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滴滴出行又可以免税了?
因为公交交通运输服务在36号文中是这样定义的。
所以,滴滴等网约车出行符合免税的政策,也享受免税政策。
公共交通运输服务包括出租车运输服务。
从业务实质来说,现在的网约车其实和传统的出租车本质是一样的,这点从网络预约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办法就可以明确。
网约车服务属于提供非巡游的预约出租车汽车服务的经营活动。属于交通运输服务,属于交通运输服务下的公共交通运输服务。
2. 取得滴滴公司开具的免税发票能抵扣吗?
很明显,是不能抵扣的。
购进旅客运输服务如何抵扣?
取得增值税电子普通发票的,为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这张滴滴的出租车电子发票,我们就可以直接按照票面税额53.59进行抵扣。有人说没有明确滴滴打车费用能不能抵扣,因为文件没有列明。其实文件说的很清楚购进国内旅客运输服务,其进项税额允许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财税2016年36号文附件1注释就清楚了。出租汽车客运服务属于陆路旅客运输服务-道路旅客运输服务下面的项目。
有税率,有税额的我们可以抵扣,但是免税的,税额为***,我们就没法抵扣了,道理也很简单,上游都没交税,你下游也没理由抵扣。
所以,如果你取得享受免税优惠而开具的免税的滴滴发票,如果是和公司经营相关的支出,那么开具的公司抬头的发票就全额计入成本费用即可,不用在计进项税了。
3. 滴滴公司,又能省不少税。
免税政策一出来,很多人在实践中就遇到难题了。
什么难题呢?那就是下游议价的难题,增值税是价外税,购买方在支付款项的同时需要先行垫付税款,如果继续流转,再从销售中收回税款,同时垫付的税款给予退回。实际操作就是看收回的税款和垫付的税款之间的差,如果是正差就是此环节纳税人申报缴纳的增值税,如果是负差那就叫留抵,现在我们实行了留抵退税,其实原理就是这个,因为是你垫付的税款多了,所以可以退。
如果购买方购买时候垫付了税款,但是此环节就是最终消费环节,该行为未继续往下流转了,比如纳税人购进的用于集体福利了,那垫付的税款就不能给你退,实操中就是不能抵扣,税款计入成本费用。
也正是因为如此,同样的含税价格,下游就觉得,你都免税了,我凭啥要支付这部分税款,也就是我不垫这个税,所以这个想法最后就传导到价格上了,也就是要降价。
而销售方觉得,降价导致我一方面收不回这个税款,另一方面我免税我购进垫付的税款还没法能退(抵扣的意思,用于免税的不得抵扣),那我两头吃亏,我还不如放弃免税。所以如果享受免税却被客户要求降价的情况下,其实这个免税政策真的并不能实惠多少,反而还可能因为进项的转出增加税负。
但是滴滴公司就不存在啊!
首先,它肯定不会降价,同样的价格,以前它交3%的税,现在不交增值税,这多出来的部分是不是就是它实实在在的收入?
其次,它以前本身也就是简易计税,本来也就不抵扣进项税,现在免税,同样也不抵扣进项税,这块对它来说前后是一样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