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行业标准QC/T 836—2010《专用汽车类别及代码》,专用汽车被界定为装备有特定设备、执行特定功能,旨在完成诸如运输、吊装作业、清扫作业及消防任务等专项工作的机动车辆。广泛涵盖专用乘用车、专用客车两大乘用车型类别,以及专用运输汽车和专用作业汽车两大功能性分类。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专用汽车行业的需求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为了满足社会各方面的多样化需求,根据专用汽车功能和用途、多样化需求的不同,分为以下类型:
二、专用汽车行业产业链
专用汽车行业上游产业链涉及专用底盘、原材料、关键零部件、集成控制系统等。中游产业链为各大主机厂、制造商等,主要生产六类专用汽车产品。下游为使用场景,专用车通过汽车经销商、互联网平台等渠道到达使用者,常用场景包括物流运输、医疗救护、基建、城市养护等。
三、专用汽车行业销量
自1950年首台国产消防车问世,我国专用汽车行业已历经七十多年的发展。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整体持续向好以及物流运输需求的蓬勃增长,国内专用汽车行业虽有波折,却展现出总体稳健的增长态势。2020年我国专用汽车六大类销售达到近5年最高点,累计销售163万辆,2022年销量97.91万辆,下滑40个百分点。2023年销售105.49万辆,仅在2022年较低基数上同比增加了不到8个百分点。截至2024年上半年我国专用汽车销量为55.05万辆。
本文节选自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5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市场现状及趋势分析:新能源专用车前景广阔「图」专用汽车》,如需获取全文内容,可进入华经情报网搜索查看。
四、专用汽车出口现状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主要以出口贸易为主,出口规模远大于进口的规模。从我国专用汽车出口额来看,2023年中国专用汽车出口金额为29.98亿美元,相比2022年同期增长了9.72亿美元,同比增长48.5%。放眼近四年以来的出口情况,2020年受疫情影响出口额同比陡降近30个百分点,但自2021年开始海外市场回暖,出口情况大为改善,连续两年同比增长超过50%,在2023年继续再创新高,出口金额直逼30亿美元。
出口量来看,2023年我国专用车出口总数达3.6万辆,与2022年同期相比增加了1.1万辆,同比上升近50%。2023年的出口形势仍呈现出季节性特征,各月出口量皆呈上升趋势,二季度明显走高。5月份出口3870辆达到顶峰,且往后数月均保持了较好的出口数据,实现环比连续增长。
五、普货物流车竞争格局
我国专用汽车行业整体进入洗牌期,行业集中度大幅提高,头部企业规模、成本和品牌优势进一步扩大。从普货物流车格局来看,由于委改制度,从普货物流车的市场销售数据来看,供给几乎被主机厂垄断,北汽福田、一汽集团、通用五菱、安徽江淮四家企业的市场份额为35.63%,其中北汽福田占比达16.95%,超过第二位10.30个百分点,领跑行业。
六、专用汽车行业发展趋势
1、智能制造与高质量发展
智能制造与高质量发展是国内专用汽车行业未来的必然趋势。近年来,中集车辆一直是一个特殊的存在。面对行业内卷,中集车辆另辟蹊径、超前布局,跳过“行业普遍陷入价格战、陷入低质竞争”的泥沼,通过收购欧洲SDC和LAG等半挂车品牌建立了覆盖全球的生产基地及销售网络,趁势整合生产要素,集中资源发展新质生产力,做优做强提高产品质量。
2、新能源专用汽车前景广阔
双碳目标下,把握新能源专用汽车提速发展的历史机遇,新能源专用汽车是行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推进力量。据统计,2022年,我国新能源专用汽车进入爆发式元年,销量较2016年增涨4倍多,新能源渗透率一举突破15%关键节点。2023年,我国新能源专用汽车销量突破22万辆,再创新高;新能源渗透率突破20%大关,呈现蓬勃发展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