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精选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四年级科学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材分析:

光的折射现象在生活中非常普遍,如筷子放在水里会变“折”、有水的碗显得底比较浅等。本课以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为例,通过对这些现象的解释,使学生感知到生活中处处皆科学,并能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喜欢观察实验现象,喜欢亲自动手实验并思考问题,这是利于本课开展之处。但他们还不会去探究事物发展的因果联系,特别是运用逻辑推理和想象建立假设的能力还有待培养,这本节设计力图解决的重点。教师要帮助学生对科学实验的条件控制提供帮助。

教学目标:

1、了解光的折射现象

2、愿意合作与交流,对光的折射有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教学准备:

玻璃砖、塑料水盆、硬币、筷子,鱼和透明鱼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观察现象:将筷子贴近玻璃砖,平行移动,你看到了什么现象?

学生议论。

提出问题:明明是一根很直很直的筷子,怎么在玻璃砖后面“折断”了?

二、探究活动

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

①硬币升高

准备一只塑料盆,投入一枚硬币,移动盆子,使你的眼睛刚好看不到硬币。保持盆子和你的眼睛不动。往盆子里慢慢倒水。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为什么?

根据你想象,画一画实验中钱币发出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了哪些物质?

②鱼儿变大

猜一猜,我们把这条金鱼拿出水来,它会显得大些还是显得小些?

提问:为什么出水的鱼会变小变瘦了哪?

根据你的想象,鱼的光线是怎么到你眼里的,经过哪些物质?

③大树折了

大家看看窗外的大树,看能找到“折”了的大树吗?

根据你的想象,大树的光怎么进入你的眼里,经过几种物质?

④列举实例

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从光的传播角度,在什么条件下会发生这样的现象?

引导学生发现光线折射的规律。

2、提出问题:

以上几个观察活动中,咱们看到了很多异常现象。分析几种现象,光传播的路线是什么样的?它在传播时经过了几种不同的物质?

3、学习小组讨论、汇报。

4、小结:光从一种透明物质进入另一种透明物质时,传播的方向会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三、自由活动

学生尝试用光的折射原理进行解释各种与折射有关的现象。

四、拓展活动

刘谦的魔术表演引起观众的好奇。其实,魔术师有时也会利用光的折射原理,欺骗我们的眼睛。到网上了解一下,看自己能不能利用光的折射原理,学一档魔术节目?

教学反思:

通过学习学生知道了光的折射现象,并能用学到的知识解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我们周围充满着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2、过程与方法:运用语言来描述和记录听到的声音,并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观察和描述各种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细致的观察习惯和态度,并乐于与同伴交流。

教学重点:

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

教学难点:

能根据声音的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

教学准备: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钉子、收集一些关于声音的各种资料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这个单元我们要开始进行声音研究的活动,说说你所知道的关于声音的事情。你对声音的哪些问题比较感兴趣?你想研究关于声音的哪些问题?

二、探究内容:

(一)倾听周围的声音

1、打开教室门,仔细听听,你周围有哪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吗?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的?

2、你还听到过哪些声音?

3、小组讨论:这些声音有什么不同呢?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反馈交流: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我们总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当你们听到这些声音的.时候,经常思考哪些问题呢?

小结: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要逐一的研究这些问题。

(二)听听音叉发出的声音

1、介绍音叉:一种发音乐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的。

2、教师演示实验1:出示两种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样的力量敲击音叉,听听他们发出的声音。

比较:这两种音叉发出的声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们的声音吗?

3、教师演示实验2:选择其中一种音叉,先轻轻击打,再重一点击打,两个声音有什么不同吗?

4、小组交流讨论:刚才听到的这些声音,能进行描述和分类吗(尝试着用高、低、强、弱等词语对声音进行归类)?

5、教师演示实验3:根据准备的不同材料按课本图中所示,进行轻轻击打和重一点击打,听到了怎样的声音,把它描述出来。

三、课后总结。

2、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过程与方法:能观察、比较、描述物体发生和不发生时的不同现象;能从多个物体发生的观察事实中对原因进行假设性解释;可以借助其他物体来观察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点:

认识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

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验中分析得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教学准备:

1面鼓、1把钢尺、2根皮筋、1个音叉、装水的水槽

教学过程:

一、引入:

上节课中,我们已经知道通过不同力量的击打,对不同物体的击打都能产生各种各样的声音。那么声音究竟是怎么产生的呢?这节课我们将作继续的研究。

二、使物体发出声音

1、分组活动:出示鼓、钢尺、皮筋,你能想办法使这些物体发出声音吗?

2、记录并交流我们的想法:

为什么我们对物体用力(按压、弯曲、拉伸)后,物体没有发出声音,但是我们对物体进行击打、拨动却使物体发生了声音呢?

三、观察发声物体

1、教师演示实验1:在水槽里盛约2/3的清水,用轻而短促的力打音叉和用较大的力击打音叉,观察音叉的振动。用一个手指轻轻地接近振动着的音叉,感觉一下音叉的振动。

观察:手指有什么感觉呢?水面有什么变化?水面的变化是怎么产生的?

交流反馈:手指有麻麻的振动感,水面产生了花纹,花纹就是由音叉的振动而产生的。

2、教师演示实验2:木板上拴着两个皮筋。拨动一个皮筋使它发出声音,另一个皮筋保持不动,不发出声音。

观察:发声的皮筋和不发声的皮筋的不同?如果抓住皮筋,使之不振动,还会发出声音吗?皮筋的振动与发出的声音有关吗?

3、小组交流:

击打鼓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拨动钢尺时,我们看到了什么?这种现象与声音的产生有关吗?

4、小结:当一个物体(如音叉、鼓、钢尺、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过程与方法: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保持对气温变化的研究兴趣,理解长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选择每天测量气温的环境,完成“天气日历”中温度的测量和记录。

【教学难点】

正确测量,能坚持记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分小组记录一天中清晨、上午、中午、下午和傍晚的气温。

每组一张温度填充图。

每个小组或每人一支温度计。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语,引入研究课题

1、温度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气温是天气现象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2、 揭示学习课题。

二、 室外温度的测量与比较

1、教师提示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学生说说怎样用温度计测量温度、怎样读数;复习温度计的刻度;让学生找出沸点、冰点、人体正常体温等温度。

3、讨论教室内和教室外的温度一样吗?怎样确定室外的温度比室内高?测量室内外的.温度要做哪些准备,注意什么?

4、测量室内温度,记录、交流。

5、 分组到室外不同地方测量温度,走廊上、阳光下、树底下、阴凉处,把测量的温度及时记录。

6汇报交流,室内外温度有什么不同吗?哪个温度可以反映今天我们这个地方的气温?每个小组测得的温度一样吗?为什么不同?

三、气温的测量

1、 讨论,刚才我们测量到的阳光下、阴凉处两个不同地点的温度有什么不同?想一下,我们应该选择什么地点来测量气温?

2、 教师小结,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最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我们应该选择合适的地方来测量气温。

5、教师小结。

四、课后总结

五、课后作业

1、我会填。

(1)、一天之中(日出前的凌晨)的气温最低。

(2)、一年之中,最高气温出现在(7)月,最低气温出现在(1)月。

2、我会选。

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是( 3 )。

(1)上午10时 (2)中午12时 (3)下午2时

六、课后反思。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结构及特征。

教学难点:

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油菜花各部分、花蕾变化记录纸)、油菜花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明确任务

1.(师举起油菜)问:同学们,这是什么植物?我们在三年级观察过凤仙花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你能指出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吗?请1名学生指认。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2.你们平时认真观察过油菜花吗?你想不想观察一朵油菜花呢?比一比,谁观察的细致,发现的秘密多。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课件同时显示)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已完成)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观察:

对于一朵油菜花你会用哪些方法观察它?(看、闻、触摸等)

(2)解剖:

a谈话:刚才的方法适合观察外部结构,但要看清楚内部,还需要一种新的研究方法,想学吗?这种方法就是解剖,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b教师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你会正确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吗?现在认真看老师的示范。(教师边说边示范)用镊子尖轻轻地夹住油菜花各部分的基部,小心地撕下来,注意保持各部分的完整。我问同学们,是从油菜花的外面还是从里面开始解剖?(生回答)从外到里解剖。油菜花虽小,可一朵小小的油菜花却是油菜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解剖了它,是为了学习的需要,但同时一朵完整的油菜花的美丽就不复存在了。要小心翼翼地解剖。平时不要随意采摘花朵。

c解剖油菜花。

不过,在解剖油菜花之前,老师给同学们提几点宝贵的要求。

课件出示要求

1.观察手中的油菜花是不是一朵完整的油菜花。

2.从整体上观察这朵油菜花。(可以用放大镜)

3.找出油菜花的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4.安静、小心翼翼解剖、认真细致观察油菜花。(操作员解剖,其余同学认真观察)

5.每解剖油菜花的一部分就要安静仔细观察,认真做好记录。(边观察、边记录)

6.将解剖下来的各部分分别粘贴在观察记录纸相应的位置上。

教师:以上要求能做到吗?各组准备好了吗?请组长来领实验材料。(领取镊子、放大镜、油菜花、记录纸、观察记录表。)

学生分组解剖、观察、记录。

(3)教师巡视,指导观察萼片上有没有叶脉,花瓣生长的位置,6个雄蕊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形状相同、长短不同)雌蕊的的形状(顶端突出、底端膨大)

(4)完成解剖、观察、记录等活动后,组织学生交流,加深对油菜花结构的新认识。

(5)(播放音乐)汇报,请几组代表登台汇报。(教师站在汇报员附近)

(5)引导学生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4个萼片、4片花瓣、6个雄蕊和1个雌蕊。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对于一朵油菜花,我们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观察一棵油菜上的花你

能发现什么呢?(教师同时再次出示一株完整的油菜)请看大屏幕

(1)课件出示观察问题:

①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②数数一棵油菜上开了几朵花?(盛开的、凋谢的、掉了的)还有几个花蕾?(没有裂开的花苞)

③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出示问题,每组1棵油菜,组内观察,讨论交流,指名汇报)

请各组组长领取油菜,每位同学边观察边思考。

(播放音乐)

你观察到了什么,才认为一棵油菜上的花不是同时开放。

这些细棍状的东西,还是油菜的花吗?有些油菜花谢了后会结出果实,有些却不能结出果实。

(2)观察一个花蕾:

①观察一个花蕾。

②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

③按顺序排列花蕾未来变化的图片。

(3)展示花蕾未来变化的连续图。

①请一组汇报:一个学生贴,教师放磁扣,为什么这样排?

三、总结

关于油菜花,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油菜花结出油菜果实的过程,我们

了解到了什么?你还想知道关于油菜花的哪些知识呢?

看书质疑。

四、板书设计

油菜花开了

1、观察一棵油菜

2、观察一朵油菜花。

油菜花的观察记录

3、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

这株油菜上有___个花蕾;开了___朵花;有___个果荚。

我推想,它们变化的顺序是:()→()→()→()

五、作业设计

1、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______ 、______四个部分组成。

2、解剖花的顺序应该从______到______。

3、左图填出油菜的各部分名称,右图填出油菜花各部分的名称

4、下图中哪个是油菜花的雄蕊,哪个是雌蕊?

5、到田野里观察一株油菜上花蕾的变化,画出花蕾未来变化的连续图。

《油菜花开了》教学反思

一、选择这一课的原因

《油菜花开了》是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新的生命》第1课。新生命的诞生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生物是通过繁殖产生新的生命,而这一单元的核心概念就是“繁殖” 。开花植物的繁殖就是依靠“花”这种特殊的器官来实现的,本课的观察活动是从观察油菜花开始的。选取油菜花,是因为取材方便,特别是我们农村,油菜几乎随处可见,而且正值油菜花盛开的时候,油菜花构造典型、简单,学生比较熟悉。花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兴趣。

二、把握教材

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观察一株油菜。把观察到的油菜和曾经观察过的凤仙花作比较,认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第二、观察一朵油菜花。通过解剖一朵油菜花,认识油菜花的构造和各部分的特征。这是本课的重点。油菜花虽小,可一朵小小的油菜花却是油菜生命的.一部分,我们解剖了它,是为了学习的需要,但同时一朵完整的油菜花的美丽就不复存在了。要小心翼翼地解剖。平时不要随意采摘花朵。就既是对实验态度的教育,也是关注爱护生命的教育。解剖之前指导学生观察解剖的油菜花是否完整,教给学生正确的解剖花的方法,放手分组让学生解剖、观察、发现、记录、交流、总结。

第三、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活动,通过观察,发现油菜花的变化过程,推测花蕾未来变化的过程,了解花发育为果实的过程,将花与果实之间建立起联系。由此引发出“花是怎样产生果实和种子的”问题。

最后鼓励学生到田野里去观察一株油菜上的花,特别是花蕾。

三、设计理念

1.从生活入手、考虑学生的实际。

2.以自主学、合作学为主要学习方式。

学讲方式”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全程自主学习,落实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自主学、合作学、质疑学、“讲出来”、“教别人”的学习方式,边学边讲,调动学生主动、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教学的参与度、问题探讨的深度,着力培训学习方法,养成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和质量。

3.科学实验的有效、高效

明确实验要求

分工明确

实验时安静、不说话

4.理念转变成教学行为。

“学进去讲出来教学方式”行动计划

教师要变课堂教学的“主宰者”为学习活动的指导者、组织者、协助者。教师对教学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情的掌握、对教学的设计、对学习活动的组织和对深化学习问题适当点拨、有针对性地指导上。

教师要做“站在学生后面的”参与者,要有目的、有计划地逐渐从讲台上“走下来”,要更多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驻足在学生的课桌旁。要强调教学方式转变中“生进师退”、“学进教退”的理念,“慢一步”:在学生推想出花蕾未来变化时、不要忙于给出答案,要“慢一步”挑明,给小组合作、交流展示留下“讲出来”的“话题”。

“退一步”:在解剖一朵油菜花的活动中,我不是主演,不做“教师秀”,要“退一步”,让学生成主演,把黑板和讲台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停一步”:在组织学生解剖一朵油菜花的过程中,我并没有在教室中盲目走动,而是“停一步”,在需要帮助和指导的学生课桌旁驻足观察,发现问题,“一对一”教学;

“缓一步”:在本课教学任务即将完成时,没有急于总结、概括,要“缓一步”,让学生学生想一想、悟一悟,关于油菜花,我们认识到了什么?油菜花结出油菜果实的过程,我们了解到了什么?让学生自己“讲出来”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

1、知道热空气上升和冷空气下降,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空气的流动。

2、能对空气的流动提出问题,养成爱提问的好习惯。

3、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现象,认识风的形成。

4、了解人类对热空气的应用,初步知道一些科学发展史。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其他物体观察空气的流动。

教学难点:认识等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

教学准备:

火柴、蜡烛、纸蛇、纸杯、铁架台、细木棍、塑料袋、集气瓶、水槽、热水、餐巾纸、镊子、玻璃片、风的形成实验盒、线香等。

一、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猜谜语:无色、无味、看不着也摸不到,就在我们周围,打一物质。

2、今天我们来学习有关空气的知识。

3、板书:热空气和冷空气

4、从刚才的图中,你看到了什么?你最想知道什么问题?

(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你们认为热气球上升可能跟什么有关?

二、实验、探究活动(研究热空气和冷空气的流动)

1、研究热空气的流动。

师:空气在受热的情况下会往哪儿流动呢?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

(1)我们首先来感觉热空气在哪里?

师:拿出桌上的蜡烛将它点燃,然后将左手放在蜡烛的上空,将右手放在蜡烛的旁边。(注意安全,手不要靠火苗太近)(师演示火柴点燃后点燃三支蜡烛,侧过身去将火柴吹灭,不要吹到蜡烛,做好后将蜡烛都吹灭,并用你们的坐姿告诉徐老师你们已经完成实验了)

师:同学们,手放在火焰上方时,为什么会觉得很烫呢?生答:因为热空气会上升。

师:是不是像同学们说的那样呢?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你的想法吧!

(2)请将蜡烛点燃,小心的放在纸蛇或纸杯的下面,观察纸蛇或纸杯的变化,想一想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起来的?(课前将纸杯或纸蛇挂在铁架台上)(注意不要烧到纸蛇的尾部)。注意,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尽量不要交流。每个动作都要小心翼翼,甚至连呼吸都要很轻缓,不然会影响实验效果。

学生操作,老师巡视。

讨论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是什么力量使纸蛇转动起来的?

汇报:是热空气向上流动的力量使纸蛇转动起来的。

小结:实验证明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

(3)师: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

学生试着回答

老师演示实验:师边做边说,现在两个纸杯中装了——空气,老师将这个自制的天平调至平衡状态,请一个同学帮老师拿住这根木棒使它保持平衡,现在老师给其中的一个杯子加热,那么这个杯子中的冷空气就变成了——热空气,现在老师把火苗移走,请这位同学小心的把手移开。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了什么?

(师做:在木棍两端各挂一个大小相同的纸杯,使木棍保持平衡;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蜡烛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蜡烛,接着松开扶住木棍的手,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学生观察

提问:为什么用蜡烛火焰烤过的纸杯会上翘?

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是的,点燃蜡烛后,纸杯里的空气变热,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就会上升,上升的热空气就推着纸杯往上升了。

你知道热空气有什么用途呢?聪明的人类根据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发明了什么?生回答。

是的,我们来了解一下(多媒体出示P7下图)

(4)现在让我们也来试着让“热气球”飞起来。

多媒体出示:介绍方法,注意把塑料袋放在离火焰30厘米处,一个同学拎起(注意不能拎的太起,不然无法使塑料袋撑开),两个同学在下面小心的拉住撑开塑料袋。当你们觉得热空气足够多时就可以一起松手。

注意:1.注意用火安全

2.在做的过程中一定要保持安静,尽量不要交流,每个动作都要小心翼翼。

3.分工明确,仔细观察实验中热气球的变化

4.吹灭蜡烛,整理好实验器材。

师:刚才我们的热气球为什么会上升?生:热空气上升。

(这个活动时学生会急着松手导致热空气太少而飞不起来,实验前可以提醒学生等塑料袋鼓起来了再放手。)

2观察冷热空气的对流。

热空气是向上流动的,那么冷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生:向下流动。

师,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研究一下。(师边说边做:取出两个集气瓶)说:空气的流动我们是看不见的,所以老师给它制造一些烟雾效果来方便我们观察空气的流动,我用镊子夹着餐巾纸,点燃餐巾纸,将餐巾纸放入瓶子中,产生很多烟雾后把它取出来,用玻璃片把它盖住,再把它放入热水中加热,同学们看好了,有兴趣的同学回家也可以做,但要注意安全,现在把它取出,那么这里的空气就变成了热空气,这个瓶子中的是冷空气,老师在上面写了个冷字做记号,接下来老师把热空气放在下面,冷空气放在上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里面里面的烟的的流动情况,现在我把另一个装有冷空气的瓶子放在在下面,把装有热空气的瓶子放在上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

接下来请同学说说你观察到了瓶中的烟是怎么流动的,说明了冷热空气是怎么流动的。

学生讨论交流

汇报

小结:是的,热空气向上流动,受冷后下降,形成了冷热空气的对流。板书 师:我们周围的空气是怎样流动的呢?老师这里有一个实验装置,边取出边说,这个装置像一个房子,有两个房间,左边的有一支蜡烛,右边的房间放了一张餐巾纸,每个房间上面还有一个孔,两个房间中间也有一个孔连着,拉开玻璃门,可以取出蜡烛和餐巾纸,点燃蜡烛后,我们用镊子夹住餐巾纸在蜡烛上点燃,放入右边房间,点燃线香,将蜡烛放入左房间,将玻璃门塞在槽里关上门,把线香放在又烟囱口,仔细观察烟的流动方向,思考:烟的流动其实就是什么的流动,生:烟的流动其实是空气的流动带动了烟的流动。将空气的流动方向画在记录纸上,主要画出两个烟囱口及房间连接处的空气流动方向。思考:为什么会这样流动?还可以用手感觉一下两个烟囱口的温度有什么不一样,但要注意安全,不要被烫到。观察好后把蜡烛熄灭,用你们的坐姿告诉老师你们已经完成了。生实验,师指导。

Ppt出示记录表,请同学回答空气的流动方向。生回答。

师总结:是的`,点燃蜡烛后左房间的空气就被加热了,变成了热空气上升到外面,左边房间中的空气就变少了,右边房间中的空气就流进左房间补充热空气上升后留下来的空间,右边房间的空气就少了,由上面的冷空气留下来补充,就这样形成了空气的循环。(在试上时,发现学生对留下的空间补充不太理解,所以后来简化直接根据烟的流动方向说冷空气流入右房间,再流入左房间,左房间的空气被蜡烛加热后变成热空气上升,再有冷空气流入右房间......形成一个循环)

生试着说。(一个学生说不全时可以几个学生补充后再请学生连起来说)

自然界中的风也是这样形成的。多媒体出示风的形成图,师:请结合这张图,试着推想,自然界中的风是怎么形成的。

生试着回答。

师总结:

是的太阳照射地面后,使地面变热,温暖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总在循环运动着,流动的空气就是风。

解决实际问题:

老师遇到一个困难,老师家装修要装冷空调和取暖器,但不知道把它们装在什么位置,请同学们帮老师出出主意,并告诉老师为什么要这样安装。

生回答。

全课总结:通过这节课的研究,你有什么收获?你知道了哪些科学知识。

板书设计:

热空气和冷空气

热空气轻 向上流动

冷空气重 向下流动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绿色开花植物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它们能够帮助植物满足自身的需要。

2、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

1、解剖油菜花并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的特征;

2、观察一株油菜上花的变化过程并用画图的方式记录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过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点】

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

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教学准备】

演示:油菜花变化过程的图片,课件。

分组:开花的油菜植株,镊子、放大镜、胶带、剪刀,白纸、观察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

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这是什么植物?同学们平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

二、探究过程

1、观察一棵油菜。

(1)请同学们说说油菜长得怎么样?区分油菜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2)油菜和凤仙花都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这样的植物叫绿色开花植物﹙板书﹚,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分构成。

(3)请同学再说出几种绿色开花植物。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 观察:

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2)解剖:

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

解剖的油菜花。

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

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

填写“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

(3)交流。

(4)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 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

(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观察一个花蕾;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

画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变化顺序图。

三、小结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植物的花在形成果实的过程中要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四、布置课外活动作业:

采集各种各样的花,下节课带来。

五、板书设计

油菜花开了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教学后记:

教学目的:

1、能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认识植物世界;能通过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广泛了解植物知识;能针对不同的植物分析植物体的各部分;学会从整体到部分观察植物的方法。

2、愿意与同学交流对植物的认识,体验到合作交流可以更好的完成认知。

3、能指认植物的六大器官,认识到植物世界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

对植物“身体”的组成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难点:

概括、归纳植物体共同的特征。

教学准备:

课件、各种植物的视频

教学过程:

一、课前体验,初步感悟

1、(出示课件小茶壶):这是一个小茶壶,看一看,小茶壶是有几部分组成的?

(壶盖、壶身、壶嘴、壶把)

2、(出示课件):这只小的身体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

(头、胸、腹三部分,头上一对触角,胸部六条腿)

3、师:那么,植物的身体是由几部分组成的?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植物的“身体”。

(板书课题:植物的身体)

二、课中体验,探索求知:

1、师:老师这里有一段视频资料,我们一起来看看。(教师出示视频片段,让学生观察。)

2、学生谈观察后的体会,认识到植物世界的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3、教师出示课件:地球上的植物,目前人们已知的大约有30多万种。

4、去户外观察植物需要准备些什么呢?

(1)观察前要想好观察什么,观察时要认真、细致。

(2)可以借助工具来测量,要按一定的顺序,别忘了把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3)注意保护好植物。

2、教师出示实物:辣椒的植株,让学生观察,提醒学生观察时要认真、仔细。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完整的植物,这是什么植物?下面小组观察讨论。

教师出示问题:

(1)植物的身体可以分为那几个部分?

(2)指说各个部分。

(3)小组讨论植物身体的构成。

师小结:这棵辣椒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你还见过那些植物具有这六种器官?

4、教师出示其它绿色植物的图片,师:对,(出示课件):像向日葵、凤仙花、辣椒、苹果树这样的.植物,它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板书)

5、师:在植物的王国里,有许许多多的成员,是不是所有的植物都由这六部分构成的呢?

6、学生分组讨论、交流。

7、汇报结果。

8、教师小结:常见植物的“身体”一般都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组成。这六个部分,有的植物在某段时间可同时看到;有的植物由于各部分分别出现,不能同时看到;也有某些植物没有根、茎、或不开花、不结果。这需要大家平时要多注意观察。

(教师出示苔藓、蕨类植物图片)

苔藓植物有两个器官,分别是:茎,叶。

蕨类植物有三个器官,分别是:根,茎,叶。藻类植物有一个器官,无根,茎,叶的分化。实际上藻体就是一个简单的叶。

9、今天我们了解了植物的身体结构,那么,同学们想一想植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学生讨论、交流)

10、教师小结:植物可以给人类提供食物,可以美化环境,为人类呼吸提供氧气等,我们吃的食物,住的房子,用的家具都离不开植物,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三、课后拓展

1、通过我们今天的探讨,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自己表现如何?

2、课后制定一份观察计划,继续对植物进行研究。

累计1课时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电从能够持续提供电能的电池的一端经过导线和用电器返回到电池的另一端,就组成了一个完整的电路。

2.知道可以在电路中安装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科学探究目标

1.观察电池盒、灯座和开关的结构,了解各部分的功能。

2.能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

3.会用简易符号表示一个电路的不同部分,能画出简易电路图。

科学态度目标

1.进一步培养探究电路的兴趣。

2.增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自信心。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知道科技在不断的需求中创新和发展。

2.体验电池盒、灯座等的发明给人类带来的便利。

教学重难点

重点:将电池盒、灯座和开关连接到电路中,让小灯泡亮起来,并能用开关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难点:用简易符号画出简易电路图。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灯座、电池盒、干电池、导线、开关、小灯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1套、小电风扇或小电动机、教学课件。

聚焦

1.回顾:上一节课我们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预设:电池正、负极通过导线分别与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相连。)小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在哪里?(预设: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在小灯泡顶端和灯口,电池的连接点分别在正、负极。)电流是如何通过小灯泡的?(预设:电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导线流到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再经过与连接点相连的金属架流到灯丝,并从另一个金属架流到另一个连接点,最后通过连接点回到电池的负极。)

2.活动:通过上次课的学习,我们可以进一步思考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你们能组装一个电路吗?(教学提示:给每组分发一节干电池、两根导线和一个小灯泡,比一比哪个小组能最快把小灯泡点亮。)

3.揭题:大家都完成得很迅速。这种由电池、导线以及小灯泡组成的电路称为简易电路,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简易电路。(板书:简易电路)

【设计意图】通过问答的形式帮助学生回顾上一课获得的知识,分享点亮小灯泡获得的经验;然后通过快速点亮小灯泡的活动,帮助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从获取知识走向迁移应用以及投入后面的科学实践活动。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组装一个电路

1.过渡:我们这样用手按着来点亮小灯泡,一松手小灯泡就不亮了,是不是很不方便呢?(预设:是的。)请大家观察教室里的灯或回忆家里装的灯,有什么办法让我们更方便地操作呢?(预设:可以用胶带之类的东西把导线和小灯泡的连接点固定。)

2.提问:(教学提示:逐个出示电池盒和灯座,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两个工具分别是电池盒和灯座,大家猜猜它们是干什么用的?(预设:固定电池和小灯泡。)它们的结构有什么特点?(预设:电池盒中间有一个大凹槽,两端分别装有铜片,并连接着外面两个接头的弹簧夹;灯座中间有一个螺旋状的'螺口,旁边是两个接线头,分别连接有一个弹簧夹。)

3.演示:请学生上台演示电池盒和灯座的安装方法,确保每一名学生都学会使用电池盒和灯座。

4.布置任务:请大家利用电池盒和灯座组装一个简易电路。(教学提示:出示组装简易电路的步骤。)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电池盒和灯座的结构,思考这些构造的用途,并邀请学生演示安装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两个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电路组装。再通过组装活动强化学生对电路的各部分要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通路的认识。

探索二:在电路中安装开关

1.过渡:现在,不用我们用手按着,小灯泡也能一直发光了。

2.提问:如果现在想让小灯泡熄灭,我们该怎么做?(预设:把导线从弹簧夹上拆下来;将电池拆下来。)

3.追问:这样是不是也很麻烦?有什么方便控制小灯泡亮与灭的好方法吗?(预设:在电路中加一个开关。)

4.活动:出示开关,引导学生观察开关的结构,分析其特点,并讨论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的。(预设:开关中间是一个一端带塑料按钮的金属簧片,不带按钮的一端连接在弹簧夹上。有按钮的一端抬起,下方对准另一个弹簧夹的接头。用手按住塑料按钮,电路接通;松手后金属簧片弹起,电路断开。)

5.布置任务:接下来,请大家尝试着把开关连接在电路中,并使用开关来控制电路的通与断。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观察开关的结构,思考开关的用法,然后尝试把开关连接到电路中,并使用开关控制小灯泡的亮与灭,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同时感受开关具有控制电路的作用。

探索三:画电路连接图

1.过渡:我们已经能用导线、电池、小灯泡和开关组成一个电路了,如果要把我们的连接方法都记录下来,我们可以怎么画?(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28电路实物图。)

2.讲解:如果我们在实验记录时都画实物图,会比较费时间。因此,我们可以用简单的、特定的符号来表示电器元件,将实物电路画成简易电路图。通常,我们用代表小灯泡,代表电池,代表开关,再用画线来代替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最后用小圆点标出连接点。

3.活动:指导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画出简易电路图。

【设计意图】通过认识常用的电器元件代表符号,引导学生用符号绘制简易电路图,记录自己的连接方法。指导学生用箭头标出电流的路径,为学生今后组建和连接更加复杂的电路打好基础。

拓展与小结

1.小结: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电流动的路径是从电池的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再流回电池的负极。开关能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

2.提问:我们已经发现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电路中哪些电器元件是必备的?(预设:用电器、电源、开关和导线。)

3.追问:如果我们将小灯泡换成小风扇或小电动机,会有什么现象?(预设:小风扇或小电动机会转动。)

4.拓展:出示小风扇或小电动机,连接到电路中让学生观察。

【设计意图】将用电器拓展到小风扇或小电动机,拓展学生对电路的认识,提升学生连接电路的能力。

板书设计

2.3简易电路

电路概念:电从电池正极出发,经过导线和用电器回到

电池负极,形成闭合回路

电路组成:电源、导线、用电器、开关

电器元件符号:简易电路图:

教学反思

在上节课的学习中,对于如何点亮小灯泡,学生已获得了一定的经验。本节课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使用新的装置——灯座和电池盒,并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在使用这些电器元件组装电路的过程中,学生将获得更多组装电路的经验。根据这样的理念,本课首先让学生点亮小灯泡,再通过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只用一根导线和电池点亮小灯泡很不方便,顺势引入电池盒和灯座。接着让学生利用电池盒和灯座连接一个能点亮小灯泡的电路,使学生掌握电池盒和灯座的安装方法。再引入开关,使学生发现开关能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最后学习绘制简易电路图,加深学生对电路概念的理解。

课后作业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对应课时训练P22第二题。

判断题。

1.连接电路时,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与灯座的两个连接点要相接触。( )

2.开关的连接点只有一个,在开关的一端。( )

3.一个完整的电路不能缺少开关,否则小灯泡不能被点亮。( )

4.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从电池的负极流出,回到正极。( )

参考答案

二、1.√2.×3.×4.×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目标

1.知道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之间一定构成一个电的通路。

2.知道可以用不同的连接方法组成电路。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电路检测器检验接线盒内电路的连接情况。

2.乐于思考,使用科学方法进行测试活动,运用比较、分析、推理解决问题。

科学态度目标

1.培养勇于挑战、缜密推断的态度。

2.乐于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发现电器内部多种的电路连接,感受科学技术应用的复杂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接线盒内部的电路。

难点: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接线盒内部的连接情况。

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电路检测器、4个接线柱的接线盒(有3组通路)、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聚焦

1.引入:按动教室里日光灯的开关,使灯先熄灭再亮起。

2.提问:我们一按墙上的开关,电灯就亮起或熄灭,你们知道电灯的电路是怎么连接的吗?(预设:不知道。)

3.讲解:(教学提示:出示教材P31集成电路板图片。)在一个真正的电路中,各个部件都是以不同的.方式连接的。家庭电路中常用到接线盒,它不仅可以保护和连接电线,还方便维修。

4.追问:该怎么判断接线盒内部哪里连通,哪里断开呢?(预设:用电路检测器检测,根据小灯泡能否亮起来判断。)

5.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在不打开接线盒的情况下,通过电路检测器来研究里面看不到的电路是怎样连接的。(板书:里面是怎样连接的)

【设计意图】通过教室里的日光灯引发学生对看不见的电路的思考,激发学生对探究接线盒里面的电路如何连接的兴趣。

探索与研讨

探索一:检测打不开的接线盒

1.过渡:给每个小组发一个接线盒,引导学生观察接线盒外面的4个接线柱及其对应的数字标号。

2.布置任务:这4个接线柱在接线盒内部有的相连,有的不一定相连。不打开盒子,直接用电路检测器来检测,你们能知道哪两个接线柱之间是通路吗?请各个小组讨论一下,如何用电路检测器进行检测,以及按照怎样的顺序去检测才能把4个接线柱之间所有可能的连接都检测到?

3.活动:指导学生根据小组讨论的方法和顺序检测接线柱之间是通路还是断路,并将检测结果补充到接线柱通断检测记录表中。(教学提示:提醒学生检测电路前,先将电路检测器的两个检测头接触一下,以检测它能否正常工作;并且,每两个接线柱之间至少要检测三次,以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设计检测方案并进行检测,既检验了学生使用电路检测器的情况,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使学生学会科学的排列方法。

探索二:推测接线盒内部是怎样连接的

1.过渡:说说你们的接线盒的检测结果。(预设:电路检测器的检测头接1号接线柱和其他接线柱时,小灯泡都不亮,说明1号接线柱和其他接线柱之间都是断路;检测头接其他任意两个接线柱时,小灯泡都亮,说明其他接线柱之间都是通路。)

2.布置任务:根据你们的检测结果,请大家在组内讨论各自小组的接线盒内部的电路可能是怎样连接的,并将推测的连接方式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接线盒内部可能的连接方式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根据检测结果讨论、推测接线盒内部的连接方式,训练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培养学生实事求是、尊重证据的科学态度。

拓展与小结

1.小结:不管多么复杂的电路,都是由很多简单的电路通过不同的连接方式组合而成的。如果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之间一定构成一个电的通路。

2.提问:如果是5个或者6个接线柱的接线盒,怎样才能毫无遗漏地检测任意两个接线柱之间的通断情况?(预设:先给各个接线柱编号,再按照编号顺序,逐一排列组合,如对于5个接线柱的接线盒,1号接线柱可依次和2、3、4、5号接线柱组合,

2号接线柱可依次和3、4、5号接线柱组合,以此类推。)

3.拓展:请大家课后尝试测试5个接线柱的接线盒,并根据测试结果画出可能的电路连接示意图。

【设计意图】增加接线盒的接线柱的数量,提高检测难度,以此培养学生解决更加复杂问题的能力,在已有能力基础上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影响小车在斜面上、平面上运动的因素作出假设;

2.能够根据假设设计实验进行验证;

3.能够使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搜集证据;

5.能够通过测量、搜集、记录数据,并选择有效的数据支持证据。

科学知识:

1.知道小车从斜坡上滑下,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2.知道小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3.认识到“控制变量”是一种搜集证据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体会反复实验获取可靠测试结果的重要性;

2.意识到科学技术在解决日常工作、生活问题中所起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小车、各种木板(有长短不一的,有表面光滑程度不一的.,有相同的)、尺子(或皮卷尺)、垫木块等。

2.小车、尺子、垫圈若干、计时器。

教学活动:

一、复习导入

1.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的运动方式,请同学们说说你知道了哪些运动方式?(学生自由说)

2.教师用小车在木板上滑动,让学生观察,问:小车的运动方式是什么?

(教师引导:车轮和车厢的运动是什么方式?)

二、观察并提出假设

1.师做小车从斜坡滚动实验,让学生观察。

2.师质疑:小车从斜坡上冲下来,向前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1)与坡度有关,坡度越大,冲出去越远;

(2)与斜坡长短有关,斜坡越长,冲出去越远;

(3)与坡面有关,坡面越光滑,冲出去越远;

(4)与车子重量有关,车子越重,冲出去越远;

(5)与车型有关……

(6)与轮胎有关……

(注意:此处让学生自行假设,学生假设的内容可能会很多,教师要注意选择所作的假设,要尽量适合所准备的材料能够操作验证)

三、实验验证假设

1.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来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教师指导

(注意:教师要根据所准备好的材料让学生讨论交流在课堂上可以实验验证的假设,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加以方法上的正确指导,尤其要让学生知道每种实验哪些是要变化的,哪些应该不变?教师可以利用课本第37页下图所提供的实验报告记录让学生逐一讨论各种实验时应保持不变和需要改变的条件。)

3.学生分组进行不同实验,领取相应材料,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教师要指导学生多做几次,以防数据出现的偶然性,数据测量时要做到认真、准确、记录真实)

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让全体学生弄清小车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5.布置课后任务:同学们,我们刚才做了一些实验去验证了我们的假设,但还有一些假设我们还没验证,课后同学们如果有兴趣,可以选择一些假设自己设计实验来验证,并做好记录。(教师课后可作适当指导)

四、研究影响载重汽车行驶快慢的因素

1.我们研究了影响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因素,现在再让我们来研究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

2.学生作假设,教师适当板书:

与动力有关,动力越大,走得越快;

与路况有关,路况越好,走得越快;

与货重有关,货物越轻,走得越快;

3.实验验证:

(1)师:我们采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的假设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学生讨论交流)

(2)集体交流实验方法,教师指导。

(提醒学生汽车的动力可用加垫圈的方法,如课本第39页上图所示,定好起点和终点,确定好行驶距离,指导学生使用计时器,用好计时器。)

(3)学生分组实验,并完成实验报告,师巡回指导。

(4)学生分组汇报实验结果。

4.布置课后任务:刚才同学们提出了许多假设,但有些假设我们还没去验证,课后也请同学们选择一些假设去做实验验证,并做好记录。

五、总结:

今天我们做了两大项的研究:

一、研究了小车从斜坡上冲出去的距离与什么有关;

二、研究了一辆载重汽车行驶的快慢与什么有关。

通过学习我们已经有了清醒的认识,更学会了从提出问题到作出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并总结得出结论的科学研究方法。希望我们同学能在以后的科学学习中不断运用这种方法来研究,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科学认识和科学研究能力。

THE END
0.宝马汽车标志图片及汽车标志含义宝马汽车车标含义 宝马标志中间的蓝白相间图案,代表蓝天,白云和旋转不停的螺旋浆,喻示宝马公司渊源悠久的历史,象征该公司过去在航空发动机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又象征公司一贯宗旨和目标:在广阔的时空中,以先进的精湛技术、最新的观念,满足顾客的最大愿望,反映了公司蓬勃向上的气势和日新月异的新面貌。 有一种解释是:"宝马标志jvzq<84yyy4489iqe0ipo8hqpvkov8681283586;1569:A8:3a;48@:628=/uqyon
1.载重汽车图片载重汽车图片大全全景网-高端图片库和正版图片素材网站,拥有大量的载重汽车图片及载重汽车图片素材,个人免费下载使用高清图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全媒体创意解决方案。jvzquC41o0wvcwokpi4dqv4ecvkhq{~134>74:70jvsm
2.追忆经典那些我们曾追过的70年代卡车GLM车型是民用型12吨级载重汽车。 TBO TBO车型是属于大型设备运输和拖曳的鞍式牵引车。 GBC(未引进) 我国60年代引进法国贝利埃汽车技术的时候,并没有引进贝利埃GBC8MT车型技术!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东方红665”重型越野车,系根据贝利埃GBC8MT车型反向测绘仿制。 jvzquC41yy}/5?5fqe4dp8rkr1>4:B:355?/j}rn
3.速比4.33)(ZZ5187XXYK421DF1)报价图片卡车之家经销商嘉兴市豪沃汽车销售提供中国重汽HOWO G5X中卡 220马力 5.2米排半厢式载货车(国六)(速比4.33)(ZZ5187XXYK421DF1)报价,参数,图片,经销商报价及促销等.jvzquC41fggmg{3582iig7hqo1894;:1rtodg@<:4:4ivvq
4.米其林米其林博悦205/55R1691V报价图片评价爱卡汽车汽车用品频道,为您提供205/55R16 91V,205/55R16 91V的报价、图片、评价等相关信息,找高性价比{商品标题}就来爱卡汽车用车频道!jvzquC41{r4yejw0eqs/ew4fgvgjnh8530nuou
5.奔驰标志奔驰车标图片及含义图德国汽车标志Mercedes-Benz汽车公司经营风格始终如一,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只追求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和高级别的汽车产品。除了高档豪华轿车外,奔驰公司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戈特利布·戴姆勒于1909年为三叉星标志申请专利权,但奔驰则属于一个圆形徽章。戈特利步·戴姆勒的标志来源于戴姆勒给他妻子jvzquC41yy}/rlfwvq4dqv3ep1€u1lmgdkgp1mjiwq5239=137>9;;<0jvsm
6.小包装玩具有多香?我带了一包在工位上拍定格动画|小玩具|配件|拼装起重机的类型有很多种,相较于其他种类,汽车起重机更灵活,很多场景都能适用,因此在施工现场也能经常看到它的身影。 这辆起重机用的是电力装置,通电状态下,可以吊起物品,而且底座可以左右摆动,将物品放到指定位置。 载重汽车 拼前面4辆车的时候,有些细心的小朋友可能会发现,有些车是没有车轮的!比如挖掘机。那它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IWDR4D>N27379QPR0jvsm
7.歪楼子”的依法卡车,老驾驶员的满满回忆汽车驾驶室轿车首先要声明的是,依法(IFA)并不是一个单一品牌,它其实是东德汽车制造业工业协会的德语缩写(德语:Industrieverband Fahrzeugbau )。其性质为国有企业,是东德最大的综合性汽车制造企业,生产的产品多种多样,除了摩托车外,还有私人轿车、中小型卡车、城际巴士等等。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HTV<23?92769I9TY0jvsm
8.蓝色卡车图片卡通可爱大全载重汽车卡车蓝色图标 811 蓝色大卡车 340 蓝色的卡车Container-icon 150 蓝色卡车七夕情人节 10 蓝色大货车 1113 矢量罐车 740 蓝色管道素材 372 矢量卡车 740 蓝色汽车标志 253 矢量卡车 390 大货车 150 工作中的卡车 140 货车 100 彩色店铺装饰条矢量素材 jvzquC41yy}/v~pwrrz/exr1urkdkjqn1ngounpcejk/j}rn
9.公示概述重卡挂车汽车轻卡混合动力汕德卡c9h甲醇本篇主要内容:3月份重型货车市场顺利实现“金三”,4月期公示新品92款再创优异战绩;现代创虎、中车鲸弘首入BSEV牵引领域,重型燃气化新品恢复两位数势头;新势力:苏州金龙-苇渡、江淮-深向星辰BEV、江淮-速豹黑金刚(参数丨图片)BSEV,解放JH6气电混动牵引新品;重汽汕德卡甲醇、江淮星耀LNG危运版牵引,江淮领航及9米8大货箱新品;远 jvzquC41yy}/3?80eqs0f‚4ctvodnn4L2F>9J[J274=SHWI0jvsm
10.山东电动三轮车价格山东电动三轮车价格图片河南驻马店建筑工地电动三轮车 自卸电打火三马子 载重2吨蹦蹦车 ¥8531.00 山东 济宁 成德 环卫电动三轮车 工程工地用洒水车 小型雾炮车四轮车 ¥4.18三轮摩托车报价 三轮摩托车 厂家直销电动三轮车 电动车汽车 三轮车图片 汽车电瓶 电动车三轮 三轮电动车 电动三轮车批发厂家价格 最新jvzquC41ukzf0lmkpc4dp8xjcpjppp4fkcteqwlucprvplmglkghg8
11.马自达标志马自达车标图片及含义1931年马自达公司以生产三轮载重汽车为起点,开始涉足汽车制造业,它研制出TCS型等系列三轮机动车。1940年二战中,三轮载货汽车的生产让位于步枪。在广岛轰炸中,工厂和机器一半被毁,生产完全停顿。1945年12月恢复三轮载货汽车的生产,1948年后生产有所扩展, 1950年开始生产四轮载货汽车,朝鲜战争爆发后,需求量剧增。1958年jvzquC41o0vdc~yq0eun0ls1z176:867::<547mvon
12.图誉为“公路火车”美式超级重卡图片赏析誉为“公路火车”美式超级重卡图片赏析 [汽车之家资讯] 重型卡车的简称为重卡,在汽车领域中,重卡所指向的产品是重型货车和半挂牵引车,像油罐车、搅拌车、货车以及军用越野车都属于此范畴。这类车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并不多见,它们只是在各自工作领域中默默无闻地贡献者。而日前,在海外曝出的一组重卡“军团”让jvzquC41yy}/c~yqjqsf0lto0et0pn|u146249;156>86B3jvor
13.每年1张经典照片,见证新中国70年巨变!1956年7月15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解放牌汽车的问世,结束了我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图为第一批国产解放牌载重汽车排成长列开出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的时候,全厂职工夹道欢呼。 1957 · 玉门油矿 1957年10月8日,中国第一个天然石油基地——玉门油矿基本建成。图为两位工人在分析泥浆jvzquC41o0|pe7hqo0io1mp1pkxu8723;711:883763:7mvon
14.庞青年涉嫌诈骗2亿元近7年后最高法再审立案据企查查信息显示,2011年9月1日,鄂尔多斯市青年汽车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经营范围为汽车零部件制造、销售;九座以上客车、载重汽车的销售。 上游新闻记者从多个交叉信源了解到,在该公司成立后,鄂尔多斯市政府承诺的先期3个亿委托贷款如期到账。 ▲青年汽车集团董事局主席庞青年。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牛泰 jvzquC41yy}/ezhd0eun1npfkgpeqf1tgjjcw4423?.2A2441793@:6:avd0qyon
15.货车如何看轴辨承重?一图告诉你怎么区分货车的限定载重1. 二轴货车车货总重应当不超过行驶证标明的总质量; 2. 除驱动轴外,图例中的二轴货车、三轴货车以及半挂车和全挂车,每减少两个轮胎,其总质量限值减少3吨; 3. 图例中未列车型,根据《汽车、挂车及汽车列车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GB1589-2016)规定,确定相应的总质量限值。jvzq<84yyy4np€3ep1tfy|4rkpmucw43::617?3jvor
16.国产重型全驱卡车代表作之重庆铁马XC2200重型车网——传播卡车由于该车的载重牵引能力和行驶速度等性能比部队原先使用的国产和进口重型越野车有显著提高,使用单位反映良好。为满足部队和国内石油钻探等民用部门的需要,根据原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全国汽车工业调整改组方针”试行通知的精神,自80年代初开始,以重庆西南车辆制造厂为主的四川省11家有关企业以奔驰2026为基础,结合中国国jvzq<84yyy4{jtf0eqs0e~qvwtk0D{fpfaivn}ztg1?57A3jvor
17.375马力6X45.8米自卸车(CA3251P25K15L3T1E5A80)报价及图片实拍图片(27)张 报价:33.3万元 对比 燃料种类:柴油最大马力:375排放标准:国五额定载重:12370货箱长度:5800驱动形式:6 X 4 参数询底价 实拍图片 MORE+ 参数配置 标配选配- 无 基本信息 车身长度: 8675mm 车身宽度: 2550mm 车身高度: 3600mm 额定载重: 12370kg 公告型号: CA3251P25K15L3T1E5A80jvzquC41yy}/{~sujwxfp7hqo1vsqmzev/756A90jvsm
18.奥迪电动Q7/马自达6/阿斯顿·马丁DBX等重磅车型来袭11、全新一代马自达6图片曝光 近日海外汽车媒体曝光了一张全新一代马自达6的假想图。新车外观继续采用家族极简的设计风格,简单的线条勾勒使视觉效果上更精致一些,大灯组造型更为修长,保险杠采用了贯穿式设计,镀铬饰条贯穿两侧。C柱位置窗线装饰线条形成了垂直90°的角度,车尾灯组同样运用了长条状设计,灯腔内结构类似jvzquC41yy}/f:jx0eun1lftpg}t1npejk03:9398
19.【骐铃T100两驱报价】骐铃汽车T100豪华版2.2L汽油两驱单排皮卡报价骐铃汽车 T100 豪华版 2.2L汽油 两驱 单排皮卡(JML1021A3NS) V22 国五 5档 手动 5.96万 请点击询底价 图片 参数配置 对比 骐铃汽车 T100 豪华版 2.2L汽油 两驱 双排皮卡(JML1031A3N) 新晨动力 国五 5档 手动 6.06万 请点击询底价 图片 参数配置 对比 骐铃汽车 T100 2018款 豪华版 2.2L汽油 jvzquC41rtuewly0586djn3eqo5n3?:163:13hnpfg~/j}rn
20.DIREZZADZ101215/45R1787W报价图片评价类型:轿车 运动型 载重指数:87(545kg) 速度级别:W(270km.h) 胎面宽度:215 扁平比:45 轮辋直径:17同型号轮胎推荐米其林 Pilot Preceda PP2 215/4 米其林 Pilot Preceda 215/45R17 米其林 Pilot Primacy 215/45R17 固特异Eagle F1 GS-D3 215/45R17 固特异 Eagle F1 Asymmetric 215 邓禄普 SP SPORT MAXX jvzquC41{r4yejw0eqs/ew4fgvgjnh:720nu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