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it the BitAuto International website for more exciting content
在高速公路上,货车超载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然而,许多事故并非由于总重量超标,而是轴重超出限值。2025年5月,京昆高速山西段发生了一起典型案例:一辆六轴货车总重55吨(未超过总重限值),但其中一根驱动轴的负重达到18吨(远超13吨的限值),直接压垮了20米长的桥面伸缩缝,导致双向交通堵塞长达8小时。
许多人对此感到困惑:车重和轴重难道不是一回事吗?其实,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车重是指车辆的总重量,而轴重则是每个车轴所承受的重量。这就好比一个人挑担子,即使总重量不变,如果两个肩膀分配不均,仍然可能导致肩膀受伤。对于汽车而言,轴重失衡比总重超标更为危险,轻则会损坏轮胎和悬架,重则可能引发翻车或路面塌陷。
本文将详细解析轴重与车重的核心区别,并结合2024-2025年的实际案例,探讨这两个数据对驾驶、载货及选车的影响。阅读完本文后,您将明白为何货车过磅时需要同时检查总重和轴重。
一、先搞懂定义:轴重是“分担子”,车重是“总担子”
车重:车辆的“总体重”
车重全称“车辆总重量”,指的是车辆本身(含车身、发动机、油液等)加上所载人员、货物、行李的总重量。就像你去体检秤的“体重”,包含了你身上穿的衣服、兜里揣的手机的全部重量。
家用车的车重很好理解:行驶证上的“整备质量”是空车重(比如1.5吨),加上5个成年人(约350公斤)和行李(约100公斤),总车重就是1.5+0.35+0.1=1.95吨。货车的车重更复杂,除了车头、挂车,还要算上拉的钢材、煤炭等货物的总重,比如一辆六轴货车,空车15吨,拉40吨煤,总车重就是55吨。
车重是汽车设计的基础数据,决定了发动机动力、刹车力度、油耗等核心性能。比如同样是2.0TSUV,车重1.8吨的比2.0吨的百公里油耗低0.8-1.2升,加速快0.5-1秒,这就是为啥车企现在都在搞轻量化设计。
轴重:每个“车轴”扛的重量
轴重指的是车辆每个车轴所承担的重量,相当于人挑担子时左右肩膀各承受的重量。家用车一般是两轴(前轴负责转向,后轴负责驱动或承重),所以有“前轴重”和“后轴重”;货车有两轴、三轴甚至六轴,每个轴都有对应的轴重。
举个例子:一辆总重1.95吨的家用车,坐满5人后,前轴可能承担1.1吨(发动机、驾驶员在前),后轴承担0.85吨(后排乘客和行李),这两个数字就是轴重。货车更明显,六轴货车拉40吨煤,车头两轴可能各担8吨,挂车三轴各担13吨,每个轴的负重都得在法规限值内。
轴重的关键是“分布”,就像人挑担子不能一头沉。前轴重了方向盘会变沉,过坑洼时容易“磕下巴”(蹭前保险杠);后轴重了刹车时后轮容易抱死,高速变道可能甩尾。2025年3月,重庆一位车主在后备箱装了200公斤大米,后轴重超标,雨天刹车时直接甩尾撞护栏,就是典型的轴重失衡案例。
二、4大核心区别:从计算到影响,完全不是一回事
1.计算方式:一个算总和,一个算分摊
车重的计算很简单:整备质量(空车重)+载质量(人员、货物)=总车重。比如行驶证上标着“整备质量1850kg,最大允许总质量2500kg”,意思是空车1.85吨,最多能再装650kg(约5个成年人+行李)。
轴重的计算则要看车辆结构。家用车两轴的话,前轴重=发动机+变速箱+前悬挂+驾驶员及前排乘客重量;后轴重=车身尾部+后排乘客+行李重量,两者相加等于总车重。货车更复杂,需要考虑货物堆放位置——把货物堆在挂车前轴上方,前轴重就会增加,堆在后轴上方,后轴重就会增加,这就是为啥货车装货要“前后匀一匀”。
2025年4月,某物流公司的六轴货车因把30吨货物全堆在中间轴上方,导致中间轴重达20吨(限值13吨),跑了50公里就把3条轮胎碾爆,钢圈变形,维修费花了2.3万,这就是轴重计算失误的代价。
2.作用场景:车重影响油耗动力,轴重决定安全上限
车重主要影响车辆的“动态性能”:
油耗:车重每增加100kg,百公里油耗增加0.5-0.8升(高速更明显);
刹车:车重1.8吨的车100-0km/h刹车距离40米,2.0吨的可能要43米。
轴重则直接关系“结构安全”:
轮胎:单个轮胎有最大承重(比如家用车轮胎标着“MaxLoad950kg”),轴重超了会导致轮胎过载,温度升高爆胎风险增加3倍;
悬架:家用车后轴重超标,弹簧和减震器会被“压死”,过减速带时失去缓冲,可能断轴;
路面:公路设计有轴重限值(高速路单轴一般限10吨),轴重超了会压裂路面,形成“坑槽”,2025年某省道因长期过超限轴重货车,3公里路段出现17处深达10cm的坑洼,维修花了1200万。
3.法规要求:车重看“总量”,轴重卡“单轴”
我国对车重和轴重都有明确法规,但监管重点不同:
车重:主要看“最大允许总质量”,比如两轴货车总重不能超18吨,三轴不超25吨,超了就是“总重超载”,罚款200-2000元不等;
轴重:单轴有上限,两轴货车单轴不能超10吨,六轴货车单轴不能超13吨,超了就是“轴重超限”,罚款500-3000元,情节严重的扣车卸货。
2025年1月,交通运输部更新的《超限运输车辆行驶公路管理规定》特别强调:“轴重超限比总重超限更危险”,对轴重超30%以上的货车,罚款金额提高到5000-30000元。这就是为啥高速收费站的地磅不仅显示总重,还会显示每个轴的重量,哪个轴超了都不行。
4.对日常用车的影响:装货要算轴重,买车看车重
普通车主虽然不用像货车司机那样精确计算,但懂轴重能避免很多麻烦:
家用车别“后沉”:后备箱别堆太多重物,比如装200kg大米,尽量分开放(后排座椅放一半,后备箱放一半),避免后轴重超标导致刹车甩尾;
货车装货“前后匀”:拉钢材、建材时,别全堆在车头或车尾,用“前轻后重、中间均衡”的原则,让每个轴的负重不超上限;
2024年某车企因轴重分布问题召回1.2万辆SUV:这批车后轴设计过轻,满载时后轴重仅占总重的35%(正常应40%-45%),导致高速过弯侧倾过大,有翻车风险,这就是轴重设计失误的典型案例。
三、真实案例告诉你:轴重失衡比车重超标更危险
案例1:轴重超标压垮高速桥
2025年5月京昆高速山西段事故中,涉事货车总重55吨(六轴货车总重限值49吨,超了6吨),但更致命的是中间驱动轴负重18吨,远超13吨限值。桥梁专家分析:桥面伸缩缝的承重设计按单轴13吨算,18吨的负重相当于给伸缩缝“加了5吨额外冲击力”,直接导致钢筋断裂、混凝土剥落。
类似案例2024年还有3起:浙江甬台温高速一货车单轴重21吨,压塌30米长护栏;广东广深高速一挂车后轴重19吨,碾裂路面基层,维修封闭交通3天。这些事故中,车重超标只是诱因,轴重超限才是“直接杀手”。
案例2:家用车轴重失衡导致翻车
2025年2月,云南一位车主开着SUV去乡下拉年货,后备箱装了300斤腊肉、200斤大米,后排还坐了3个人,导致后轴重超标(达1.2吨,原车后轴设计最大承重1.0吨)。在一个连续弯道下坡时,车主急刹车,后轮因超载抱死打滑,车辆直接甩尾撞山,幸好没人受伤。
事后交警检测:车辆总重2.3吨(未超2.5吨限值),但后轴重占比达52%(正常应45%以内),属于典型的“轴重失衡”。这说明就算总重没超,轴重分布不合理照样出大事。
案例3:轴重计算失误导致轮胎爆胎
2024年10月,某物流公司的三轴货车拉20吨水果,司机图省事把货全堆在挂车前半部分,导致挂车第一轴负重12吨(限值10吨),第二、三轴各负重4吨(远低于限值)。跑了150公里后,第一轴的2条轮胎全部爆胎,钢圈摩擦地面冒出火花,差点引发火灾。
维修师傅说:“轮胎就像人穿鞋,一只鞋承受两个人的重量,不烂才怪。轴重超10%,轮胎寿命减一半;超30%,跑高速必爆胎。”
四、搞懂这3个问题,日常用车更安心
1.怎么知道自己的车轴重是多少?
家用车:看行驶证“整备质量”,再根据乘坐人数估算。比如空车1.8吨,驾驶员75kg,前轴重大约1.0吨;后排坐3人+行李100kg,后轴重大约0.95吨(总重1.95吨);
货车:过磅时看地磅单,上面会显示每个轴的重量(比如“轴1:8吨,轴2:8吨,轴3:13吨”),对照行驶证上的“轴重限值”就能判断是否超限;
专业检测:去4S店或车管所,用专用轴重仪能精确测量,家用车检测一次50-100元,货车200-300元。
2.轴重和车重哪个更容易超标?
对家用车来说,车重很少超标(除非拉了远超设计的货物),但轴重容易因装载不当失衡;对货车来说,车重和轴重都容易超标,尤其是短途运输的“散户”,为了多赚钱常“宁超轴重不超总重”,觉得“总重没超就没事”,其实大错特错。
交通部门数据显示:2024年查处的货车超限中,58%是“总重不超但轴重超”,这些车辆被称为“隐形超限车”,危害比总重超标车更大,因为它们更容易躲过总重检测,长期破坏道路。
3.轴重和车重的关系是啥?
轴重是车重的“分解”,所有轴重加起来等于车重(忽略细微误差)。就像一块蛋糕切成几块,每块的重量就是轴重,总和就是蛋糕总重(车重)。
合理的轴重分布能让车重“均匀承担”,就像人均匀用力挑担子更轻松;不合理的分布会让某个轴“超负荷”,就像挑担子时一头太重,迟早累伤肩膀。
总结:轴重和车重,相辅相成但各有侧重
车重是“总量”,决定车辆的动力、油耗和基础性能;轴重是“分布”,决定车辆的安全、结构寿命和路面友好性。总重没超但轴重超了,照样会出大事;轴重合理但总重超了,也会增加发动机、刹车的负担。
不管是家用车还是货车,开车前都要算一算:总重别超行驶证限值,轴重别让单个轴“太累”。记住一句话:“车重看总量,轴重看分摊,两者都合规,出行才安全。”下次再看到货车过磅时,你就知道为啥要查每个轴的重量了——这可不是多此一举,而是在守护每一段道路的安全。
内容由作者提供,不代表易车立场
Gfan智驾局
乐选爱车
投投聊车
紫嫣汽车广场
萝卜报告
英子聊车
乡村汽车
Auto快讯
观汽车
汽车嘉人
丫好车
智行汽车ACX
陆地少年
榴莲汽车
煲仔饭评车
后玩车小伙
大黄蜂机器人
車印記
罗哥侃车
象视汽车100
CopyRight © 2000-2023 BitAuto,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北京易车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购车咨询:4000-168-168 (周一至周日 9:00 – 21:00) 法定假日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