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板结构一、概述二、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三、双向板肋形楼盖四、楼梯
一、概述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是土木工程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结构,例如房屋中的楼(屋)盖、桥梁的桥面,水池的底板和顶板等都是梁板结构。在混合结构房屋中,楼盖的造价约占房屋总造价的30%~40%,因此,楼盖结构造型和布置的合理性,以及结构计算和构造的正确性,对建筑物的安全使用和技术经济指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混凝土楼盖按其施工方法分为整体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型式。整体现浇式楼盖具有整体性好,适应性强,防水性好的优点,适用于下列情况:(1)楼面荷载较大,平面形状复杂或布置上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2)对于防渗、防漏或抗震要求较高的建筑物;(3)高层建筑。
一、概述它的缺点是模板耗用量多,施工现场作业量大,施工进度受到限制。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革新和多次重复使用的工具式模板的推广,整体现浇式楼盖结构的应用有日益增多的趋势。整体现浇式楼盖结构按楼板受力和支承条件的不同,又分为肋梁楼盖(图10-1)井式楼盖(图10-2)和无梁楼盖(图10-3)。无梁楼盖适用于柱网尺寸不超过6m的图书馆、仓库等。井式楼盖可少设或不设内柱,能跨越较大的空间,获得美观的天花板,适用于接近方形的公共建筑门厅及中、小礼堂等,但用钢量大且造价高。肋形楼盖又分为双向板肋梁楼盖和单向板肋梁楼盖,双向板肋梁楼盖多用于公共建筑和高层建筑。单向板肋梁楼盖广泛用于多层厂房和公共建筑。
一、概述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楼板采用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便于工业化生产,在多层民用建筑和厂房中应用较广。但是这种楼面整体性、抗震性、防水性较差,不便于开设孔洞,因此对于高层建筑及有抗震要求的建筑以及使用上要求防水和开设洞口的楼面,均不宜采用。装配整体式钢筋混凝土楼盖,是将楼板中的部分构件预制,在现场安装后,再通过现浇的部分连成整体。其整体性较装配式好又较现浇式节省模板。但这种楼盖要进行混凝土二次浇灌,有时还需增加焊接工作量。故多用于荷载较大的多层工业厂房,高层民用建筑及有抗震设防要求的建筑。近几年我国较大城市住宅中多采用装配整体式,一个房间整面墙、整块楼板均为一块板,生产比较工业化。
二、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结构布置单向板肋梁楼盖的结构布置一般取决于建筑功能要求,在结构上应力求简单、整齐、经济适用。柱网尽量布置成长方形或正方形。主梁有沿横向和纵向两种布置方案(图10-6a、b、d)。前者抵抗水平荷载的侧向刚度较大,房屋整体刚度好。此外,由于主梁与外墙面垂直,可开较大的窗口,对室内采光有利。后者适用于横向柱距大于纵向柱距较多时,或房屋有集中通风要求的情况,因主梁沿纵向布置,可使房屋层高降低,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而且常由于次梁支承在窗过梁上,而限制了窗洞的高度。对于有中间走廊的房屋、常可利用中间纵墙承重,这时可仅布置次梁而不设主梁(图10-6c)。
二、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从图10-6中可以看出,板的跨度即为次梁的间距,次梁的跨度即为主梁的间距,主梁的跨度即为柱距。因此,从经济效果上考虑,在单向板楼盖的平面布置中,板、梁的适宜跨度可参考下列数值确定:板1.8~3.0m次梁4.0~7.0m主梁6.0~9.0m同时,由于板的混凝土用量占整个楼盖的50%~70%,因此,应使板厚尽可能接近构造要求的最小板厚:工业楼面为80mm,民用楼面为70mm,屋面为60mm。此外,按刚度要求,板厚还不小于其跨长约l/40。
二、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柱网及梁格的布置除考虑上述因素外,梁格布置应尽可能是等跨的,且最好边跨比中间跨稍小(约在10%以内),因边跨弯矩较中间跨大些;在主梁跨间的次梁根数宜多于一根,以使主梁弯矩变化较为平缓,对梁的受力有利。结构内力计算钢筋混凝土梁(板)的计算简图楼盖结构布置完毕以后,即可确定结构的计算简图,以便对板、次梁、主梁分别进行计算。在确定计算简图时,除了应考虑现浇楼盖中板和梁往往是多跨连续这个特点以外,尚应对荷载计算、支座影响以及板梁计算跨度和跨数作简化处理。
二、整体现浇式单向板肋形楼盖1.荷载计算当楼面承受均布荷载时,板所承受的荷载即为板带(b=1m)自重(包括面层及顶棚抹灰等)及板带上的均布活荷载。在确定板传递给次梁的荷载和次梁传递给主梁的荷载时,一般均忽略结构的连续性而按简支进行计算。所以对于次梁,取相邻跨中线所分割出来的面积作为它的受荷面积,次梁所承受的荷载为次梁自重及其受荷面积上板传来的荷载。对于主梁,则承受主梁自重及由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但由于主梁自重与次梁传来的荷载相比往往较小,故为了简化计算,一般可将主梁均布自重简化为若干集中荷载,加上次梁传来的集中荷载合并计算。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