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及中国整车制造行业市场发展概况财富号

目前,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已进入成熟阶段,汽车产业同时具备了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技术密集的特点,其产业链长、覆盖面广、上下游关联产业众多、规模效益明显,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很强的带动作用,是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2023 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为9,354.65 万辆、9,272.47 万辆,全球汽车产销量情况整体与全球宏观经济情况高度关联。

我国整车制造行业概况

相较于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地区,我国的汽车产业起步时间较晚。改革开放后,我国引入了大众、丰田、奥迪等跨国公司并与其创办合资整车制造企业,通过推行“以市场换技术”等政策大力发展我国汽车产业。

在此过程中,一方面,我国整车制造企业引入了国际汽车工业标准的行业规范、质量标准、管理体系,另一方面,我国逐渐形成了种类齐全、配套完整的汽车供应链体系,并积累了大量汽车行业相关的人才,这为我国现代化汽车产业体系的建设及我国自主品牌整车制造企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9 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汽车产销国,此后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 15 年保持世界第一,为全球汽车行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国内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优渥的土壤。

A.国内汽车市场趋于成熟,汽车出口有望成为长期增长点

自改革开放、引入跨国公司开办合资企业以来,我国汽车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仅为 206.91 万辆、208.86 万辆,到 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就突破了 1,000 万辆,实现产量 1,379.10 万辆、销量 1,364.48 万辆,2000 年-2009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23.46%、23.19%。201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 2,000万辆,实现产量 2,211.68 万辆、销量 2,198.41 万辆,2009 年-201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12.53%、12.66%。

2013 年-2017 年,我国汽车产销仍然保持持续增长,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 7.02%、7.06%,我国汽车产销量于 2017 年达到历史峰值,实现产量 2,901.54 万辆、销量 2,887.89万辆。

2018 年-2020 年,由于客观上国内居民对汽车产品的年需求量趋于触顶,再加上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退出、中美贸易战、“国六”排放新规颁布、全球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 3 年下降,2020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为 2,522.50 万辆、2,531.11 万辆,较 2017 年峰值下降了 13.06%、12.35%。

2021 年-2023 年,在政策扶持、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和汽车出口获得重大突破等因素的带动下,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三年回升,2023 年我国汽车产销量首次突破 3,000 万辆,分别达到 3,016.10 万辆、3,009.40 万辆,同比增长 11.62%、12.02%。

总体而言,我国汽车产销规模经历了长时间持续、快速的增长,目前,我国汽车市场已经较为成熟。长期来看,国内汽车市场需求量趋于触顶,但随着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我国居民的汽车消费结构预计将同步升级,此外,近年来我国汽车出口取得重要突破,已形成重要的长期增长点。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汽车出口 491 万辆,同比增长 57.9%,首次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汽车出口国。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整理的数据显示,2022 年,汽车制造业完成营业收入 92,899.9 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总额的比重为 6.7%,汽车行业稳定、健康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影响重大。

B.行业格局发生变化,自主品牌份额提升

近年来,我国乘用车市场的格局发生了较大变化。一方面,新能源汽车在我国强势崛起,与之相伴的是汽车行业“新四化”的发展日益深入,汽车产品的形态及其商业模式都在发生改变;另一方面,我国自主汽车品牌逐渐受到国内消费者的认可,具备了更强的市场竞争力。供给端的产品革新、格局重塑对消费者的消费习惯产生了重大影响,原有的市场格局被打破。

乘联会统计数据显示,2023 年,我国自主品牌整车企业在零售端市场份额增至 52%,同比增长 4.6%,合资品牌市场份额遭到进一步挤压,我国整车销售市场的竞争趋于白热化;狭义乘用车销量方面,排名前十的厂商占据了 58.60%的市场份额,其中,比亚迪 2023 年销量同比增长 50.00%,全年零售销量达到 270.61万辆,排名第一。

注:狭义乘用车包括轿车、SUV(运动型多用途汽车)、MPV(多用途汽车)、NEV(新能源汽车)

C.政策驱动转向市场、政策双驱动,新能源汽车销量高速增长

2009 年 3 月,国务院发布《汽车产业调整与振兴规划》,首次提出大规模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目标,在“国家战略+税费减免+财政补贴+产业政策”四方面的支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速发展。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 1.76 万辆,到 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就突破了 100 万辆,当年实现销售 125.60 万辆,2013 年-2018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年复合增长率为 134.80%,实现了持续、快速的增长。

2019 年,由于车市低迷、补贴退坡等原因,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3.98%。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我国通过有条件的转移支付推动新能源汽车大规模市场应用,得益于此,一方面,我国电池、电机、电控等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快速迭代,产品成本快速下降,另一方面,我国新能源汽车产品持续创新,产品竞争力持续加强。

2021 年-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在相对大的基数上呈爆发式增长,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352.05 万辆,同比增长 157.48%;2022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688.70 万辆,同比增长 95.63%,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之比达到 25.64%;2023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为 949.50 万辆,同比增长 37.87%,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汽车销量之比达到 31.55%。

2022 年 3 月,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发言中提到,2021 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私人消费相比“十三五”初期从 47%提升至 78%,新能源汽车已呈现出市场和政策双轮驱动的特征。至此,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突破了对政策的依赖,行业的市场性、可持续性已受到广泛认可。

THE END
0.国内外汽车产业发展概况及未来发展趋势汽车产业产值大、产业链长、覆盖面广,连接钢铁、能源、机械、化工、电子、物流、服务、金融等众多上下游产业,对带动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 具有重要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之 一。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演变,汽车产业现已步入成熟阶段,是当今世界上规模最 大的产业之一,在国民经jvzquC41yy}/{xtlkc4dqv4ctvodnn4;6;84;:<;4;995@;2554ivvq
1.全球及国内汽车行业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势(1)全球汽车行业概况 汽车工业是一门集资金、技术和劳动密集型于一体的现代产业。经过百余年的发展,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连接钢铁、能源、机械、化工、电子、物流、服务、金融等众多上下游产业,对带动工业结构升级和相关产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化水平、经济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的标志之一jvzquC41v071lzpc0eun0ls1rkj`6<;3737697xjvor
2.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docx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docx 50页内容提供方:150***1314 大小:44.68 KB 字数:约2.72万字 发布时间:2025-08-14发布于中国 浏览人气:0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汽车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71693<4928823=6782713=90ujzn
3.我国汽车产业技术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经过多年发展,中国汽车产业的整体技术水平显著提升,自主研发能力不断提高,集中体现在汽车产品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总体上,我国汽车技术水平呈现稳步提升的态势,业已基本形成了自主研发能力,不断取得各领域的重点突破,初步掌控了部分关键技术,对前沿技术也有所布局。当然,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国汽车技术仍有不足,如自动变速器jvzq<84yyy4fexwt0qxh0ls1skzb1wjy31814<229/811:=:28:/j}rn
4.汽车发展趋势及前景以上数据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汽车整车制造行业需求前景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现状及趋势如下: 发展现状 科技推动了汽车行业的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逐渐进入到大众视野当中,我国也开始大规模地研发智能网联汽车技术,以此推动我国智能汽车产业链的发展。 目前汽车行业的发展趋势就是研发并且制造智能网联汽车,jvzquC41yy}/{xtlkc4dqv4ygpjb1:5722620qy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