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文本
??一、总则
1.目的
为加强本道路运输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本道路运输企业及其所属各部门、各分支机构、各运输车辆及全体从业人员。
3.方针与原则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确保安全生产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安全生产责任制
1.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
组织制定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督促、检查本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
2.分管安全负责人安全生产职责
协助主要负责人落实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
定期组织安全生产检查,督促整改安全隐患;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企业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负责安全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和考核;
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并协助主要负责人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3.安全管理部门职责
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
制定和完善本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
负责安全生产日常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协调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参与事故调查处理;
负责安全档案的建立、管理和统计上报工作;
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落实情况。
4.其他部门安全生产职责
各部门按照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负责本部门职责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制定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落实安全措施,排查治理安全隐患,做好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及时报告安全事故。
5.驾驶员安全生产职责
遵守交通法规和企业安全管理制度,确保行车安全;
定期对车辆进行安全检查和维护,保持车辆技术状况良好;
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如实报告行车中发现的安全隐患和事故情况;
不得疲劳驾驶、超速行驶、超载运输等违规行为。
6.其他从业人员安全生产职责
遵守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积极参加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发现安全隐患及时报告,配合企业进行整改。
三、安全生产投入及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1.安全生产投入保障
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设施建设、设备维护更新、安全教育培训、应急救援演练、安全奖励等方面,确保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
2.安全生产费用管理
设立安全生产费用专户,专款专用,不得挪作他用;
制定安全生产费用年度预算和使用计划,经企业主要负责人审批后执行;
建立安全生产费用使用台账,详细记录费用支出情况;
定期对安全生产费用的使用情况进行审计和监督检查,确保费用使用合理、合规。
四、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教育培训计划
2.培训内容
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和标准规范;
本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驾驶技能、应急处置知识、职业道德等;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3.培训方式
内部培训:由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或邀请专家进行授课;
在线学习: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安全生产知识学习;
现场观摩:组织从业人员到安全管理先进企业进行现场观摩学习。
4.培训考核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进行考核,考核内容包括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考核合格的人员颁发培训合格证书,作为从业人员上岗和晋升的重要依据;
对考核不合格的人员进行补考或重新培训,仍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五、安全生产检查与隐患排查治理
1.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建立定期安全生产检查制度,企业主要负责人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全面的安全生产检查,分管安全负责人每周至少组织一次专项安全生产检查,安全管理部门每天进行日常安全生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