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主体:常**(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国际经济学习题集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选择、判断题(每题1分):
第一章:
1、国际贸易理论以微观经济学原理为基础,
讨论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2、最常用国际贸易模型的结构形式为两个国
家、两种产品(或部门)和两种要素。
3、在完竞争的假设前提下,封闭条件下的相
对价格是国际贸易产生的基础。
4、国家间的供给、需求方面的差异是造成
相对价格的根源。
5、贸易后,国际均衡价格由两国的供需共同
决定,国际均衡价格处于两国封闭下的相对价格
之间。
6、国际贸易利益包括两个部分:来自交换的
利益和来自专业化的利益。
7、贸易理论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国际贸
易的格局、国际贸易的条件、国际贸易的收益。
第二章:
1、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李嘉图的比
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劳动生
产率的相对差别。
2、哈伯勒首先用机会成本概念来
阐明比较优势论。
3、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
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
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4、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
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5、斯密的绝对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
各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别;劳动生产率
的比较优势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是各国之间
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别。
6、在李嘉图模型中,生产可能性边界线方程
是一个线性方程式,表示A、B两国的PPF曲
线是一条直线段。
7、重商主义者提倡的国家经济政策有:限制
进口和鼓励出口,采取奖金、退税、协定和殖民
地贸易等措施鼓励出口。
8、李嘉图认为在国际贸易中起决定作用的不
是绝对成本,而是相对成本。
9、机会成本概念表明:彼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就构成此种选择的机会成本。
选择题:
1、首先用机会成本理论来解释比较优势原理
的学者是:C、
A、李嘉图B、罗布津斯基C、哈伯
勒D、穆勒
6、H-0理论是指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资源
禀赋论,又称要素比例论(资源配置论)。
7、依据克鲁格曼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判断,
在某省的制糖业、水电业、汽车业、有色金属业4
大产业中,发展汽车业业,最有产生内生比
较优势的前景。
8、H—0理论认为产生比较成本差异的前提
条件:一是两国的要素禀赋不同;二是不同产品
在生产中使用要素的比例不同,从生产理
素比例的差别来说明贸易的基础。
9、在H-0理论中,机会成本是递增的
的。
10、在X、Y两种商品的生产中,如果Kx/Lx
<KY/LY,我们称X是一劳动密集型产品,Y是强
本密集型产品。
判断题:
1、印度是软件生产大国,拥有的资本绝对量
大于新加坡,但人均资本占有量小于新加坡,印
度是劳动丰富的国家,新加坡是资本丰富的国家。
(F)
比率(PK/LL="W)大于A国的这一比例,我
们说B国是资本充裕的。(F)
3、国家间要素禀赋差异越大,他们之间的贸易
是产业间贸易;国家间要素禀赋越相似,他们之
间的贸易是产业内贸易,所以H—O理论适用于
解释产业内贸易。(F)
4、我们可以用新贸易理论来解释电子产品的
贸易。(T)
选择题:
1、保护贸易具有使生产要素价格逆转的趋势
是指Do
A、H-0定理B、H-O-S定理C、R定
理D、S・S定理
第四、五章:
一一、埼寤期春模型与要素禀赋理论相比,属于
4、林德的需求偏好相似论主要从需求的角
度分析贸易的基础。
5、维农的产品生命周期论主要从生产技术的
变化角度来解释贸易的基础,这是一种比较利
益学说。
6、重叠需要理论是从消费者行为即需求方
面,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的。
7、当假设消费行为更多地取决于收入水平
时,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就不再是相对价格差异,
而是需求结构的相似性。
8、两个国家的人均收入越接近,则这两个
国家的需求结构重叠部分就越大,因而,两国的
贸易关系就越密切。
9、产品周期理论从技术变化的角度,探讨了
比较优势的动态演变。
10、产品周期理论按技术变化的特点,将产
品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初始期、成长期
和成熟期。
11、重叠需求理论认为发达国家间的贸易,
应着重从需求因素方面给予说明,收入变动是影
响需求结构的最主要因素。
判断题:
1、汽车行业的资本设备和纺织业的资本设备
有本质的区别,都是特定资本,无论是在1年2
年内,还是在20、30年内都无法自由流动。(F)
2、低质消费品,口>1—奢侈品,1>
n>0—日用品(F)
选择题:
1、在决定需求的因素中,属于喜爱偏好范畴
的有:A、B、C、E。
A、美国人对圣经的需求B、中国人放鞭炮
C、中国人对茶叶的需求D、南方人对竹凉席的需
求E、旧社会北方老太太对小脚布鞋的需求。
第八早:
1、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主要从±
产规模的差别说明贸易的基础。
2、产业内贸易理论由产品周期论、需求偏好
相似论、规模经济论三个原理作为支柱。
3、规模经济理论认为,在现代化大生产中,
许多产品的生产具有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
4、克鲁格曼认为大多数工业品,如飞机、汽
车的市场是一不完全竞争。
5、日本和中国之间的大蒜、汽车贸易属于
产业间贸易。
6、依据克鲁格曼的内生比较优势理论判断,
在某省的制糖业、水电业、汽车业、有色金属业4
大产业业中,发展汽车业,最有产生内生比较
优势的前景。
判断题:
1、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规模经济是导致
产业内贸易的重要原因。(F)
2、电子计算机、轿车、飞机制造业属于规模
收益递增行业。(T)
3、可口可乐、红牛、芒果汁等属于市场定向
型产业。(T)
选择题
1、德国和日本之间的贸易是C,日本和
中国之间的贸易是一C。
A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B产业内贸
易,行业内贸易C产业内贸易,产业间贸易
2、下述属于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的有:
B、Co
A、奔驰、本田牌轿车的进出口B、李宁牌服
装出口香港转口美国C、中国的石油贸易
3、依据波特“新竞争经济学”原则,在某省
现有的下列重要产业中,那一产业最适于产业集
聚,有潜在的竞争优势,E
A、建材业B、蔗糖业C、水电业
D、有色金属E、汽车业
第七章:
1、各国对对外贸易的干预手段可分为关税和
非关税壁垒两大类。
2、关税是一种价格控制手段,有多种形式,
如进口关税、进口附加税、过境税、出口税等。
3、进口关税的征收对一国的生产者有利,但
不利于消费者。
4、在小国情形下,进口关税会导致社会福利
损失;在大国情形下,关税的净福利效果不确定。
5、进口配额是一种通过对进口数量的限制达
到保护本国生产的非关税措施,它所起到的贸易
限制作用往往比关税要大,不易渗透。进口配额
的影响效应与关税大致相同。
6、进口配额常常与进口许可证结合起来使
用,因此在操作过程中透明度较差,容易引发“寻
租”等浪费资源的行为。
7、出口补贴是政府对出口采取补贴的方法,
以提高出口企业的竞争力,扩大本国出口。
8、倾销是一种企业低价竞争行为,有利于进
口国的消费者,但对进口国的生产者可能会带来
严重后果。所以,进口国的生产者往往会要求政
府采取反倾销税等措施,抵消来自他国倾销的影
响。
9、倾销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持续性倾销,
另一种是掠夺式倾销。
10、对外贸易政策的主要措施包括三大类:
关税、非关税壁垒措施、鼓励出口和出口管理
措施。
11、我国的关税体制是复式关税税制,主要
利用配额、许可证来控制进口。
12、关税可分为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和
选择税。
税率、宽税基、硬税制、严征管的关税制度。
判断题:
1、管理贸易是一种协调和管理兼顾的国际贸
易体制,又叫有组织的贸易。(T)
2、自愿出口限制、歧视性公共采购、提供开
发基金属于进口保护贸易政策。(F)
3、凡以货物价格作为征税标准的关税叫从量
税。(F)
4、同时使用从价税和从量税税率计税的叫选
择税。(F)
5、自愿出口限制是违背出口国本身的利益,
是一种更有效的保护措施。(T)
6、鼓励出口措施有:出口信贷、政府采购、
出口补贴等等。(F)
7、20世纪90年代,技术贸易和服务贸易得
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还不是国际贸易的主体。
(T)
8、实际关税税率大大低于名义关税税率是我
国关税税制的特点之一。(T)
选择题:
1、一旦—的含义是对每单位贸易商品征收一固
定税额,中国主要实行Bo
A从价税,从量税B从量税,从价税
C从量税,选择税
2、中国加入WTO表明今后中国的贸易政策是朝
着C方向发展。
A保护贸易政策B开放型的适度保护贸
易政策C管理贸易政策
第八章:
1、在零关税和禁止性关税之间,对应于使
本国福利达到重大的那个关税称为最佳关税。
圭关税的条件可表示为关税的边际收益
度叱且
能是
°5、凯恩斯主义的贸易保护观点是将贸易政策
队把贸易政策作为实
论:
二口
1K田.O
判断题:
1、保护就业论、保护公平竞争论、改善国际
收支论在西方发达国家流行。(F)
2、自愿出口限制、配额、反倾销等是进口保
护政策(T)o
3、倾销、出口补贴、不保护知识产权、不出
口劳改产品等被视为不公平竞争行为(F)o
第九章:
1、经济一体化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或
成员经济体通过达成某种协议而建立起来的经济
合作组织。
2、经济一体化由低到高可分为五种形式:自
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联盟和完
全的经济一体、。
3、关税同盟对国际贸易和区域内外的国家及
世界福利都会产生影响。其对贸易的影响可区分
为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两种效应。
4、贸易创造是指由于成员国之间相互取消关
税和与关税具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措施所带来的贸
易规模的扩大;
5、贸易转移则是指成员国实现自由贸易后所
产生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回
盟外国家之间的贸易。
6、现实中,加入关税同盟对一些国内市场狭
小的国家来说,可利用同盟内的统一市场,达到
扩大出口、增加国民收入的目的。
7、美国和加拿大之间建立的经济一体化组
织,实际上是相互竞争国家之间建立紧密型国际
分工的新形式。
f油
i豕
s起
走1
区s
,-
在S
耶市
易协
9r3*劳
工3
^端
贝^0
选择题:
1、最惠国待遇原则在WTO中,实际意味着
CO
A互惠待遇B特别优惠C非歧
视性
2、WTO促进公平竞争的措施之一是
CO
A保护知识产权和倾销B反补贴和倾销C
反补贴和约束政府采购
A半年B一年C一年
另三个月
选择题:
1、一个企业在进入外国市场时,有3种进入方
式可供选择:上。
A、出口、直接投资、自愿出口限制,B、出
口、间接投资、许可证,C、出口、直接投资、许
可证。
2、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出口总收
入,一般认为这一比率(安全线)不应超过
CO
A、30%B、100%C、20%D8%
3、目前世界通用的债务指标:A
A、偿债率出口债务率、经济债务率B、经济
债务率、偿债率、出口现值债务率C、偿债率、
经济债务率、出口现值债务率。
第十二章:
2、中间产品市场的不完全性是内部化理论
的基础。
那臂露獴*靖疆戳6蠹禽工窗就M
7、交易成本包括寻找相应价格的成本、确定
成交条件、签约、履约及为避免对方违约而付出
的成本等。
,J/J/3W2
定优
10、fr
章:
口SsIBtnot8
万^
一£^swl
^M5sy^S
粕t
^wS^和
经I
wIm一
^<ws
nuH国
^^s0A
>#w玄
^Bi^
^t^
差nW
^t^l^
淆,
1、国际收支平衡表是一种以复式记账法为基
础的、记录所有这些国际交易的会计表。
2、国际收支平衡表所记录的引起国际支付和
收入的交易有两大类:一是发生在商品、服务、
收人和经常转移的交易,这些项目的总和构成经
常项目;二是涉及金融资产买卖的交易,这些交
易关系到现有资产项目所有权的变化,构成资本
和金融项目。
3、国际收支状况指的是一国经常项目、资本
和金融项目收支的平衡或失衡。
4、我国对外贸易“奖出限入”、资本流动“宽
进严出”的政策,扩大了对外贸易和金融项目顺
差。
选择题:
1、以下项目属于金融账户的有:B
A、债务证券债务减免B、特别提款权、外
汇资产C、货币黄金、股本证券
2、从从国际收支角度看,我国实行资本流动
“宽进严出”,的政策,扩大了C顺差。
A、对外贸易B、经常项目C金融项
目D、收益项目
3、经常项目顺差反映了国民储蓄国内
投资,也反映了国内总产出—总需求,生产能
力相对O
A、大于小于过剩B、大于大于过剩
C、大于小于不足D、小于大于过剩
4、经常项目逆差反映了国民储蓄国内
投资,也反映了国内总产出—总需求,生产能
力相对O
A、小于小于过剩B、大于小于过剩
C、大于小于不足D、小于小于不足
第十四章:
泱Ife旦土鼠匕以一外国币货表币示折的算、可成用另于一进国行货国币际的
求的手鬟翔保值和投机
7、管理浮动又可以分为单独浮动、钉住的浮
动和联合浮动。
8、我国《外汇管理条例》所称的外汇是静态
含义上的外汇。
9、某日伦敦外汇市场挂牌£1=$1.6000,3
天后变为£1=$1.6100,表示美元汇率下跌;或£1
=$1.5900,表示美元汇率上升。
10、某日中国银行挂牌$100=¥831.30,3
天后变为$100=¥832.60,表示美元汇率上
升;或$100=¥829.90,表示美元汇率下跌。
选择题:
1、票据发行便利具有:B
价格风险转移创新、B、信用风险转移创新、
C、流动性增强创新。
2、下列各组金融创新方式属于价格风险转移
创新的:B
A、远期利率协议、利率互换B、浮动利率债
券、金融期货C、货币期权、可转让存单
3、下列对冲基金属于高风险对冲基金的有:
A、长期资本管理公司、量子基金B、老虎基金、
量子基金C、罗伯逊管理的对冲基金。
第十五章:
1、在金铸币本位制度下,黄金被用来规定货
币能代表的价值,两国货币间的比价要用其各自
所含的含金量来折算。
2、购买力平价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影
响力的理论之一。购买力平价说有两种形式,即
绝对购买力平价和相对购买力平价。
3、绝对购买力平价指出两国货币的均衡汇率
等于两个国家的价格比率,说明某一时点上汇率
决定的基础;
4、相对购买力平价指出汇率的变动等于两国
动的原因。
5、利率平价理论主要说明金融资产市场而不
是商品市场中两国资产价格之间的联系。
6、利率平价可分为无抛补利率平价和抛补的
利率平价两种。
第十八早:
算最基本的三种理论是指
至贬值过程中,贸易收
弼际
通率下国际收支失衡可通过汇率的
变修
第十七章:
1、在开放经济中,一国的宏观经济政策需要
兼顾内部平衡和外部平衡两个“目标”。
2、在固定汇率制度下,政府面临内外平衡两
个目标,则至少需要两个政策工具。
3、分配法则为:将国内平衡的任务分配给财
政政策,而将稳定国际收支的任务分配给货币政
策。
4、在资本完全流动的情况下,根据蒙代尔.
弗莱明模型,货币政策在改变国内收入方面是无
效的;而财政政策能有效地改变国内收入,可
用来刺激国内经济。
5、在固定汇率下,通货膨胀会通过国际收支
的调整机制从一个国家传递到其他国家。
第十八章:
上7国的国际收支平衡将
受版府宏观经济政策的目
标箱邓-
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
的货“市政遇
4、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是经济增长目标、就
业目标、物价目标和国际收支目标。
二、名词解释(164题,每题5分):
第一章:
国际经济学
答:国际经济学主要研究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
和国家之间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它也分析一国与
世界其他国家间商品劳务和资金的流向,分析直
接约束这个流向的政策和这些政策对国家福利所
产生的效应。这种国家间的经济依存关系受国家
间政治、社会、文化及军事关系的影响,又反过
来影响这些因素。
生产可能性边界
答:表示一国利用最优技术充分使用其资源
生产的两种商品各种不同组合的曲线。
机会成本:是指增加某种商品(X)的生产而必
须放弃的其他产品(y)的数量。用y商品来衡量的
每单位x商品生产的机会成本为:x的机会成本=
△y/Axo
相对价格:一国商品价格与另一国商品价格
的比值。
社会无差异曲线:所谓无差异曲线是用来反
映消费者在一定的偏好,一定的收入和价格条件
下,提供同等满足程度的两种商品不同组合点的
轨迹
般均衡:是指在完全竞争和资源稀缺的条
边际转换率(Marginalrateoftransformation,
MRT)定义为:一国要多生产一件某产品而必须
放弃的另一种产品的数量,由生产点上生产可能
性曲线的斜率给出。
边际替代率。社会无差异曲线可用边际替代
率来表示(Marginalrateofsubstitution,MRS),定义
为:在同一无差异曲线上,一国为需求一单位第
二种产品而必须放弃的第一种产品的数量。
叫劳动对
第二章:
重商主义、绝对利益、比较利益、提供曲线、
贸易条件。
重商主义:是流行于17、18世纪西欧的一种
经济哲学。重商主义者认为,贸易是一种“零和
游戏(zero-sumgame,一方得益,一方受损)”,一个
国家只有当其他国损失时才能从国际贸易中获
利。因此,他们鼓吹经济民族主义,主张管制进
口,奖励出口,政府对所有经济活动进行严格管
制。
绝对利益:当一国相对另一国在某种商品的
生产上有更高的效率,但在另一种商品的生产上
效率更低,那么两过就可以通过专业生产自己有
绝对优势的产品并用其中一部分交换其有绝对劣
势的商品。
比较利益: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另一
国均处于劣势,一国可以专门生产出口它绝对劣
势相对小些的商品,同时进口其绝对劣势相对大
的商品。
提供曲线、:提供曲线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
出,它表明一国为获得一定量的某种进口商品,
需要提供多少其它商品出口,从供求两方面来考
虑国际均衡价格的决定。
贸易条件: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
商品价格的比率,其公式为:T=PX/PMo这里,
T代表贸易条件,Px表示出口商品价格指数,PM
表示进口商品价格指数。
第三章:
要素禀赋、要素密集度、H-0定理、要素价
格均等化定理、S-S定理、R定理、纯粹增长利益、
悲惨型增长、里昂惕夫反论、人力资本说、R&D
要素价格均等化定理学说、信息贸易理论、要素
密集反向。
要素禀赋:各国的相对要素丰裕度。
要素密集度:产品中生产要素的投入比例,
素的
期程
修i
w当M
9M一-n
W好
,o一l
s果
K万
w力^
忠^
用^
信O
nnLJLJ
S-S定理某一商品相对价格的上升,将导致该
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提
事素1爵第*解读要素部门的生产增
加,Wi
纯粹增长利益:社会无差异曲线表示在不考
虑贸易条件情况下经济增长对A国福利的改善,
我们称之为纯粹的增长利益。
悲惨型增长:由于增长使一国增长后比增长前
更贫困而导致的贸易条件恶化,甚至没有贸易的
增长还可以增加国家财富。
里昂惕夫反论:美国进口的是资本密集型商
品(labor—intensivecommdity),出口的反而是
劳动密集型商品。其与赫一俄理论的预测完全相
反,这就是著名的里昂惕夫之谜
人力资本说:人力资本(humancapital)就是
人拥有的能提高其劳动生产率的教育、工作培训I、
健康状况等一系列性状。这就暗示着美国劳动比
外国劳动含有更多的人力资本,把人力资本这一
部分加到实物资本上,就会使美国的出日高于其
信息贸易理论:信息是可以创造价值并能进
行交换的无形资源,是现代生产要素的组成部分,
占有信息便会产生贸易,信息本身同时又是可以
交换的商品,是一种软件要素。
要素密集反向:一种给定商品在劳动丰裕的
国家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资本丰裕的国家是资
本密集型产品。
第四章
特定要素
特定要素:一种要素的用途通常仅限于某一
部门,而不适合于其他部门的需要。
第五章:
重叠需求理论、技术差距论、产品生命周期
学说。
重叠需求理论:另一位瑞典经济学家林德
系的密切程度是由两国的需求结构与收入水平决
定的。
技术差距论:当一国通过技术创新研究出新
产品后,它可能凭借这种技术差距形成的比较优
势向其他国家出口这种新产品,这种技术差距将
持续到外国通过进口此新产品后技术合作等方式
逐渐掌握了该技术,能够模仿生产从而减少进口
后才逐步消失。
产品生命周期学说:当一种新产品刚刚诞生
时.其生产往往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当这种产
品成熟并广为大众接受时,它就变得标准化了,
就可以用大规模生产技术和素质较低的劳动力进
行生产了。因此,对于该产品的比较优势会从最
早引入它的发达国家转移到劳动力相对便宜的不
发达国家。
第八早:
产业内贸易、同质产品、异质产品、同质产
品的产业内贸易、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规模
经济贸易学说、巴拉萨指数、不完全竞争、垄断
竞争、差异产品、外部规模经济。
产业内贸易:国际贸易中的一大部分包含了
同一产业内或同一类商品组中差别产品的交易一
一产业内贸易。
同质产品:产品之间可以完全相互替代,市
异质产品:产品间不能完全替代(尚可替代),
要素投入具有相似性。
同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a、国家大宗产品,
如水泥、木材和石油的贸易。如中国的南方进口
水泥,北方出口水泥以减轻运费负担;
b、合作或技术因素的贸易,如银行业、保险
业走出去,引进来;
c、转口贸易
d、政府干预产生的价格扭曲,使进出口同种
产品有利可图;
e、季节性产品贸易,如季节性关瓜果的进出
□o
异质产品的产业内贸易:国际产品异质性是
产业内贸易的基础,这体现在产品牌号、规格、
服务等特点的不同上;同时,需求因特点不同也
会产生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
规模经济贸易学说:从微观经济学的角度讲,
产品的平均成本会受生产规模的影响,生产规模
小,劳动分工、生产管理等都会受到规模限制,
产品平均成本会比较高。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
随着规模的扩大,产量的增加,这种限制会减少,
每单位投入的产出会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会下
降,这叫规模报酬递增,也叫“规模经济”
数)(IIT)(mtra-industrytradeindex)公式球舁:
xioo斗弓绪需=(liX[,i]-M[,i]]/X[,i]+M[?i])
其中,X[,i]:中国商品i对某国(地区)的出口
(FOB),M[,i]:中国商品i自某国(地区)的进
口(CIF);产业内贸易份额也等于1减去净贸易
额或产业间贸易额在国家贸易总额中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