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上册)》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教材,分为上下两册,内容包括绪论、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设计、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设计、受扭构件承载力设计、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钢筋混凝土梁板结构设计、单层工业厂房结构设计、多层和高层混凝土框架结构设计共十三章。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上册)》是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编写而成。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上册)》对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工作原理有充分的论述,基本概念清楚,计算方法明确,设计步骤详细,配有大量的设计实例,便于理解混凝土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和具体的设计计算方法。每章内容还配有内容提要、能力要求、知识归纳、独立思考、实战演练等内容,文字通俗易懂,论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便于学习理解。
《钢筋混凝土结构原理与设计(上册)》可作为高等院校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岩土工程方向、隧道与地下工程方向本科生的混凝土结构设计教材使用,也可作为水利工程、地质工程等相关专业和广大设计施工人员的参考用书。
第1章绪论1.1混凝土结构的概念与分类1.2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受力特点和主要优缺点1.2.1受力特点1.2.2主要优缺点1.3混凝土结构的发展概况第2章钢筋混凝土结构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2.1概述2.2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2.2.1混凝土的强度2.2.2混凝土的变形2.2.3混凝土的选用2.3钢筋的基本力学性能2.3.1钢筋的品种和性能2.3.2钢筋的强度与变形2.3.3钢筋的选用2.4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2.4.1粘结力的作用和组成2.4.2粘结机理和影响因素2.4.3提高粘结强度的构造措施第3章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方法3.1结构的功能要求和极限状态3.1.1结构的功能要求3.2结构上的作用、作用效应和结构的抗力3.2.1结构上的作用3.2.2作用效应3.2.3结构抗力3.3结构的极限状态的基本概念和原理3.3.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3.3.2正常使用极限状态3.3.3结构的设计状况3.3.4结构的失效概率和可靠指标3.4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3.4.1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3.4.2正常使用状态设计表达式第4章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4.1概述4.2轴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4.2.1受力过程及破坏特征4.2.2轴心受力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4.2.3轴心受拉构件的构造要求4.3轴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4.3.1配有普通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4.3.2配有螺旋箍筋的轴心受压构件第5章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5.1概述5.2受弯构件正截面受弯性能的试验研究5.2.1配筋率对受弯构件破坏特征的影响5.2.2混凝土梁的抗弯试验5.2.3适筋梁正截面受力的三个阶段5.3单筋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5.3.1四个基本假定5.3.2单筋矩形截面正截面承载力的计算简图5.3.3基本计算公式5.3.4基本计算公式的适用条件5.3.5计算系数与计算表格5.3.6实际工程算例5.4双筋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5.4.1双筋矩形截面梁的适用情况5.4.2计算公式及适用条件5.4.3计算公式的应用5.4.4实际工程算例5.5T形截面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5.5.1概述5.5.2基本计算公式5.5.3基本计算公式的应用5.5.4实际工程算例5.6受弯构件正截面设计的构造要求5.6.1概述5.6.2板的构造要求5.6.3普通梁的构造要求第6章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设计6.1概述6.2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剪性能的试验研究6.2.1受弯构件斜截面受力与破坏分析6.2.2影响斜截面受力性能的主要因素6.2.3斜截面破坏的主要形态6.3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方法6.3.1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计算公式6.3.2抗剪承栽力计算公式的适用范围6.3.3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的应用6.3.4实际工程算例6.4受弯构件斜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方法6.4.1受弯构件斜截面的抗弯承载力的概念6.4.2纵向受力钢筋的弯起、截断和锚固等构造6.5箍筋的构造要求6.5.1箍筋的形式和肢数6.5.2箍筋的直径和间距6.5.3箍筋的布置6.6伸臂梁设计实例6.6.1设计条件6.6.2伸臂梁的内力图6.6.3伸臂梁的配筋计算6.6.4布置钢筋并绘制抵抗弯矩图6.6.5绘制梁的配筋图第7章偏心受力构件承载力设计7.1概述7.2偏心受力构件的构造要求7.3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7.3.1偏心受压构件的破坏特征7.3.2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7.3.3I形和T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正截面承载力7.4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7.4.1偏心受拉构件受力分析7.4.2偏心受拉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7.5偏心受力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设计方法第8章受扭构件承载力设计8.1扭转构件的受力特点8.2矩形截面纯扭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方法8.3矩形截面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方法8.3.1构件剪扭计算模式的建立8.3.2设计时对构件剪扭承载力的简化计算8.4T形和I形截面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设计方法8.4.1T形和I形截面剪扭构件的受力特点8.4.2T形和I形截面弯剪扭构件的承载力计算8.5受扭构件的构造要求8.5.1截面限制条件8.5.2构造配筋第9章构件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9.1概述9.2裂缝控制验算9.2.1裂缝的形成9.2.2裂缝的分布与发展9.2.3裂缝宽度验算9.3受弯构件挠度验算9.3.1变形控制的目的和要求9.3.2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截面刚度9.3.3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挠度计算9.4耐久性设计9.4.1结构工作环境分类9.4.2混凝土耐久性设计的基本要求第10章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10.1预应力混凝土的基础知识10.1.1一般概念10.1.2预应力混凝土的分类10.1.3施加预应力的方法10.1.4预应力混凝土的特点10.2预应力混凝土的材料10.2.1预应力钢筋10.2.2预应力混凝土10.2.3锚具与夹具10.3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设计的一般规定10.3.1张拉控制应力σcom10.3.2预应力损失σ110.3.3预应力损失1σ的分阶段组合10.4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受力分析10.4.1先张法轴心受拉构件10.4.2后张法轴心受拉构件10.4.3先、后张法计算公式比较10.5预应力混凝土轴心受拉构件的设计方法10.5.1使用阶段正截面承载力计算10.5.2使用阶段正截面裂缝控制验算10.5.3施工阶段承载力验算10.5.4施工阶段后张法构件端部局部受压承载力验算10.6预应力混凝土受弯构件的设计方法10.6.1各阶段应力分析10.6.2使用阶段计算10.6.3施工阶段验算10.7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构造要求10.7.1先张法构件10.7.2后张法构件附录1混凝土的材料基本参数附录2钢筋的材料基本参数附录3受弯构件正截面承载力计算用§和ys表附录4混凝土保护层和环境类别附录5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率附录6钢筋的公称截面面积、计算截面面积及理论质量附录7构件变形及裂缝限值附录8钢筋的锚固附录9钢筋的连接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