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指导如何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进行方法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且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教师对幼儿的观察伴随着幼儿园一日生活随时随地发生着。观察的种类很多,观察的内容也很繁杂。笔者经常听教师们说:“我们每天也在看呀,怎么没看到什么呢?”是的,观察不等于简单地看看,要想改变现阶段教师对于幼儿游戏的“视而不见”“弱视”“近视”等现象,需要教师从很多方面下功夫。

班级教师的合理分工

经常会有教师抱怨没有时间观察,确实,如果不管幼儿,教师当然有时间观察、记录幼儿。可是,教师们不但要带班,要备课,要布置环境,还要做其他很多繁杂而又琐碎的工作……幼儿教师的工作真的是辛苦而又繁重!可是,如果观察、记录幼儿是幼儿教育核心工作的基础,那么教师就需要调整和管理好自己的时间,让每个时间段都高效运转。

(1)作为旁观者的观察

按照要求,一般每个班级会配备两名教师和一名保育员,两名教师采用轮流担任主班和配班的形式分工。如果是这样的话,配班教师就可以在配班的时间段里有意识地选择游戏区域或儿童个体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记录。配班教师可能不是每天都能如此,但每周至少可以保证一个小时的时间,之后再花点时间整理一下观察与记录到的信息即可。

(2)作为参与者的观察

教师在担任主班的时间段里同样可以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只不过因为这个期间要负责所有幼儿的生活活动和教学活动,所以观察起来有些困难,尤其是很难进行有目的的、系统的观察。这就要求主班教师事先确定好观察对象,采用记录表或便笺条的形式随机进行观察、记录。当然,也可以用手机拍录,之后再抽时间整理一下,这样更为便捷。

观察什么

幼儿在室内和户外开展的游戏的种类不同、内容不同,教师观察的目标也不一样,所以观察的内容不能一概而论。一般来说,观察游戏,主要是观察游戏中的幼儿,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游戏主题。即:幼儿游戏的主题是什么?是怎么确定的?主题与生活,与主题教育教学有何关系?主题的稳定性如何,是怎么转移的?等等。

游戏角色。即:幼儿游戏中有角色分配吗?是怎么分配的?角色分配过程中是否有冲突?是怎么解决的?幼儿的角色意识如何?角色扮演的水平如何?等等。

对材料的选择和运用。即:游戏过程中喜欢选择和使用哪些材料?是怎样使用的?使用材料时是否表现出一定的创造性?是否有更多的以物代物的假想性游戏行为?是否能灵活地处理材料不足的问题?等等。

游戏情节的发展。即:幼儿游戏过程中有哪些情节变化?每次情节变化的诱因是什么?游戏内容是否丰富?等等。

游戏中的语言和交往。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的表达和交流如何?同伴关系如何?游戏中是主动的还是被动的?遇到矛盾冲突时有什么表现?是否能采用协商、轮流、适当妥协等方式化解矛盾?等等。

游戏的持续时间与游戏兴趣。即:幼儿的游戏时间持续的长短如何?持续多久后开始转移的?游戏过程中表现出的投入程度如何?等等。

对游戏规则的理解和遵守。即:幼儿在游戏过程中是否能控制自己,自觉地遵守游戏规则?若因为缺乏规则导致发生冲突,幼儿是否能通过协商来确定游戏规则?幼儿能否坚持遵守规则?等等。

游戏观察的基本方法

在观察幼儿的游戏时,教师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1)扫描观察法

扫描观察法,是指在固定的时间段里对幼儿依次进行轮流观察。这种方法可以帮助教师粗线条地了解全班幼儿的游戏状况。使用这种方法时,教师应保证所有的幼儿均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一般先设计好表格,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如10分钟),在表格内做记号即可。

(2)定点观察法

定点观察法,是指选择某个区域进行一段时间系统、细致的观察,观察对象包括此区域内的所有幼儿或部分幼儿。这种方法比较适合教师想要了解某个区域幼儿游戏的全过程,以便把握幼儿游戏的兴趣、水平、特点和个体差异等。

(3)追踪观察法

追踪观察法,即定人观察法,是指明确某个幼儿作为观察对象之后,幼儿走到哪儿,教师就跟踪到哪儿,并进行系统、细致的观察。这种方法有助于教师了解个别幼儿的游戏状态,是进行个案研究最好的方法。

如何记录幼儿的游戏活动

观察记录是指选取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写下来,以期对幼儿的发展有更深入的理解,并审视环境和教育的适宜性。教师撰写观察记录的关键是能否抓住有“典型意义”的人或事,并认真、细致地观察,再客观、详尽地描写出来。

观察记录在书写的时候可以采用“叙述+分析+反思”的三段论式,也可以采用“夹叙夹议+反思”的两段论式。如果故事相对简单,描述也很简短,可以采用第一种方式;如果故事较长,情节较复杂,采用第二种方式会更轻松一些。考虑到幼儿教育工作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幼儿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还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较为便捷的方式。

(1)图片故事记录

图片故事记录,是指教师通过图片来反映幼儿的游戏过程。为方便大家阅读,教师可以在每幅图片下面写上几句话。

(2)便笺条记录

便笺条记录,是指教师在带班期间随身携带一个便笺本,将对幼儿的观察随机记录在便笺条上,之后有时间可以整理一下,没有时间,也可以将其当作非正式的观察记录。

(3)视频、录音记录

视频、录音记录,是指教师把幼儿的游戏过程录下来,当作游戏资料保存起来。原来我们一直把视频和录音当作记录的辅助工具,其实,视频和录音本身就是记录的一种方式,而且是最真实、最形象的一种记录。如果做观察记录不是为了给别人凑数或者保存在档案盒里以备检查,那么,采用视频、录音的方式记录更有助于研讨和交流。

观察记录的一般构成

如果采用叙事的方式做观察记录,一篇观察记录应该包含以下几个要素。

(1)观察记录名称

就像写作文需要一个题目一样,观察记录也需要一个题目,但题目不要起得太大,且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如“鹅卵石搬家记”“开着房车去旅游”等。笔者曾经看到有些教师的观察记录,起名叫“户外游戏观察记录”“孩子们的表演游戏”等,这样的题目就太笼统,且没有具体的指向性。

(2)观察目的

现阶段,幼儿教师写的观察记录存在的比较突出的问题是缺乏观察的目的性,比较随意。这说明教师在做观察记录时是孤立于课程之外的,并没有把观察记录与幼儿评价、环境材料投放、教师指导、教学计划等联系起来,也没有利用好观察记录进行有效的教研活动,以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请看以下几个例子。

观察目的:益智游戏区新投放的五子棋材料的适宜性。

做观察记录时可以记录每天来玩的幼儿人数、幼儿持续玩的时间、幼儿的玩法、幼儿玩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解决的办法,等等。连续观察3~5天后就可以评判五子棋材料的适宜性。

观察目的:小班幼儿以物代物的表征能力的发展。

做观察记录时可以选择娃娃家、小餐厅等角色游戏区,观察幼儿如何使用身边的物品,观察他们寻找的替代物与真实物品的相似度,以及是否会一物多用、以虚代实,等等。

观察目的:建构游戏区教师介入指导的适宜性。

做观察记录时可以选择建构游戏区,记录教师介入前后幼儿的游戏状态,以及教师介入的具体时机、具体方式等。

记录观察时间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评价幼儿在游戏中的行为。比如,9月份的观察记录,记录的可能是一个刚入园的幼儿;而6月份的观察记录,记录的可能就是已入小班近一年,将要升中班的幼儿。虽然都是小班的幼儿,但他们的行为表现可能差异巨大。之所以记录观察地点,是因为这是幼儿的游戏行为发生的背景之一,而幼儿在室内和在户外的游戏行为也有很大的差异。

(4)观察对象、观察人或记录人

教师在写观察记录内容之前写上观察对象、观察人或记录人,有助于别人一目了然地了解观察记录的基本信息。

(5)观察内容

观察记录的内容是观察记录最核心的部分,教师应客观、准确地描述幼儿游戏的全过程。

(6)解读幼儿行为

客观描述幼儿的游戏之后,教师应对幼儿的行为进行专业的分析,这个过程需要教师运用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和相关的教育理论。对于很多教师来讲,这可能有些难度,却是做好观察记录必需的一部分。记录不是为记录而记录,而是为了更好地了解、评判幼儿的发展,以便为其提供更适宜的课程和教育策略。

(7)反思

在解读完幼儿的行为之后,教师应该对自己创设的环境、提供的材料、介入的指导等进行反思,寻找存在的问题,并探寻后面继续支持幼儿发展的具体策略。

观察记录的使用

在教师写完观察记录之后,一定要让他们感觉到自己写的东西是有用的,而不是仅仅交给园长做个记录、批个“阅”字就“沉睡”在档案盒子里了。观察记录可以应用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之间的交流和研讨

如果是有目的的观察记录,那么教师们可以围绕观察目的,交流各自的观察记录。幼儿园每学期都应该安排几次围绕观察记录开展的教研活动。此外,案例研讨式教研活动的案例均可来自教师的观察记录。

(2)调整环境与课程的依据

幼儿园室内外环境的调整、游戏材料的投放、园本课程或园本化课程的建设都应该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而教师撰写的观察记录就真实地反映了幼儿的需要、兴趣、发展特点和水平,所以,观察记录是幼儿园调整环境与课程的依据。

(3)评价幼儿的发展,作为幼儿成长档案袋重要的组成部分

观察记录是用叙事的方式记录幼儿的表现,而解读就是对幼儿发展状况的评价。这样的评价更真实,更具有客观性、针对性、实效性,可以帮助教师摈弃那种“评语式”或以“分数”高低为标准的简单而无效的评价方式。当然,把观察记录放进幼儿的成长档案袋,也是其中最具有专业性的材料,最受家长欢迎。

(4)用于家园沟通

笔者经常听到教师们关于现阶段家园沟通难的抱怨。想想也确实不易,一方面家园沟通是一门学问,年轻教师需要学习和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可能也与教师专业权威的形象没建立起来有关系。而高水平的观察记录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地位,用于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家访、家园沟通栏等都会更有效地增强家园沟通的实效。

去掉观察记录中的解读和反思部分,教师配合图片或视频讲述的游戏故事可能会成为孩子们喜欢的自己的故事。会讲故事的教师善于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因此游戏故事讲述的过程也会成为师幼共享的美好时光。

觉得本文不错的话,请在文末右下角【点赞】支持,点亮【在看】,转发【分享】哟,教育路上,我们与您并肩同行。

THE END
0.健康教育与行为改变策略解析A.观察法 B.临床试验法 C.病例询问法 D.流行病学数学模型 E.干预试验法 69.下列哪项统计图常用于描述一个变量随另一个变量的变化而变化的趋势和幅度,通常是变量随时间的变化情况 A.误差条图 B.箱式图 C.折线图 D.直方图 E.圆图 70.抽样研究中的样本是指 jvzquC41dnuh0lxfp0tfv8wqdkt:69>1ctzjeuj1fgzbkux134967=<68
1.人员管理分析大全11篇3.3.3 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工作分析人员对工作活动和行为进行观察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又分为直接观察、工作方式分析和典型事例法三种,主要取决于观察者,被观察者和观察方式的不同。 3.3.4 工作体验法 人力资源管理人员亲自体验工作,熟悉和掌握工作要求的第一手资料。 jvzquC41yy}/hjgkcq4dqv3ep1nbq€jp15>78@3jvor
2.大学生心理学论文范文通过谈话与问卷了解各班级中有哪些学生有厌学现象及厌学的原因,以收集大量的原始材料,使学生更客观地了解自己,让教师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具体的教育目标和方法。 2、观察法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在日常生活、学习、劳动、游戏中的活动表现,了解存在的问题,在掌握比较详实的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分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7:934ivvq
3.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二、学前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一)收集研究资料的方法 1、观察法 观察法是研究者通过运用感官或者借用一定的仪器设备来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前教育活动和学前儿童身心变化及其行为表现进行考察,以系统地收集研究资料的一种研究方法。 2、调查法 调查法是研究者利用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活动特点和jvzquC41o0972mteu0tfv8iqe1j36:=5777/j}rn
4.税收管理案例分析汇总十篇通过对该案例进行分析,反映出带有普遍性的一个行业性问题,主要表现在: 2.1 计税收入、成本的确认问题 《营业税暂行条例》第五条规定:纳税人的营业额为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三条规定:从事建筑、安装、装配工程和提供劳务,持续时间jvzquC41yy}/z~jujw4dqv3ep1nbq€jp16783?3jvor
5.2013年人力资源管理员考试冲刺试题及答案A.写实法 B.观察法 C.问卷法 D.参与法 3.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正在向着战略性的方向发展,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中发展为迅速的是 ( A ) A.人力资源规划 B.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C.人力资源开发 D.人力资源绩效管理 4.对组织内部人力资源供给的预测,常用的方法有:马尔可夫分析法、档案资料分析法和 ( B ) jvzquC41yy}/7:yguv4og}4ujq}05>5344>/j}rn
6.2021年10月自考美育基础试题及答案自学考试考试网33.小学美育课程主要包括 A.音乐 B.美术 C.舞蹈 D.戏剧 E.影视 34.审美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小学生比较常用的方法包括 A.观察法 B.体验法 C.联想法 D.分析法 E.归纳法 35. 一个成熟的教师的教态表现为 A.端庄 B.自然 C.大方 D.严肃 E.急躁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jvzquC41zn4iwjyw0eun1;544272986258;/j}rn
7.北师大教育学考研模拟题: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第四章考研第四章 教育观察研究 一、选择题 1、教育观察法最完备的状态是( ) A.结构式观察 B.教育现场观察 C.参与性教育观察 D.全结构式教育观察 2、教育观察记录方法的分类中,主要用于对儿童成长和发展做传记式记录的方法是( ) A.日记描述法 B.轶事记录法 C.连续记录法 D.取样记录法 jvzquC41mcuzcw3mqqrfc{s0eqs04965328:1@>53:7/j}rn
8.2012年考研专业课自测试题及答案之心理学20. 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是指( ) A.人生全程心理发展并不是以相同的速率前进的 B.各个心理发展水平不同 C.各个体心理发展方向不同 D.各个体心理发展阶段不同 21. 心理缓慢发展变化阶段是( ) A.婴幼儿期 B.童年期 C.青春发育期 D.成人期 22. 皮亚杰创造性地将谈话法、观察法和实验法综合运用以研究儿童心jvzquC41{|4dj|n0eqs/ew4m{|~0|‚p142722B442371;97145632@;230nuou
9.观察法的应用通用12篇20世纪中期,美国的威廉?富特?怀特对纽约的意大利社区进行了长达三年半的深入研究,将其称为“参与观察法”。 20世纪40年代到60年代末,芝加哥学派把参与观察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技术,扩大应用人类学模型来探究研究者自己社会内的团体与情境,于是便出现了三个原则:(1)研究自然状况或情境下的人群;(2)通过直接与人互动jvzquC41yy}/z~jujw4dqv4jcq}fp863:8980qyon
10.观察法2主要种类编辑 自然观察法 观察法(3)自然观察法是指调查员在一个自然环境中(包括超市、展示地点、服务中心等)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 设计观察法 设计观察法是指调查机构事先设计模拟一种场景,调查员在一个已经设计好的并接近自然的环境中观察被调查对象的行为和举止。所设置的场景越接近自然,被观察者的行为jvzquC41dcolg7xqiq{/exr1o1lvnuQgoog@nri?57:37;
11.幼儿园课程游戏化教研活动方案(精选16篇)2、文献法:收集有关幼儿教育新动态和游戏与课程整合等方面的论文和经验性文章,组织全体参研人员学习。 3、经验总结法:通过对实验教育过程的回顾、反思、总结,将成功的教育经验、教育观察、教育效果,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研究。 4、观察法:由课题组成员设计观察记录表,通过观察,了解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表现情况。jvzq<84yyy4vpsx0eqs0j~tfqpmgcwlcp1814;5817855@860jznn
12.企业经济统计学自考试题C.统计报表与专门调查 D.直接观察法、采访法与报告法 6.工人劳动生产率的计算分母是 A.报告期期末工人人数 B.报告期期初工人人数 C.报告期平均工人数 D.报告期直接生产工人的平均人数 7.三大核算协调与统一的主要标志是 A.通用化、标准化、普通化 B.通用化、标准化、系列化 jvzq<84okr4lcxxjk0kd‚x0eqs0|rpcq1:53;<0jvsm
13.2021年教师资格证《幼儿保教知识与能力》备考试题(6)A.作品分析法 B.实验法 C.观察法 D.调查法 10.幼儿在5岁以后,白天或者夜晚仍不能主动控制排尿,经常夜间尿床,白天尿裤,称( ). A.遗尿症 B.尿床 C.大小便失禁 D.失调症 11.以( )为标志,学前教育理论从普通教育学中分化出来.由笼统的认识到建立起独立的范畴与体系,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jvzquC41lkgpuqn0mqumgjwp0eun1;5432?1:86;57;/j}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