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持续投资,包括道路、桥梁、建筑等项目,对自卸汽车的需求随之增加。中国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带动了建筑业和相关行业的快速发展,进而增加了对自卸汽车这类工程车辆的需求。另一方面,政府推出的相关政策,如环保标准提升和超载治理,促进了对新型、环保、合规的自卸汽车的需求。中国自卸汽车行业市场规模上涨超过350亿元。
中国自卸汽车行业销量近些年大幅下降,主要原因为近些年国家对环保越发重视,例如“大吨小标”治理、超限超载治理等政策的实施,可能导致自卸车市场的产品结构发生变化,影响销量。另一方面,随着新能源技术的普及,自卸车市场可能已经达到一定的饱和度,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产品更新换代,老旧车型逐渐被新型环保、高效车型所替代。2023年中国自卸汽车行业销量仅为5.98,2024年第一季度,中国自卸汽车销量为1.64万辆。
在国家政策的持续鼓励和引导下,自卸汽车新能源化所趋明显。2023 年我国新能源自卸汽车销量5984辆,较2021年逆势增长近2倍,新能源渗透率由2021年不到1%猛增至2023年的10%强。2024年一季度,新能源自卸汽车销量已达2276辆,超过2021年全年销量,能源渗透率突破13%,发展势头迅猛。
从自卸汽车品牌构成规模来看,年销量大于等于1000辆的品牌占比最重,占据市场41%的市场分析,其次为年销量在100-500辆之间的品牌,占比约为10%。说明行业市场较为集中,绝大数市场份额掌握在规模较大的品牌或企业手中。
从细分市场来看,我国的自卸汽车市场仍是重型车占据绝对主导,重型自卸汽车通常用于大型基建项目、矿山作业、重型物料运输等,这些领域对重型自卸车的需求较大,占比达到 77.75%,轻型车和中型车占比分别为 11.61%、10.64%。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4年中国自卸汽车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受到环境保护政策的影响,新能源自卸汽车渗透率逐年上涨「图」》,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中国自卸汽车行业市场集中度较高,大部分份额掌握在中大型企业或品牌手中,他们更具有品牌效益优势,其中福田汽车凭借自身自卸汽车的优势占据市场最重份额,占比为12.71%,其次为东风汽车,占比为11.63%。
福田汽车的混合动力技术作为公司“30·50 战略”重点突破方向,在 2023 年也已完成在不同车型产品上的整车集成技术储备并已完成产品化推广,采用 P2 架构的 49T 牵引车、31T 自卸车以及采用 P2/PS 架构的轻卡整车产品均已向市场完成交付。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60.97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