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 贸 综 合 服 务 平 台
昌贸通平台辅助企业做好1039市场采购(外贸公司+个体户+银行收汇+合法财税+市场采购出口)和跨境电商供应链(外贸公司+备案+核定征收+合法财税+9610-9710出口)等。
填写报关单是海关业务最熟悉的,因为这是海关的入门技能。但是入门级的知识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海关总署以公告的形式发布了最新的报关单填报规范,但很多企业对填报规范仍有疑虑。
其中的运输方式,看起来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却使一些企业不明不白地被要求改单。我们来说说无实际进出境运输方式的填写。
海关将运输方式分为两类,即实际进出境运输方式和非实际进出境运输方式:
一、实际进出境货物运输管理方式
水路运输2
铁路运输3
公路运输4
航空运输5
邮件运输6
旅客携带L
进出境旅客携带的货物
固定设施运输G
利用固定设施运输货物(包括输油、输水管道和输电网络等)。)
这个国家没有实际的出入境运输方式
非保税区0
从国内非保税区运入保税区并从保税区退运(退运至中国)的货物
监管仓库1
境内存入出口市场监管仓库和出口进行监管仓库退仓
保税区7
保税区运往境内非保税
保税仓库8
保税仓库或加工贸易货物
边境特殊海关作业区H
运入深港西部通道口岸区的货物和进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域的货物。
综合试验区T
经Hengqin New Zone和平潭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区)二线指定申报渠道运往或从境内经二线指定申报渠道运往综合试验区的货物,以及在综合试验区以选择性关税方式申报的货物
物流中心W
从国内保税物流中心进口或者从国内保税物流中心运输到国内物流中心的货物
物流园区X
从境内进行保税物流园区外运入园区或从园区内可以运往美国境内园区外的货物
保税港区Y
进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和进出境货物(境外)(非海关专项监管区、保税监管场所)
出口加工区Z
进出出口加工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园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中方配套区)、境内(区外)(非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保税监管场所)的货物。
其他运输9
在海关特别监管区内转运、转运的货物,在海关特别监管区或保税监管区之间转运的货物,在海关特别监管区与内部或外部区域之间进出的货物,加工贸易多余物资的结转、深加工结转、国内销售的货物,以及在海关特别监管区以外国家流通的其他货物
至于填写标准版本的二○一八年前报关单,由于没有“客运(代号L)”和“固定设施运输(代号G)”两种运输方式,因此“其他运输(代号9)”一直介乎实际进出境运输方式和非实际进出境运输方式之间,而在一般管理方面,海关公告二○一八年第60号加上“客运(代号L)”和“固定设施运输(代号G)”,“其他运输(代号9)”往往是非实际进出境运输。
实际进出境运输管理方式,用于进行货物通过实际进出关境(一线进出境),进境货物以运抵我国关境第一个口岸时的运输发展方式可以填报,出境货物以运离我国关境最后就是一个主要口岸时的运输服务方式填报。
特殊情况的要求如下:
1.非邮件方式进出境的快递货物,按实际运输方式填报。
2.进口过境运输货物,填写货物抵达入境地的运输工具表格;出口过境运输货物,填写货物离开出境地的运输工具表格。
3.不复运出(入)境而留在中国境内(外)销售的进出境展览品、留赠转卖个人物品等,填报“其他企业运输”(代码9)。
4.进出境管理旅客可以随身携带的货物,填报“旅客需要携带”(代码L)。
5.如果货物是通过固定设施(包括油、水管道和动力传输网络等)运输的,请填写“固定设施运输”(代码G)。 
没有实际的进出境运输方式,用于货物进出特殊监管区域(二线进出境区域)。
如果没有实际货物进出该国,则需要满足以下要求:
1.从境内非保税区带入保税区的货物和从保税区返回的货物填写“非保税区”(代码0)。
2.保税区直接运往中国境内非保税区进行货物,填报“保税区”(代码7)。
3.进出口监管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退回的货物,应当申报“监管仓库”(代码1)。
4.保税仓库转内销或加工贸易货物的,填写“保税仓库”(代码8)。
5.从国内保税物流中心进口或者从国内保税物流中心运输到国内物流中心的货物,应当申报“物流中心”(代码W)。
6.从境内保税物流园区运入园区或从园区运至境内园区外的货物,填写“物流园区”(代码X)。
7.保税港区、综合利用保税区与境内(区外)(非海关进行特殊环境监管工作区域、保税物流监管活动场所)之间可以进出的货物,填报“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代码Y)。
8.出口加工区、珠澳跨境工业区(珠海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中方支持区)、国内(区外)(不受海关特别监管、保税监管场所)进出境货物填写“出口加工区”(代码Z)。
9.对运入深港西部通道香港口岸区的货物和进出中哈霍尔果斯边境合作中心中方区域的货物,填写“边境海关特殊作业区”(代码H)。
十。经Hengqin New Zone和平潭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综合试验区)二线指定申报通道运往或从境内经二线指定申报通道进入综合试验区的货物,以及在综合试验区按照选择性关税申报的货物,填写《综合试验区》(编号t)。
11.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调拨的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保税监管场所之间调拨的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与境内区之间进出的货物、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外加工贸易结转的货物、深加工结转的货物、境内销售的货物、其他境内货物,填写“其他运输”(代码9)。
对于一个以上企业运输管理方式的介绍,最大的疑惑问题在于,海关特殊环境监管工作区域与境内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明明已经有列举了十种运输生产方式供选择,为啥其他交通运输里还重复列举了海关特殊功能区域与境内区外之间进出的货物,这里到底有何区别?应该学习如何正确选择?
有些人会认为,另一种“运输方式(代码9)”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运输方式,它与商品代码结构一样,只有在前面的列名代码不符合标准的情况下才被归类为9。同样,“其他运输(代码9)”只能用于进出受海关特别监管地区的货物,以及进出国内外地区的货物,这在以前是没有提到的,例如:进出综合保税区的货物必须通过“保税港区(代码Y)”运输。
其实不一定。以上所列二线进出境方式,由区外企业在二线进出境区申报货物时填写。对于需要特殊监管的二线进出境区企业,区内企业应填写“其他运输(代码9)”。
对于实行黄金通行证第二阶段制度的特殊监管区域,该区域企业在申报二线货物进出时,只能使用“其他交通工具(代码9)”申报清单,不能使用特定区域的特定交通工具。当然,也有企业在申报清单时已经可以申报为特区运输方式,为什么不可以呢?事实上,企业之所以能够成功申报,是因为企业将二线进出口核释放表申报为一线综合进出口核释放表。这样,放行单在运输方式上不会与系统发生冲突,这样,货物才能顺利通过卡口岸。如果企业宣布二线核释放正常,则不能成功宣布核释放。企业将提示退还证书的理由,因为第二行进出与运输方式清单相关的区域必须为其他运输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