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二建建筑实务新教材考点:混凝土结构设计构造要求!

1.2.3 混凝土结构设计构造要求

1.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1)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混凝土结构中应用最多的一种,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它具有如下优点:

① 就地取材。钢筋混凝土的主要材料是砂、石,水泥和钢筋所占比例较小。砂和石一般都可由建筑所在地提供,水泥和钢材的产地在我国分布也较广

②耐久性好。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被混凝土紧紧包裹而不致锈蚀,即使在侵蚀性介质条件下,也可采用特殊工艺制成耐腐蚀的混凝土,从而保证了结构的耐

久性。

③整体性好。钢筋混凝土结构特别是现浇结构有很好的整体性,这对于地震区的建筑物有重要意义,另外对抵抗暴风及爆炸和冲击荷载也有较强的能力。

④)可模性好。新拌合的混凝土是可塑的,可根据工程需要制成各种形状的构件这给合理选择结构形式及构件断面提供了方便。

⑤ 耐火性好。混凝土是不良传热体,钢筋又有足够的保护层,火灾发生时钢筋不致很快达到软化温度而造成结构瞬间破坏。

(2)钢筋混凝土缺点主要是自重大,抗裂性能差,现浇结构模板用量大、工期长嵘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缺点可以逐渐克服,例如采用轻质、高强的混凝土,可克服自重大的缺点;采用预应力混凝土,可克服容易开裂的缺点;掺入纤维做成纤维混凝土可克服混凝土的脆性;采用预制构件,可减小板用量,缩短工期。

2.钢筋混凝士结构主要技术要求

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通用规范》GB55008-2021对混凝土结构设计规定如下混凝土结构工程应确定其结构设计工作年限、结构安全等级、抗震设防类别、结构上的作用和作用组合。应进行结构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和耐久性设计,并应符合工程的功能和结构性能要求,

1)结构体系

(1)混凝土结构体系应满足工程的承载能力、刚度和延性性能要求。

(2)混凝土结构体系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不应采用混凝土结构构件与砌体结构构件混合承重的结构体系②)房屋建筑结构应采用双向抗侧力结构体系。

③ 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的高层建筑,不应采用带转换层的结构、带加强层的结构错层结构和连体结构。

(3)房屋建筑的混凝土楼盖应满足竖向振动舒适度要求。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应满足10年重现期水平风荷载作用的振动舒适度要求。

2)结构构造要求

(1)混凝土结构构件应根据受力状况分别进行正截面、斜截面、扭曲截面、受冲切和局部受压承载力计算。对于承受动力循环作用的混凝土结构或构件,尚应进行构件的疲劳承载力验算。

(2)混凝土结构构件之间、非结构构件与结构构件之间的连接应符合下列规定:① 应满足被连接构件之间的受力及变形性能要求。

②非结构构件与结构构件的连接应适应主体结构变形需求,

③连接不应先于被连接构件破坏。

(3)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最小截面尺寸应满足结构承载力极限状态、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要求,并应满足结构耐久性、防水、防火、配筋构造及混凝土浇筑施工要求且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 矩形截面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应小于 200mm。②)矩形截面框架柱的边长不应小于 300mm,圆形截面柱的直径不应小于 350mm。③ 高层建筑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160mm,多层建筑剪力墙的截面厚度不应小于 140mm。

④)现浇钢筋混凝土实心楼板的厚度不应小于80mm,实心屋面板的厚度不应小于100mm;现浇空心楼板的顶板、底板厚度均不应小于50mm。

⑤ 预制钢筋混凝土实心叠合楼板的预制底板及后浇混凝土厚度均不应小于 50mm。(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应根据结构性能以及构件生产、安装施工的便捷性要求确定连接构造方式并进行连接及节点设计。

3)结构混凝土技术要求

(1)结构混凝土应进行配合比设计,并应采取保证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措施。

(2)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选用应满足工程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及耐久性需求。对设计工作年限为50年的混凝土结构,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尚应符合下列规定。对设

计工作年限大于50年的混凝土结构,结构混凝土的最低强度等级应比下列规定高。①素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预应力混凝土楼板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其他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40。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件

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②)承受重复荷载作用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③抗震等级不低于二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④)采用 500MPa及以上等级钢筋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 C30.

(3)混凝土结构应从设计、材料、施工、维护各环节采取控制混凝土裂缝的措施混凝土构件受力裂缝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不允许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构件,应根据实际情况控制混凝土截面不产生拉应力或控制最大拉应力不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②)允许出现裂缝的混凝土构件,应根据构件类别与环境类别控制受力裂缝宽度使其不致影响设计工作年限内的结构受力性能、使用性能和耐久性能。

4)结构钢筋技术要求

(1)混凝土结构用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应具有符合工程结构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需求的强度和延伸率。

(2)混凝土结构中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应采取可靠的锚固措施。普通钢筋锚固长度取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应根据钢筋的直径、钢筋及混凝土抗拉强度、钢筋的外形钢筋锚固端的形式、结构或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进行计算。

②)受拉钢筋锚固长度不应小于200mm。

③对受压钢筋,当充分利用其抗压强度并需锚固时,其锚固长度不应小于受拉钢筋锚固长度的 70%。

(3)混凝土结构中的普通钢筋、预应力筋应设置混凝土保护层,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满足普通钢筋、有粘结预应力筋与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要求。

②满足混凝土构件的耐久性能及防火性能要求。

③不应小于普通钢筋的公称直径,且不应小于15mm。

(4)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接头的实测极限抗拉强度不应小于连接钢筋的抗拉强度标准值,且接头破坏应位于套筒外的连接钢筋。(5)当施工中进行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预应力筋代换时,应符合设计规定的构件承载能力、正常使用、配筋构造及耐久性能要求,并应取得设计变更文件。

THE END
0.钢桥本书是土木工程专业(道桥方向)、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必修课教材。全书结合《公路钢结构桥梁设计规范》(JTG D64—2015)、《公路钢混组合桥梁设计与施工规范》(JTG/T D64-01—20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系统介绍了常用钢结构梁桥和组合结构梁桥的结构形式、构造原理和设计计算理论与方法;简jvzquC41dqul0mtwdct/exr1uwhkgly158?64:=91
1.钢结构设计规范(精选5篇)随着钢桥和组合结构桥梁建设的不断增加,设计和施工单位急需大批熟练掌握桥梁钢结构设计和施工知识的专业人才。由于过去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本科阶段钢结构教学内容及教材侧重点与工业民用建筑专业无异,刚毕业的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的大学生很难适应桥梁钢结构方面的工作,导致桥梁钢结构专业人才短缺、质量不高。一方面,钢桥和jvzquC41yy}/3vnujw4dqv4jcq}fp89:78>/j}rn
2.朱勇讲师建筑工程系钢结构教研室《组合结构》、《土木工程前沿技术》与《工程结构抗火》 教材项目 苏州科技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土木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学》 参与 指导学生获奖 2023年度江苏省研究生“岩土工程与结构防灾”学术创新论坛一等奖 (研究生:杨素素)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高性能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极端动力作用下结构抗灾韧性 工程结构抗火 jvzquC41ek|jn7zuvu4ff~3ep1oohx432;6049:90jzn
3.土木工程材料论文大全11篇上海中心大厦,主体建筑结构高度为580米,建筑主体为118层,总高度632米,是目前我国在建的第二高楼,它是由传统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较为先进的钢结构的混合。在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预期到2014年竣工。大厦的设计高度超过台北101,建成后为中国第二高楼。世界上,超过400米的14座超高层建筑中有8座在中国大 jvzquC41sewkm7kcdkgp0lto0et0jjtygp595?:0jvsm
4.王有志11.邱凯,刘洋,王有志,田长进,杜业峰.钢-橡胶集料混凝土组合结构中群钉效应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21,38(06):188-196.DOI:10.13579/j.cnki.2095-0985.2021.06.029. 12.杜业峰,邱凯,刘金樟,王有志,徐刚年.压剪组合作用下摩擦型高强螺栓连接斜撑节点力学性能[J/OL].建筑钢结构进展:1-22[2022-02-16jvzquC41yy}/vsxn0ujv0niw0et0kwkq139288979;4ivv
5.水工钢结构(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水工钢结构(第五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_武汉大学 范崇仁 主编_2019_5.pdf,第四章 钢梁      第五章 钢柱与钢压杆   第一节 钢柱与钢压杆的应用和构造形式   轴心受压构件以及同时承受轴心压力和弯矩的压弯构件是钢结构中常用的基本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9821A5932=439<2267337xjvo
6.钢结构设计规范大全11篇前几年采用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教材[7],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新规范出版后,全国陆续出版了基于新规范编写的教材,故两年前已经改换为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8]。但由于JTG D40―201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在2011年底才出版,目前使用的教材在水泥路面结构设计章节也还是旧的内容,为此,笔者负责编写了补充讲义,作为这部分教学内容jvzquC41lnps{s3hcdobq7hqo0io1qfqygt09?:40jzn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