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传比亚迪正计划自研智能驾驶专用芯片
2.斯达半导: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超120.8%
3.北汽蓝谷拟募资80亿元,用于整车产品升级开发等项目
4.四维图新:预计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939.4万元–3821.22万元
6.海拉将实现纯电子线控制动踏板的全球首次量产
1、传比亚迪正计划自研智能驾驶专用芯片
7月15日,36氪报道称,从多位知情人士处获悉,比亚迪正计划自主研发智能驾驶专用芯片,该项目由比亚迪半导体团队牵头,已经向设计公司发出需求,同时自身也在招募BSP(board support package,板级支持包)技术团队。如果进度快,年底可以流片。
针对这一信息,36氪向比亚迪求证,暂未获得回应。
比亚迪本身在车规级半导体领域的积淀也很深,而且市场规模渐起。公开资料显示,在汽车领域,依托在车规级半导体研发应用的深厚积累,比亚迪半导体率先制造并批量生产了IGBT、SiC MOSFET、IPM、MCU、CMOS图像传感器、电磁及压力传感器、LED光源、车载LED显示等多种车规级半导体产品,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国产车规级半导体的下游应用瓶颈,助推我国车规级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安全可控和全面快速发展。
在车载功率半导体方面,比亚迪半导体的优势十分突出,拥有从芯片设计、晶圆制造、模块封装与测试到系统级应用测试的全产业链IDM模式。目前看来,IGBT作为比亚迪半导体的主要产品,承担了比亚迪半导体的主要营收。
从之前的公开资料显示,比亚迪对于智能驾驶芯片和数字座舱芯片尚未涉足。但也不排除,随着智能化成为车企竞争的核心阵地,比亚迪的策略将有所调整。
2、斯达半导:预计上半年净利同比增超120.8%
7月14日晚间,斯达半导公告,预计2022年半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4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120.80%至127.29%。
斯达半导指出,2022 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稳步快速增长,产品在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储能等行业持续快速放量,新能源行业收入占比从 2021 年的 33.48%提升至 2022 年上半年的 47.37%,同时,公司车规级 SiC 模块在新能源汽车行业开始大批量装车应用。2022 年上半年,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不断提升公司的综合竞争力。
据悉,斯达半导主营业务为以IGBT为主的功率半导体芯片和模块的设计、研发、生产,并以IGBT模块形式对外实现销售。主要产品有600V IGBT模块系列,1200V IGBT模块系列,1700V IGBT模块系列,MOSFET模块系列,600V IPM模块系列等;产品可用于功率范围从0.5kW至1MW以上的不同领域,包括:变频器﹑电焊机﹑感应加热﹑激光﹑太阳能/风能发电装置、高压直流输变电装置、家用电器、机车牵引、UPS、医疗设备等等。公司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积累产品和技术优势,不断开发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附加值产品,优化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了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斯达半导表示,公司在现有产品结构的基础上,充分考虑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智能电网等下游行业的需求以及技术方向,以斯达半导现有的技术为依托,实施高压特色工艺功率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和SiC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项目的实施有利于丰富斯达半导的产品结构,进一步提升综合竞争力。
3、北汽蓝谷拟募资80亿元,用于整车产品升级开发等项目
7月15日晚,北汽蓝谷发布公告称,拟非公开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人民币800,000万元(含本数)。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的净额将投向以下项目:
(一)面向场景化产品的滑板平台开发项目
本项目投资总额200,000万元,研发适用于各车型下车身的底盘平台技术,并在针对不同场景需求的设计中统筹考虑与上车体性能、结构等的配接。为了更能适应技术发展节奏和降低平台产品开发难度,轻重分离将是下一代平台产品开发的趋势。“重”指的是下车体开发,包括下车体、悬架、转向、制动、电池包、电驱动、热管理等部分,下车体部分新技术变量小、迭代慢、开发难度大、开发投入高,以往在各车型上分别开发,本项目拟进行一次性统一开发,可节省投入、提升质量,并有利于归集订单,建立战略供应商。“轻”指的是上车体开发,主要是造型、车身和内外饰等下车体以外的部分,也是消费者容易感受到其变化的部分,具有快速迭代、个性化要求高的特点,适合在各车型上分散开发。
(二)整车产品升级开发项目
本项目投资总额268,264万元,为ARCFOX品牌纯电动车型整车产品升级开发,具体内容包括全新平台运动化轿车(N51AB)、北汽新能源与华为战略合作旗舰产品-B级纯电智能化SUV(N62HBT)和精品A级跨界车型(场景化产品)3款车型全新开发,以及极致性能、豪华舒适C级纯电动智能化轿车(N61HBT)升级改款。本项目实施主体为公司全资子公司北汽新能源。
(三)研发与核心能力建设项目
本项目投资总额167,328万元,具体内容包括三电技术能力提升项目、智能网联技术能力提升项目和ARCFOX品牌直销SPACE营销渠道网络建设项目。
三电技术能力提升项目投资总额为44,180万元,包括电驱动力总成升级开发项目、整车电控智能化跨级体验提升项目、平台化动力电池系统开发项目。
智能网联技术能力提升项目投资总额为93,078万元,包括面向量产的自动驾驶核心技术能力开发、智能座舱自主软件及交互体验平台、面向服务的车控域产品与软件开发。
ARCFOX品牌直销SPACE营销渠道网络建设项目投资总额为30,070万元,本项目为布局和发展北汽新能源高端品牌ARCFOX,在前期投资规划的基础上,进行ARCFOX品牌直销SPACE营销渠道网络建设。本项目的直销网络建设三年计划:2022年在8个核心城市新增建设15家SPACE,累计运营店面达到30家;2023年扩展到10个城市,新增10家SPACE,累计运营店面达到40家;2024年聚焦10个核心城市核心商圈覆盖,实现累计运营店面达到50家。通过直营聚焦核心市场和4S店模式分布式布局,实现销售力和品牌力的双提升、规模化和精准化的双关注;并通过直营树立标准,创新模式带动整体渠道网络体系的跨越式发展,最终推动整体品牌的提升。
4、四维图新:预计2022年上半年净利润亏损2939.4万元–3821.22万元
7月14日晚间,四维图新发布公告称,公司预计今年上半年营收约为13.2亿元—14亿元,同比增长10.23% - 16.91%;净利润亏损2939.4万元–3821.22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1.32% - 47.17%。
对于业绩变动的原因,四维图新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数据合规服务项目的加速推进,以及主要OEM客户重点车型销量增长带来的公司MaaS地图服务收入提升,公司智云业务收入实现大幅增长。
同时,智芯业务国产化顺利推进,车规级MCU持续放量,其出货量与收入贡献同比上年实现较大增幅;但商用车车联网业务受疫情影响市场持续低迷,行业产销进入下行周期,收入出现大幅下滑,面向政企客户的大数据服务项目受疫情影响落地延后,导致收入不达预期。
资料显示,四维图新是中国导航地图产业的开拓者。经十余年的创新发展,四维图新已成为导航地图、导航软件、动态交通信息、位置大数据、以及乘用车和商用车定制化车联网解决方案领域的领导者。如今,四维图新以全面的技术发展战略迎接汽车“新四化”时代的来临,致力于以高精度地图、高精度定位、云服务平台、以及应用于ADAS和自动驾驶的车规级芯片等核心业务,打造“智能汽车大脑”,赋能智慧出行,助力美好生活,成为中国市场乃至全球更值得客户信赖的智能出行科技公司。
5、Tower半导体与Cadence合作推动汽车和移动IC开发
(文/七七)7月14日,Tower Semiconductor公司宣布与Cadence合作推动汽车和移动IC开发。
通过合作,两家公司正在开发一种新的、全面的汽车参考设计流程,使用Cadence Virtuoso设计平台和Spectre仿真平台,为客户提供更快的设计周期,为先进的汽车IC产品开发保持全面的设计验证。
Tower Semiconductor的首席执行官Russell Ellwanger表示:“我们与Cadence的长期合作使我们能够持续为客户提供领先的设计工具,开发与封装共同优化的创新模拟集成电路。这个新的参考流程为我们的客户提供了一套用于开发和制造高性能集成电路的功能性工具,以满足汽车市场的高质量和可靠性,并且我们能够熟练地解决客户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Cadence总裁兼首席执行官Anirudh Devgan说:“Cadence和Tower已经成功合作多年,提供RF和硅光电子的解决方案,这有助于我们共同开发高级产品。我们在汽车参考流程方面的共同工作重点是帮助客户开发关键的汽车集成电路,利用Cadence的工具和Tower的设计,将更快地开发出引人注目的产品。”
6、海拉将实现纯电子线控制动踏板的全球首次量产
汽车零部件供应商海拉近日宣布,收到了全球首个纯电子制动踏板传感器的大规模研发和量产订单。
线控制动技术与传统制动系统不同,完全通过电子方式传输制动指令。预计该产品将于2025年在海拉欧洲生产网络投产,产品最初为一家德国汽车制造商进行配套。电子制动踏板传感器由海拉位于德国利普施塔特的总部进行研发。
线控制动踏板可以模拟传统制动系统(其通过连杆机构以机械方式实现)的体验和功能。海拉线控解决方案中的制动指令控制实现了完全电子化,因此也可支持自动驾驶功能,还可实现制动功能的定制化,这也意味着可以根据各种驾驶场景调整制动力。
另外,由于电子线控制动踏板仅使用轻量化工程塑料,因此产品重量减轻多达20%。该技术不但有助于增加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减少内燃机或混合动力汽车的二氧化碳排放,同时保持高性能和功能安全。此外,装配成本和与之装配相关的零部件数量也相应减少。
凭借全新线控制动技术,海拉还推动了“未来座舱”的发展,线控技术淘汰了大量笨重的组件。比如,制动杆一直是车辆设计中的一个问题点。海拉的线控制动踏板完全解决了这个问题,为汽车内饰设计创造了全新可能性,让其更加灵活。
*此内容为集微网原创,著作权归集微网所有,爱集微,爱原创
【激光雷达系列报道一】规模上车元年:诸神黄昏下的冰与火之歌
【芯智驾】车用芯片缺货不再?六大汽车芯片大厂2022 Q3财报有“答案”
【芯智驾】自动驾驶的“中场战事” :Mobileye估值腰斩 车企造芯热潮不断
【芯智驾】市场需求与产业速度引爆4D雷达 长安上汽拉开量产大幕
【芯智驾】L3自动驾驶引争议,重新审视人类与AI的边界
【芯智驾】六大汽车芯片大厂Q2财报:汽车业务增长强劲,SiC领域未来两年增长超预期
安谋科技发布“周易”X3 NPU IP,打造端侧AI计算效率新标杆
5小时前
从无形IP到AI万象,安谋科技Arm China“周易”X3 NPU 发布!
5小时前
再获国际权威认可!佰维Mini SSD荣获Embedded World 2025 “Best-in-Show”大奖
6小时前
禾赛激光雷达累计交付超200万台,下个季度交付量将超 60 万台
7小时前
中芯国际发布25Q3财报 销售收入为23.82亿美元
8小时前
锚定AI 安谋科技Arm China全新战略公布 NPU新品大模型能力提升10倍
2小时前
美光科技将在韩国大举招聘 争抢HBM人才
4小时前
安谋科技发布“周易”X3 NPU IP,打造端侧AI计算效率新标杆
5小时前
从无形IP到AI万象,安谋科技Arm China“周易”X3 NPU 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