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上楼”这个概念最早缘起10年前的深圳,这个前沿城市率先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端产业的研发生产环节搬进了摩天大楼。
对于表面处理行业来说,目前国内极大部分园区和自建厂房,大都还是传统的单层厂房,或者是将单层厂房高度提高到两层高度的大厂房。但是随着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在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和土地资源紧张的双重压力下,大量高精尖产业需适配创新的生产空间,那些重量较轻、震动较小的生产设备迁移至高层,实现立体式开发,正逐渐成为工业载体空间的新模式。
不过,一般的表面处理园区自建高层厂房的意愿并不强烈。因为高层的建安成本和维护成本远远高于单层厂房。而且市场是否接受?租金回报大概有多少?这些都是未知数。此外,即便建成了高层厂房,还要考虑入驻企业生产所产生的噪音、污染、辐射等环保安全问题,再加上减振隔振、工艺要求、垂直交通、设备载重问题,对园区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些都是成本。
一般来说,并不是所有企业都适合上楼,那些重量较轻、震动较小的高精尖技术型、研发型的中小企业更适合“更上一层”。而那些大型工业设备或者生产的产品体积重量较大的企业,就只能老实待在一层,“一层不变”了。
相比传统厂房,“工业上楼”有什么优势呢?
传统厂房一般位于工业区,外部环境较差,高层厂房的环境以现代复合厂房为标准打造,创建高端办公的氛围,可以满足企业研发、办公、生产一体化的需求;二是硬件优势,传统厂房特别是表面处理厂房,一层作为生产车间的话,容易造成环境脏乱、地面污染、夏天闷热、冬天阴冷,高层厂房配置中央空调系统、新风系统、智能管理系统,配置环保保护设施,对企业工作体验、品牌形象、招聘用工等有很大帮助;三是产业集聚优势,通过工业上楼,可以把产业链相关企业集中在特定区域,引导产业发展布局,实现产业聚集化发展。
山东华业鲁蓝表面科技生态示范园的现代环保智慧复合厂房完全可以满足“工业上楼”。
园区的厂房,在前端设计上,融入了环保和安全理念,生产与仓库分离设计,一层仓储配套车间,层高6.5m,不设表面处理生产线,可有效避免对土壤的污染,避免车间生产线和生产原材料物资堆放,产生现场管理健康安全隐患;二三层生产车间层高8m,生产作业区承重2000kg/㎡,大型工业设备或者生产的产品体积重量较大的企业均可安全“上楼”。怎么上楼呢?车间两侧货运电梯单体承重5T,并在车间一侧设置大型吊装口,可满足入园企业大型设备安装需求。
另外,车间内部夹层建有独立办公区,就近可监管生产车间和仓库,实现生产、办公、仓储三位一体,生产经营管理更加便捷。
园区在建设厂房时,还对废水集中处理、水、电、蒸汽、单层建面、空间布局、采光、消防等各生产经营因素进行了前瞻性的设计,为企业提供了品质选择。同时,车间在防腐、防渗、防积液处理等方面都设置了专业的环保装置,安装有不同类别的污水排放管道接口通过地下综合管廊进入水处理中心进行专业的水处理。车间还配有独立变压器、分电箱;单层安装4台红外热成像设备,24小时实时监测,消除安全隐患;水电气设备保障生产需求;智慧水务、智慧安防、智慧安保监测等系统让经营更放心。
To our customers.
园区现代环保智慧复合厂房可以帮助入园企业实现“更上一层楼”,通过把不同镀种的表面处理工艺相关企业集中在特定区域,形成优势互补和产业聚集。同时把工业厂房融入生产配套、生活配套服务等,实现空间集约、功能多元,为企业安全高效生产降本增效,释放更多产业发展空间,树立企业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