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巩固、补充和延伸,是教师评估学生、诊断教学的重要依据,也是学生进行自我调节的必要手段。
作业本作为展示教如何,学如何的窗口,如同一面镜子,既体现着为教者的教育情怀,也反馈着求学者的学习心态。
如何在效率的基础上,让作业批改带着温度……都是老师需要操心的问题,一个环节没做好,往往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作业管理怎么做,如何做好?
清单法记录作业,清爽又实操
口头布置作业,有的孩子能准确记住,有的孩子却一脸茫然,一问三不知。
推荐老师们使用“清单法”——将作业的记录变成每日检查的清单,不但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还方便收拾书包时做二次检查。
(1)要有一个专用的记作业本
专用意味着要有仪式感。老师可以提前和家长沟通,请家长从一开始就表现出对孩子记作业这件事的重视和支持,引导孩子选购喜欢的作业本,教会孩子保护和使用好它。
(2)每天一页,不要怕浪费
环保虽然重要,但在记作业这件事上不要怕浪费纸张。几天的作业重复在一张纸上,不仅不整齐美观,还容易错漏。老师们需要向学生强调一页纸只记录一天的作业,这也会有“一天翻一页”的积极暗示。
(3)要预留“是否完成”和“完成程度”的空间位置
每一项作业要留是否完成和完成程度的空间位置,在记录每项作业的完成情况时,可以让学生与父母一起约定记录“密码”增加趣味性,让孩子更愿意配合。
4个巧办法,不怕学生不写作业
(1)建立奖惩制度至关重要
全班作业交齐那一次,所有同学盖章或者送每人一张“考试加分劵”。欠作业一周连续超过三次者,班级内点名批评,并扣除一个印章。
(2)实行多种形式提交作业比赛
比如小组比赛、男女生比赛。全部按时提交的组一人盖一个印章或者送“考试加分劵”(或者其他形式的奖励劵)。
(3)“拖拉王”捆绑式竞争
把班上做作业拖拉的几个同学分在一组。若谁能连续一周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周五为他举行一个欢迎仪式,欢迎他回归到优秀同学队伍中来。
(4)强调“今日事,今日毕”原则
作业必须今日完成,绝不拖欠到明天,如果放学都还没完成课堂作业,需要学生填一张表,说明当天哪一项作业未完成,并注明原因,以及回家后几点前可以线上发给老师检查,最后师生签字,老师记得拍照私发家长,起到提醒作用。纸质作业由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看。
妙招一:巧用学号,效率UP
为了快速收作业,我和班级课代表尝试过很多办法。最终发现,按照学号小组收效果最佳。
我们班49人,每7人一个小组,即1-7号为一组,8-14为一组,15-21为一组,22-28为一组,29-35为一组,36-42为一组,43-49为一组。
每组的1号收语文(即1、8、15、22、29、36、43),每组2号(即2、9、16、23、30、36、44)收数学,每组3号收英语,每组4号收政治,每组5号收历史,每组6号收生物和地理,每组7号收其他科。学号是三年不变的,所以配合的默契度会越来越高。
这样,课代表统计时只需要按照花名册的顺序依次打勾,十分钟的工作,2分钟内就能搞定。为了更高效,我要求所有学生在作业的下方侧面写上自己的学号和姓名,这样课代表不需要翻开作业就能看到学号,甚至不用花名册依次数下来就可以知道谁没有交了。把2分钟的工作加快到1分钟以内。
妙招二:颜色分组,收发作业一目了然
50人左右的班级,我们可以尝试把学生分成8个小组,按照:红(第一小组)、橙(第二小组)、黄(第三小组)、绿(第四小组)、青(第五小组)、蓝(第六小组)、紫(第七小组)、褐(第八小组)。
每个小组对应一种颜色,从1号编到8号。这样在收作业的时候,学生会很容量知道自己应该放入哪一组,老师查作业的时候,也能够看到哪一小组的哪位同学没交,并迅速地反馈、督查孩子进行及时的补充。
学生分发作业的时候,可以通过不同的颜色迅速找到自己那一组,然后从第1个同学传递到最后一个,这样既快速又不影响班级的纪律。
用小小表格,在师生之间架一座桥
小组长收交作业之后,把未交作业人员名单交给课代表。课代表把未交作业名单汇总,一式两份,一份交给班主任,一份交给科任老师,并在姓名后面备注好未交缘由(一般是该生未到、忘在家里等理由)。
课代表使用:
学习委员使用:
做完统计工作之后,课代表会交给未完成作业学生一张表格。表格如下:
不交作业往往容易给科任老师造成坏的印象,总觉得这个学生油腻、不踏实。学生内心又觉得自己因为客观原因,才导致了这次作业没办法及时上交。小小的表格就是一架桥梁,体现了真诚沟通的态度,不至于造成师生之间的误会。
妙招一:妙用印章,省时省力
(1)抄、默、听写作业(批改+盖章)
批改后分3摞:全对、书写优;3个以内错误;3个以上错误。
可以在早读或课间时,课代表第一遍批改并盖章分类。
(2)练习卷(批改+讲+查订正+盖章)
练习卷的题型、题目比较多,我一般先收上来批改。然后讲错率高的题目,再收上来查一遍订正情况。练习卷的批改工作量也是比较大的,为了激励学生,我会根据扣分情况,将练习卷分类盖上“范”“优”“良”“及格”四类印章,每学期期末统计“范”和“优”的个数,再次奖励学生。
(3)作文(批改+讲+重写+改)
需要修改的,给予修改意见(一般1~3点);写得好的作文,在标题旁边盖章“范”字,让学生上讲台朗读或是张贴在学习栏。跑题、偏题的作文,直接盖章“重写”。
(4)背诵作业(上课查+每天读)
第二天用“开火车”的方式每人检查一句,连续查几次后,学生们就会重视起来,早读时,课代表和学习委员也会在班承担“小老师”的工作,引读所有背诵内容并按规则抽查。我班学生的课本封三会统一贴上一张集章表,背诵抽查通过的会获得☆(这个印章我给到课代表和学习委员,把盖章权力给到他们)。
妙招二:用彩色标贴为作业批改换上五彩心情
作业本收取上来以后,老师常常会用一部分的时间去翻找学生做作业的那一页,这一过程既浪费时间,又使作业本在频繁翻动中导致作业本的快速破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以后,让其在完成的那一页用一个彩色标签进行标记,能够让老师迅速的找到这一页。实现快速批改作业,同时也方便学生迅速翻找,为学生订正节约时间。
妙招一:简笔画小表情,激活学生满格动力
简笔画助力作业批改评价,几个表情包就能起到有温度的激励学生,还能让作业批改评价有文化、有内涵、促进师生共同提高!
当学生的作业作业完成很好,你很开心,可以试试这样一个开心表情包+表示高兴的成语进行鼓励!
当学生的作业很糟糕,依然可以难过的表情+成语进行评价。
当学生的作业非常好,超于平常,你可以得瑟一下,一样可以用表情+成语表达自己很满意。
当学生的没按要求完成作业或者做得不尽人意,让你都不想说话了,可以用上这个表情符号+你很无语的成语。
当学生的作业有进步,你想鼓励他,可以试试眨眼表情+表示期待的成语进行评价。
除了表情包+成语,几个点赞拇指简笔画+成语也能鼓励学生。
画出胜利拇指的步骤解析:
除了简笔画+成语还可以融合学科知识进行评价,比如英语学科的评语可以用表情+英语短语!
这样的教师私人定制的评价,不只有温度、更有高度和内涵,长期坚持这样的评价,师生一定能共同提高、共同受益。可能有老师会问哪里来这么多成语?网上一搜,多得很,我们可以提前打印一张,放在自己的作业批改时最方便的地方。
妙招二:小星星有大魔力
A同学任务单全对,获得了“优秀”;B同学任务单错了一个,但书写工整,也获得了“优秀”;C同学任务单错了很多,但比昨天进步很大,也获得了“优秀”。这样一来,学生就不能明白“优秀”的具体标准,不知道该如何努力?
怎样的批改才能具体到细节,学生一看就知道好在哪里呢?批改抄写本,学生个别字写得好时,我会在附近画个★,学生就特别兴奋,并且会仔细观察自己得“★”的字。于是我想到了,取消最终的“优”“良”“加油”,而是改为每道题加“★”。每道题都有机会得“★”,得了★就能得到Q币,学生们顿时两眼放光,精神抖擞。
此后,我批改任务单,目标也更精准了。生字书写整洁,得★;画线序号规范,得★;答题步骤完整,得★。再后来,我又补充:同一题目可叠加得★,同时做到了上述三点,可以获得三连★。为了激励学生的书写整洁度,我又推出:每个字都有加★的机会,写得好看的一个字,就可以得到★。此规一出,写字态度完全不一样了。
现在,每次一发任务单,总能听到孩子们一个个数星的声音。那声音里,有激动,有自信,有较劲……这美妙的声音,源自那一颗颗★,源自老师对学生们的作业具体到看得见、看得清的表扬!
用活这5招,有效降低抄作业乱象
记得有一年培训新教师,我让曾经抄过作业的人老老实实举一下手,一瞬间现场密密麻麻都是手,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那被老师抓住了还不承认的也举一下手吧。”还是密密麻麻好多手,这次笑声更大了。
一个班级里无论老师如何严格抓控,一定还是有学生抄作业的。我们老师要做的是:让班级里抄作业的人数量上减少;让抄作业的人尽量减少抄的次数。怎么做呢?听我一一道来。
(1)老师批作业必须认真仔细
老师批改作业,要能够发现抄作业的苗头。一旦发现有抄作业的现象:比如按照某个学生的水平是不可能做到这么正确完美的,比如一点都没有思考涂改痕迹,只有完全正确的答案;比如有几本作业答案完全一样……老师一定要严查到底。
(2)只要是抄作业就重做一遍
有些老师发现学生抄作业后,处理的方式很单一,就是叫过来劈头盖脸骂一顿,这种做法,学生除了挨了一顿训,并没有真正得到收获。因此,我的做法就是把骂学生的时间节约下来让学生重做一遍。有些学生比较有“斗争经验”,不是当场抓住,不是证据放在面前,一定会赖得干干净净,老师与其与他言语纠缠,辩论抄还是没抄,不如选择作业中的个别题目,让学生在自己面前再做一遍,会做很好,不会做我教你一下。不来理论抄了没有,只为学生真正掌握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