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磨剑不畏苦,今朝倚剑放光芒。从此刻,便开始期待与你相遇。今天,江苏招生考试网小编带你走进无锡学院的轨道交通学院。
学院简介
轨道交通学院是无锡学院下属的二级学院,是应我国轨道交通快速发展而开设的新型工科学院,该学院聚焦高速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技术,坚持内涵发展和行业特色,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应用型轨道交通人才。学院高度重视本科教学和人才培养,建立了较完整的轨道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体系,目前开设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交通运输三大重要专业。学院建有现代化“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涵盖了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车辆工程、轨道交通牵引制动、牵引变电等重点实验室和研究平台。
人才培养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育和创新创业四大课程平台的搭建,构建新工科背景下的课程体系。面向行业企业需求,聚焦“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建设有特色的学科。并始终将就业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多层次满足学生差异化发展需求,多维度服务学生高质量就业。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团队合作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造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参加的竞赛有全国大学生交通科技大赛、全国大学生嵌入式芯片与系统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集成电路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互联网+”大赛、“挑战杯”系列竞赛等等,学科竞赛项目的范围不断扩大,激发了学生的参赛热情,学生受益面明显扩大,竞赛成绩持续提升,并涌现出了一批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较强业务水平的优秀指导教师,充分营造了“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好氛围,精耕细作,收获了学科竞赛累累硕果!
学院师资与科学研究
轨道交通学院拥有一支教学经验丰富、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专职教师队伍,高级职称教师占比80%,教师团队中多人获得优秀教育工作者、江苏省双创博士、教学能手等荣誉,师资来源于全国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
轨道交通学院目前有轨道交通控制系统和现代电气控制(含轨道交通)两支科研团队,近年来,学院科研成果丰硕。学院教师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主持省部级、市厅级项目15项,主持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8项和企业重点研发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学院教师团队获得铁道部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注重发挥学科建设的龙头作用,以校企深度融合推进产学研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国家倡议,不断提高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学院与国内外多家著名交通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教学科研合作关系,为我校培养人才奠定了扎实的基础。学院也十分注重与行业和地方的合作,近年来与近20家企业建立了产学研验合作,共计为企业完成科研合作项目100余项。
专业简介
无锡学院轨道交通学院目前共设3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别为: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车辆工程以及交通运输。
1、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
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涉及机、电、计算机、通信、管理等多门学科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信号控制技术、交通工程和自动化技术的交叉融合的综合学科,着重培养在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既有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信号与控制专业人才。
就业方向:主要从事高速铁路、城市轨道交通方向的信号与控制开发、设计的工作,也可在各大路局、设计院以及各类研发单位从事管理与研究工作,毕业生可继续攻读交通信息工程与控制、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学科等方向的研究生学位。
2、车辆工程
车辆工程专业属于工学、机械类,主要学习和研究轨道车辆、汽车车辆等车辆相关专业技术。本专业是机械与电子结合、计算机与硬件与软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运行与制造结合,集机械工程、电气控制和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专业。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高速铁路、城轨等领域轨道车辆工程的设计开发、施工工艺、检测维护和经营管理等工作,也可以在一般车企和生产制造企业从事与汽车车辆以及机械自动化相关的工作,毕业生可继续攻读车辆工程,机械及自动化等方向的研究生学位。
3、交通运输
交通运输专业作为轨道交通特色专业,是多学科交叉的宽口径工科专业,是现代电子技术、交通工程、信息技术和管理交叉与融合的综合学科,着重培养在铁路交通、客运专线、既有铁路、城市轨道交通领域的交通运输管理和智慧交通专门人才。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从事高速铁路、城轨等领域运输管理类工作,也可在国铁、城轨公司、地方铁路公司、工程局等部门从事技术开发与管理、工程设计以及设备维护等工作。毕业生可继续攻读交通运输工程、交通工程等方向的研究生学位。
实验条件
轨道交通综合实训基地是学校精心规划、全力建设的跨学科、模块化、一站式、全过程的综合实践教学大联动平台。包括列车牵引制动系统、计算机信号联锁、CTCS调度仿真、轨道交通车站仿真、轨道交通牵引供电、信号基础设备、轨道交通行车组织、轨道交通运营仿真、轨道交通智创和轨道交通数据网络平台等为核心内容的15个教学实训室,涵盖了各核心专业的实验和研究平台,为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撑。充分展现了我校轨道交通办学特色,对于优化我校本科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实验实践教学模式和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学风建设成果
轨道交通学院始终把学风建设摆在首位,抓在手上,落在实处。通过全力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和氛围,服务新时代人才培养。“以生为本”的理念,以“考研提升工程”为抓手,围绕培养复合型创新人才为目标,积极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学风建设工作体系,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现考研质量、数量双提升。轨道交通学院2023届毕业生考研、出国人数30名,升学率达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