的现有建筑采用消能减震技术进行抗震加固的设计、施工、验收、维护及消能减震产品检测。1.O.3现有建筑应根据后续使用年jvzq<84yyy4kkjsjwy4dqv4Lkct{j~4dkcu{j~s175<28B3jvor
5.减震技术丨多实例讲解消能减震技术在复杂结构中的应用“中国勘察设计协会结构分会2020年年会暨第七届建筑结构抗震技术国际会议”于2020年10月15-16日在成都顺利召开(点击查看会后报道),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院副总工程师刘宜丰做了题为《消能减震技术在几个复杂结构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报告首先梳理了刘总本人采用消能减震技术的设计经历以及中建西南院采用消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21373485:15<28=<83a?59:<8976/uqyon
6.T/CECS5472018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标准类别:标准编号:T/CECS 547-2018标准名称: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英文名称: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eismic energy dissipation of strengthening structure批准部门: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批准日期:2018-10-18被替标准号:施行日期:2019-4-1主编单位: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参编单位: jvzq<84yyy4dglx0qtm/ew4c1ktgq|4zkgnvkkncq|nvp8723;51;:=132;167mvon
7.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发布T/CECS547关于发布《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的公告 根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关于印发〈2013年第二批工程建设协会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协字[2013]119号)的要求,由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单位编制的《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经本协会抗震专业委员会jvzq<84yyy4c|o}y0eun1K_II176:990jvsm
8.2018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15112·3336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作者: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出版社: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04-00 开本:32开 印刷时间:2019-04-00 页数:114 版次:1 ,购买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T/CECS547-2018 建筑消能减震加固技术规程 15112·33363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筑工jvzquC41dqul0ttpih€/exr14898:>4347689A6741
9.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DG/TJ0823262020J15292建筑消能减震及隔震技术标准 DG/TJ 08-2326-2020 J 15292-2020 服务收货后结算 商品评价 暂无评价 文轩九月图书旗舰店 进店逛逛 商品说明 AR全息绘本盖亚斯星球 ¥28.5 亲近大自然双语启蒙绘本(全4册) ¥75.2 AR全息绘本盖亚斯星球 ¥28.5 AR全息绘本盖亚斯星球 ¥28.5 进店逛逛jvzquC41j74zq~cp0ipo8{41unpylfug1mpqmxAcnobuF7hnlqt7~mzf4{9;
10.加固工程范文在地震多发区和一些有特殊要求的建筑,将外附子结构与阻尼器组合使用,充分利用各自的特点,提高附加子结构的耗能能力,进一步改善既有建筑的抗震性能,来抵抗更加强烈的地震作用或者大幅的降低建筑物的地震反应。比较典型方法的有外设减震支撑和外附柱型消能减震技术。 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9954ivvq
11.中小学教学楼消能减震设计与分析分析了采用消能减震设计解决这些问题的可行性、经济行、时效性。阐述了消能减震结构设计原理。以某教学楼为例,采用粘滞流体阻尼器加固后 下载App查看全文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个人查重>> 个人AIGC检测>> 文献综述>>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jvzquC41erle0lsmk0ipo7hp1Cxuklqg1EVGF]TVCN3K\SL423917953359/j}r
12.汽车减振器技术路线解析(上)非电控篇可见,悬架新技术的应用至今逃不开一个话题:投入收益比。因此本文除了是对自己过去几年的知识的体系化整理,也是全盘梳理一下作为悬架核心部件的减振器的技术路线,方便从全局角度审视我们有什么技术,和最适合的技术。限于篇幅,不能对每种技术路线做详细解析,但尝试尽量归纳一些关键性要点。 jvzquC41yy}/{xtlkc4dqv4cum5296642;=3;;6747?46@:43: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