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双子塔“杭州之门”竣工在即,马鞍形悬垂式钢结构网壳裙楼屋面施工技术

导读:在钱塘江南岸,一座以杭州英文首字母“H”为设计灵感、高度达302.6米的双子塔超高层建筑正在成为这座城市全新的地标,勾勒出钱塘江沿岸更为壮丽的天际线,并一举成为了当前杭州的第一高楼。

杭州之门,由上海建工七建集团历时4年多时间打造,现已进入通水通电和相关调试阶段。这座建筑面积53.3万平方米、东西对称的63层双塔建筑,计划在今年9月底竣工验收,目前,建设者们正在发起最后的竣工冲刺。

杭州之门,又名杭州世纪中心,坐落于萧山区奥体博览城核心区块、杭州亚运会主场馆区,是浙江省重点工程、杭州奥体板块重点工程、2022年亚运会配套工程。

它同周边奥体中心、游泳馆、国际博览中心,以及钱江对岸的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组合形成了“七星璀璨”的城市图景。

杭州之门项目分为双塔塔楼超高层区和商业区,超高层区涵盖了星级酒店、行政公馆、总部办公等业态,商业区分为街区和购物区,是一个全能型综合体项目。

这座建筑造型独特,线条流畅,两个塔楼立面多次外扩和内收,象征着杭州这座城市腾飞的进程。

“凌空之桥”如何建成

“H”造型当中的一“横”,其实是在地上1-6层连接东西双塔的最大跨度85米的钢拱连桥。

为实现外立面平稳过渡,钢拱连桥屋面大胆采用世界首创的半刚性悬垂网格钢结构,在钢拱连桥上方由东西向长短、高低不一的47道抛物线型“悬链线”和南北向39道抛物线型横向联系梁组成空间钢网壳屋面。

悬垂屋面的建筑效果

悬垂屋面面积超大、造型独特,是整个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最复杂的部分,需要解决高空作业、复杂节点的加工及高空安装、60米高差临时支撑的设计与配套设施布置、悬垂屋面整体卸载以及测量定位等技术难题。

落地-悬挑组合式高空临时支撑架体系

悬垂屋面新颖独特的半刚性结构形式目前尚无工程先例可循。七建集团结合悬垂屋面的结构特点,提出地面高精度拼装田字形单元,吊装至高空支撑架上组装的技术路线,结合落地-悬挑组合式高空临时支撑体系,大大提高了悬垂屋面节点的加工和安装精度,顺利实现了悬垂屋面的高空高精度安装。

可调托座实现钢鼓的精准定位和屋面单元的地面高精度安装

“5天一层”如何实现

杭州之门的东西塔楼为全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不适用核心筒先行的施工工艺。但如果核心筒和外框架同层施工,每个塔楼都需要在内外设置两部塔吊,大幅降低作业效率。

超高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错层同步施工混凝土浇筑

七建集团在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施工工艺的基础上,引进独立支撑早拆体系,采用钢柱筒架交替式钢平台模板体系施工核心筒,外框采用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架结合独立支撑早拆体系错层施工。

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模板支架结合独立支撑早拆体系排架搭设

这一创新做法大幅提升了施工速度和塔吊吊运效率,将标准层施工速度提升至5天一层,且每幢塔楼都节省了一部外附塔吊,拓展了钢平台在超高层施工中的应用。

外立面安全施工如何保障

为了强调双塔建筑的对称美感和视觉效果,杭州之门两幢塔楼立面上有多次外扩和内收,要求外防护屏也能适应建筑外立面的不断变化。

七建集团针对建筑造型特点,从项目施工成本、结构适用性、安全角度出发,选用可变单元式液压提升操作防护屏,并将局部外防护屏设计为可拆卸式,将挂座设计为可伸缩式,以适应建筑平面及立面的变化。

施工时通过分片提升,灵活调整单元式导轨挂座,解决了防护屏的角度变换、俯仰爬升、无支撑点爬升辅助以及跃层爬升等难题,实现复杂立面轮廓超高层建筑的高空安全施工。

数字化建造技术如何落地

杭州之门的重中之重,空间造型复杂的悬垂屋面的施工离不开数字化建造,从临时支撑的设计与安装、田字形网格单元的加工与制作、网壳的高空安装,到悬垂屋面的整体卸载,都依托BIM整体建模、计算机三维虚拟仿真分析,结合应力和变形的信息化监测等手段,确保了悬垂屋面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受控。

在上海建工七建集团以及整个项目管理团队的努力下,杭州之门项目在施工中攻克了一道道难题,杭州之门项目也以其重要的建设意义和成功的施工经验,持续受到业内的重视与关注。

目前杭州之门已基本完成幕墙施工,正式通水通电,并进行相关调试,室外总体及各专业工程施工有序推进,计划于今年9月底具备竣工验收条件。

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钱江世纪城的杭州世纪中心被誉为“杭州之门”,为浙江省重点工程、杭州奥体板块重点工程、2022年亚运会配套工程。该项目由美国SOM建筑事务所担任建筑方案设计,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施工总承包,涵盖了摩天双塔、星级酒店、行政公馆、总部办公基地、时尚文化商业等多功能业态,是目前在建的杭州市第一高楼和杭州湾地区最高的双塔建筑。

杭州之门效果图

━━━━━

工程概况与设计理念

杭州之门是以杭州的英文首字母“H”为设计灵感的双子塔超高层建筑,在建筑意向上象征着城市腾飞的进程,这也是杭州之门在“形”上的匠心立意。杭州之门双塔展翅的造型与周边奥体中心、游泳馆、国际博览中心,以及钱江对岸的市民中心、国际会议中心、大剧院组合形成“七星璀璨”的城市图景,杭州之门仿佛是漂浮在七星中的一朵云,极富设计感与视觉震撼力。

悬垂屋面建筑效果图

杭州之门主体由对称的63层东西双塔组成,建筑高度302.6m,总建筑面积约53.25万㎡。东西双塔在地上1~6层通过钢拱连桥连接,钢拱连桥南北两端最大跨度85m,中间最小跨度55m,南北向宽度60m,拱高19m,拱脚支承于塔楼地下室中独立设置的型钢混凝土柱上。整个钢拱连桥被马鞍形悬垂式钢结构网壳屋面和南北两侧悬挂的侧墙(简称“悬垂屋面”)完全包裹。

悬垂屋面系统组成

悬垂屋面系统组成

悬垂屋面自双塔主塔楼22层(标高103.45m)封边梁上的悬挑钢桁架端部向下悬垂挑出,悬挂至塔楼7层对应的高度,最大悬挂高度达65m。悬垂屋面主要由东西向长短、高低不一的47道抛物线型“悬链线”和南北向39道抛物线型横向联系梁组成空间钢网壳,悬链线和横向联系梁均采用H型钢,网壳节点处设计了圆柱形钢鼓节点。悬垂屋面和侧墙在东西塔楼的11层、14层、18层分别设置了三道水平拉杆支撑,以提供侧向约束。悬垂屋面实现了两侧塔楼空间曲立面到钢拱连桥屋面之间的完美过渡,尽显空间曲面之美。

━━━━━

工程特点与施工难点

杭州之门的悬垂屋面为超高空悬垂式钢结构网壳,面积超大、造型独特,是整个工程中施工难度最大、最复杂的部分,具有以下典型的结构特点:

(1)悬垂受力体系,整个悬垂屋面的自重荷载完全由东西塔楼22层封边梁上伸出的钢桁架悬挂承担,侧向三道水平拉杆支撑仅起到约束作用,不承担竖向荷载。

(2)马鞍形空间曲面,东西向单根悬链线最大高差近65m,南北向单根联系梁最大高差近10m,空间曲率很大。

(3)半刚性空间网壳,单根悬链线由多段空间扭转的H型钢通过钢鼓节点刚性连接来拟合,悬垂屋面既具有悬链结构的柔性的同时,又保持了一定的刚度。

悬垂屋面与临时支撑架组合体

悬垂屋面的主要施工难点在于:

(1)高空作业,悬垂屋面与钢拱连桥桥面的距离最小10m,最大超过70m。

(2)节点异常复杂,与钢鼓节点相交的四根型钢均不在同一轴线,且存在空间扭转,节点加工及安装难度非常高。

(3)临时支撑设计安装难度大,在横向不到30m的范围内,临时支撑高差达60m,临时支撑点的选择、登高通道和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置都比较困难。

(4)整体卸载风险高,悬垂屋面在施工期间在临时支撑架上设置了1800个支撑点,如何卸载是一大难题。

(5)测量定位要求高,悬垂屋面为超大面积大曲率空间异型网壳,安装精度要求高,必须严格控制测量误差。

━━━━━

关键施工技术

针对超大面积、超高的马鞍形空间悬垂屋面施工难点,项目部通过精心策划、反复论证,制定了采用组合式高空临时支撑架,地面拼装网格单元、高空安装就位的总体施工技术路线。

1  高空临时支撑架设计与安装

创新设计了落地与悬挑组合式高空临时支撑架,1800个支撑点标高与悬垂屋面构型一致,支撑点标高可做微调。离地高度较低的7~18层采用落地式竖向支撑架体系,支承在钢拱连桥楼面上;离地高度超过60m的18~22层采用侧向悬挑支撑架,从塔楼楼面上设置悬挑支撑架。

落地-悬挑组合式高空临时支撑体系

2  复杂空间节点的地面高精度拼装

设计上创新采用了圆柱钢鼓节点作为纵横相交的四根扭转且弯曲的H型钢构件的连接过渡,但是H型钢与钢鼓节点的连接加工难度非常大。

圆柱式钢鼓节点

为确保每一个钢鼓节点空间位置和角度的准确,创新采用了独立可调托架在地面拼装田字形单元,调整完成后吊装至高空安装。通过精确放样、标定每个钢鼓的空间位置,利用可调托座调整钢鼓的倾斜角度,大大提高了悬垂屋面节点的加工和安装精度。

通过可调托座实现钢鼓的精准定位

3  马鞍形钢结构网壳的高空安装

将悬垂屋面划分为若干个小尺寸田字形单元,在地面胎架上预拼装后吊装至高空支撑架上临时固定,在横向及纵向跳仓安装,精准定位。悬垂屋面网格结构先自上而下对称倒挂安装至15层,再自下而上对称安装至14层,最后将14至15层范围作为合拢段进行对称安装,以减小安装期间的累积变形和误差。

田字形屋面单元在支撑架上的固定

4  大跨度悬垂屋面的分段卸载

卸载前以累积变形作为控制变量,通过对不同卸载方案的反复模拟分析和对比,最终确定了垂直方向自上而下分层对称、水平方向对称分段并跳仓卸载的方案,实现了悬垂屋面从临时支撑到自由下垂受力体系的顺利转换,有效控制了卸载阶段的累积变形。

钢鼓节点临时支撑采用切割方式卸载

5  基于数字建造的全过程施工控制

从临时支撑的设计与安装、田字形网格单元的加工与制作、网壳的高空安装,到悬垂屋面的整体卸载,通过BIM整体建模、计算机三维虚拟仿真分析,结合应力和变形的信息化监测等手段,确保了悬垂屋面整个施工过程的安全受控,所有监控点在卸载过程中产生的变形均不超过20mm。悬垂屋面卸载完成后,采用三维激光扫描成像技术获取了每一个空间节点的三维坐标,作为卸载阶段验收评估和后续幕墙施工的重要参考。

采用扫描仪对整个悬垂屋面三维成像

杭州之门项目的马鞍形悬垂屋面是介于空间网壳和索结构之间的独特半刚性结构,极具创新的结构形式目前尚无专项施工规范可循。项目团队积极与设计、监理和业主协商讨论,多次组织专家咨询和论证会,顺利完成了悬垂屋面钢结构的施工和验收。

THE END
0.016.型钢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doc016.型钢混凝土施工技术交底.doc,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安全技术交底 SDSY19-J01 编号: 交底时间 主持人 参加人 技术文件 设计图纸技术要求;《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01SG519;《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04SG523;《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JGJ81-2011)jvzquC41o0hpqt63:0ipo8mvon532;712:871@5853913;62267687xjvo
1.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范文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文云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长螺旋成孔;后插钢筋笼;钢筋混凝土灌注桩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对钢筋混凝土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技术要求越来越精密。针对特殊地质条件,非正常情况下,传统的施工工艺及方法jvzquC41yy}/i€~qq0ipo8mcqyko1:;533>/j}rn
2.BSEN10902BS_EN_1090-2-2008钢结构施工技术要求(中文版)(修正版).pdf,EN 英国标准 BS EN 1090-2:2008 ICS 91.080.10 钢结构和铝结构的施工 第 2 部分:钢结构的施工技术要求 Execution of steelstructures andaluminium structures Part 2: Technical requirements for the executjvzquC41oc~/dxtm33>/exr1jvsm1;5381642<4589:93;70ujzn
3.海洋桥梁工程施工技术及装备发展研究沉井桥梁施工通过对高桩平台分析,为了减少水上平台搭建时间,充分发挥临时结构的各自优势,主墩采用了蜂窝式钢浮箱+ 导管架生产生活区平台的组合式施工方法;主梁为钢箱+ 混凝土顶板的结合梁,在预制场完成钢梁制作及顶板混凝土的浇筑后由运输船拖至墩位,其中主塔附近节段主梁由1000 t 浮吊安装,其余节段及合龙段均由400 t桥面吊jvzq<84m0uooc7hqo0io1jwvkerfa@:396618=
4.《建筑信息模型施工应用标准》GB/T5123520174.3.1 施工模型及上游的施工图设计模型细度等级代号应符合表4.3.1的规定,深化设计模型和施工过程模型的细度可按本标准附录A采用。 4.3.2 施工图设计模型的细度应符合国家现行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4.3.3 深化设计模型宜包括土建、钢结构、机电等子模型,支持深化设计、专业协调、施工模拟、预制加工、施工交底等BIM应jvzquC41yy}/njshcpmmkjs0eqs0io}s1461
5.一建《建筑实务》案例高发考点突破:钢结构工程施工一级建造师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焊接、普通螺栓连接、高强度螺栓连接和铆接。 焊接 (1)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应在认可的范围内进行焊接作业,严禁无证上岗。 (2)施工单位首次采用的钢材、焊接材料、焊接方法、接头形式、焊接位置、焊后热处理制度及焊接工艺参数、预热和后热措施等各种参数及参数的组合,应在钢结构制作jvzquC41yy}/4<80eqs0lƒx31l€he8}wgdg0497324532967;3;:293jvor
6.建筑结构研究所钢与轻型结构研究室 钢结构抗震性能与韧性防灾;装配式钢结构体系;轻型钢结构体系;钢结构连接性能和构造;新型空间结构及结构非线性分析;大型复杂结构试验技术;钢结构疲劳与断裂;钢管结构及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空间结构研究室 钢结构与空间结构;BIM与土木工程信息技术;结构健康监测;冷弯型钢结构;轻钢建筑工业化建造技术;可jvzquC41uvxve}ztg0zpppok0gjv0ls1ziq0lpx|31p{lp~lu0nuo