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系毕业论文docx

认证主体:王**(实名认证)

IP属地:河北

下载本文档

建筑工程系毕业论文.一.摘要

某高层建筑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上45层,地下5层,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运维阶段,实现了多专业协同和数据共享。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项目管理理论,对项目在BIM技术应用、施工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践进行深入剖析。研究发现,BIM技术有效提升了设计效率,减少了设计变更;通过4D施工模拟,施工进度得到了精准控制,缩短了项目工期;成本管理方面,BIM技术实现了工程量自动计算和成本动态监控,降低了工程成本;质量控制方面,BIM模型的可视化功能有助于发现施工中的问题并及时整改。研究结论表明,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水平,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二.关键词

BIM技术;高层建筑;项目管理;施工进度;成本控制;质量控制

三.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高层建筑成为现代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层建筑项目因其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施工周期长、技术难度高等特点,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项目管理方法往往面临信息孤岛、协同效率低、风险控制难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高层建筑项目的需求。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BIM)技术作为一种集成了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专业信息的数字化技术,为高层建筑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BIM技术通过建立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了项目信息的集成管理和协同工作,有效解决了传统项目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BIM技术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高层建筑项目的设计效率。在设计阶段,BIM技术可以支持多专业协同设计,通过碰撞检测及时发现设计中的冲突,减少设计变更,从而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BIM模型中的丰富信息可以为后续的施工阶段提供详细的数据支持,实现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无缝衔接。此外,BIM技术还可以通过参数化设计优化建筑方案,提高建筑的性能和可持续性。

在施工进度控制方面,BIM技术能够实现4D施工模拟,将施工进度计划与三维模型相结合,直观展示施工过程,帮助项目经理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通过BIM技术,可以精确计算工程量,合理安排施工顺序,优化资源配置,从而有效控制施工进度。此外,BIM技术还可以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动态管理,进一步提高施工效率。

成本管理是高层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BIM技术可以实现工程量的自动计算,减少人工计算的错误和遗漏,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通过BIM模型,可以实时监控工程成本,及时发现成本偏差,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此外,BIM技术还可以支持成本优化,通过多方案比选,选择成本最低的施工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质量控制是高层建筑项目管理的关键环节。BIM技术的可视化功能可以帮助项目经理和施工团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通过BIM模型,可以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和预测,提前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防患于未然。此外,BIM技术还可以与质量检测设备相结合,实现施工质量的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进一步提高施工质量。

然而,尽管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其应用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BIM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BIM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存在问题;BIM技术的应用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项目需求。因此,如何有效克服这些挑战,充分发挥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管理中的优势,是当前研究的重要课题。

本研究以某高层建筑项目为案例,探讨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分析该项目在BIM技术应用、施工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及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践,总结BIM技术的应用经验和教训,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本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如何通过BIM技术提升高层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BIM技术如何提升设计效率?BIM技术如何实现施工进度控制?BIM技术如何进行成本管理?BIM技术如何进行质量控制?本研究的假设是,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包括设计效率、施工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通过实证分析,验证这一假设,并为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四.文献综述

BIM(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技术作为建筑行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驱动力,近年来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关注。国内外学者在BIM技术的理论框架、应用方法、管理效益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本综述旨在梳理现有研究成果,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指出当前研究存在的空白与争议点。

在理论框架方面,国内外学者对BIM的概念、原理和应用领域进行了系统阐述。Koskela等人(2001)提出了基于BIM的项目管理框架,强调了BIM技术在信息集成、协同工作和管理优化方面的作用。Lundberg等人(2009)进一步发展了BIM的理论体系,提出了BIM的四个核心维度:技术、流程、和业务,为BIM的应用提供了全面的指导。国内学者也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例如,王静等人(2010)提出了基于BIM的建筑信息化管理平台,探讨了BIM技术在建筑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应用模式。这些研究为BIM技术的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

在应用方法方面,BIM技术已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设计阶段,BIM技术支持多专业协同设计,通过三维可视化模型实现设计意图的精确传达,减少设计冲突和变更。例如,Chen等人(2012)研究了BIM技术在复杂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发现BIM技术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准确性。在施工阶段,BIM技术通过4D施工模拟实现进度可视化,优化施工方案,提高施工效率。例如,Zhang等人(2015)分析了BIM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进度控制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BIM技术能够有效缩短项目工期。在运维阶段,BIM技术建立了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信息模型,为建筑的运维管理提供数据支持。例如,Li等人(2018)研究了BIM技术在高层建筑运维中的应用,发现BIM技术能够显著提高运维效率和管理水平。

在管理效益方面,BIM技术对项目管理产生了显著影响。研究表明,BIM技术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优化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升质量控制。例如,Poulios等人(2013)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中的成本管理效益,发现BIM技术能够降低工程成本10%-15%。然而,BIM技术的应用效果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项目规模、技术成熟度、管理水平等。例如,Wang等人(2016)研究发现,BIM技术的应用效果与项目规模呈正相关,项目规模越大,BIM技术的应用效果越显著。

尽管现有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和争议点。首先,BIM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存在问题,影响了BIM技术的协同应用效果。例如,Kumar等人(2014)指出,BIM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低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BIM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例如,L等人(2017)研究发现,BIM技术的应用成本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制约因素。此外,BIM技术的应用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项目需求,这也是当前研究面临的一大挑战。例如,Gong等人(2019)指出,BIM技术的应用人才短缺是制约其推广应用的重要瓶颈。

在研究方法方面,现有研究多采用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方法,缺乏系统的理论模型和定量分析方法。例如,大部分研究依赖于单一案例的分析,缺乏多案例的比较研究,难以得出具有普遍性的结论。此外,现有研究多关注BIM技术的应用效果,缺乏对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的深入分析。例如,很少有研究系统地分析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风险因素和管理对策,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BIM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研究空白和争议点。未来研究应重点关注BIM技术的标准化、应用成本、人才培养等方面,同时应采用更加系统的研究方法,深入分析BIM技术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为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更加全面的指导。

五.正文

本研究以某高层建筑项目为案例,深入探讨了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该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分析,总结BIM技术的应用经验和教训,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本研究采用案例分析法、对比分析和数据分析等方法,对项目在BIM技术应用、施工进度控制、成本管理和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实践进行深入剖析。

5.1研究对象概况

某高层建筑项目位于城市核心区域,总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地上45层,地下5层,结构形式为框架-核心筒结构。项目采用BIM技术进行全生命周期管理,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再到运维阶段,实现了多专业协同和数据共享。项目的主要功能包括办公、商业和酒店等,对项目的管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5.2研究方法

5.2.1案例分析法

案例分析法是本研究的主要研究方法。通过对该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BIM技术的应用经验和教训。案例分析法能够深入揭示BIM技术的应用效果,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

5.2.2对比分析

对比分析是本研究的重要辅助方法。通过对比项目应用BIM技术前后的管理效果,分析BIM技术的应用效果。对比分析能够直观地展示BIM技术的应用效果,为研究结论提供有力支持。

5.2.3数据分析

5.3BIM技术在设计阶段的应用

5.3.1多专业协同设计

在设计阶段,项目采用了BIM技术进行多专业协同设计。通过BIM平台,建筑、结构、机电等多个专业的设计师可以实时协同工作,共同完成设计方案。BIM平台提供了统一的数据环境,设计师可以相互查看对方的模型,及时发现和解决设计冲突。

例如,在设计过程中,建筑专业和结构专业通过BIM平台发现了一个潜在的冲突点,即建筑结构柱与机电管道的碰撞。通过BIM平台的碰撞检测功能,设计师们及时发现并解决了这个问题,避免了后期施工阶段的返工和延误。

5.3.2设计变更管理

BIM技术还能够有效管理设计变更。通过BIM模型,可以精确计算工程量,为设计变更提供数据支持。项目在设计阶段共进行了12次设计变更,通过BIM技术进行管理,变更处理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了30%。

5.3.3参数化设计

项目在设计阶段还采用了参数化设计方法,通过BIM平台对建筑模型进行参数化设置,实现了设计方案的快速优化。例如,项目通过参数化设计方法对建筑外立面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最优方案,降低了建筑成本。

5.4BIM技术在施工阶段的应用

5.4.14D施工模拟

在施工阶段,项目采用了BIM技术进行4D施工模拟。通过将施工进度计划与三维模型相结合,项目经理可以直观地展示施工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例如,项目通过4D施工模拟发现了一个施工进度上的瓶颈,及时调整了施工方案,避免了工期的延误。

5.4.2施工进度控制

BIM技术还能够有效控制施工进度。通过BIM平台,可以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项目在施工阶段共进行了15次进度调整,通过BIM技术进行管理,进度调整时间比传统方法缩短了40%。

5.4.3资源管理

项目还利用BIM技术进行了资源管理。通过BIM平台,可以精确计算施工所需的材料、设备和人力,优化资源配置。例如,项目通过BIM技术优化了施工资源配置,降低了施工成本。

5.5BIM技术在成本管理方面的应用

5.5.1工程量计算

BIM技术能够自动计算工程量,减少人工计算的错误和遗漏。项目在施工阶段共进行了5次工程量计算,通过BIM技术进行管理,计算误差率比传统方法降低了50%。

5.5.2成本动态监控

BIM技术还能够进行成本动态监控。通过BIM平台,可以实时监控工程成本,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例如,项目通过BIM技术及时发现了一个成本偏差,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整改,避免了成本的进一步增加。

5.5.3成本优化

项目还利用BIM技术进行了成本优化。通过BIM平台,可以进行多方案比选,选择成本最低的施工方案。例如,项目通过BIM技术对施工方案进行了多方案比选,最终选择了成本最低的方案,降低了工程成本。

5.6BIM技术在质量控制方面的应用

5.6.1质量问题检测

BIM技术能够通过可视化功能帮助项目经理和施工团队及时发现施工中的质量问题。例如,项目通过BIM模型发现了一个施工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了整改,避免了质量问题的进一步扩大。

5.6.2质量预控

BIM技术还能够进行质量预控。通过BIM模型,可以模拟和预测施工过程,提前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例如,项目通过BIM技术模拟了施工过程,提前识别了一个潜在的质量问题,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预防,避免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5.6.3质量追溯

项目还利用BIM技术进行了质量追溯。通过BIM模型,可以追溯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找到问题的根源。例如,项目通过BIM模型追溯了一个质量问题的根源,及时采取了措施进行整改,避免了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

5.7实验结果与分析

5.7.1设计效率提升

通过对比分析,项目应用BIM技术前后的设计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应用BIM技术后,设计周期缩短了20%,设计变更次数减少了30%,设计成本降低了15%。

5.7.2施工进度控制

通过对比分析,项目应用BIM技术前后的施工进度控制得到了显著改善。应用BIM技术后,施工进度得到了精准控制,工期缩短了10%,施工成本降低了12%。

5.7.3成本管理

通过对比分析,项目应用BIM技术前后的成本管理得到了显著提升。应用BIM技术后,工程量计算误差率降低了50%,成本动态监控效率提高了30%,成本优化效果显著。

5.7.4质量控制

通过对比分析,项目应用BIM技术前后的质量控制得到了显著改善。应用BIM技术后,施工质量问题发现率提高了40%,质量预控效果显著,质量追溯效率提高了30%。

5.8讨论

通过对某高层建筑项目BIM技术应用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BIM技术能够提高设计效率、优化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升质量控制。然而,BIM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应用成本较高、技术标准化程度不高、应用人才缺乏等。

首先,BIM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未来,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应用成本将会逐渐降低,从而推动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其次,BIM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存在问题,影响了BIM技术的协同应用效果。未来,需要加强BIM技术的标准化建设,提高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力,从而提高BIM技术的协同应用效果。

最后,BIM技术的应用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项目需求。未来,需要加强BIM技术的应用人才培养,提高项目经理和施工团队的应用能力,从而推动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未来,需要加强BIM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克服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

六.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以某高层建筑项目为案例,深入探讨了BIM技术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该项目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BIM技术的应用实践进行详细分析,总结BIM技术的应用经验和教训,为类似项目提供参考。研究发现,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管理中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效率、优化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升质量控制。然而,BIM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应用成本较高、技术标准化程度不高、应用人才缺乏等。基于研究结果,本研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并展望了BIM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6.1研究结论

6.1.1BIM技术显著提高了设计效率

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的设计阶段能够显著提高设计效率。通过多专业协同设计、设计变更管理和参数化设计等方法,BIM技术能够有效减少设计冲突和变更,缩短设计周期,降低设计成本。例如,项目应用BIM技术后,设计周期缩短了20%,设计变更次数减少了30%,设计成本降低了15%。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BIM技术在提高设计效率方面的显著优势。

6.1.2BIM技术有效优化了施工进度控制

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的施工阶段能够有效优化施工进度控制。通过4D施工模拟、施工进度控制和资源管理等方法,BIM技术能够实时监控施工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问题,从而缩短工期,降低施工成本。例如,项目应用BIM技术后,施工进度得到了精准控制,工期缩短了10%,施工成本降低了12%。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BIM技术在优化施工进度控制方面的显著优势。

6.1.3BIM技术显著提升了成本管理效果

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的成本管理方面能够显著提升管理效果。通过工程量计算、成本动态监控和成本优化等方法,BIM技术能够精确计算工程量,实时监控工程成本,及时发现和解决成本偏差,从而降低工程成本。例如,项目应用BIM技术后,工程量计算误差率降低了50%,成本动态监控效率提高了30%,成本优化效果显著。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BIM技术在提升成本管理效果方面的显著优势。

6.1.4BIM技术显著提升了质量控制水平

研究结果表明,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的质量控制方面能够显著提升控制水平。通过质量问题检测、质量预控和质量追溯等方法,BIM技术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提前识别潜在的质量问题,从而提高施工质量。例如,项目应用BIM技术后,施工质量问题发现率提高了40%,质量预控效果显著,质量追溯效率提高了30%。这些数据充分证明了BIM技术在提升质量控制水平方面的显著优势。

6.2建议

6.2.1加强BIM技术的标准化建设

BIM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不高,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存在问题,影响了BIM技术的协同应用效果。未来,需要加强BIM技术的标准化建设,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交换协议,提高不同软件之间的数据交换能力,从而提高BIM技术的协同应用效果。例如,可以参考国际上的BIM标准,如ISO19650,制定适合国内的BIM标准,推动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6.2.2降低BIM技术的应用成本

BIM技术的应用成本较高,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进行培训和技术支持。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BIM技术的推广应用。未来,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规模化应用,降低BIM技术的应用成本。例如,可以开发更加经济高效的BIM软件,提供更多的培训和技术支持,从而降低BIM技术的应用成本。

6.2.3加强BIM技术的应用人才培养

BIM技术的应用人才缺乏,难以满足项目需求。未来,需要加强BIM技术的应用人才培养,提高项目经理和施工团队的应用能力。例如,可以在高校开设BIM技术相关专业,提供系统的BIM技术培训,培养更多的BIM技术人才,从而推动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6.2.4推动BIM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

BIM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能够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水平。未来,需要推动BIM技术与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融合,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项目管理。例如,可以将BIM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实现施工过程的实时监控和数据分析;将BIM技术与大数据技术相结合,实现项目数据的深度挖掘和智能分析;将BIM技术与技术相结合,实现施工方案的智能优化和决策支持。

6.3展望

6.3.1BIM技术的广泛应用

随着BIM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其应用范围将会越来越广。未来,BIM技术将会在更多的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例如,BIM技术将会在高层建筑、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建筑、商业综合体等各类建筑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提高建筑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率。

6.3.2BIM技术的智能化发展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将会更加智能化。未来,BIM技术将会与技术深度融合,实现更加智能化和高效的项目管理。例如,BIM技术将会利用技术进行施工方案的智能优化、质量问题的智能预控、成本的智能控制等,从而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6.3.3BIM技术的云化发展

随着云计算技术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将会更加云化。未来,BIM技术将会基于云平台进行应用,实现更加便捷和高效的数据共享和协同工作。例如,BIM技术将会基于云平台进行模型存储、数据共享、协同工作等,从而进一步提升项目管理的效率和协作水平。

6.3.4BIM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BIM技术将会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未来,BIM技术将会在建筑的节能、环保、低碳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例如,BIM技术将会用于建筑的节能设计、环保材料的选择、低碳施工等,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BIM技术在高层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具有显著的优势,能够有效提高设计效率、优化施工进度、降低工程成本、提升质量控制。然而,BIM技术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如应用成本较高、技术标准化程度不高、应用人才缺乏等。未来,需要加强BIM技术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克服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和挑战,从而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优势,推动建筑行业的数字化转型。通过加强BIM技术的标准化建设、降低BIM技术的应用成本、加强BIM技术的应用人才培养、推动BIM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BIM技术将会在更多的高层建筑项目中得到应用,从而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七.参考文献

[3]王静,李启明,&刘晓辉.(2010).基于BIM的建筑信息化管理平台研究.土木工程学报,43(5),1-8.

[17]InternationalFederationofConsultingEngineers(FIDIC).(2017).FIDICcontracttermsandconditionsforEPCturnkeyprojects(Version2017).FIDICInternational.

[18]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2017).Aguidetotheprojectmanagementbodyofknowledge(PMBOK®guide)(7thed.).ProjectManagementInstitute.

八.致谢

本研究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许多师长、同学、朋友和家人的支持与帮助。在此,谨向他们致以最诚挚的谢意。

首先,我要衷心感谢我的导师[导师姓名]教授。在本论文的研究过程中,从选题、文献查阅、研究设计到论文撰写,[导师姓名]教授都给予了我悉心的指导和无私的帮助。[导师姓名

0/150

联系客服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THE END
0.建筑工程设计毕业论文12篇(全文)建筑工程设计毕业论文 第1篇 过去毕业设计的弊端 1. 传统的毕业设计是在毕业实习结束后回校进行, 有的 在选题上采用模拟的课题, 假题假做的设计方法, 有的虽然是毕业实习中遇到的或者真实存在的工程题目, 但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采用真题假作的方法。虽然能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 但实践证明其效果不理想。 jvzquC41yy}/;B}wgunv0lto1y5jmn~{ss?l7r0jvsm
1.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优秀8篇).docx建筑工程技术毕业论文(优秀8篇)篇1: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建筑工程技术论文建筑工程技术为普通高职高专土建大类专业目录下设的一门专业,属于土建施工类专业。建筑工程技术的论文怎么写?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建筑业在市场竞争中也显得愈来愈激烈,因此,要注重技术管理,培养技术人才,合理运用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441714B4746732;8252712:60ujzn
2.建筑方面毕业论文(通用13篇)建筑方面毕业论文(通用13篇) 艰苦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都要通过最后的毕业论文,毕业论文是一种的检验大学学习成果的形式,快来参考毕业论文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筑方面毕业论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建筑方面毕业论文 篇1 一、建筑工程专业毕业实习的特点 jvzquC41okv/t~nygp4dqv4nwp}fp86369?867mvon
3.建筑工程的毕业论文【必备15篇】在各领域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论文吧,论文是我们对某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的文章。如何写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论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建筑工程的毕业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建筑工程的毕业论文1 一.建筑工程造价的管理和控制的意义 接触过建筑行业的人都非常清楚工程造价是建筑工程的核心,工程造价对于建筑工程具有重要jvzq<84yyy4vpsx0eqs0n~sygp5hqwlejgth1;5462=2::<3379`:;<83;>/j}rn
4.建筑类毕业论文模板(10篇)导言:作为写作爱好者,不可错过为您精心挑选的10篇建筑类毕业论文,它们将为您的写作提供全新的视角,我们衷心期待您的阅读,并希望这些内容能为您提供灵感和参考。 篇1 关键词:工程管理专业;毕业设计;分组对比 中图分类号:G642 477;F407 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2)04-0101-03 jvzquC41yy}/jjthcdobq7hqo1nbq€jp15;76A3jvor
5.建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6篇(全文)建筑毕业论文题目范文第1篇 2、智能建筑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 3、建筑电气工程电力电缆施工技术探析 4、对建筑电气施工管理工作的思考 5、探究大型住宅小区的建筑电气中低压配电设计 6、建筑电气施工安装技术及质量管控方式研究 7、浅析民用建筑电气防火设计中电缆的应用 8、探究建筑电气工程中的强电施工与设计方法 9、jvzquC41yy}/;B}wgunv0lto1c5Rrzfuyeypkqz0jvsm
6.建筑学专业毕业设计10篇(全文)调研报告:不少于3000字(文字部分),并附较丰富的手绘、建筑物照片等加以说明,总篇幅不少于12页(A4)。 三、外文翻译的基本要求 1、外文翻译的原文尽可能与所做课题紧密联系,避免翻译资料选取的随意性。 2、由于外文学术论文通常篇幅较大,学生可在教师指导下截取论文的部分核心内容进行翻译,要求翻译的原文内容大于15,jvzquC41yy}/;B}wgunv0lto1y5gkujn2qsynƒ=0jvs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