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障大件运输,南京交警与交通部门提前勘线、全程护航
让“大家伙”上得去、下得来、走得顺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通讯员 宁交轩
提前勘线、全程押尾、科技护航……这是大件运输车在南京享有的特殊“待遇”。近年来,大型设备、关键物资运输需求激增,然而,体型庞大的大件运输车如何安全顺利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一直困扰生产厂家和运输企业。
今年以来,南京交警通过升级大数据模型、制定“一车一策”,以“科技+服务”的手段,已保障近千辆大件运输车在辖区高速和公路“上得去、下得来、走得顺”,以高水平安全保障经济高质量发展。
“大家伙”来了,交警“一车一策”全程护航
“这可真是个大家伙!”
不久前一天上午9时,一辆载着大型水泥墩的大件运输车从位于栖霞区智谷大道的江苏新构仙林预制厂驶出,与它一起驶出的还有两辆警车和两辆交通部门的车辆。
“这次的护送任务是从智谷大道出发,跨过长江从江北进入G346。”南京交警机动大队民警丁旺介绍,他驾驶着警车,作为引导车带着这个“大家伙”往板桥汽渡驶去。
与动辄百米长的“风电叶片”相比,这次的货物不算长,不到30米,但是非常重,超过120吨。为了运输任务顺利完成,早在一周前,丁旺就与交通部门工作人员一起研究通行线路,带着专业设备测量道路宽度和途经路口的空间尺寸。
“太重了,所有的隧道和过江大桥都不能走。”丁旺介绍,在“踩点”时,他们发现了问题,最后确定从板桥汽渡过江。
对大件运输来说,这样的“踩点”必不可少。如“风电叶片”,长度超百米,最宽处7米,高度超过5米……这对沿线道路条件要求非常高:桥梁隧道大多限高,设计线路时尽可能避开,高速公路每股车道宽度在3.75米左右,从高速公路通行时至少要占两股道……
120多吨的货再加上运输车本身的重量,一旦发生突发情况后果不堪设想。丁旺压低车速,在其他警力伴随协助下,以25公里/小时的速度带着这辆大件运输车驶上绕城公路,通过扬子江大道抵达板桥汽渡,过了江后,又从丰子河路、双峰路驶上G346,直到护送车辆离开南京,丁旺才掉头回来,此时已是下午3时,该趟护送任务耗时6小时。
“这次的护送比较顺利,基本没有碰到意外路况。”丁旺告诉记者,护送长达百米的大件运输车时,因车身太长路口转弯空间不够,有时甚至需要提前拆掉沿线部分信号灯杆、隔离墩等设施,若遇到运输车队,还要对途经的路口、路段实施临时交通管控,加强横向车辆的控制疏导,保证车队所经线路逆向、顺向道路畅通。
服务经济发展,交警为“大家伙”制定保畅机制
近年来,大件运输需求快速增长,尤其今年,仅运输百米长的风电叶片就达220余辆次,远超往年。
为保障大件运输安全畅达,今年,南京公安交管部门与交通运输部门多次走访省内有大件运输需求的企业,倾听企业需求;同时,还联合道路经营公司等,建立并完善“联审、联勘、联护、联处”大件运输保畅机制。
据了解,该机制形成以来,已累计为途经我市的大件运输车提供护航服务800余趟次,收到运输企业锦旗5面、表扬信多封。
为更好地服务企业大件运输,南京交警还升级自主研发的“三超”货车快捕数据模型,将其运用到大件运输车保障中来。
“我们与交通运输部门共同搭建‘白名单’系统,名单内的大件运输车辆只要临近南京,模型立刻全域锁定车辆位置并显示实时轨迹,交警指挥中心即时掌握车辆位置、速度、行驶时长等关键信息,方便交警与交通执法人员、押运员保持沟通、全线护航。”市公安局交管局公路防控大队教导员苏子毅介绍道。
据了解,这套模型十分“聪明”,不仅可以监测大件运输车,还能自动分析车辆运行情况,若出现违规运输或驶入限行区域等情况,模型会自动发出预警。今年以来,该系统已累计向司机发送提醒短信和语音300余次。
突发状况怎么办?多场景应急预案有准备
车辆出现故障、货物倾斜、发生交通事故……这些货车经常遇到的意外,发生在大件运输车上怎么办?
“我们设想过多种意外场景,并与交通部门、高速公路运营管理单位一起制定了多场景应急预案。”苏子毅道。
今年6月,一辆大件运输车在长深高速南京段发生故障,占据了高速公路两股行车道。接到押尾警车报告后,南京交警立即启动预案,迅速调集就近待命的清障车、防撞车和道路养护人员,并通知道路经营公司协调维修配件快速到位,同时指挥现场力量设置预警区和警戒区。一番高效“操作”后,这辆大件运输车很快换上新配件重新上路,未引发路段拥堵和二次事故,没有影响正常交通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