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陆**(实名认证)
IP属地:江苏
下载本文档
汽车吊吊钢板桩施工方案一、施工准备1.1技术准备组织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纸、地质勘察报告及周边环境资料,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通过专家论证。测量人员根据设计坐标放出钢板桩支护轴线,设置轴线控制桩及高程基准点,建立测量控制网。针对钢板桩锁口精度要求,提前制作标准锁口样板,用于进场材料检验。1.2材料准备钢板桩选用拉森Ⅳ型热轧型钢,长度6-12m,宽400mm,单根重量77.7kg/m,锁口处采用止水橡胶条密封。进场时需检查钢板桩外观质量,包括表面锈蚀程度、锁口变形情况及桩身弯曲度,允许偏差:桩身弯曲度<2%L(L为桩长),锁口间隙<3mm。对不合格钢板桩进行矫正处理,采用冷弯法矫正桩体挠曲,氧乙炔热烘法修复锁口变形,矫正后进行锁口通过性试验。1.3场地准备施工场地平整至设计标高,压实系数≥0.93,铺设200mm厚级配砂石垫层。在场地周边设置排水沟及集水井,沟宽300mm、深400mm,集水井间距20m,配备11kW泥浆泵排水。划分钢板桩堆放区、加工区及吊装作业区,堆放区设置1.2m高支垫木,分层堆放高度≤2m,每层垫木间距3m,确保桩体受力均匀。二、设备选型2.1汽车吊选型根据钢板桩单根最大重量(12m桩重932.4kg)及吊装半径(最大15m),选用25t汽车吊(主臂长度28m),其性能参数:3m幅度额定起重量25t,15m幅度额定起重量4.5t,满足吊装需求。配备直径22mm钢丝绳(6×37+FC结构,破断拉力289kN),使用前检查钢丝绳磨损量,外层钢丝磨损≤40%,绳端固定采用3个绳夹,间距150mm,绳夹方向一致。2.2辅助设备振动锤选用DZ60型电动振动锤,激振力60kN,匹配功率37kW,通过液压夹头与钢板桩连接。配备2T手动葫芦10台(用于调整桩体垂直度)、50m钢卷尺3把、水准仪(S10级)1台、全站仪(2mm+2ppm精度)1台。所有设备进场前需提供出厂合格证及年检报告,特种作业设备(汽车吊、振动锤)需经第三方检测合格。三、施工流程3.1测量放线采用全站仪按设计图纸放出钢板桩轴线,每隔5m设置一个控制桩,并用石灰线标示。在轴线外侧1.5m处设置导向架,导向架采用25a工字钢焊接而成,横梁间距3m,立柱入土深度1.2m,确保导向架垂直度偏差<1%。3.2钢板桩吊装吊点设置:单根钢板桩设置2个吊点,分别位于桩长1/4和3/4处,采用专用吊具(带防滑齿的钢板桩夹具),吊具与桩体接触部位垫3mm厚橡胶垫保护锁口。试吊作业:起吊高度500mm时停止,检查吊具受力情况、桩体平衡状态及制动系统可靠性,确认无误后继续起吊。插桩定位:汽车吊将钢板桩吊至导向架内,人工辅助调整桩体垂直度,使锁口对准相邻桩锁口,缓慢下放至地面,桩顶高出导向架500mm。3.3沉桩施工采用"屏风式"沉桩法,将10-15根钢板桩成排插入导向架,调整垂直度(偏差≤1%)后,用振动锤依次沉桩。沉桩顺序从基坑一角开始,向两侧推进,转角处采用90°异形桩。沉桩过程中每下沉1m测量一次桩体垂直度,发现倾斜立即采用2台葫芦对称纠偏。当桩顶标高距设计标高1m时,停止振动,改用低锤轻击至设计深度。3.4内支撑安装基坑开挖至2m深度时安装第一道内支撑,采用Φ609mm×16mm钢管支撑,水平间距3m,两端设置H型钢围檩(HW400×400)。支撑安装前先在钢板桩上焊接牛腿,牛腿采用20mm厚钢板,尺寸300mm×200mm,间距同支撑间距。支撑安装时用千斤顶预加轴力(设计值的50%),确保支撑与围檩紧密接触。3.5基坑排水在基坑底部周边设置排水沟(宽400mm×深500mm),转角处设集水井(1m×1m×1.5m),配备8台潜水泵(扬程15m,流量50m³/h),实行24小时排水。对钢板桩锁口渗漏处,采用棉絮填塞后注入水溶性聚氨酯堵漏剂,注浆压力控制在0.3-0.5MPa。四、技术要点4.1桩体垂直度控制首根钢板桩作为基准桩,采用双向经纬仪控制垂直度,确保偏差≤0.5%。后续桩体通过导向架控制平面位置,每打入3根桩复核一次轴线偏差,允许偏差±50mm。当桩体倾斜超过1%时,采用"反向预偏法"纠偏,即在相邻桩打设时向相反方向预偏1.5%,通过锁口约束力逐步调整。4.2锁口防水处理钢板桩锁口处涂刷黄油-沥青混合物(配比1:1),增加润滑性并减少渗漏。对检查发现的锁口间隙>3mm的桩体,采用氧乙炔焰加热锁口,用专用夹具整形,确保锁口贴合严密。施工过程中每完成30m钢板桩墙,进行一次锁口渗漏检测,采用注水法,水头高度1m,30分钟渗漏量<5L/m·h。4.3吊装稳定性控制汽车吊作业时支腿全部伸出,支腿下垫2m×2m×0.2m钢板,确保接地比压≤0.15MPa。吊装半径超过12m时,采用主臂工况,严禁带载行走。起吊时由信号工统一指挥,采用对讲机(频道锁定)配合旗语,吊物旋转半径内严禁站人。遇6级以上大风(风速>10.8m/s)时停止吊装作业,将吊臂收回并锚固。五、安全措施5.1作业人员管理特种作业人员(汽车吊司机、信号工、焊工)持证上岗,岗前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每日作业前进行身体状况确认。设置安全警戒区,采用彩钢板围挡(高度2m),出入口设专职安全员,非作业人员严禁入内。作业人员佩戴安全帽、反光背心,高空作业(>2m)系安全带,安全带固定在独立生命线上。5.2设备安全检查汽车吊每日班前检查:制动系统(空载制动距离≤2m)、液压系统(无渗漏)、钢丝绳(断丝数≤10%)、吊具(变形量<1%)。振动锤检查:电机绝缘电阻≥0.5MΩ,电缆线无破损,接地电阻≤4Ω。每周进行一次设备联合检查,重点检查支腿油缸、吊臂连接销及安全限位装置。5.3应急预案编制吊装事故应急预案,配备急救箱(含止血带、夹板等)、应急照明(2台300W手提灯)及通讯设备。现场设置应急集合点,每季度组织一次应急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桩体倾倒事故,预备4根20m长应急钢缆,一端固定在钢板桩顶部,另一端连接至地锚(抗拔力≥150kN)。六、质量验收6.1钢板桩施工验收主控项目:桩体垂直度≤1%,桩顶标高偏差±100mm,锁口防水渗漏量<5L/m·h。一般项目:桩位偏差±150mm,支撑间距偏差±50mm,桩体无明显变形。验收采用第三方检测,每50根桩随机抽取1根进行桩身完整性检测(低应变法),Ⅰ类桩比例≥90%。6.2沉降观测在基坑周边设置12个沉降观测点,初始值观测3次取平均值。施工期间每天观测1次,基坑开挖完成后每3天观测1次,沉降速率≤2mm/d。当观测值超过预警值(15mm)时,立即停止开挖,采取增加内支撑、坡顶卸载等措施。七、施工监测7.1监测项目钢板桩顶水平位移:采用全站仪,精度±2mm,监测频率1次/天基坑周边沉降:水准仪测量,精度±1mm,监测频率1次/天支撑轴力:安装轴力计(量程500kN,精度1%FS),实时监测地下水位:设置水位观测孔,采用水位计测量,监测频率2次/天7.2数据处理建立监测数据台账,绘制位移-时间曲线,当出现以下情况时启动预警:钢板桩水平位移单日增量>5mm或累计>30mm支撑轴力超过设计值的80%周边地表沉降>20mm八、环境保护8.1噪声控制振动锤采取减振措施,设置隔音屏障(高度3m),作业时间限制在7:00-19:00,噪声排放≤70dB(昼间)。8.2扬尘治理场地出入口设置洗车平台(含三级沉淀池),裸土覆盖防尘网(2000目),每日洒水降尘4次。8.3废弃物处理钢板桩切割产生的金属碎屑集中回收,焊接烟尘采用移动式焊烟净化器处理,废弃油料交由有资质单位处置。九、施工组织9.1人员配置项目经理1人、技术负责人1人、安全员2人、测量工3人、起重工4人、信号工2人、普工15人,总计28人。9.2进度计划施工准备:7天钢板桩施工:15天(每日完成15根)内支撑安装:5天基坑开挖及验收:10天总工期:37天9.3质量保证体系实行"三检制"(自检、互检、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