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大力推进绿色智能矿山建设的背景下,矿山运输领域的绿色化、新能源化进程正加速展开,成为实现矿山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作为矿山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运输成本占据了矿山生产的一半左右,且传统燃油运输工具在运行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碳排放。推动运输工具绿色化、新能源化,不仅是响应国家政策的必然要求,更是矿山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领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力抓手,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中国矿业联合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车长波日前表示,在绿色技术创新方面,我国矿山装备领域通过系统性技术革新,已形成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绿色矿业装备体系。通过全面淘汰传统燃油动力机械,实现开采装备电气化升级。现阶段,不仅小功率设备完成电动化改造,大功率矿用卡车、挖掘机等核心装备亦全面采用电力驱动,部分矿山实现绿电供应。
当前,新能源矿用运输车的技术路线呈现出多样化发展态势,包括纯电、氢能源、甲醇、增程等多种技术路线并行推进,共同为绿色矿山建设注入强大动力。其中,纯电动技术路线凭借其节能降本、减排增效的优势,结合我国清洁能源占比不断提升、清洁电力成本不断降低的客观实际,被认为是当下较适合我国国情的选择。然而,纯电动矿用运输车在续航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在少数特定场景下,无法满足持续运营需求,可能会对矿山生产效率产生一定影响。
为解决这一问题,部分主机厂积极创新,开发出了“大电池、小增程”矿卡产品。以博雷顿开发的BRT135EZ增程式电动矿卡为例,该车型配备了724度电的超大电量电池,在重载上坡高负荷场景下,也能根据路线和载重量不同,运行3至5小时。在此基础上,BRT135EZ附加了一台小功率增程器,其主要思路是以充电为主,大部分时间将车辆当作纯电矿卡使用,在纯电无法支持的少数情况下,利用小型增程器发电来应急,从而在最大限度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确保矿山生产高效运行。
博雷顿有关负责人介绍,BRT135EZ车型拥有724kWh长寿命电池,超过4200次循环寿命不惧衰减,准800V电压平台并支持1000A电流快充技术,配合800kW充电桩,可以在短短1小时内完成补电,快速投入运营,极大地提高了车辆使用效率,并且可以全场景覆盖,不担心作业场景切换。从紫金矿业矿山现场批量运营情况来看,节油率超过90%,节能效果显著。
从经济性看,纯电车在成本回收速度上具有明显优势,而纯电与普通增程相结合的“大电量、小增程”产品,兼具了两者优点,既保证了车辆续航能力,实现全场景覆盖,又实现了较高节能效果和较快成本回收速度。
业内人士表示,随着绿色智能矿山建设不断推进,新能源矿用运输车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未来,随着技术不断进步和成本进一步降低,新能源矿用运输车有望在更多矿山实现广泛应用,为我国矿山行业绿色转型和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相关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将继续加大在新能源矿用运输车领域研发投入,不断探索更加高效、环保、经济的技术路线和解决方案,推动我国矿山运输领域迈向更加绿色、智能、可持续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