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非煤矿山典型事故特征及原因分析

□文、图/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 梅楠 李健 北京国际商务中心区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王珂

本次统计的191起非煤矿山事故主要涉及冒顶片帮、高处坠落、坍塌、坠罐跑车、车辆伤害等14个类型(如图1)。其中冒顶片帮事故发生起数最多为59起,高处坠落、坍塌、坠罐跑车、车辆伤害分别发生21、21、18、14起,位列2~5位。地下矿山方面,冒顶片帮(59起)、高处坠落(17起)、坠罐跑车(17起)事故高发;地上矿山坍塌(10起)、车辆伤害(5起)、爆破放炮(3起)事故较多。从较大及以上事故情况看,透水(8起、亡49人)、坍塌(8起、亡48人)、坠罐跑车(6起、亡27人)、中毒窒息(6起、亡24人)、火灾(5起、亡41人)、爆破放炮(5起、亡14人)是出现群死群伤的主要事故类型。

图1 典型非煤矿山事故类型分布图

191起事故中,地下矿山共发生149起,造成337人死亡,占事故总数的78%,其他为地上矿山28起(亡49人)、选矿厂12起(亡12人)、尾矿库2起(亡2人)。39起较大以上事故中,地下矿山发生34起共造成207人死亡,地上矿山7起共造成26人死亡。可以明显看出地下矿山事故发生可能性及严重程度都要高于地上矿山、选矿厂及尾矿库。

从矿山事故发生位置看(见图2),地下矿山事故主要发生在井巷(84起)、采场(56起);地上矿山事故集中在采场(25起)和破碎车间(3起)。从作业危险性情况看,地下矿山的凿岩爆破(37起)、出矿清渣(35起)、顶帮排险支护(25起)、提升运输(21起)作业事故风险较高。地上矿山的铲装运输(9起)、凿岩爆破(7起)、破碎(5起)作业事故风险较大。

图2 非煤矿山事故位置分布图

从事故发生年份看,非煤矿山事故数量呈现下降趋势,近些年我国在册运行矿山从2015年的7万座减少至2019年的3万座,是导致事故减少的重要因素。从事故月份看,冬季(11月~次年2月)事故较其他时段稍微偏少,主要受春节假期,矿山停产检修因素影响。从事故时段分布看,8时~14时共发生86起,处于事故的高发时段,笔者认为主要和这段时间采掘活动活跃有关,特别是午餐前后,作业面人员流动增加,安全意识松懈,易引发事故。需要说明的是受各地事故调查、报告公示工作差异和部分公示网站变更导致报告丢失等因素影响,一些统计特征与实际情况存在出入,不能反应真实情况(如:2012~2014年事故起数较少等)。

非煤矿山行业事故诱发因素多、群死群伤风险大,被我国列为高危行业之一,其主要危险性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作业环境恶劣

井下作业线长面广、地质条件复杂,环境恶劣、多变,人员、设备密集交叉,导致事故发生可能性高,救援难度大。

2、高风险作业、设备、物料集中

开采过程中涉及到爆破、动火、有限空间等高风险作业,以及炸药、雷管等严格管控的危险物料,使用设备众多、体量普遍较大,易导致事故发生。

3、企业安全管理有待提高

翻阅191起事故的间接原因不难发现,几乎全部事故都存在着安全管理缺失问题,主要表现为现场隐患排查整改不到位、员工安全教育培训不足、施工组织及现场管理混乱等。一些企业甚至存在偷采盗采等违法违规行为,导致严重的事故后果。

4、作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违规行为高发

非煤矿山作业对人员的技术能力和安全素质要求较高,从目前实际情况看,从业人员普遍受教育程度较低、学习能力较差,安全生产的知识和能力相对欠缺,增大了事故发生风险。从191起事故的直接原因看,有170起事故与作业人员的违规行为有关。

1、冒顶片帮

在收集的事故报告中,冒顶片帮事故起数、亡人数均位列第一。通过分析,事故主要集中在井下采场(33起)、井巷(24起),事故多发生在顶帮排险支护(20起)、凿岩爆破(20起)、出矿清渣(12起)作业过程中。我们发现人为因素是导致冒顶片帮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表现为帮敲排险不彻底(32起),误入危险区域(17起),排险站位不当(12起),支护不及时、不充分(11起)等(一起事故可由多个原因造成)。此外,顶帮岩体条件不佳(23起)等环境因素也增加了事故发生的风险。 2、坍塌

在收集的事故报告中,坍塌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均位列第2。通过分析,地下矿山坍塌事故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采空区、溜井,地上矿山坍塌事故多发生于采场边坡。从事故原因看,地下矿山采空区、塌陷回填区的坍塌事故主要与企业和作业人员对地质条件认识不足有关(误入危险区域3起,爆破等外力影响采空区岩体稳定1起,回填区处理不合规1起);溜井出现的坍塌事故主要由于人员违规作业(4起)引起。施工单位未按照设计作业(7起),误入危险区域(5起)是造成地上矿山坍塌事故的主要原因,此外,降雨等天气因素(5起)增大了事故发生风险。

3、高处坠落

在收集的事故报告中,高处坠落事故起数位列第2,亡人数位列第6。通过分析,地下矿山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井巷区域(13起),采场(3起)、硐室(1起)也存在事故风险;地上矿山高坠事故发生场所主要集中在采场边坡(2起);选矿厂多发于破碎车间(2起)。事故发生主要与人员违规作业(未佩戴安全带6起、未观察作业环境6起)、安全设施缺失(临边防护不到位6起,缓台、梯子间等设施设置不到位3起)、作业环境不佳(土体松散2起、作业面狭小)因素有关。

4、坠罐跑车

坠罐跑车事故集中发生在井巷中(15起),主要由于人为因素引起(操作不当10起,误入危险区域4起,违规推车、停车3起,违规载人、超载3起),此外设备设施自身隐患也是导致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安全设施不到位4起,钢丝绳等附件未检验3起,载物未固定牢固2起,车辆故障1起)。

5、中毒窒息

11起中毒窒息事故中,有6起为较大及以上事故,占总数的一半以上。从事故情况看,爆破、火灾后产生有毒有害气体(7起)、长时间未作业区域氧气含量降低(4起)是造成事故发生的环境因素。从事故原因看,全部事故均是由于误入危险区域,未进行有效通风、未佩戴呼吸设备引起;此外,3起事故出现了盲目施救行为,造成事故扩大;2起事故涉及通风设施损坏、缺失;1起事故未按照规范建设通风井巷。

6、透水

本次收集的8起透水事故,全部是群死群伤的较大以上事故,共造成49人死亡。从事故情况看,发生此类事故的矿场大多存在严重违法违规开采行为,偷采盗采、越界开采(6起),未按照设计开采(1起),未探明岩体情况盲目作业是造成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近十年,全国非煤矿山重特大事故较十年前明显减少,但一般、较大事故仍易发、多发,防控形势仍然严峻。笔者认为,非煤矿山事故预防要从企业和政府共同发力。企业层面,认真落实安全主体责任,杜绝违法开采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本质安全水平;监管层面,政府坚持从源头防范,严格市场准入,加强监督执法力度,深化非煤从业人员上岗的培训考核,实现全流程、全方位的监管,从根本上扭转事故高发态势。

THE END
0.四大(动火、有限空间、高空、吊装)高风险作业安全监护人培训高风险作业安全监护人培训(44页) PPT | 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安全培训(57页) PPT | 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安全培训(57页)↑欢迎加入安全交流群↑【资料正文】资料获取和检索方法介绍。速关注姊妹号防失联。安全若行 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安全培训 | PPT 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安全培训 | PPT往期回顾。工程师智库 建设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7412<1;85815>23;893a715>76:6890|mvon
1.高空作业属于几类职业?高空作业涉及保险有哪些?高空作业保险怎么购买高空作业意外伤害保险有什么好处? 1、投保职业范围广,1~6类职业人群均可投保 2、投保灵活度高,有4个保障计划可选 3、投保年龄上限高,最高支持65岁老人投保 总的来说,对于1~4类人群来说,华泰1~6类职业意外险的保障内容或保费价格都没有优势,性价比很低,在这里并不推荐。但对于5~6类高风险职业人群来说jvzquC41pg}t0tdcq4dqv4ctvodnn432:64:>7::9685=<9;94tj}rn
2.八大高风险作业风险分析及控制措施7、备内外,不得遗留工具及其它物品高处作业风险分析高处作业风险分析序号风险分析安全控制措施1作业人员不熟悉环境或不具备相关安全技能作业人员必须经安全教育,熟悉现场环境和施工安全要求,按高处作业证内容检查确认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后,方可作业2作业人员未佩戴防坠落防滑用品或使用方法不当或用品不符合相应安全标准作业人员jvzquC41o0xfp{jpfqi/exr1rcvft87272<55;80jvsm
3.检修时发生闪爆,2人大面积烧伤死亡!这起事故竟与它有关(三)进一步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状态,加强高风险作业全过程安全管理 企业要对重大危险源、重要装置、高危作业环节努力实现自动化控制和附件多重安全设备,安全设备的状态具备预警和自动切断功能,对关键环节要从设备设施的需求、设计、选型、采购、安装、验收、维护、更新改造到报废做到全生命周期管理,采用新科技、新工艺和新材jvzq<84hkpgoen3ukpg/exr0ep5xo872443186681fud/rrk|oydw@659:<40|mvon
4.四类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生产管理四类高风险作业的安全管理--生产管理 课程预约:13910736323杨老师 学习费用:面议 上课方式: 课程收费:/人 授课专家:[顾九维]授课天数:2 天收费标准:价格面议开办周期:按需开办,有需要的企业请致电本站客服 课程目标: 动火作业、高处作业、限制空间作业、吊装作业在日常生产中发生事故的几率较大,应加强日常管理,提升jvzq<84o0ohbz~j0eqs0r894964iv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