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苏州全市上下正在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为的就是要切实提升我市道路交通管理的精细化水平。本期《曝光台》关注的是一个具有全国共性的交通管理痛点、难点问题:电动三轮、四轮车的管理。
>>>环卫电动三轮车:是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
李女士的母亲是昆山花桥环卫所星浜站的一名环卫作业人员,今年6月12日,她驾驶着由环卫所统一采购并发放使用的电动三轮车发生车祸,意外身亡。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十一条规定:驾驶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当悬挂机动车号牌,放置检验合格标志、保险标志,并随车携带机动车行驶证。上海交警判定,李女士的母亲“因为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驾驶未经登记的机动车上道路行驶,应承担事故的主要责任。”而这也导致当事人之前购买的人身伤害意外保险无法获得赔付。
李女士告诉记者,之前环卫所并没有告知,这种环卫电动作业车是机动车,人、车都需要有证才能上路。
记者在花桥以及周边地区的走访调查中发现,环卫电动三轮、四轮车无牌无照上路的现场十分普遍。
环卫作业人员告诉记者,他们普遍年纪较大,没有机动车驾驶资格,而且并不觉得需要驾驶证,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辆普通的非机动车。
昆山市综合行政执法局环境卫生行政管理科工作人员表示,目前昆山环卫所用的这种电动三轮车确实都没有牌照,他们管不了这么细。
花桥环卫所另一名专门负责车辆的负责人则表示,为了这些电动作业车上牌的事情,之前他们曾咨询过交管部门,购买第一批车的时候就不能上牌,找了三个部门,都不行。
那么,环卫电动三轮、四轮车为什么能上路却不能上牌呢?
记者随李女士来到了昆山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车辆管理所,工作人员表示,这类车辆的上牌不属于于他们这里的业务,之前也没有接触过。
随后,记者又联系到了昆山交警大队法制科的一名工作人员,他表示,上不了牌的主要原因是对于这类车辆的性质认定存在难点,没通过认定之前,他们不知道这是什么类型的车。
苏州市车辆管理所非机动车管理科工作人员则表示,普通的低速三轮车不在非机动车上牌范围内,至于这类车辆是属于机动车还是非机动车,对方表示“没法回答”。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机动车”是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非机动车”是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
>>>鉴定机构:多数电动三轮车都被认定为机动车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的一家司法鉴定所,每年要对几千起交通事故涉及车辆和痕迹进行鉴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至今国家层面对于电动三轮、四轮车并没有明确定义,相关生产也没有统一的国家标准。在司法鉴定过程中,一般是对照国标中机动车的参数来进行甄别。
司法鉴定所痕迹鉴定事业部技术经理夏海红介绍,是否认定为机动车,一般要看车速是否高于25km/h,还要看电机的功率以及车辆总重。
根据《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最大车速不大于50km/h,电机额定功率综合不大于4000瓦的电动三轮车,可认定为轻便摩托车;最大车速大于50km/h,电机额定功率总和大于4000瓦的电动三轮车则是普通摩托车。
夏海红表示,在交通事故车辆属性鉴定实践中,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大多数电动三轮、四轮都属于轻摩或普通摩托车的范畴,也就是机动车,这个比例差不多是70%至80%。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全国各地车管所对机动车登记上牌的一个主要依据是工信部定期更新发布的《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只有列入《公告》的机动车产品才能办理登记上牌。不过,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大部分电动三轮、四轮车都不在《公告》范围,既不符合上市条件也不符合上牌要求。
>>>有现实需求的共性难题,如何监管?
事实上,不仅昆山,在苏州其他一些区域类似情况也都存在。
姑苏区一位环卫作业人员介绍,他们的作业车没有牌照,车上印着的“景10-03”意思是指姑苏区10标段3号车。
相城区元和环卫站综合办公室工作人员说,他们环卫电动三轮车上的编号是自己编的,是为了方便内部管理,并没有上牌的要求。
去年3月,苏州市公安、工信、市场监管三部门曾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电动车生产销售管理 维护道路交通安全的通告》,其中明确,“除特殊领域经政府批准、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备案的专项车辆外,低速电动三轮车一律不得上路。”随着近些年来我苏州市对于“三小车”的大力整治,电动三轮、四轮违法上路的情况已经大大减少,不过,对于环卫、快递等特殊行业来说,对于这些车辆的使用确实也是眼下的现实需求,究竟该如何来破解这个难题呢?
苏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综合管理科副科长黄嵘告诉记者,早在2013年,苏州市市容市政管理局就下发了《环卫电动作业车辆管理实施细则》,对统一采购的环卫电动作业车明确了车速“不超过20km/h”等技术要求。
而经过多次沟通协商,市容市政和公安部门也达成共识:在苏州市区范围,由公安部门限额发放特殊作业车的黄色号牌,并进行注册登记,作为一种过渡期的办法,将这些环卫电动作业车辆有效管理起来。不过,黄嵘也坦言,直到眼下,这些名额其实并没有用完。
黄嵘介绍,目前环卫电动作业车的上牌量差不多是2800辆到2900辆。他们正在统计还有多少车没有上过牌。
而这样的做法,在苏州市区之外目前还没有被推广。黄嵘表示,苏州各个县市区域的环卫部门应参照苏州市的做法,自己出台相应管理规定。
和环卫行业一样,快递业也是使用电动三轮、四轮车的主力军。
2018年,国务院发布了《快递暂行条例》,其中明确要求:“邮政管理部门会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等部门,依法规范快递服务车辆的管理和使用,对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的行驶时速、装载质量等作出规定,并对快递服务车辆加强统一编号和标识管理”。
苏州市快递协会秘书长文军表示,目前苏州的快递专用电动三轮车采用统一车型、标识、编码、定位、人员培训以及统一保险的“六统一”管理,希望未来能从法律政策上给予明确支撑。
事实上,2019年1月,江苏省公安厅、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电动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其中明确要求:“有序淘汰不符合标准电动车存量。各地公安交管部门要按照过渡期管理政策,严格电动车通行管理,逐步扩大低速电动三、四轮车限行区域,从城区逐步向农村延伸。”
苏州市车管所副所长钱进表示,针对没有取得工信部公告的低速三轮车、四轮车,实行五年过渡期,截止后,苏州市区没有取得工信部公告的存量电动三轮、四轮车都将不得上路行驶。
近年来,全国不少城市也都在探索解决路径,共识正在逐渐形成。比如去年,深圳针对快递业电动三轮车也推出了缓冲期,明确今后将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在快递领域的使用;兰州市则出台规定,对存量电动三轮车,按照“平稳过渡、限期淘汰”的原则,实行3年过渡期临时管理。
苏州市人民政府第二届法律顾问委员会成员顾海啸表示,过渡期的安排,主要是要求企业自查自纠,调整不合规的车辆。如果是机动车,就按照机动车管理。
曝光台追踪|昆山环卫:不回避“痛点”“难点” 逐步淘汰不合规车辆
12月7日 ,《曝光台》关注了一个具有全国共性的交通管理痛点、难点问题:电动三轮、四轮车的管理。昆山花桥一名环卫工人发生交通事故后,被交警判定为无牌、无证驾驶上路,承担事故主要责任,而环卫电动作业车无证照上路的现象其实并非个别情况。 12月8日,昆山环卫部门对此事做出了回应。
>>>昆山环卫:正视问题 逐步采用合规车辆
昆山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党支部书记杨玮国表示,对花桥环卫工遭遇事故去世感到非常心痛,对家属表示深切慰问。
杨玮国介绍,环卫的电瓶三轮车、四轮车是环卫管理的一个痛点和难点,目前昆山市的环卫电动作业车确实都没有上牌。当地环卫部门一方面加强规范作业的教育管理,另一方面给一线环卫人员购买了第三方责任险来降低职业风险。
杨玮国表示,下一步,他们会主动加强与属地交管部门的沟通对接,也在考虑是否可以借鉴目前苏州市区的做法,并且申请财政支持,逐步采用合规的车辆。
>>>电动三轮车使用并不少 如何破解监管难题?
事实上,除了特殊行业的需求外,电动三轮车也成为一些普通市民的出行工具。今天, 在市区一所学校门口,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中老年人开着电动三轮车来接送孩子。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了30位驾驶电动三轮车的市民,没有一人认为电动三轮车属于机动车;30人中,也没有一个拥有驾驶证。
而在苏州高新区一家电动车销售门店,销售人员告诉记者,他们一般会把电动三轮车藏在隐秘的角落里悄悄出售,因为“不让卖”。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处处长刘争坦言,目前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禁止这类车辆的销售。不过根据相关规定,这类产品应当取得生产许可或者强制性认证,否则将被作为假冒伪劣商品予以查处,欢迎消费者拨打12315热线举报。
2019年1月,江苏省公安厅、省工信厅、省市场监管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电动车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意见》。明确要求,“对领取临时信息牌的电动自行车和低速电动三、四轮车实行不超过5年过渡期管理,过渡期届满后不得再上路行驶。”
对此,苏州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罗超建议,在过渡期,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因地制宜, 推行“限区、限时、限行”等管理举措。比如实行错峰管理,在上下班的高峰期之外有限度地放开;对郊区或者乡村,更加弹性地管控。
◇互动专区
昨天节目播出后,《政风行风热线》听友“小霍”留言:好多外卖小哥的车其实跟环卫作业车性质差不多,国家应该也要从这方面考虑,不要让外卖小哥那么辛苦还那么没有保障。
“山姆”说:“前置把关”很重要,既然不能上路,为啥还能销售?要从源头上售卖环节就加强治理整顿!
编辑:李俊锋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